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子送衣物到醫院後把摩托車留在了醫院停車場,叫誌軍晚上趁大叔睡下後騎車出去逛逛,看看城市夜景,去海邊看看大海。出來一趟不容易,又隻有短短兩個月時間,平時要幹活沒空,有點時間又要找子君。
臨走擂了誌軍一拳,沒準在大街上碰到了也說不定哦!一臉壞笑的走了。找子君的事本來不想讓冬子知道,好朋友之間瞞不住。但是不許讓本村的幾個人知道,省的傳迴村裏那些大媽大嬸們有意無意的問奶奶。
誌軍要擔負一周照顧大叔的陪護任務。早上去外麵買早餐,照顧他吃飯後拿藥,陪著輸液,下午送去做理療,吃過晚飯後大叔睡了,誌軍跟值班護士打個招唿幫忙照看一下就出去了。騎著車慢慢的匯入城市的車流中。冬子說過大致的方向路線,但他不想去看海,隻想就在大街小巷漫無目的的轉轉。還沒有找到子君,總是一樁心事在心裏時時刻刻的掛著日夜不得安寧,真的沒心思去玩去看風景。子君就是他心裏最美的風景。
知道子君在同一個城市,似乎能感受到與她相同的脈搏,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曾經倆人幻想著同唿吸共命運。
傍晚是下班的高峰,地上車流滾滾人流熙熙攘攘,天上晚霞滿天,落日餘暉燒紅了西邊的天空,撲麵的涼風吹走了白天的酷熱,吹得人愜意舒爽。空氣裏裹挾著大海的味道,也有愛情的味道,有香有甜,有苦有澀。。。
華燈初上,霓虹閃爍,誌軍返迴醫院,站在病房的床前望著滿城璀璨的燈火,心卻依然在黑夜裏沉淪、掙紮。
三天後,大叔已經能在誌軍的攙扶下下地活動了。這幾天他的吃喝拉撒都是在病床上解決,靠誌軍服侍照顧。大叔對讓誌軍一個大小夥子為他端屎倒尿很是感激,看誌軍的眼睛含著淚花。本來他想讓冬子通知家裏的,可是家裏也是七八十歲的父母要靠老婆照顧,女兒已經出嫁在外打工,兒子還在讀書。冬子和老鄉們來看他的時候,他一手抓冬子的手一邊緊握誌軍的手,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冬子安慰他,“你信任我跟我出來幹活受傷了,這都是我的責任啊!我們一幫老鄉在外麵要互幫互助,在村裏是一個村集體,在外麵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安心養著身體,其他的事交給我,連誤工費我都給你們兩個爭取要來,要不來我出!”
病房裏響起一片掌聲。來換藥的護士說她們經常遇到工地受傷的民工被工頭或者老板扔在醫院跑了的,如果是很嚴重的要花十幾萬幾十萬的工頭直接跑路,老板交過一兩次費或者扔下萬兒八千之後再也不會露麵,你就是康複了一個窮打工的外地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兩眼一抹黑,去哪裏找人要醫藥費誤工費?有人說走法律程序,那就更搞笑了,沒錢哪個律師免費為你打官司?有的哪怕工頭或老板是老鄉也一樣的。
病房裏一個同樣是在工地幹活的人說他有一個老鄉就是個專坑熟人的包工頭,工程一完賬一結他就玩消失。他常年不迴家,在前些年沒有唿機沒有手機的時代你到哪裏去找他?就是同村的老鄉都拿不到錢,對他無可奈何。他家裏就隻有老父母,天天家裏都有人要賬,慢慢的時間一長就失望了很多人還要出去做工就算了。像冬子這樣對工人這麽好的工頭很少見。他也誇誌軍把病人照顧得好,開始還以為誌軍是他兒子呢!
說得誌軍很不好意思,在離家千裏之外的異地他鄉,互相照顧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這天早上誌軍正在排隊幫大叔拿藥,突然一個熟悉而又久違的家鄉話從背後傳來,“奶奶,我沒事,你看我都好好的複查什麽呀?倒是你應該做個檢查。”
誌軍像觸電一樣愣住了,急忙迴頭,一個穿淡藍色連衣裙的女孩挽著一位老人的背影堪堪走過,那身形,那舉止,那聲音。。。那不是子君是誰?
