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劉章府邸,如今自然換了主人。
夜宴結束,後堂之中隻剩劉備與劉賢二人。
“業平,如今益州戰事已畢。但政治民生百廢待興,還請業平先粗擬個思路,為備結此大難。”
益州之戰結束,但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如何處理後續之事,是目前擺在劉備麵前的首要問題。
“主公,治理地方統合戰後。賢以為,首在四點軍事,內政,中央,地方。”
劉賢想了想說道,益州畢竟是以後的基本盤之一。
甚至從戰略意義來說,更勝荊州。荊州失雖大事難為,可益州易守難攻,至少麵北稱王還是沒問題的。
況且,劉賢今後也要將零陵一切產業搬遷於此,自不可能馬虎。
荊州畢竟北有曹操,東南有孫權,抗風險能力差了些。
“哦,還請業平詳言!”
孔明助其得荊州,劉賢助其得益州。老劉可以說,現在無比盲從劉賢之語。
見他言語整潔,必然又所安排打算,趕忙請教道。
“主公,先說軍事。如今益州之軍多有蠻兵,更添有兩萬馬超所領羌騎,太過雜亂非統合不可。”
劉章投降之時,劉備有兵馬八萬,其中大部是板蠻與南中蠻。
而後劉賢北上葭萌,收攏扶禁所部降卒,又留一萬兵馬駐守。
目前成都步兵八萬,所有騎兵加在一起三萬(羌騎,西涼鐵騎,雜餘騎兵)。
益州十二郡國,守軍近三萬。
“賢意,或可取三萬精壯蠻兵組成一軍。蠻兵久涉山林,若加訓練必堪大用。”
“餘下五萬兵馬,可剔除孱弱加以統合。當剩四萬精銳。餘則自遣返迴南中或川北。”
“賢意三萬騎兵幾乎皆為馬超舊部,當行製衡。當分個三部出來,由翼德馬超各統一支。餘下一支倒可增往荊州,或交子龍將軍,或交關將軍。”
劉賢說完靜待劉備思考,這麽安排沒什麽問題,隻是大致整合一下麾下力量。
“嗯,便依業平所言。那三萬全由蠻眾所組之軍,業平可有安排與想法。”
果然,劉備思索片刻後也是同意,並詢問其了其中詳細。
“這三萬蠻兵所組,賢失禮還請主公見諒。”
“這怎麽說?”劉備奇道。
“賢欲給他們起名,無當飛軍。今後凡有折損,當盡從南蠻板蠻補充。”
將蠻人編製成軍,曆史上孔明就這麽幹過。
好處簡要,一者擴充優質兵員。二者,削減蠻族力量,從而更好的推行漢治。
曆史上各朝各代,西南邊陲都亂過。原因便是中央朝廷都看不上這塊地,到了明清才土司和流官並治。
“哈哈,業平這名字取得不錯。無當飛軍,好!便依業平。”
“不過備有一請,還望業平同意。”
取個名字而已,老劉還以為什麽事呢。
“主公折煞賢了,請主公吩咐便是。”劉賢可不像馬超,真這麽頭鐵。
“業平治軍,以備觀之天下少有。備可言饞汝敢當營許久,這支無當飛軍,便由業平執掌。”
“備無所求,願有敢當營九分戰了便罷!”
劉備說完,劉賢自動忽略後句。三萬敢當營戰力,劉賢都敢明年開春攻打雍涼了。
“主公,賢恐精力不足,難當大任......”
劉賢可沒興趣執掌大軍,最多給老劉訓練好就行。
現在文有龍鳳法正,武有未來五虎,龐德魏延張任等。就這派麵,夠老劉打天下的了。
他已經決定好,想辦法接迴大喬,從此苟在西川天下紛爭愛誰誰。
“哎,此事不急。說到敢當營,入川之後,聞聽折損嚴重備心不安。”
“哈哈,今後業平可任意擴充所部,備絕不多疑。”
老劉隨意說道,看起來是充分信任和放權,實則最占便宜的也是他。
說是劉賢私部,不如說是老劉不用負擔薪水,能打硬戰勝戰的精銳。
這種好事上哪找去?
劉賢心下明白,所以白眼以對。老劉見此,自是打個哈哈不提。
他又不是曹操,相處也不同。更輕鬆,不用那麽拘束著。
具體參考,簡雍。
“軍事即罷,不知內政等方麵如何?”
