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兩淮戰事
朕為女子,可為帝乎! 作者:愛吃桂花杏仁露的雷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鄂軍與靖難軍甫一交鋒便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的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各路軍閥聽聞此訊皆是瞠目結舌,震驚得倒抽一口涼氣。
那可是整整二十萬雄兵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輕而易舉地就被區區幾萬之眾打得丟盔卸甲、狼狽逃竄。
這一結果無疑給那些妄圖依靠洋人資助的先進武器來擊敗靖難軍的軍閥們敲響了警鍾——即便有著強大的外部援助,想要戰勝這支神秘且強悍的軍隊絕非易事!
暫且按下丁湟在取得大捷之後如何有條不紊地安排人手收繳戰利品、押送戰俘前往西北地區妥善安置。
以及親自整肅軍馬沿著漢江一路南下,企圖乘勝追擊一舉攻克武昌城這些後事不表。
單說那位於兩淮地區的眾多軍閥,他們在獲得洋人的慷慨資助後,亦是信心滿滿地調集起足足二十萬重兵,氣勢洶洶地向著靖難軍撲殺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與之對陣的乃是靖難軍中剛剛組建不久的第六軍。
而統領這支新軍的軍長竟與丁湟如出一轍,也是憑借著溜須拍馬之功才得以坐上這一軍之長寶座之人——白雲。
說起這位女將軍,其經曆可謂傳奇非凡。
想當初丁湟出任軍長一職前好歹還擔任過副軍長,但白雲在此之前不過隻是個小小的團長罷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女子,卻能以火箭般的速度扶搖直上,成為靖難軍內晉升最為神速之人,而且還是一名女將!
這樣的將軍自然不會被手下信服,再說那兩淮軍閥可不是吃素的主兒,一個個都精得很呢,特別善於動腦筋。
經過一番苦心經營和多方運作之後,他們竟然成功地與靖難軍第六軍中的一名團長取得了聯係,此人名叫趙長鵬。
當兩淮軍閥派遣的使者見到趙長鵬時,那可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口中吐出的話語猶如帶有魔力一般,極具蠱惑性。
而這趙長鵬聽著使者滔滔不絕的言論,沒過多久便對其所言深信不疑,他心想:
“李聖君就算再有能耐,又怎能跟那些強大的列強相抗衡?”
“眼下我手中還握有兵力,必須得趁早給自己謀劃一條後路才行啊,否則等到李聖君戰敗之時,再想尋找退路恐怕就為時已晚啦!”
就這樣,雙方可謂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一個陰險狡詐的陰謀就在這般密謀之下悄然敲定了。
緊接著,心懷鬼胎的趙長鵬立即行動起來。
他找到了第六軍的軍長白雲,並毛遂自薦,表示願意充當此次進攻兩淮地區的先頭部隊,要身先士卒地為全軍樹立榜樣。
隻見趙長鵬說得情真意切、言辭懇切,那模樣仿佛真是一心為公、毫無私心雜念。
白雲見他如此積極主動,心中不禁有些感動,稍加思索後便點頭應允下來,隨即下達命令讓趙長鵬率領他所屬的團隊作為開路先鋒,向著兩淮地區奮勇挺進。
然而,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趙長鵬竟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一時糊塗,竟然指揮著部隊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急速前行。
結果可想而知,他們就如同一隻莽撞的蠻牛,一頭狠狠地撞進了敵人精心布置的包圍圈之中。
最終在新馬橋一帶陷入了淮軍整整一個軍的重重圍困當中,形勢岌岌可危……
這一切其實早就在趙長鵬與兩淮軍閥之間密謀好了。
為了能夠順利地跳槽到淮軍那邊,他竟然毫不猶豫地將自己麾下整整一個團的士兵當作籌碼出賣給了淮軍。
對於這種行為可能會給自己家人帶來的後果,比如被李聖君牽連報複等,趙長鵬卻是毫不在意。
在他眼中,媳婦沒了還能再娶新的,孩子沒了也可以重新生養,就算是父母沒了,大不了日後每逢年節的時候多燒幾柱香來祭奠一下就罷了。
然而,如果讓他自己失去生命,那絕對是萬萬不可接受的事情!