誌軍激動得心都要蹦出胸腔了,劇烈的咚咚的蹦得老高,胸膛起伏著,眼睛發亮,顫抖著嘴唇想喊可是又怕認錯,急忙追上前去定睛一看,正準備脫口而出喊“子君”時,那女孩抬眼看他一眼,繞過他和老人旁若無人的繼續往前走。
誌軍尷尬的張著嘴,溜到嘴邊的那兩個字硬生生的滑進了肚裏。轉身呆呆的望著女孩的背影,心裏像擂鼓,“她不認識我了!子君不認識我了!”
子君走遠了點,好奇地迴過頭來,看到那個陌生的年輕男子還在原地站著望著她,目不轉睛一臉花癡一樣盯著自己,嗯?不認識呀!可是怎麽有種無法言說的感覺,似乎在哪裏見過。特別是看著自己的那雙眼睛,亮晶晶的分明有種東西在裏麵。是什麽呢?像是關心,是深情,是疼痛,是憐惜。。。心口突然痛了一下,像是心弦被拉扯了一下似的。子君一臉疑惑。
等子君和老人轉個拐角看不見了誌軍才突然醒悟跑步追上去,遠遠的跟在她們後麵。看她們進了“神經內科”,急忙往迴跑把大叔的藥拿給護士給他掛水,給大叔說一聲出去一下就飛奔到子君和奶奶進去的那個診室外,還好,聽屋裏的聲音她們還沒走。
誌軍激動得腿發軟,一屁股坐在門外的長椅上。找了那麽久的子君啊,竟然在醫院邂逅了!自從那個半夜她跟著她父母哥哥從家裏走了後,半年多沒見了。她出了那麽大的事也沒法去看她陪伴她。看樣子她身體恢複得很好,可是好像真如子君老家的鄰居大媽說的那樣失去了記憶,她忘了過去的一切也不認識誌軍了。
聽見屋內醫生說不用做檢查了,要想恢複記憶最好迴到熟悉的地方見些熟悉的人,最好是對她精神有影響的人。奶奶急忙說,沒事沒事,想不起來更好,隻要她認得我這把老骨頭認得爸爸媽媽親人就好。
子君對醫生說謝謝,和奶奶走了出來。知道道謝的人腦子肯定沒問題。
“子君!”誌軍輕輕的柔柔的喊了一聲,像是生怕把她嚇跑了似的,看著子君的眼睛裏深情而愧疚。
子君和奶奶站住了,奶奶看著麵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一臉深情的望著子君,心裏像明白了什麽似的。
“你是北方人?”奶奶從口音裏已經聽出來了。
臨走擂了誌軍一拳,沒準在大街上碰到了也說不定哦!一臉壞笑的走了。找子君的事本來不想讓冬子知道,好朋友之間瞞不住。但是不許讓本村的幾個人知道,省的傳迴村裏那些大媽大嬸們有意無意的問奶奶。
誌軍要擔負一周照顧大叔的陪護任務。早上去外麵買早餐,照顧他吃飯後拿藥,陪著輸液,下午送去做理療,吃過晚飯後大叔睡了,誌軍跟值班護士打個招唿幫忙照看一下就出去了。騎著車慢慢的匯入城市的車流中。冬子說過大致的方向路線,但他不想去看海,隻想就在大街小巷漫無目的的轉轉。還沒有找到子君,總是一樁心事在心裏時時刻刻的掛著日夜不得安寧,真的沒心思去玩去看風景。子君就是他心裏最美的風景。
知道子君在同一個城市,似乎能感受到與她相同的脈搏,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曾經倆人幻想著同唿吸共命運。
傍晚是下班的高峰,地上車流滾滾人流熙熙攘攘,天上晚霞滿天,落日餘暉燒紅了西邊的天空,撲麵的涼風吹走了白天的酷熱,吹得人愜意舒爽。空氣裏裹挾著大海的味道,也有愛情的味道,有香有甜,有苦有澀。。。
華燈初上,霓虹閃爍,誌軍返迴醫院,站在病房的床前望著滿城璀璨的燈火,心卻依然在黑夜裏沉淪、掙紮。
三天後,大叔已經能在誌軍的攙扶下下地活動了。這幾天他的吃喝拉撒都是在病床上解決,靠誌軍服侍照顧。大叔對讓誌軍一個大小夥子為他端屎倒尿很是感激,看誌軍的眼睛含著淚花。本來他想讓冬子通知家裏的,可是家裏也是七八十歲的父母要靠老婆照顧,女兒已經出嫁在外打工,兒子還在讀書。冬子和老鄉們來看他的時候,他一手抓冬子的手一邊緊握誌軍的手,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冬子安慰他,“你信任我跟我出來幹活受傷了,這都是我的責任啊!我們一幫老鄉在外麵要互幫互助,在村裏是一個村集體,在外麵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安心養著身體,其他的事交給我,連誤工費我都給你們兩個爭取要來,要不來我出!”
