一夜之間,大事已經商量泰半。
劉備隻覺心中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主公,大致如此。以賢之見,政治之興,國家之興。在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命,則大事可成,大漢三興立可待矣。”
劉賢康慨激昂,倒不是他真有個熱血沸騰,隻是說些好話結束議事的意思。
“業平,可否與備再吃杯酒水?”
就在劉賢估摸著聊的差不多時,劉備卻並沒有放他下去休息,反而莫名道。
“額……主公有請,賢不敢辭。”
下人手腳麻利,也沒等多久。就端來個熾熱的炭盆,上了壺酒,一碟子豆子權當下酒菜。
“業平,請飲。”
“主公請。”
劉賢搞不懂老劉這突然一下,也沒等他疑惑太久,劉備鑫然開口。
“自零陵初識業平,至今已近兩年歲旦。”
劉賢並不答話,心知劉備必有下文。
“這兩年來,業平表現實可謂亮眼。不論零陵諸事,亦或軍謀政治。備自黃巾以來,所遇者除孔明外未見二人。”
“備知業平腹納宇宙,包藏宏才。然,業平之誌卻不似於孔明,更不同於士元,公佑,子仲等人。”
“業平,備欲問業平之誌,望能坦而述之。此間無君臣之別,隻是備癡長年歲,做昆仲關切如何?”
劉備,他的魅力很多。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毅力不言而喻。曆經磨礪,任不滅心中夢想,你絕可以將他視為理想主義者。
但他還有一項獨特的,專屬於他的個人魅力。
可稱之為好大哥,或者說“寬厚長者”。
孔明有遠大抱負,有救國誌向。如士元等人,也有治國齊家平天下之心。
或者說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無不胸懷,“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誌向。
但劉賢不同,他穿越前就一個平頭老百姓。所做一切,也不過是盡量在漢末好生存一些。
此次入蜀,也不過是為了兒女私情。如今大事既定,又起了疲軟心思。
想著接來大喬,再全家遷居蜀地。從此“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對此,劉備自然是察覺到的。在他眼裏,或者這個時代看來。都理解不了一條鹹魚,還是一條有能力的鹹魚。
“哎,既勞主公垂問,賢不敢隱瞞。”
“賢誌不在權名,權名者身之賓客也,沉浮榮興百載懼滅。亦不在財祿,財祿者害身之本,投隋珠而射飛禽,不知深井在後。”
“賢所誌者不在天下,天下熙攘利益交交。大勢分合天命也哉,人力有窮豈可抗天乎?”
“賢所誌在鬆下林泉,在院中涼椅,杯碗茶茗。涼風快哉,蒼雲閑哉。”
上述總結,我就想做個攤平的鹹魚,甚至隱隱有了辭職的打算。
“值此亂時,正看英雄崢嶸。才德之士莫不振臂,驍悍之徒俱興風雲。業平有國士之才,豈能終老於泉下?”
老劉聞言焦急,言語歎息道。
好家夥,本來想鼓勵你,你這竟然要辭職了。
“主公如今文武鼎盛,兵馬強壯。跨荊連益騰龍已成,隻需整頓精銳,北上克漢中定雍涼。得強秦之圖,複高帝舊事則天下十年必安!”
“賢或有小智,實無大才。今於此機,欲向主公請辭,還請主公答應!”
......
第二日,益州牧府
“大哥,您怎麽答應業平了呀!”
大清早,張飛聽說劉賢率敢當營等眾人迴零陵後,忙是找到劉備。
“哎,三弟。業平意去,我何以強留?此非君子所行,便隨業平吧”
劉備聽張飛所言,心中也是苦悶。自己也是,沒事去勸劉賢幹嘛?
這沒開導好,人倒先離職了。
“大哥,俺去把業平劫迴來。”
劉賢幾乎就是個孤臣,將領中數張飛與劉賢關係最好。
不論是私交還是為了劉備大業,張飛都不可能眼睜睜看劉賢就這麽走了。
“張將軍,以正看來。軍師性好自由,主公或可留其職不動,待軍師迴成都後......”
這時恰巧入內,稟報事務的法正建議道。
這次劉賢迴荊州,主要是搬遷零陵產業,還是要迴成都的。
等他迴來,掛上一個益州閑職。平日裏多加走動,會議這些可來可不來。
但老劉向劉賢問計,不論出於情分還是其他,難道就閉口不言了嗎?