劉備收起笑容,繼續問道。
“內政方麵,不外乎與民修養生息,與南蠻板蠻治理。”
“前者等益州牧府搭建起來,按部就班主公當有計較,賢便不多言。”
“隨後,零陵產業也會遷移益州,政通人和天府之國必將更盛。”
“益州板蠻仰慕漢化,可如五溪一般。但南中之地,賢雖恩威並舉使之暫服,亦恐久而生變。”
劉賢語氣有些擔憂道,劉備聞言也是沉默。
不論是益州南蠻,還是江東山越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放之不用恐生禍亂,用則亦有困難。
“業平心下當有計較,備洗耳恭聽。”
“主公,賢以為當行八字。”
“哦,是那八字?”
“政行漢治,文行漢教。”
當然沒這麽簡單,懷柔威壓並舉。發展經濟使其民富裕,招募兵馬抽其精壯。分化部落頭人,扶持代理人什麽的不必宣之於口。
“嗯,業平之言,備當深思。地方中央又當如何?”
劉備沉吟後又問道,目前就是草議後麵自會與屬官商量。
“州牧屬官方麵,此戰主公盡乎全收劉章之屬。當擇才而用之,將荊益兩地官員互調些才好。”
東漢就出現了三互法,這一點劉賢不提,劉備也會考慮。
使治下利益交融,甚至形成派係,卻不全然是壞事。
砒霜良藥還是看,具體什麽情況具體怎麽用,不黨不派反倒奇怪。
“嗯,地方有如何?”
“主公,我等三月取下益州。有其利,亦有其弊。”
劉賢斟酌許久,才開口道。
事物都呈現兩麵性,劉賢以前不懂。等自己大小也是個人物了,越發深刻理解這句話。
任何王朝末期,有一個詞是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土地兼並。
改朝換代,用曆史的說法:實現社會資源再分配。
如果將益州打破,雖然生民流離難以避免。但地方上的豪強世家,也絕對會深受重創。
反而更容易推動新政,或者說更容易再統合社會資源。
漢末以後,各地豪強多結塢堡。可以簡單理解成,歐洲中世紀那種城堡。
堡內什麽鐵匠,木匠民工百業懼足。經濟上近乎自給自足,完全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封建“小國家”了。
這事放眼天下都是如此,劉賢能不能解決呢?
答曰:不能。
這玩意到了魏晉南北朝都還存在,直到隋朝重新大一統才壓了下去。
地方上的豪強不打他,趴你身上吸血。打他,他聯合起來就搞事情。
上述內容不說劉賢,劉備更是深知。
見劉賢提到這個問題,老劉迫切的看向劉賢,眼中光芒之盛此生少見。
“賢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哎,孔明有管樂之才,而業平何亞於蕭曹?”
夜宴結束,後堂之中隻剩劉備與劉賢二人。
“業平,如今益州戰事已畢。但政治民生百廢待興,還請業平先粗擬個思路,為備結此大難。”
益州之戰結束,但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如何處理後續之事,是目前擺在劉備麵前的首要問題。
“主公,治理地方統合戰後。賢以為,首在四點軍事,內政,中央,地方。”
劉賢想了想說道,益州畢竟是以後的基本盤之一。
甚至從戰略意義來說,更勝荊州。荊州失雖大事難為,可益州易守難攻,至少麵北稱王還是沒問題的。
況且,劉賢今後也要將零陵一切產業搬遷於此,自不可能馬虎。
荊州畢竟北有曹操,東南有孫權,抗風險能力差了些。
“哦,還請業平詳言!”
孔明助其得荊州,劉賢助其得益州。老劉可以說,現在無比盲從劉賢之語。
見他言語整潔,必然又所安排打算,趕忙請教道。
“主公,先說軍事。如今益州之軍多有蠻兵,更添有兩萬馬超所領羌騎,太過雜亂非統合不可。”
劉章投降之時,劉備有兵馬八萬,其中大部是板蠻與南中蠻。
而後劉賢北上葭萌,收攏扶禁所部降卒,又留一萬兵馬駐守。
目前成都步兵八萬,所有騎兵加在一起三萬(羌騎,西涼鐵騎,雜餘騎兵)。
益州十二郡國,守軍近三萬。
“賢意,或可取三萬精壯蠻兵組成一軍。蠻兵久涉山林,若加訓練必堪大用。”
“餘下五萬兵馬,可剔除孱弱加以統合。當剩四萬精銳。餘則自遣返迴南中或川北。”
“賢意三萬騎兵幾乎皆為馬超舊部,當行製衡。當分個三部出來,由翼德馬超各統一支。餘下一支倒可增往荊州,或交子龍將軍,或交關將軍。”
劉賢說完靜待劉備思考,這麽安排沒什麽問題,隻是大致整合一下麾下力量。
“嗯,便依業平所言。那三萬全由蠻眾所組之軍,業平可有安排與想法。”
果然,劉備思索片刻後也是同意,並詢問其了其中詳細。
“這三萬蠻兵所組,賢失禮還請主公見諒。”
“這怎麽說?”劉備奇道。
“賢欲給他們起名,無當飛軍。今後凡有折損,當盡從南蠻板蠻補充。”
將蠻人編製成軍,曆史上孔明就這麽幹過。
好處簡要,一者擴充優質兵員。二者,削減蠻族力量,從而更好的推行漢治。
曆史上各朝各代,西南邊陲都亂過。原因便是中央朝廷都看不上這塊地,到了明清才土司和流官並治。
“哈哈,業平這名字取得不錯。無當飛軍,好!便依業平。”
“不過備有一請,還望業平同意。”
取個名字而已,老劉還以為什麽事呢。
“主公折煞賢了,請主公吩咐便是。”劉賢可不像馬超,真這麽頭鐵。
“業平治軍,以備觀之天下少有。備可言饞汝敢當營許久,這支無當飛軍,便由業平執掌。”
“備無所求,願有敢當營九分戰了便罷!”
