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漢子民,平等的歧視邦野之人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作者:不吃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人心向漢室。
有人心向家族利益。
每一個抉擇,都會影響未來的走向。
周尚避不開,周瑜自然也避不開,北上陳國是唯一的選擇。
猶如荀彧,荀文若。
縱有王佐之才,依舊要被考驗。
臘月二十九,史阿行至營造司,送上一張農耕器械的圖紙,名為曲轅犁;還有一張串珠算盤的圖紙,以及算盤口訣。
臘月三十。
劉牧出現在蔡邕府中。
“弓人為弓,取六材必義其時。”
劉牧俯身看著眼前的蔡琰,淡笑道:“我問你,此為考工記開篇,假令弓力勝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繩緩擐之,每加物一石,則張一尺,這是為何?”
“彈性呀。”
蔡琰歪著頭說道。
“聰明。”
劉牧笑了笑,又問道:“假以鐵為材,弓力可勝多少?”
“這個??”
蔡琰眼中滿是迷茫,抬頭看向自家老父親。
蔡邕無奈道:“此中真意,驃騎應該詢問康成先生,琰兒雖有才學,但多於琴文之道,對術算並不精通。”
“此言差矣。”
劉牧直起腰,鄭重道:“若隻學文,不學術算,縱然才高八鬥又如何,治民從來不是文學一道,而是術算,不是嗎?”
“術算?”
蔡邕微微一怔。
“是。”
劉牧從衣袖中取出一個串珠算盤,淡笑道:“泰山蒙陰人劉元卓與蔡師是故交,此人擅長術算與天文,注九章算術可對!”
“嗯。”
蔡邕點了點頭。
劉牧用頎長的手指撥弄著算盤珠,說道:“術有其法,我聽聞他有一正負數歌訣,此人於陳國有大用,而且他的乾象曆遠勝舊曆,可否請來陳國?”
“這~~~~!”
蔡邕思量片刻,解釋道:“此人在會稽出任東部都尉,且正在完善乾象曆,於南方觀察太陰,臣隻能試試。”
“好。”
劉牧將串珠算盤俯身遞給蔡琰,還放了一本算盤口訣,淡笑道:“這東西可以讓術算變得簡單,已經讓營造司年後製造,明年開學送入公羊學宮,蒙學之事還望蔡師放在心上。”
“諾。”
蔡邕躬身一拜。
串珠算盤。
術算之法的利器。
劉牧讓人造出來,且尋找劉洪,便是為了深研術算之法。
文字書畫是盛世的表象,唯有術算之法是興國的基石,丈量田畝,排查戶籍,征收賦稅等等,無不是需要術算為基礎。
對於術算之法,大漢還有很長的路,算盤可以加快這個進程。
不久。
大行治禮丞府中。
劉牧對坐在木榻之上。
盧植斟茶道:“驃騎年關過來,是有要事吧。”
“張溫。”
“張伯慎。”
劉牧捏著青瓷茶杯淡淡道。
張溫一個外人,能調動揚州士族北上,內裏必有大問題。
他知大事,盧植,劉寵知細節,想對士族下手,必須要摸清楚脈絡,按照根係一次除一個幹淨。
“驃騎。”
“此事要往上追溯。”
“竇武初入朝,常以錢帛資助太學生。”
“荊揚學子皆有受益,所以張奐,張溫之流雖是常侍曹騰舉薦,實則對扶風竇氏感恩有加,竇武兵諫謀誅宦官失敗,張溫之弟張敞還助竇武之孫竇輔脫逃,聽聞在荊南落足,至於在何處,臣就不知道了。”
盧植端起茶杯,說出過往的秘辛。
“所以。”
“他們在鳴不平?”
劉牧嗤笑道:“想要竇氏迴來嗎?”
“臣不知。”
盧植搖了搖頭。
劉牧問道:“盧師以為曹嵩可有摻和?”
“敢嗎?”
盧植反問一句。
曹嵩無能,不知進退有度。
一個小士族,放在大漢朝堂,連一滴水花都濺不起來,有什麽膽魄摻和徐州諸事。
整個譙縣曹姓,他隻看好曹操,餘者不值一提。
“茶涼了。”
劉牧走下木榻,負手朝著府外走去。
盧植微微一愣,瞬間明白這是話裏有話。
張溫背後不是竇氏,人走茶涼,竇武已經死了,當年逃離的竇輔隻是一個稚兒,翻不起什麽風浪。
故此,荊揚士人北上的幕後之人是誰?
黨禁的袁氏?還是同為南陽士人的大將軍何進,張溫會為屠戶作先驅嗎?
“驃騎。”
“曹孟德呈遞名刺。”
大行治禮丞府外,典韋氣喘籲籲的趕來遞上名刺。
“年關跑來陳國?”
