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鋪子,兩個人往鎮外走。
劉荷花打量著街邊鋪子上的玩意,和身邊人說道:“咱們農家人到底不能和有錢人家比,我們打絡子,繡荷包,是為了賣錢,她們是打發空閑。”
繡出來的荷包也不能相比。
鎮上最有錢的人家,穿得衣服都是用絲線或金線,把錢穿在了身上,旁人看了,又羨慕又嫉妒。
見她沒說話,轉頭望去:“咋了,想啥呢?”
“我在想店夥計說得織娘,十兩確實太多了。”
謝茯想去學,在官宦人家當紡織娘子,那手藝自是沒得說,若是能學會,有了一門手藝,不怕賺不到錢。
“十兩呢,就是你能拿得出來,誰知道那織娘能教你多少,萬一隻教你一兩個樣式,還是布莊裏常見的,不是白白給人送錢。”
“可話又說迴來,這個織娘要有點本事,不藏私,學會了,日後也能去官宦人家當紡織娘子,日子不比在鄉下種田舒坦。”
劉荷花是不會去的,她家裏拿不出那麽多錢。
謝茯挽著她的手臂:“荷花嫂子,你會織樣式嗎?”
“簡單的樣式,自己琢磨也能琢磨透,那些複雜的不會,沒人教,自己琢磨不透。”
人和人真是不一樣。
那些複雜的樣式,好看的緊,不得不讓人欽佩想出這種花樣的人。
“你想去學也成,不過得先拿出十兩銀子,沒聽店夥計說,那織娘脾性不好,錯了一步要打人,臉皮薄又笨的,不得天天被打。”
謝茯搖了搖頭:“我隻是想想,手裏拿不出那麽多錢,荷花嫂子別說出去。”
“嫂子說這些幹啥。”想了想,說道,“嫂子會些簡單的樣式,你家裏有織布機,嫂子倒是可以教給你,我以前聽婆婆說過,你們家有織布機。”
“別提了嫂子,家裏東西基本上都被搬空了,織布機恐怕早被人抬走賣了,誰會留在家裏。”
不容易被認出的,留在家裏自己用。
容易認出來的,誰敢留在家裏用。
萬一有人來自家串門看出來,再傳到裏正和太爺耳朵裏,以後還想在不在村裏定居了。
到了鎮之外,人已經到齊了。
謝茯瞥見李貴芬的籃子裏露出一小塊豬肉,不用想,肯定是謝大寶想吃,纏著讓她買迴去。
他們兩夫婦平日摳得很,過年才會割幾兩肉,但隻要謝大寶作鬧,兩口子會時不時讓人帶些肉迴去打牙祭。
自己舍不得吃,對兒子挺舍得。
王紅月瞧見了:“呦!這又買肉迴去吃啊,要不說你們家有錢呢,真讓人羨慕。”
“可不。”楊二秀奉承著,“我這後悔沒多生幾個女娃,每一個都要六兩六聘禮,下半輩子啥事不幹,等著享福。”
“貴芬姐有福氣,大寶將來相媳婦,八兩八聘禮都能給得起,哪像咱們,一文錢舍不得花,存著給兒子相媳婦。”
李貴芬‘哼’了一聲:“要八兩八聘禮,我家可沒有,是個啥金貴的姑娘,要那麽多聘禮?”