病房裏響起一片掌聲。來換藥的護士說她們經常遇到工地受傷的民工被工頭或者老板扔在醫院跑了的,如果是很嚴重的要花十幾萬幾十萬的工頭直接跑路,老板交過一兩次費或者扔下萬兒八千之後再也不會露麵,你就是康複了一個窮打工的外地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兩眼一抹黑,去哪裏找人要醫藥費誤工費?有人說走法律程序,那就更搞笑了,沒錢哪個律師免費為你打官司?有的哪怕工頭或老板是老鄉也一樣的。
病房裏一個同樣是在工地幹活的人說他有一個老鄉就是個專坑熟人的包工頭,工程一完賬一結他就玩消失。他常年不迴家,在前些年沒有唿機沒有手機的時代你到哪裏去找他?就是同村的老鄉都拿不到錢,對他無可奈何。他家裏就隻有老父母,天天家裏都有人要賬,慢慢的時間一長就失望了很多人還要出去做工就算了。像冬子這樣對工人這麽好的工頭很少見。他也誇誌軍把病人照顧得好,開始還以為誌軍是他兒子呢!
說得誌軍很不好意思,在離家千裏之外的異地他鄉,互相照顧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這天早上誌軍正在排隊幫大叔拿藥,突然一個熟悉而又久違的家鄉話從背後傳來,“奶奶,我沒事,你看我都好好的複查什麽呀?倒是你應該做個檢查。”
誌軍像觸電一樣愣住了,急忙迴頭,一個穿淡藍色連衣裙的女孩挽著一位老人的背影堪堪走過,那身形,那舉止,那聲音。。。那不是子君是誰?
誌軍激動得心都要蹦出胸腔了,劇烈的咚咚的蹦得老高,胸膛起伏著,眼睛發亮,顫抖著嘴唇想喊可是又怕認錯,急忙追上前去定睛一看,正準備脫口而出喊“子君”時,那女孩抬眼看他一眼,繞過他和老人旁若無人的繼續往前走。
誌軍尷尬的張著嘴,溜到嘴邊的那兩個字硬生生的滑進了肚裏。轉身呆呆的望著女孩的背影,心裏像擂鼓,“她不認識我了!子君不認識我了!”
子君走遠了點,好奇地迴過頭來,看到那個陌生的年輕男子還在原地站著望著她,目不轉睛一臉花癡一樣盯著自己,嗯?不認識呀!可是怎麽有種無法言說的感覺,似乎在哪裏見過。特別是看著自己的那雙眼睛,亮晶晶的分明有種東西在裏麵。是什麽呢?像是關心,是深情,是疼痛,是憐惜。。。心口突然痛了一下,像是心弦被拉扯了一下似的。子君一臉疑惑。
等子君和老人轉個拐角看不見了誌軍才突然醒悟跑步追上去,遠遠的跟在她們後麵。看她們進了“神經內科”,急忙往迴跑把大叔的藥拿給護士給他掛水,給大叔說一聲出去一下就飛奔到子君和奶奶進去的那個診室外,還好,聽屋裏的聲音她們還沒走。
誌軍激動得腿發軟,一屁股坐在門外的長椅上。找了那麽久的子君啊,竟然在醫院邂逅了!自從那個半夜她跟著她父母哥哥從家裏走了後,半年多沒見了。她出了那麽大的事也沒法去看她陪伴她。看樣子她身體恢複得很好,可是好像真如子君老家的鄰居大媽說的那樣失去了記憶,她忘了過去的一切也不認識誌軍了。
聽見屋內醫生說不用做檢查了,要想恢複記憶最好迴到熟悉的地方見些熟悉的人,最好是對她精神有影響的人。奶奶急忙說,沒事沒事,想不起來更好,隻要她認得我這把老骨頭認得爸爸媽媽親人就好。
子君對醫生說謝謝,和奶奶走了出來。知道道謝的人腦子肯定沒問題。
“子君!”誌軍輕輕的柔柔的喊了一聲,像是生怕把她嚇跑了似的,看著子君的眼睛裏深情而愧疚。
子君和奶奶站住了,奶奶看著麵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一臉深情的望著子君,心裏像明白了什麽似的。
“你是北方人?”奶奶從口音裏已經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