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瑁此刻在腦子裏無數次閃現過那些令人痛惜的戰爭場麵後,也是隨即更加的堅定了自己的決心,因為華夏大一統實乃天命所歸,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隻不過稍稍把時間朝前加速了幾百年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麽逆天改命,所以功過與否就他覺得還是任憑後世評來說吧!
於是緊接著他在整了整衣冠後,便很是堅毅的打開了自己一手策劃的潘多拉之盒。
“父皇,今日孩兒獻上這水泥,就是要來解你心頭這塊心病的,有了它後,咱大軍便可在唐吐倆國邊境內快速壘起堅城,孩兒謂之約(囚籠戰法),眾所周知,我大唐軍械天下第一,無論戰甲刀劍,還是強弓車弩,都不是吐蕃賊子可相較萬一的,而他們所依仗不過是騎兵襲擾突襲,隻要日後兩國邊境堅城,不斷拔地而起,我軍再拒城而守,就算吐蕃賊子派多少騎兵襲擾也是無所懼也,如此一年兩年,城池不斷推進,擠占吐蕃國土,而他們若想破此法除非傾舉國之力不可為也……”
李瑁說完後也不管眾人什麽反應,當即就盤腿坐到了軟墊之上大口大口的吃起了蛋糕,因為從早上被李隆基訓斥到現在足足三個小時有餘了,而此時的他早就被餓的肚子咕咕亂叫了。
“囚籠戰法!好一個囚籠戰法,帽兒,那為父再問你一句,若是吐蕃舉十幾萬大軍攻我邊境城池,難道我軍也要駐紮十幾萬對抗不成,如此這城池規模,豈不是非幾年之功不可造成,所需人力物力……而且吐蕃逼賊子,似乎也不會傻到看著我等把城造好吧?”
李隆基不愧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很快便問出了這個計策的薄弱之處,不過好在李瑁事先深思熟慮,對於囚籠戰法的方方麵麵都有過推演。
“父皇!他們當然不會傻到眼睜睜看著咱們造城的,孩兒此計謀的厲害之處,便是能讓敵人日夜惶恐,不得不連續出兵來阻撓我邊境城池擴張,但如此做的結果隻能是我軍以小博大讓其白白消耗國力,另外邊境築城之前,我們還需用水泥提前鋪設好寬廣的馳道,用來提供後方大軍糧草增援,最好十天半月就能到達的那種,堅城的大小設施,也都應提前具體謀劃好,具體到每座城池構造,防禦等等,麵積無需太大,能容納三四千精兵死守便可,如此再似烽火台一般,上千裏相隔一座,而咱們還要把守城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哪怕敵人十幾萬大軍襲,單座堅城來防守,也能死守一月有餘,孩兒怎麽說後您老,大致該明白了吧!”
李瑁說完隨即很是自信的拍了拍手中的糕點碎末,而李隆基在與他相視一笑後也頓時心領神會。
“哈哈……為父明白了,水泥之利,便是能讓我軍快速建造小堡壘,而倆倆相連的小堡壘卻又能不斷的瓦解吐蕃地勢之優,使其騎兵無法大範圍展開衝擊,若想逐個拔出堡壘又非幾萬大軍不可,長此以往,國無寧日其力焉能不損乎?我帽兒真乃張良在世!哈哈哈……妙哉,奇哉,有了此法,朕無懼吐蕃賊子也……玄禮您看此策如何?還有三位愛卿也一同猜詳猜詳吧……”
李隆基高興之餘竟有些失態的抱住了李瑁的肩膀撫慰,在連續撫摸了幾下後,看到李瑁滿嘴的蛋糕無法下咽,又更加寵溺的主動替他倒起了茶水幫忙擦拭,最後連想要伸手幫忙的武惠妃也都是被他一再的伸手推開。
“聖人,困擾我大唐百年之久的亂局,竟被壽王殿下他一言掃之,此乃天大的陽謀啊,以我大唐現有之國力,吐蕃賊子斷不敢孤注一擲與我死戰啊!退一步說若是他們敢傾全國之力勞師遠征,那也是我等求之不得,一戰便可挫其銳氣……而殿下之囚籠戰法妙就妙在令敵軍陷入兩難境地,大軍來襲,則拒城堅守等待援軍,小股敵騎又耐不得我何!如此反複吐蕃國內將永無寧日啊,水泥一出我大唐將牢牢把握戰機的主動權了,再也不用如以往那般……”
陳玄禮說完也是忍不住頻頻向李瑁投來了讚許的目光,張說,宋璟,賀之章三人此刻,雖說還在低頭苦思此法的不足之處,但臉上表露出的神色儼然比前者更和藹了幾分。