“我家大寶相媳婦,過了二兩聘禮沒有,他們家要二兩也成,姑娘以後過來過苦日子。”
楊二秀眼珠一轉,連聲附和:“姑娘家要是真疼愛閨女,該一文錢不要,錢全都要去了,還不給姑娘帶迴來,那她姑娘隻能過窮苦日子。”
“貴芬姐,你家大寶是個嘴甜的,等日後長大了,姑娘家都爭著要和你們家結親,誰不知道你們家有錢啊,姑娘嫁到你們家,那是來過好日子的。”
邊上的人聽著,齊齊撇嘴,嫌棄地瞅了一眼兩人。
王紅月轉過身:“瞧你們這話說得,你們家嫁閨女的時候怎麽往死了要聘禮,聘禮也沒見你們給閨女帶迴去一文。”
“娶兒媳婦想一文錢不花,嫁閨女能要多少聘禮要多少,合著好處都讓你們占了,當人家都是傻子是吧。”
謝大寶那人見人嫌的模樣,虧她誇得出來。
還嘴甜,那嘴巴比糞坑還臭,沒教養。
劉荷花怕兩人吵起來,連忙打著哈哈:“王嬸,沒準大寶將來就能找到一文聘禮不要的,看個人福氣,這事說不好。”
抬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胳膊,眼神示意別再說下去。
王紅月沒打算和她們吵架,隻是聽她們兩人這話讓人討嫌,才說了幾句。
那邊楊二秀攔著,充當起了和事佬。
謝茯安靜坐在一邊,望著路邊的風景,不搭話。
楊守財咳嗽了一聲,開口道:“別在車上吵吵,驚了驢子,出啥事我可管不了。”
他頭疼的很,每迴去鎮上,好事的幾個坐上車,總要吵上兩句嘴。
到了村口,李貴芬和楊二秀率先跳下車,快速走在最前麵。
她們三人走在最後。
王紅月‘呸’了一聲:“什麽東西,成天淨想美事,把人家姑娘不當人,將來誰嫁到她們家當兒媳婦誰倒黴。”
劉荷花想到了喬小月:“小月是個好姑娘,又要帶兒子,又要忙家裏的活,我瞧著她都累得慌。”
前兩天碰上她,背著她兒子出來摟樹葉。
一問才知,她婆婆去串門了,家裏啥事不管,孫子心情好才抱抱。
“活該不得他男人心。”王紅月一臉嫌棄,“整天就知道攛掇這家,攛掇那家,男人一迴來就吵架,撂臉色,我要是男人,我也嫌棄她。”
楊二秀總是攛掇人家吵架,村裏人找上門,沒說兩句就吵起來。
她兒子李春,因為這事,也不太待見她。
到了王紅月家門口,兩人和她告了別。
劉荷花說道:“小月日子苦是苦了些,好在她男人向著她,李春不在家,二秀嬸子就可勁的折騰她,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她家婆婆平日裏對她挺好,可一等裴二虎迴來,瞧他舍不得讓自己做這樣,做那樣,婆婆便拉著臉色。
謝茯安慰了兩句:“嫂子我迴家了,空了去我家說說話。”
“哎。”
她站在院門口,見她婆婆抱著孩子出來,還沒開口,就聽她說。
“不是讓你少和她說話嗎,那丫頭我瞧著不喜歡,往後別和她走太近。”
劉荷花打量著街邊鋪子上的玩意,和身邊人說道:“咱們農家人到底不能和有錢人家比,我們打絡子,繡荷包,是為了賣錢,她們是打發空閑。”
繡出來的荷包也不能相比。
鎮上最有錢的人家,穿得衣服都是用絲線或金線,把錢穿在了身上,旁人看了,又羨慕又嫉妒。
見她沒說話,轉頭望去:“咋了,想啥呢?”
“我在想店夥計說得織娘,十兩確實太多了。”
謝茯想去學,在官宦人家當紡織娘子,那手藝自是沒得說,若是能學會,有了一門手藝,不怕賺不到錢。
“十兩呢,就是你能拿得出來,誰知道那織娘能教你多少,萬一隻教你一兩個樣式,還是布莊裏常見的,不是白白給人送錢。”
“可話又說迴來,這個織娘要有點本事,不藏私,學會了,日後也能去官宦人家當紡織娘子,日子不比在鄉下種田舒坦。”
劉荷花是不會去的,她家裏拿不出那麽多錢。
謝茯挽著她的手臂:“荷花嫂子,你會織樣式嗎?”