劉備說完,劉賢自動忽略後句。三萬敢當營戰力,劉賢都敢明年開春攻打雍涼了。
“主公,賢恐精力不足,難當大任......”
劉賢可沒興趣執掌大軍,最多給老劉訓練好就行。
現在文有龍鳳法正,武有未來五虎,龐德魏延張任等。就這派麵,夠老劉打天下的了。
他已經決定好,想辦法接迴大喬,從此苟在西川天下紛爭愛誰誰。
“哎,此事不急。說到敢當營,入川之後,聞聽折損嚴重備心不安。”
“哈哈,今後業平可任意擴充所部,備絕不多疑。”
老劉隨意說道,看起來是充分信任和放權,實則最占便宜的也是他。
說是劉賢私部,不如說是老劉不用負擔薪水,能打硬戰勝戰的精銳。
這種好事上哪找去?
劉賢心下明白,所以白眼以對。老劉見此,自是打個哈哈不提。
他又不是曹操,相處也不同。更輕鬆,不用那麽拘束著。
具體參考,簡雍。
“軍事即罷,不知內政等方麵如何?”
劉備收起笑容,繼續問道。
“內政方麵,不外乎與民修養生息,與南蠻板蠻治理。”
“前者等益州牧府搭建起來,按部就班主公當有計較,賢便不多言。”
“隨後,零陵產業也會遷移益州,政通人和天府之國必將更盛。”
“益州板蠻仰慕漢化,可如五溪一般。但南中之地,賢雖恩威並舉使之暫服,亦恐久而生變。”
劉賢語氣有些擔憂道,劉備聞言也是沉默。
不論是益州南蠻,還是江東山越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放之不用恐生禍亂,用則亦有困難。
“業平心下當有計較,備洗耳恭聽。”
“主公,賢以為當行八字。”
“哦,是那八字?”
“政行漢治,文行漢教。”
當然沒這麽簡單,懷柔威壓並舉。發展經濟使其民富裕,招募兵馬抽其精壯。分化部落頭人,扶持代理人什麽的不必宣之於口。
“嗯,業平之言,備當深思。地方中央又當如何?”
劉備沉吟後又問道,目前就是草議後麵自會與屬官商量。
“州牧屬官方麵,此戰主公盡乎全收劉章之屬。當擇才而用之,將荊益兩地官員互調些才好。”
東漢就出現了三互法,這一點劉賢不提,劉備也會考慮。
使治下利益交融,甚至形成派係,卻不全然是壞事。
砒霜良藥還是看,具體什麽情況具體怎麽用,不黨不派反倒奇怪。
“嗯,地方有如何?”
“主公,我等三月取下益州。有其利,亦有其弊。”
劉賢斟酌許久,才開口道。
事物都呈現兩麵性,劉賢以前不懂。等自己大小也是個人物了,越發深刻理解這句話。
任何王朝末期,有一個詞是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土地兼並。
改朝換代,用曆史的說法:實現社會資源再分配。
如果將益州打破,雖然生民流離難以避免。但地方上的豪強世家,也絕對會深受重創。
反而更容易推動新政,或者說更容易再統合社會資源。
漢末以後,各地豪強多結塢堡。可以簡單理解成,歐洲中世紀那種城堡。
堡內什麽鐵匠,木匠民工百業懼足。經濟上近乎自給自足,完全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封建“小國家”了。
這事放眼天下都是如此,劉賢能不能解決呢?
答曰:不能。
這玩意到了魏晉南北朝都還存在,直到隋朝重新大一統才壓了下去。
地方上的豪強不打他,趴你身上吸血。打他,他聯合起來就搞事情。
上述內容不說劉賢,劉備更是深知。
見劉賢提到這個問題,老劉迫切的看向劉賢,眼中光芒之盛此生少見。
“賢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哎,孔明有管樂之才,而業平何亞於蕭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