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兒悄無聲息地走進書房,稟道:“老爺,夫子來了。”


    “快請。”左文燦一抬頭,催促道。


    左文燦為官以來,孟希哲便是他的師爺,可說是左文燦的仕途見證人,孟師爺老謀深算,人也可靠,遇到棘手的事情,除了自家夫人,左文燦也會和孟希哲商議,謀定而後動。


    眼下,遼東的戰事久拖不決,各地起事的賊寇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一天多過一天,世道不太平,大明的官場就像一隻大染缸,各方爭權奪利,混跡官場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是這些年,左文燦的仕途還算順利,這也得益於他有個賢內助夫人,師爺孟希哲也功莫大焉,在關鍵時刻能出謀劃策,助力不少。


    孟夫子一進門,就抽了一下鼻子,說道:“今秋冷得早,冷風都有些刺骨的意思了。”


    “是啊,夫子快請坐下。”


    左文燦見孟希哲的鼻頭有些紅,又關切道:“怕是個多事之秋啊,夫子年紀大了,要多注意身體才好。”


    孟希哲落座,左文燦便把知府大人的那封信遞了過來,夫子接過,就著油燈,眯縫著一對渾濁的眼睛看了起來,這人還是個老花眼,把信伸得很遠。


    “哎呀,王大人又來討債咯。”


    孟夫子皺起了眉頭,又重頭看了一遍,然後把信放在茶幾上,這才捋著花白的胡須,說道:“文燦,老夫明日便啟程去往沈家堡,至於納沈家堡於海州治下,這次王大人寫來親筆信,得讓沈繼之多掏些銀子了。”


    大家都不是外人,孟夫子的話、說得直接了當,王大人要了解郭東其人,還有那個鐵葫蘆,這簡單,去沈家堡走一遭,查清情況稟報便是,至於其他的,還是跟過往一樣,以應歸屬海防,海州衙門又調不動水師為由,從長計議,沈家該掏的銀子也要掏。


    沈家堡的當家人沈繼之早年是海寇,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左文燦這幾年也不是沒想過要把沈家堡納入海州治下。


    好處也有,一是,對沈家堡現有人口編戶齊民,可為海州增添人丁,二是,據說沈家堡海貿生意做得很大,亦可增加海州的稅賦,這些都是可以拿出來顯擺的政績。


    問題是,朝廷的海禁政策仍在執行,平民百姓寸板不能入海,收迴來,這海還禁不禁?


    不禁?連麵上過不去,不像話;禁呢?實際已不可能,沈家堡好幾千丁口,沒了海貿,又無田可種,沈繼之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定然會作亂,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無法收拾的局麵。


    左文燦思來想去,還是延續了前任的做法,對沈家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在沈繼之也識趣,越來越安分守紀,極少跟官府對著幹,私下裏,該給的銀子一點也沒少,左文燦是海州最大的官兒,拿的最多,就算送出去一些,手上也落下不少。


    若是收迴來,這些銀子可就沒了,還是維持現狀,相安無事最好,各方都能得利。


    孟夫子壓低了聲音,又道:“沈繼之是海寇,他的銀子從哪兒來,大夥兒都清楚,謝大人那邊,文燦還是要催緊一些。”


    左文燦抬眼看著孟希哲,師爺也正看著他,跳動的燭光照進他那對渾濁的眼球,眼底反射出一絲絲精光,眼神裏意味深長。


    謝文治本是贛榆縣縣丞,左文燦到海州出任知州時,朝廷並沒有在衙署另設州丞或者同知,謝文治便走了路子,升了判官的司職,算是海州衙署的二把手。


    謝文治在海州一帶做官很久了,當年鬧倭寇,朝廷對海上的海盜匪寇也頗多利用,沈繼之就是其中之一,交涉的時候也多由謝文治出麵,他一直就是官府和沈家的聯絡人。


    孟希哲的意思,先把郭東和他的鐵葫蘆弄清楚,迴稟給知府大人就結了,至於沈家堡的地位問題,按老規矩,沈家堡是要給銀子的,催得緊,沈家堡就得多出點兒血。


    左文燦在海州的任期眼看就要結束了,調任升遷,各方都要打點,很耗銀子的。


    左文燦欣然點頭,坐姿也跟著鬆弛下來,還得說是孟夫子,想得很全麵。


    這時候兩人聽到一聲嬌笑,夫人端著個托盤走了進來。


    “今兒有人送來些上好的雲台山雲霧茶,文燦也是,這麽冷的天,還把夫子給招來,我尋思讓夫子嚐個鮮,剛好暖暖身子。”


    封夫人說著話,為兩人沏了茶,孟希哲雙手接過熱茶,嗬嗬笑道:“有勞雅雯了。”


    “夫子莫要客氣,就當在自己家裏。”


    封雅雯瞧見茶幾上的信件,雙眉一挑,拿起信看著,雙眉一挑,笑道:“那鐵葫蘆不過是個爆米花的機器,王大人要那東西做什麽?”


    此言一出,兩位爺們兒倒是愣了一下,他們和封雅雯關注的重點不同,封雅雯是個女人,憑的是直覺,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


    這位封夫人可不簡單,據說左文燦年少時家裏貧寒,求學之路頗多艱難,封家人支助了不少資財,左文燦才得以進京,考取了功名。


    夫人自幼也好讀書,知書達理,左文燦雖是一州之主,但在家裏,對夫人頗為敬重,夫妻二人相敬如賓,隻是兩人成婚已經十多年,封雅雯也沒生出個一男半女,也不知是誰的問題。


    左文燦在海州為官,海州城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比如海州水多,周圍大大小小的河溝不知凡幾,這些年他主持修建了不少橋梁;其他諸如興辦學堂啊,優撫鰥寡孤獨啊,這類的事兒,也做了不少,很多都是夫人建議的,為的是夫君為官一任,要給海州百姓留下清譽,左文燦在海州的官聲還可以。


    夫人也生得極美,常常拋頭露麵,口碑卻很好,海州是個富庶之地,跟夫人稍顯富態的身段挺般配,她算得上是海州城裏標誌性的人物了,用現代一點話來說,就是海州城裏的第一夫人,頗受老百姓的愛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勇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貓千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貓千戶並收藏孤勇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