給予他充分自由,如此,有沒有在職的虛名也不重要了。
劉備:一天是我的人,一輩子都是我的人。
想跑?怎麽可能。
最多以後稱唿老劉,皇叔,明公,主公都可以。
“好!孝直所言甚是。”劉備想想也是叫好道。
反正在荊州時,劉賢也是窩在零陵,差別不大。
正在迴荊州的劉賢可不知道,成都有如何商議。他與小蠻等人往零陵趕迴去,昨夜請辭後今日便走。
之所以這麽趕,則是因為零陵傳來消息,兒子已經從江東接了迴來。
當初與大喬商量過,寶寶在江東畢竟危險。待孩子滿月後,便交由劉賢。
“夫君,大喬姐姐總不能一直待在江東吧?”
蜀道艱難,馬車內顛簸至極,小蠻向劉賢問道。
“公子,不如妾命江東男公關,將夫人接迴來?”
小蠻既然嫁於劉賢,索性也不再瞞著。觀棋掌握宣傳部,自然也清楚。
她知道大喬在劉賢心中的地位,因此稱之為夫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正在看著書信的劉賢,聞言也將信放一旁,歎息道。
“哎,喬兒恐怕不會願意迴荊州。”
劉賢也想過,將大喬接過來。甚至想過滅掉孫權,如此再無阻擋。
可別忘了,孫策遺子孫紹也是由大喬帶著的。以大喬責任感,怎麽可能放心將孫紹留於江東呢?
再則,如今天下大勢,曹強而孫劉弱。
真攻打孫權,大事休矣。劉賢無法做到孫權這麽短視,也不可能用老劉的事業來成全自己。
“夫君是擔心孫紹?不如將孫紹也一同接來。”
以小蠻直來直去的性子,索性說道。
“夫人,孫紹畢竟是孫策遺子。他若失蹤,恐怕江東必不肯罷休。”
對此劉賢暫無心思解釋,還是觀棋為小蠻解答。
“哎,夫人,小旗子不必再說,待為夫思慮。”
“盤龍,先行止住行程,我要寫封迴信。”
劉賢心煩莫名,直接阻止二女,同時對外吩咐道。
“蜀地這道路,等工程大隊入蜀,非要好好修修。”
“駕!全軍急行,咱們今年趕在零陵過年關。”
不一會,劉賢提筆寫完迴信。索性也不坐馬車,換乘快馬。
馬車內的書信,寫著一首詩。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劉備隻覺心中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主公,大致如此。以賢之見,政治之興,國家之興。在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命,則大事可成,大漢三興立可待矣。”
劉賢康慨激昂,倒不是他真有個熱血沸騰,隻是說些好話結束議事的意思。
“業平,可否與備再吃杯酒水?”
就在劉賢估摸著聊的差不多時,劉備卻並沒有放他下去休息,反而莫名道。
“額……主公有請,賢不敢辭。”
下人手腳麻利,也沒等多久。就端來個熾熱的炭盆,上了壺酒,一碟子豆子權當下酒菜。
“業平,請飲。”
“主公請。”
劉賢搞不懂老劉這突然一下,也沒等他疑惑太久,劉備鑫然開口。
“自零陵初識業平,至今已近兩年歲旦。”
劉賢並不答話,心知劉備必有下文。
“這兩年來,業平表現實可謂亮眼。不論零陵諸事,亦或軍謀政治。備自黃巾以來,所遇者除孔明外未見二人。”
“備知業平腹納宇宙,包藏宏才。然,業平之誌卻不似於孔明,更不同於士元,公佑,子仲等人。”
“業平,備欲問業平之誌,望能坦而述之。此間無君臣之別,隻是備癡長年歲,做昆仲關切如何?”
劉備,他的魅力很多。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毅力不言而喻。曆經磨礪,任不滅心中夢想,你絕可以將他視為理想主義者。
但他還有一項獨特的,專屬於他的個人魅力。
可稱之為好大哥,或者說“寬厚長者”。
孔明有遠大抱負,有救國誌向。如士元等人,也有治國齊家平天下之心。
或者說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無不胸懷,“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誌向。
但劉賢不同,他穿越前就一個平頭老百姓。所做一切,也不過是盡量在漢末好生存一些。
此次入蜀,也不過是為了兒女私情。如今大事既定,又起了疲軟心思。
想著接來大喬,再全家遷居蜀地。從此“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對此,劉備自然是察覺到的。在他眼裏,或者這個時代看來。都理解不了一條鹹魚,還是一條有能力的鹹魚。
“哎,既勞主公垂問,賢不敢隱瞞。”
“賢誌不在權名,權名者身之賓客也,沉浮榮興百載懼滅。亦不在財祿,財祿者害身之本,投隋珠而射飛禽,不知深井在後。”
“賢所誌者不在天下,天下熙攘利益交交。大勢分合天命也哉,人力有窮豈可抗天乎?”