就在這時,靖難軍七十二團的偵察兵敏銳地察覺到了敵人的蛛絲馬跡,並迅速向團部報告了這一重要情報。
直到此時,團裏的參謀人員方才驚覺大事不妙——他們的團長以及負責收發電報的電報員居然離奇失蹤了,而更糟糕的是,副團長和參謀長已經慘遭殺害!
麵對如此突如其來且極為嚴峻的狀況,參謀人員一時間也是有些手足無措。
但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他當機立斷,派遣通訊兵火速將三個步兵營長和一個炮兵營長召集到團部,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畢竟,現在整個團隊群龍無首,必須要盡快想出辦法來穩定局勢、抵禦外敵才行。
四位營長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團長竟然會叛變,他們堅信,團長與電報員以及副團長、參謀長等人一定是遭到了敵人間諜的毒手。
那些可惡的家夥不僅殘忍地殺害了他們敬愛的戰友,甚至還將屍體給拖走了,企圖掩蓋罪行。
想到這裏,四位營長憤怒得咬牙切齒,紛紛握緊拳頭,表示一定要為團長和其他犧牲的戰友們報仇雪恨!
正好偵察兵發現了敵人的蹤跡,營長們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迅速擺開炮兵陣地,瞄準敵人所在方向就是一輪猛烈的炮擊。
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起,炮彈如雨點般砸向敵人陣地。
與此同時,步兵們則踩著炮彈爆炸所產生的炸點奮勇向前衝去。
戰士們士氣高昂,一路勢如破竹,僅僅用了很短的時間便成功突破了敵人的防線。
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此起彼伏。
經過一番激烈戰鬥之後,我軍不僅順利攻占了敵人的陣地,還活捉了不少敵軍士兵。
然而,當一連長親自帶領隊伍衝破敵人的防線時,他突然感覺到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他停下腳步,皺起眉頭,疑惑地轉頭對身旁的副連長說道:
“老李,你有沒有覺得很奇怪?這些敵人為什麽要選擇在這裏修建陣地呢?”
“咱們的大部隊距離此地還有足足一百多公裏遠呐,他們在這裏修築防禦工事到底是想要防範誰呢?”
副連長聞言,也仔細觀察起周圍的環境來。
他同樣感到十分困惑,想了一會兒之後,猛地一拍手掌恍然大悟道:“哎呀!可不是嘛,咱們剛才不是抓到了好些俘虜麽?直接從他們嘴裏問一問不就清楚啦!”
一連長緊緊地皺起眉頭,滿臉疑惑地說道:“這些軍閥士兵真能知曉軍事機密嗎?我看未必吧。”
站在一旁的副連長聽後卻是微微一笑,輕鬆地迴應道:
“我說連長啊,您可別小瞧了這些軍閥部隊。”
“他們向來最為看重沾親帶故這一套,說不定咱們所俘虜的其中一個小小排長,就跟那位威震一方的大軍閥有著千絲萬縷的親屬關係呢!”
一連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認同:“嗯,經你這麽一分析,倒也確實有些道理!”
說罷,兩人當機立斷決定從俘虜口中探取一些有用的情報。
經過一番尋找與篩選,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一名看起來頗為沉穩的淮軍副連長身上。
起初,這位副連長麵對盤問時還有些許遲疑,但隨著交流的深入以及心理攻勢的展開,他終於緩緩開口吐露實情。
原來,這名副連長與他們的團長乃是同一家族出身。
就在前來此地修築陣地之前,他的團長曾特別叮囑過他,務必要將這座陣地打造得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因為此次行動意義非凡,他們打算在此布下天羅地網,一舉捕獲一條超級大魚!