劉牧接過名刺看了眼又遞迴去,說道:“且讓他等著,今天閑暇無事,隨我去街市轉一轉,看看行商司操弄的如何。”
“諾。”
典韋隨意把名刺別在革帶上。
陳縣是陳國的核心,東西兩市往來商賈無數。
其中西市最為熱鬧,不隻是各州的商人,還有從涼州遠行而來的胡商,拉著駱駝,馬匹,還有一些奇珍異寶。
“尊敬的天漢人。”
“嚐嚐海西國的葡萄酒。”
“要不買幾個甕奴,胡姬也不錯。”
劉牧,典韋剛進入西市街,便被一個胡商攔住前路。
“嗯?”
典韋眸子陡然一瞪。
劉牧拍了拍典韋的肩膀,淡笑道:“進去瞧瞧。”
“請。”
“快請進。”
胡商佝僂著腰,引著劉牧,典韋進入一間臨街市鋪。
占地不算大,但擺的琳琅滿目,各種各色的寶石,最為顯眼的便是進進出出的甕奴與胡姬。
“人如黑炭?”
典韋一臉嫌棄的撇撇嘴。
甕奴體色如黑漆,牙齒和眼睛倒是挺鮮白,像是從什麽地方跑出來的精怪,倒是幾個胡姬還不錯,就是穿的有點少,猶是不著片縷,還抱著樂器,有些意思。
“嚐嚐。”
“味道很不錯。”
胡商倒出兩杯暗紅的葡萄酒。
眼神裏麵滿是真摯,更多的是一種祈求。
他曾在龜茲經商,聽聞大漢驃騎的威名,通過古路來到這個偉大的帝國。
甚至不願在互市之所落腳,追尋著大漢驃騎將軍威名行至陳縣,沒想到卻沒人買他的貨物,反而對他極為鄙夷,在大漢經商太難了。
若是劉牧知曉,怕是一笑而過,且不甚在意。
大漢子民不止是歧視他,而是平等的歧視所有邦野之人。
此為上國之風,大漢強盛時期,秉威信總率萬國,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從何處而來?”
劉牧從木架上摘下一枚青琅問道。
“帕提亞。”
“我們的國度很富饒。”
胡商彎著腰,尊敬道:“這些東西很多都是從極西之國而來,尤其是甕奴,在帕提亞相當受喜愛!”
“帕提亞。”
“安息帝國嗎?”
劉牧微微一怔,嘴角揚起笑容。
西域失控,還有相隔萬裏之國的人來大漢,真的是經商?
有人心向家族利益。
每一個抉擇,都會影響未來的走向。
周尚避不開,周瑜自然也避不開,北上陳國是唯一的選擇。
猶如荀彧,荀文若。
縱有王佐之才,依舊要被考驗。
臘月二十九,史阿行至營造司,送上一張農耕器械的圖紙,名為曲轅犁;還有一張串珠算盤的圖紙,以及算盤口訣。
臘月三十。
劉牧出現在蔡邕府中。
“弓人為弓,取六材必義其時。”
劉牧俯身看著眼前的蔡琰,淡笑道:“我問你,此為考工記開篇,假令弓力勝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繩緩擐之,每加物一石,則張一尺,這是為何?”
“彈性呀。”
蔡琰歪著頭說道。
“聰明。”
劉牧笑了笑,又問道:“假以鐵為材,弓力可勝多少?”
“這個??”
蔡琰眼中滿是迷茫,抬頭看向自家老父親。
蔡邕無奈道:“此中真意,驃騎應該詢問康成先生,琰兒雖有才學,但多於琴文之道,對術算並不精通。”
“此言差矣。”
劉牧直起腰,鄭重道:“若隻學文,不學術算,縱然才高八鬥又如何,治民從來不是文學一道,而是術算,不是嗎?”
“術算?”
蔡邕微微一怔。
“是。”
劉牧從衣袖中取出一個串珠算盤,淡笑道:“泰山蒙陰人劉元卓與蔡師是故交,此人擅長術算與天文,注九章算術可對!”
“嗯。”
蔡邕點了點頭。
劉牧用頎長的手指撥弄著算盤珠,說道:“術有其法,我聽聞他有一正負數歌訣,此人於陳國有大用,而且他的乾象曆遠勝舊曆,可否請來陳國?”
“這~~~~!”