“聖人,殿下此計策,確實能一勞永逸的打破唐土兩國實力平衡,但以老臣愚見,此法一旦實施,那牽連起來的事端也會更加寬廣,弄不好大唐這十幾年間都將會陷入大大小小的戰火之中,另外吐蕃賊子之前便有結盟突厥,瓦剌……等國的舉動,若是此時被殿下的囚籠戰法,給逼的狗急跳牆起來,老臣隻怕他們會狼狽為奸,轉而群攻我大唐,介時力小勢眾,萬一絲綢茶貿商道因此而被阻,老臣是以為此策當用,卻要慎之又慎……”
張說拋出這存在的隱患問題後,李瑁立馬激動的連李隆基倒的茶都沒來得及喝,就欺身一把抱住老頭的雙手狠狠的緊握起來。
“張相,您老果真眼光毒辣啊,如此須臾之間便能著眼全局,看透此計謀的本質,不錯介時吐蕃國,定是會整合起亞歐大陸的一些小國,繼而展開合縱聯盟,那麽問題也的確如張相您說的這般頭疼難纏了,不過事在人為的,本王先前苦思良久雖不曾想出什麽根治之法,但話說迴來,吐蕃國要想憑一已之力搞成連橫,合縱西域各國想必也非宜事……”
張老頭一時間被李瑁這樣熱情的握手禮給弄的有些莫名其妙,隨即驚嚇的整個人都正襟危坐起來,絲毫不敢躲閃,不過當李瑁說出自己也曾想到這個問題時,他還是有點情不自禁的張開了嘴。
“啊!原來殿下您也考慮到此處問題所在了啊!那老臣……老臣是有些多舌了,不知殿下您這不甚完備的破解之法是何計策?”
“嗯……這破解之法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比較難了,而且還需張相,宋相,賀老大人你們這些智慧超群的幹臣去實施啊!”
“殿下過讚了,要是有用的著老臣等人的地方盡管直言!”“對,對,宋某雖然七十有餘,但聽殿下您這一番演說,也是突覺熱血沸騰年輕了許多,聖人和殿下若不棄,那老臣還要再為大唐苦幹幾十年啊……哈哈”
宋璟這麽一笑,李隆基急忙又開口說了幾句門麵話打嚓,李瑁在這中間也同樣嘻嘻哈哈的講了一些奉承話,然後才慢慢轉迴正題。
“這個問題說難其實也不難,總之歸咎起來還是利益二字,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那管仲大夫便用過了,花些銀錢收買,離間各個小國,此等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手段,想必以三位老大人的才情智慧,若是行使起來定會駕輕就熟小事一樁吧!另外……”
“另外什麽?臭小子你難道又要賣關子不成,信不信為父,還把你拉出去挨板子!”李隆基一聽李瑁賣關子的老毛病犯起,立馬就&聲威脅起他來。
“誒呀,父皇,這另外就是孩兒進宮時多時,實在待的太久了,與好友約的喝酒時間都要錯過了,剩下的事情還是您和太子哥哥和諸位大人慢慢商議吧,孩兒一心隻喜逍遙自在,您今日就快些放孩兒出宮去吧!”
“這……你這癡兒,到現在腦中居然還想著去喝酒作樂……”李隆基說完不禁迴首望了武惠妃一眼,然後很是失落搖晃起了自己的大腦袋。
“走,走,你這小子當真是扶不上檣的爛泥,不過今日念在你獻出計策的情況下,便不再另做責罰了,而水泥製作既然要用到石灰石,那先前進山鑿石的工匠也就不用召迴了……”
“父皇,那孩兒派出去的大船,還有打算經營的石炭生意,您老也都沒意見吧!”
“怎麽又憑空的冒出石炭生意來了,算了,算了,隻要與國與民有利,你看著辦吧,但為父醜話說前頭,莫要以為自己是皇子便以權勢壓人,欺侮他人明白不?若是做出此等事情來,迴頭看為父怎麽懲治你……”
“明白,孩兒明白的,孩兒多謝父皇開恩,對了,孩兒聽母妃說父皇您最近還在為山東等地的旱災煩憂,為表孝心,孩兒自願獻出一百萬貫銀錢填充國庫,以此用來解父皇您的燃眉之急!”
“一百萬貫,此話當真!不對,你小子才剛剛封王,且食邑封地,為父都還沒給你定下來,你怎忽然多出這麽些銀錢來?”李隆基問話間又有些不自覺的把目光看向身旁的武惠妃。
“三郎您不會以為是妾身……妾身可沒如此之多的體己錢供帽兒花銷,妾身也是第一次聽聞他有如此多存銀,帽兒你快些說明這些錢的來曆,此事可不容你再胡鬧的!”