然而一開始的時候,對於具體的行動計劃,那位團長並不願意過多透露。
但正所謂酒後吐真言,在幾番推杯換盞之後,幾杯烈酒下肚的團長便毫無保留地將所有事情全盤托出。
令人震驚的是,根據這位副連長的交代,他們整整一個軍竟然已經悄然部署於此。
目的就是要對靖難軍的一個團形成嚴密的包圍圈,企圖將其一舉殲滅!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頓時令在場的一連長和副連長臉色大變,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己方部隊如此重要的行蹤居然早已被敵人洞察得一清二楚,這無疑給整個戰局帶來了巨大的變數和危機。
隻見這兩人神色匆匆、腳步慌亂地將此事火速呈報給了那四位營長。
當四位營長聽聞之後,頓時感覺猶如五雷轟頂一般,一個個愁眉不展,腦袋嗡嗡作響,仿佛大了好幾圈兒。
畢竟像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他們以前從未遇到過,一時之間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好。
本想著趕緊通知軍部,可偏偏電台也隨著電報員一起消失了。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一籌莫展之際,一營長猛地站起身來,率先打破沉默道:
“諸位,方才咱們在此處攻打敵軍陣地所鬧出的動靜實在太大,想必已經驚動了其他方向的敵人。”
“依我看,留給咱們的時間已然所剩無幾,如果不想被敵軍包餃子,就必須得趕在敵人衝殺過來之前迅速轉移才行啊!”
他頓了一頓,接著說道:“關於轉移的方向,我有個想法,不如咱們朝著蚌埠城殺過去吧!”
“大家想想看,敵人在這裏部署了整整一個軍,他們定然覺得自己穩操勝券,對這邊的防守必定不會太過嚴密。”
“而蚌埠城作為商業聚集區,城中必然設有商業電台,隻要咱們能夠成功打入城內,就有可能借助那些商業電台與軍部乃至大元帥取得聯係!”
“如此一來,不但能解當前之困局,說不定還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呢!”
“而且啊,即便咱們最終沒法成功攻入蚌埠城,其實也沒多大關係啦。”
“要知道,錦衣衛可是無孔不入的存在,他們肯定在蚌埠城裏安排了不少潛伏人員。”
“隻要咱們能在城外鬧出足夠大的動靜,那些潛伏著的錦衣衛人員保不準就會主動找上咱們,到那時,跟軍部重新建立起聯係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咯。”
一營長這番話可謂是條理分明、頭頭是道,眾人聽完之後紛紛齊聲叫好,表示讚同。
緊接著,一道道命令迅速傳達下去,整個團立即行動起來,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直直地朝著蚌埠城衝殺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行進的速度堪稱風馳電掣,之所以能夠如此之快,得歸功於李聖君這位英明的領導者。
她獨具慧眼,給自己的軍隊配備了數量眾多的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
相比傳統的馬匹而言,這些自行車可有著諸多優勢:首先,無需再為它們專門準備額外的糧食供應;
其次,自行車可不會像馬匹那樣容易生病或者出現其他狀況。
當然,有人或許會擔心騎自行車時無法進行射擊,但這又算得了什麽問題呢?
畢竟,除非是極為少數的精銳部隊,否則有哪個指揮官會愚蠢到要求自己手下的士兵一邊騎著自行車,一邊還要開槍射擊敵人呢?
就這樣,靖難軍第七十二團一路疾馳,很快便抵達了蚌埠城外。
而此時的蚌埠城卻好似全然不知危險即將降臨,竟然絲毫沒有做出任何防備措施。
結果可想而知,這支裝備精良且士氣高昂的隊伍輕而易舉地就突破城門,殺入城中。
經過一番審訊,終於從那幾個俘虜的站崗淮軍士兵口中成功地打探到了軍營、軍械庫、警察局以及知府衙門的具體位置。
得到這些關鍵信息之後,靖難軍七十二團迅速做出決策,將兵力分成四路,如猛虎下山一般朝著各自的目標疾馳而去。
因為他們深知,隻要能夠牢牢掌控住這四處至關重要的地點,那麽整個蚌埠城便會如同囊中取物般輕易落入他們手中。
當七十二團浩浩蕩蕩地開進蚌埠城時,隱藏在此地、偽裝成普通商人的錦衣衛特工親眼目睹了這支威武雄壯的軍隊。
他心中不禁一陣狂喜:“哈哈哈哈,這場戰爭才剛剛打響沒多久,靖難軍居然如此迅速地就攻入了蚌埠城,照這樣下去,勝利在望啊!”