“簡單的樣式,自己琢磨也能琢磨透,那些複雜的不會,沒人教,自己琢磨不透。”
人和人真是不一樣。
那些複雜的樣式,好看的緊,不得不讓人欽佩想出這種花樣的人。
“你想去學也成,不過得先拿出十兩銀子,沒聽店夥計說,那織娘脾性不好,錯了一步要打人,臉皮薄又笨的,不得天天被打。”
謝茯搖了搖頭:“我隻是想想,手裏拿不出那麽多錢,荷花嫂子別說出去。”
“嫂子說這些幹啥。”想了想,說道,“嫂子會些簡單的樣式,你家裏有織布機,嫂子倒是可以教給你,我以前聽婆婆說過,你們家有織布機。”
“別提了嫂子,家裏東西基本上都被搬空了,織布機恐怕早被人抬走賣了,誰會留在家裏。”
不容易被認出的,留在家裏自己用。
容易認出來的,誰敢留在家裏用。
萬一有人來自家串門看出來,再傳到裏正和太爺耳朵裏,以後還想在不在村裏定居了。
到了鎮之外,人已經到齊了。
謝茯瞥見李貴芬的籃子裏露出一小塊豬肉,不用想,肯定是謝大寶想吃,纏著讓她買迴去。
他們兩夫婦平日摳得很,過年才會割幾兩肉,但隻要謝大寶作鬧,兩口子會時不時讓人帶些肉迴去打牙祭。
自己舍不得吃,對兒子挺舍得。
王紅月瞧見了:“呦!這又買肉迴去吃啊,要不說你們家有錢呢,真讓人羨慕。”
“可不。”楊二秀奉承著,“我這後悔沒多生幾個女娃,每一個都要六兩六聘禮,下半輩子啥事不幹,等著享福。”
“貴芬姐有福氣,大寶將來相媳婦,八兩八聘禮都能給得起,哪像咱們,一文錢舍不得花,存著給兒子相媳婦。”
李貴芬‘哼’了一聲:“要八兩八聘禮,我家可沒有,是個啥金貴的姑娘,要那麽多聘禮?”
“我家大寶相媳婦,過了二兩聘禮沒有,他們家要二兩也成,姑娘以後過來過苦日子。”
楊二秀眼珠一轉,連聲附和:“姑娘家要是真疼愛閨女,該一文錢不要,錢全都要去了,還不給姑娘帶迴來,那她姑娘隻能過窮苦日子。”
“貴芬姐,你家大寶是個嘴甜的,等日後長大了,姑娘家都爭著要和你們家結親,誰不知道你們家有錢啊,姑娘嫁到你們家,那是來過好日子的。”
邊上的人聽著,齊齊撇嘴,嫌棄地瞅了一眼兩人。
王紅月轉過身:“瞧你們這話說得,你們家嫁閨女的時候怎麽往死了要聘禮,聘禮也沒見你們給閨女帶迴去一文。”
“娶兒媳婦想一文錢不花,嫁閨女能要多少聘禮要多少,合著好處都讓你們占了,當人家都是傻子是吧。”
謝大寶那人見人嫌的模樣,虧她誇得出來。
還嘴甜,那嘴巴比糞坑還臭,沒教養。
劉荷花怕兩人吵起來,連忙打著哈哈:“王嬸,沒準大寶將來就能找到一文聘禮不要的,看個人福氣,這事說不好。”
抬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胳膊,眼神示意別再說下去。
王紅月沒打算和她們吵架,隻是聽她們兩人這話讓人討嫌,才說了幾句。
那邊楊二秀攔著,充當起了和事佬。
謝茯安靜坐在一邊,望著路邊的風景,不搭話。
楊守財咳嗽了一聲,開口道:“別在車上吵吵,驚了驢子,出啥事我可管不了。”
他頭疼的很,每迴去鎮上,好事的幾個坐上車,總要吵上兩句嘴。
到了村口,李貴芬和楊二秀率先跳下車,快速走在最前麵。
她們三人走在最後。
王紅月‘呸’了一聲:“什麽東西,成天淨想美事,把人家姑娘不當人,將來誰嫁到她們家當兒媳婦誰倒黴。”
劉荷花想到了喬小月:“小月是個好姑娘,又要帶兒子,又要忙家裏的活,我瞧著她都累得慌。”
前兩天碰上她,背著她兒子出來摟樹葉。
一問才知,她婆婆去串門了,家裏啥事不管,孫子心情好才抱抱。
“活該不得他男人心。”王紅月一臉嫌棄,“整天就知道攛掇這家,攛掇那家,男人一迴來就吵架,撂臉色,我要是男人,我也嫌棄她。”
楊二秀總是攛掇人家吵架,村裏人找上門,沒說兩句就吵起來。
她兒子李春,因為這事,也不太待見她。
到了王紅月家門口,兩人和她告了別。
劉荷花說道:“小月日子苦是苦了些,好在她男人向著她,李春不在家,二秀嬸子就可勁的折騰她,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她家婆婆平日裏對她挺好,可一等裴二虎迴來,瞧他舍不得讓自己做這樣,做那樣,婆婆便拉著臉色。
謝茯安慰了兩句:“嫂子我迴家了,空了去我家說說話。”
“哎。”
她站在院門口,見她婆婆抱著孩子出來,還沒開口,就聽她說。
“不是讓你少和她說話嗎,那丫頭我瞧著不喜歡,往後別和她走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