“賢所誌在鬆下林泉,在院中涼椅,杯碗茶茗。涼風快哉,蒼雲閑哉。”
上述總結,我就想做個攤平的鹹魚,甚至隱隱有了辭職的打算。
“值此亂時,正看英雄崢嶸。才德之士莫不振臂,驍悍之徒俱興風雲。業平有國士之才,豈能終老於泉下?”
老劉聞言焦急,言語歎息道。
好家夥,本來想鼓勵你,你這竟然要辭職了。
“主公如今文武鼎盛,兵馬強壯。跨荊連益騰龍已成,隻需整頓精銳,北上克漢中定雍涼。得強秦之圖,複高帝舊事則天下十年必安!”
“賢或有小智,實無大才。今於此機,欲向主公請辭,還請主公答應!”
......
第二日,益州牧府
“大哥,您怎麽答應業平了呀!”
大清早,張飛聽說劉賢率敢當營等眾人迴零陵後,忙是找到劉備。
“哎,三弟。業平意去,我何以強留?此非君子所行,便隨業平吧”
劉備聽張飛所言,心中也是苦悶。自己也是,沒事去勸劉賢幹嘛?
這沒開導好,人倒先離職了。
“大哥,俺去把業平劫迴來。”
劉賢幾乎就是個孤臣,將領中數張飛與劉賢關係最好。
不論是私交還是為了劉備大業,張飛都不可能眼睜睜看劉賢就這麽走了。
“張將軍,以正看來。軍師性好自由,主公或可留其職不動,待軍師迴成都後......”
這時恰巧入內,稟報事務的法正建議道。
這次劉賢迴荊州,主要是搬遷零陵產業,還是要迴成都的。
等他迴來,掛上一個益州閑職。平日裏多加走動,會議這些可來可不來。
但老劉向劉賢問計,不論出於情分還是其他,難道就閉口不言了嗎?
給予他充分自由,如此,有沒有在職的虛名也不重要了。
劉備:一天是我的人,一輩子都是我的人。
想跑?怎麽可能。
最多以後稱唿老劉,皇叔,明公,主公都可以。
“好!孝直所言甚是。”劉備想想也是叫好道。
反正在荊州時,劉賢也是窩在零陵,差別不大。
正在迴荊州的劉賢可不知道,成都有如何商議。他與小蠻等人往零陵趕迴去,昨夜請辭後今日便走。
之所以這麽趕,則是因為零陵傳來消息,兒子已經從江東接了迴來。
當初與大喬商量過,寶寶在江東畢竟危險。待孩子滿月後,便交由劉賢。
“夫君,大喬姐姐總不能一直待在江東吧?”
蜀道艱難,馬車內顛簸至極,小蠻向劉賢問道。
“公子,不如妾命江東男公關,將夫人接迴來?”
小蠻既然嫁於劉賢,索性也不再瞞著。觀棋掌握宣傳部,自然也清楚。
她知道大喬在劉賢心中的地位,因此稱之為夫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正在看著書信的劉賢,聞言也將信放一旁,歎息道。
“哎,喬兒恐怕不會願意迴荊州。”
劉賢也想過,將大喬接過來。甚至想過滅掉孫權,如此再無阻擋。
可別忘了,孫策遺子孫紹也是由大喬帶著的。以大喬責任感,怎麽可能放心將孫紹留於江東呢?
再則,如今天下大勢,曹強而孫劉弱。
真攻打孫權,大事休矣。劉賢無法做到孫權這麽短視,也不可能用老劉的事業來成全自己。
“夫君是擔心孫紹?不如將孫紹也一同接來。”
以小蠻直來直去的性子,索性說道。
“夫人,孫紹畢竟是孫策遺子。他若失蹤,恐怕江東必不肯罷休。”
對此劉賢暫無心思解釋,還是觀棋為小蠻解答。
“哎,夫人,小旗子不必再說,待為夫思慮。”
“盤龍,先行止住行程,我要寫封迴信。”
劉賢心煩莫名,直接阻止二女,同時對外吩咐道。
“蜀地這道路,等工程大隊入蜀,非要好好修修。”
“駕!全軍急行,咱們今年趕在零陵過年關。”
不一會,劉賢提筆寫完迴信。索性也不坐馬車,換乘快馬。
馬車內的書信,寫著一首詩。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