然而,此時沉浸在喜悅之中的他完全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眼前的這支靖難軍其實隻是一支身陷重圍的孤軍。
那可是整整二十萬雄兵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輕而易舉地就被區區幾萬之眾打得丟盔卸甲、狼狽逃竄。
這一結果無疑給那些妄圖依靠洋人資助的先進武器來擊敗靖難軍的軍閥們敲響了警鍾——即便有著強大的外部援助,想要戰勝這支神秘且強悍的軍隊絕非易事!
暫且按下丁湟在取得大捷之後如何有條不紊地安排人手收繳戰利品、押送戰俘前往西北地區妥善安置。
以及親自整肅軍馬沿著漢江一路南下,企圖乘勝追擊一舉攻克武昌城這些後事不表。
單說那位於兩淮地區的眾多軍閥,他們在獲得洋人的慷慨資助後,亦是信心滿滿地調集起足足二十萬重兵,氣勢洶洶地向著靖難軍撲殺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與之對陣的乃是靖難軍中剛剛組建不久的第六軍。
而統領這支新軍的軍長竟與丁湟如出一轍,也是憑借著溜須拍馬之功才得以坐上這一軍之長寶座之人——白雲。
說起這位女將軍,其經曆可謂傳奇非凡。
想當初丁湟出任軍長一職前好歹還擔任過副軍長,但白雲在此之前不過隻是個小小的團長罷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女子,卻能以火箭般的速度扶搖直上,成為靖難軍內晉升最為神速之人,而且還是一名女將!
這樣的將軍自然不會被手下信服,再說那兩淮軍閥可不是吃素的主兒,一個個都精得很呢,特別善於動腦筋。
經過一番苦心經營和多方運作之後,他們竟然成功地與靖難軍第六軍中的一名團長取得了聯係,此人名叫趙長鵬。
當兩淮軍閥派遣的使者見到趙長鵬時,那可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口中吐出的話語猶如帶有魔力一般,極具蠱惑性。
而這趙長鵬聽著使者滔滔不絕的言論,沒過多久便對其所言深信不疑,他心想:
“李聖君就算再有能耐,又怎能跟那些強大的列強相抗衡?”
“眼下我手中還握有兵力,必須得趁早給自己謀劃一條後路才行啊,否則等到李聖君戰敗之時,再想尋找退路恐怕就為時已晚啦!”
就這樣,雙方可謂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一個陰險狡詐的陰謀就在這般密謀之下悄然敲定了。
緊接著,心懷鬼胎的趙長鵬立即行動起來。
他找到了第六軍的軍長白雲,並毛遂自薦,表示願意充當此次進攻兩淮地區的先頭部隊,要身先士卒地為全軍樹立榜樣。
隻見趙長鵬說得情真意切、言辭懇切,那模樣仿佛真是一心為公、毫無私心雜念。
白雲見他如此積極主動,心中不禁有些感動,稍加思索後便點頭應允下來,隨即下達命令讓趙長鵬率領他所屬的團隊作為開路先鋒,向著兩淮地區奮勇挺進。
然而,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趙長鵬竟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一時糊塗,竟然指揮著部隊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急速前行。
結果可想而知,他們就如同一隻莽撞的蠻牛,一頭狠狠地撞進了敵人精心布置的包圍圈之中。
最終在新馬橋一帶陷入了淮軍整整一個軍的重重圍困當中,形勢岌岌可危……
這一切其實早就在趙長鵬與兩淮軍閥之間密謀好了。
為了能夠順利地跳槽到淮軍那邊,他竟然毫不猶豫地將自己麾下整整一個團的士兵當作籌碼出賣給了淮軍。
對於這種行為可能會給自己家人帶來的後果,比如被李聖君牽連報複等,趙長鵬卻是毫不在意。
在他眼中,媳婦沒了還能再娶新的,孩子沒了也可以重新生養,就算是父母沒了,大不了日後每逢年節的時候多燒幾柱香來祭奠一下就罷了。
然而,如果讓他自己失去生命,那絕對是萬萬不可接受的事情!
