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誌軍又去那廠門口守過一天,還是一無所獲。他徘徊在那附近,走著子君曾經走過的路,感受著子君在那裏收到自己那封隻有八個字的分手信的心情。她就是從這裏直接去長途汽車站匆匆迴家找自己的啊!誌軍現在才體會到自己的殘忍,怎麽就想到了那八個字呢?她肯定傷心難過也肯定哭過。誌軍的心深深的後悔,還不如直接告訴她是她爸爸媽媽找到家裏談過話的啊!那她就隻會和家裏賭氣,就不會跑迴老家去找自己,也就不會出車禍了。


    現在說什麽都晚了,要是那場車禍更嚴重點,不敢想象。。。那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誌軍在廠外遊蕩到傍晚才迴工地,冬子看他鬱鬱寡歡的樣子,又想到這樣跑來跑去也不是辦法,自己不聲不響的不知去哪裏弄了輛二手摩托車迴來。他知道誌軍有摩托駕駛證。當他把車停到工棚門口,車鑰匙放到誌軍手上的時候,誌軍眼睛濕潤了。好哥們不用你說他就知道怎樣幫你,總是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的搭一把手。


    有了摩托車可就方便多了,有時候下午收工早誌軍就騎著摩托又跑去廠門口。坐公交車又轉車要慢悠悠晃兩個小時,而騎摩托隻要半個小時就到了。


    誌軍多希望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師傅,去王莊多少錢?”


    算來距去年國慶節子君去家裏已經又是半年多過去了。時間的車輪滾滾碾過,隻留下遺恨撒了一路。難道隻見一眼都要成奢望了嗎?這麽大個城市,想找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誌軍還有個多月的時間,八月底就算是找不到也要迴去了。他很沮喪,原來滿滿的信心變得動搖了。他拚命幹活,以掩飾心裏的失落。


    又一層的架子搭好了,因為要等澆築混凝土可以有幾天的休息時間。冬子說甲方催得緊,工期很緊張,原來等混凝土幹要一周時間,一周後木工去拆模。現在縮短了隻要三天。也就是三天一層。誌軍嚇一跳,驚訝,“三天?混凝土能幹透嗎?”


    冬子不迴答,隻歎口氣,“也許他們認為夏天溫度高沒事吧!”


    三天後,工地傳迴消息,跑模了!大家議論紛紛,誰幹的活?跑模了就要返工。架子工最煩的就是混凝土澆築後跑模返工。


    冬子黑著臉帶著誌軍和兩個經驗豐富老成的老鄉到工地查看跑模的嚴重程度,至於采取哪種補救措施還得聽監理作出評估。最後得到反饋的結果是拆除跑模部分並重新澆築。


    冬子挨了訓心情不好,幾個人頂著大太陽默默幹活。正是正午時分,曬得人頭暈腦脹眼前冒金星。還有一點完成了就可以去吃飯了。吃不吃飯不要緊,隻想快點往陰涼處躲。


    因為就返工那點活,隻想快點幹完了涼快去,所以就沒有係安全帶。其實那時候木工不係安全帶是常事,因為要時不時的下去拿材料,在架子上爬上爬下要的每次都要解扣,麻煩不說還耽擱時間。所以隻要是熟練工都沒人係安全帶。他們每天像猿猴一樣在高高的架子幹活,膽大而心細。


    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百密還有一疏呐。年長的大叔不小心踩滑了,手也沒抓住鋼管,人掉了下去。幾人一聲驚唿急急忙忙順著架子爬下去。大叔的腰砸在鋼管上受傷了,痛得齜牙咧嘴一動就疼。冬子急忙查看傷勢。應該是傷著腰椎了,最怕是內傷。“冬子,你們小心點扶到我背上。”幾個人中體格最好的誌軍蹲在大叔麵前。“你忍著點啊!”


    誌軍把大叔背迴了工棚,讓他趴在床上緩一下。冬子趕快拿來“黃道益”給大叔塗抹,小心地給他換下了工作服,穿上幹淨衣服。又由誌軍背到馬路邊攔了輛出租車和另外兩個工友一起送到了醫院。冬子返迴工地要趕著把那點活完成。


    大叔的片子出來了,骨頭裂傷,其他沒有問題。誌軍長舒一口氣。傷筋動骨可以慢慢養好,如果傷了內髒那就嚴重了。在工地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嚴重後果。在老家跟著建築隊幹活的時候誌軍就從跳板上掉下來過,幸好有驚無險,他都沒敢告訴奶奶怕她擔心。那時候他才十八歲,年輕氣盛,做事風風火火,自那次驚嚇後再在工地就謹慎老成多了。尤其是一次在拆除舊房子的時候,親眼看到牆壁倒下來砸中了兩個工友,誌軍和大夥把倆人從廢墟裏扒拉出來用躺椅抬著往鎮上跑。一個在路上就不行了,直接往迴抬;一個送到衛生院後掛著水由救護車送到城裏大醫院,摘除了胰髒,保住了一條命。當消息傳迴村裏,奶奶知道誌軍也在那個事故現場幹活時,奶奶跑了十幾裏路去那家看誌軍。誌軍卻去抬傷者去了。晚上迴到家,奶奶一把抱著誌軍流著淚喃喃自語“菩薩保佑我孫兒平平安安,列祖列宗保佑我孫兒平平安安。。。”建房子的那家賠了很多錢後,就沒錢建房子了,一氣之下拖家帶口全部南下打工去了,再沒迴過村裏。


    “去辦住院手續,”醫生開了單子遞過來。大叔不同意住院,因為沒錢,哀求醫生打止痛針,拿點藥。農民工在工地這樣的小工傷是沒人管的,除非非常嚴重大工頭會給點錢作治療費,但是杯水車薪。


    醫生麵無表情的重新開了藥費單子,這時冬子趕來了,問了情況,急了,“醫生叫住院就住院嘛,也好觀察幾天,怕有內傷呢?這錢我先墊著,迴去找老謝解決。”說著拿過住院單去繳費辦手續。誌軍猜老謝應該是大工頭。


    把大叔安排妥當,冬子叫誌軍留下照顧,按出工算。冬子給誌軍留下一點錢吃飯和兩個工友迴去了,晚上又送來了倆人的換洗衣服和洗漱用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棹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棹清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棹清歌並收藏棹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