蔡邕思量片刻,解釋道:“此人在會稽出任東部都尉,且正在完善乾象曆,於南方觀察太陰,臣隻能試試。”
“好。”
劉牧將串珠算盤俯身遞給蔡琰,還放了一本算盤口訣,淡笑道:“這東西可以讓術算變得簡單,已經讓營造司年後製造,明年開學送入公羊學宮,蒙學之事還望蔡師放在心上。”
“諾。”
蔡邕躬身一拜。
串珠算盤。
術算之法的利器。
劉牧讓人造出來,且尋找劉洪,便是為了深研術算之法。
文字書畫是盛世的表象,唯有術算之法是興國的基石,丈量田畝,排查戶籍,征收賦稅等等,無不是需要術算為基礎。
對於術算之法,大漢還有很長的路,算盤可以加快這個進程。
不久。
大行治禮丞府中。
劉牧對坐在木榻之上。
盧植斟茶道:“驃騎年關過來,是有要事吧。”
“張溫。”
“張伯慎。”
劉牧捏著青瓷茶杯淡淡道。
張溫一個外人,能調動揚州士族北上,內裏必有大問題。
他知大事,盧植,劉寵知細節,想對士族下手,必須要摸清楚脈絡,按照根係一次除一個幹淨。
“驃騎。”
“此事要往上追溯。”
“竇武初入朝,常以錢帛資助太學生。”
“荊揚學子皆有受益,所以張奐,張溫之流雖是常侍曹騰舉薦,實則對扶風竇氏感恩有加,竇武兵諫謀誅宦官失敗,張溫之弟張敞還助竇武之孫竇輔脫逃,聽聞在荊南落足,至於在何處,臣就不知道了。”
盧植端起茶杯,說出過往的秘辛。
“所以。”
“他們在鳴不平?”
劉牧嗤笑道:“想要竇氏迴來嗎?”
“臣不知。”
盧植搖了搖頭。
劉牧問道:“盧師以為曹嵩可有摻和?”
“敢嗎?”
盧植反問一句。
曹嵩無能,不知進退有度。
一個小士族,放在大漢朝堂,連一滴水花都濺不起來,有什麽膽魄摻和徐州諸事。
整個譙縣曹姓,他隻看好曹操,餘者不值一提。
“茶涼了。”
劉牧走下木榻,負手朝著府外走去。
盧植微微一愣,瞬間明白這是話裏有話。
張溫背後不是竇氏,人走茶涼,竇武已經死了,當年逃離的竇輔隻是一個稚兒,翻不起什麽風浪。
故此,荊揚士人北上的幕後之人是誰?
黨禁的袁氏?還是同為南陽士人的大將軍何進,張溫會為屠戶作先驅嗎?
“驃騎。”
“曹孟德呈遞名刺。”
大行治禮丞府外,典韋氣喘籲籲的趕來遞上名刺。
“年關跑來陳國?”
劉牧接過名刺看了眼又遞迴去,說道:“且讓他等著,今天閑暇無事,隨我去街市轉一轉,看看行商司操弄的如何。”
“諾。”
典韋隨意把名刺別在革帶上。
陳縣是陳國的核心,東西兩市往來商賈無數。
其中西市最為熱鬧,不隻是各州的商人,還有從涼州遠行而來的胡商,拉著駱駝,馬匹,還有一些奇珍異寶。
“尊敬的天漢人。”
“嚐嚐海西國的葡萄酒。”
“要不買幾個甕奴,胡姬也不錯。”
劉牧,典韋剛進入西市街,便被一個胡商攔住前路。
“嗯?”
典韋眸子陡然一瞪。
劉牧拍了拍典韋的肩膀,淡笑道:“進去瞧瞧。”
“請。”
“快請進。”
胡商佝僂著腰,引著劉牧,典韋進入一間臨街市鋪。
占地不算大,但擺的琳琅滿目,各種各色的寶石,最為顯眼的便是進進出出的甕奴與胡姬。
“人如黑炭?”
典韋一臉嫌棄的撇撇嘴。
甕奴體色如黑漆,牙齒和眼睛倒是挺鮮白,像是從什麽地方跑出來的精怪,倒是幾個胡姬還不錯,就是穿的有點少,猶是不著片縷,還抱著樂器,有些意思。
“嚐嚐。”
“味道很不錯。”
胡商倒出兩杯暗紅的葡萄酒。
眼神裏麵滿是真摯,更多的是一種祈求。
他曾在龜茲經商,聽聞大漢驃騎的威名,通過古路來到這個偉大的帝國。
甚至不願在互市之所落腳,追尋著大漢驃騎將軍威名行至陳縣,沒想到卻沒人買他的貨物,反而對他極為鄙夷,在大漢經商太難了。
若是劉牧知曉,怕是一笑而過,且不甚在意。
大漢子民不止是歧視他,而是平等的歧視所有邦野之人。
此為上國之風,大漢強盛時期,秉威信總率萬國,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從何處而來?”
劉牧從木架上摘下一枚青琅問道。
“帕提亞。”
“我們的國度很富饒。”
胡商彎著腰,尊敬道:“這些東西很多都是從極西之國而來,尤其是甕奴,在帕提亞相當受喜愛!”
“帕提亞。”
“安息帝國嗎?”
劉牧微微一怔,嘴角揚起笑容。
西域失控,還有相隔萬裏之國的人來大漢,真的是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