就在這時,靖難軍七十二團的偵察兵敏銳地察覺到了敵人的蛛絲馬跡,並迅速向團部報告了這一重要情報。
直到此時,團裏的參謀人員方才驚覺大事不妙——他們的團長以及負責收發電報的電報員居然離奇失蹤了,而更糟糕的是,副團長和參謀長已經慘遭殺害!
麵對如此突如其來且極為嚴峻的狀況,參謀人員一時間也是有些手足無措。
但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他當機立斷,派遣通訊兵火速將三個步兵營長和一個炮兵營長召集到團部,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畢竟,現在整個團隊群龍無首,必須要盡快想出辦法來穩定局勢、抵禦外敵才行。
四位營長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團長竟然會叛變,他們堅信,團長與電報員以及副團長、參謀長等人一定是遭到了敵人間諜的毒手。
那些可惡的家夥不僅殘忍地殺害了他們敬愛的戰友,甚至還將屍體給拖走了,企圖掩蓋罪行。
想到這裏,四位營長憤怒得咬牙切齒,紛紛握緊拳頭,表示一定要為團長和其他犧牲的戰友們報仇雪恨!
正好偵察兵發現了敵人的蹤跡,營長們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迅速擺開炮兵陣地,瞄準敵人所在方向就是一輪猛烈的炮擊。
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起,炮彈如雨點般砸向敵人陣地。
與此同時,步兵們則踩著炮彈爆炸所產生的炸點奮勇向前衝去。
戰士們士氣高昂,一路勢如破竹,僅僅用了很短的時間便成功突破了敵人的防線。
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此起彼伏。
經過一番激烈戰鬥之後,我軍不僅順利攻占了敵人的陣地,還活捉了不少敵軍士兵。
然而,當一連長親自帶領隊伍衝破敵人的防線時,他突然感覺到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他停下腳步,皺起眉頭,疑惑地轉頭對身旁的副連長說道:
“老李,你有沒有覺得很奇怪?這些敵人為什麽要選擇在這裏修建陣地呢?”
“咱們的大部隊距離此地還有足足一百多公裏遠呐,他們在這裏修築防禦工事到底是想要防範誰呢?”
副連長聞言,也仔細觀察起周圍的環境來。
他同樣感到十分困惑,想了一會兒之後,猛地一拍手掌恍然大悟道:“哎呀!可不是嘛,咱們剛才不是抓到了好些俘虜麽?直接從他們嘴裏問一問不就清楚啦!”
一連長緊緊地皺起眉頭,滿臉疑惑地說道:“這些軍閥士兵真能知曉軍事機密嗎?我看未必吧。”
站在一旁的副連長聽後卻是微微一笑,輕鬆地迴應道:
“我說連長啊,您可別小瞧了這些軍閥部隊。”
“他們向來最為看重沾親帶故這一套,說不定咱們所俘虜的其中一個小小排長,就跟那位威震一方的大軍閥有著千絲萬縷的親屬關係呢!”
一連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認同:“嗯,經你這麽一分析,倒也確實有些道理!”
說罷,兩人當機立斷決定從俘虜口中探取一些有用的情報。
經過一番尋找與篩選,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一名看起來頗為沉穩的淮軍副連長身上。
起初,這位副連長麵對盤問時還有些許遲疑,但隨著交流的深入以及心理攻勢的展開,他終於緩緩開口吐露實情。
原來,這名副連長與他們的團長乃是同一家族出身。
就在前來此地修築陣地之前,他的團長曾特別叮囑過他,務必要將這座陣地打造得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因為此次行動意義非凡,他們打算在此布下天羅地網,一舉捕獲一條超級大魚!
然而一開始的時候,對於具體的行動計劃,那位團長並不願意過多透露。
但正所謂酒後吐真言,在幾番推杯換盞之後,幾杯烈酒下肚的團長便毫無保留地將所有事情全盤托出。
令人震驚的是,根據這位副連長的交代,他們整整一個軍竟然已經悄然部署於此。
目的就是要對靖難軍的一個團形成嚴密的包圍圈,企圖將其一舉殲滅!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頓時令在場的一連長和副連長臉色大變,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己方部隊如此重要的行蹤居然早已被敵人洞察得一清二楚,這無疑給整個戰局帶來了巨大的變數和危機。
隻見這兩人神色匆匆、腳步慌亂地將此事火速呈報給了那四位營長。
當四位營長聽聞之後,頓時感覺猶如五雷轟頂一般,一個個愁眉不展,腦袋嗡嗡作響,仿佛大了好幾圈兒。
畢竟像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他們以前從未遇到過,一時之間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好。
本想著趕緊通知軍部,可偏偏電台也隨著電報員一起消失了。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一籌莫展之際,一營長猛地站起身來,率先打破沉默道:
“諸位,方才咱們在此處攻打敵軍陣地所鬧出的動靜實在太大,想必已經驚動了其他方向的敵人。”
“依我看,留給咱們的時間已然所剩無幾,如果不想被敵軍包餃子,就必須得趕在敵人衝殺過來之前迅速轉移才行啊!”
他頓了一頓,接著說道:“關於轉移的方向,我有個想法,不如咱們朝著蚌埠城殺過去吧!”
“大家想想看,敵人在這裏部署了整整一個軍,他們定然覺得自己穩操勝券,對這邊的防守必定不會太過嚴密。”
“而蚌埠城作為商業聚集區,城中必然設有商業電台,隻要咱們能夠成功打入城內,就有可能借助那些商業電台與軍部乃至大元帥取得聯係!”
“如此一來,不但能解當前之困局,說不定還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呢!”
“而且啊,即便咱們最終沒法成功攻入蚌埠城,其實也沒多大關係啦。”
“要知道,錦衣衛可是無孔不入的存在,他們肯定在蚌埠城裏安排了不少潛伏人員。”
“隻要咱們能在城外鬧出足夠大的動靜,那些潛伏著的錦衣衛人員保不準就會主動找上咱們,到那時,跟軍部重新建立起聯係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咯。”
一營長這番話可謂是條理分明、頭頭是道,眾人聽完之後紛紛齊聲叫好,表示讚同。
緊接著,一道道命令迅速傳達下去,整個團立即行動起來,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直直地朝著蚌埠城衝殺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行進的速度堪稱風馳電掣,之所以能夠如此之快,得歸功於李聖君這位英明的領導者。
她獨具慧眼,給自己的軍隊配備了數量眾多的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
相比傳統的馬匹而言,這些自行車可有著諸多優勢:首先,無需再為它們專門準備額外的糧食供應;
其次,自行車可不會像馬匹那樣容易生病或者出現其他狀況。
當然,有人或許會擔心騎自行車時無法進行射擊,但這又算得了什麽問題呢?
畢竟,除非是極為少數的精銳部隊,否則有哪個指揮官會愚蠢到要求自己手下的士兵一邊騎著自行車,一邊還要開槍射擊敵人呢?
就這樣,靖難軍第七十二團一路疾馳,很快便抵達了蚌埠城外。
而此時的蚌埠城卻好似全然不知危險即將降臨,竟然絲毫沒有做出任何防備措施。
結果可想而知,這支裝備精良且士氣高昂的隊伍輕而易舉地就突破城門,殺入城中。
經過一番審訊,終於從那幾個俘虜的站崗淮軍士兵口中成功地打探到了軍營、軍械庫、警察局以及知府衙門的具體位置。
得到這些關鍵信息之後,靖難軍七十二團迅速做出決策,將兵力分成四路,如猛虎下山一般朝著各自的目標疾馳而去。
因為他們深知,隻要能夠牢牢掌控住這四處至關重要的地點,那麽整個蚌埠城便會如同囊中取物般輕易落入他們手中。
當七十二團浩浩蕩蕩地開進蚌埠城時,隱藏在此地、偽裝成普通商人的錦衣衛特工親眼目睹了這支威武雄壯的軍隊。
他心中不禁一陣狂喜:“哈哈哈哈,這場戰爭才剛剛打響沒多久,靖難軍居然如此迅速地就攻入了蚌埠城,照這樣下去,勝利在望啊!”
然而,此時沉浸在喜悅之中的他完全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眼前的這支靖難軍其實隻是一支身陷重圍的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