李瑁突然拋出這麽一個天文數字來,也難怪李隆基和武惠妃倆人同時都給驚嚇的臉色大變,因為就唐朝皇子的基本工資來說,每月不過區區十貫合計一萬個銅錢左右,當然這其中是不包括那些祿米,雜役,和日常的必須品的,例如李瑁這個新封的壽王等同朝廷一品大員,而唐代的官員工資大概由祿米、人力、職田、月雜給、常規實物待遇和特殊實物待遇幾部分組成。
假設以唐朝前期正三品京官(相當於今天市長級別)為例:每年祿米400石,職田9頃,雜役38人,每日發常食料九盤(細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麵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醬四合,醋四合,瓜三顆,鹽、豉、蔥、薑、葵、韭之類各有差;木橦、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約合每月8000文;每日可享受免費工作午餐,每年元正冬至各賜絹5匹、金銀器、雜彩不等(包括夫人),依據品級國家配發至少五種不同場合的服裝(包括全套衣帽鞋帶配飾);本人或祖父母、父母亡故,給營墓夫60人役使10天,按品級配給喪葬所需一應器物,贈絹、布、綿等100段,粟百石。遇有特殊情況,還有賞賜。
所以今天,李瑁這個新封才不過幾年多的壽王爺開口便是一百萬貫無償饋贈,那可是相當與後世二十多億人民幣的購買力啊,如此又豈能不再次引得當堂眾人啞口無言!
</p>
李瑁此刻在腦子裏無數次閃現過那些令人痛惜的戰爭場麵後,也是隨即更加的堅定了自己的決心,因為華夏大一統實乃天命所歸,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隻不過稍稍把時間朝前加速了幾百年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麽逆天改命,所以功過與否就他覺得還是任憑後世評來說吧!
於是緊接著他在整了整衣冠後,便很是堅毅的打開了自己一手策劃的潘多拉之盒。
“父皇,今日孩兒獻上這水泥,就是要來解你心頭這塊心病的,有了它後,咱大軍便可在唐吐倆國邊境內快速壘起堅城,孩兒謂之約(囚籠戰法),眾所周知,我大唐軍械天下第一,無論戰甲刀劍,還是強弓車弩,都不是吐蕃賊子可相較萬一的,而他們所依仗不過是騎兵襲擾突襲,隻要日後兩國邊境堅城,不斷拔地而起,我軍再拒城而守,就算吐蕃賊子派多少騎兵襲擾也是無所懼也,如此一年兩年,城池不斷推進,擠占吐蕃國土,而他們若想破此法除非傾舉國之力不可為也……”
李瑁說完後也不管眾人什麽反應,當即就盤腿坐到了軟墊之上大口大口的吃起了蛋糕,因為從早上被李隆基訓斥到現在足足三個小時有餘了,而此時的他早就被餓的肚子咕咕亂叫了。
“囚籠戰法!好一個囚籠戰法,帽兒,那為父再問你一句,若是吐蕃舉十幾萬大軍攻我邊境城池,難道我軍也要駐紮十幾萬對抗不成,如此這城池規模,豈不是非幾年之功不可造成,所需人力物力……而且吐蕃逼賊子,似乎也不會傻到看著我等把城造好吧?”
李隆基不愧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很快便問出了這個計策的薄弱之處,不過好在李瑁事先深思熟慮,對於囚籠戰法的方方麵麵都有過推演。
“父皇!他們當然不會傻到眼睜睜看著咱們造城的,孩兒此計謀的厲害之處,便是能讓敵人日夜惶恐,不得不連續出兵來阻撓我邊境城池擴張,但如此做的結果隻能是我軍以小博大讓其白白消耗國力,另外邊境築城之前,我們還需用水泥提前鋪設好寬廣的馳道,用來提供後方大軍糧草增援,最好十天半月就能到達的那種,堅城的大小設施,也都應提前具體謀劃好,具體到每座城池構造,防禦等等,麵積無需太大,能容納三四千精兵死守便可,如此再似烽火台一般,上千裏相隔一座,而咱們還要把守城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哪怕敵人十幾萬大軍襲,單座堅城來防守,也能死守一月有餘,孩兒怎麽說後您老,大致該明白了吧!”
李瑁說完隨即很是自信的拍了拍手中的糕點碎末,而李隆基在與他相視一笑後也頓時心領神會。
“哈哈……為父明白了,水泥之利,便是能讓我軍快速建造小堡壘,而倆倆相連的小堡壘卻又能不斷的瓦解吐蕃地勢之優,使其騎兵無法大範圍展開衝擊,若想逐個拔出堡壘又非幾萬大軍不可,長此以往,國無寧日其力焉能不損乎?我帽兒真乃張良在世!哈哈哈……妙哉,奇哉,有了此法,朕無懼吐蕃賊子也……玄禮您看此策如何?還有三位愛卿也一同猜詳猜詳吧……”
李隆基高興之餘竟有些失態的抱住了李瑁的肩膀撫慰,在連續撫摸了幾下後,看到李瑁滿嘴的蛋糕無法下咽,又更加寵溺的主動替他倒起了茶水幫忙擦拭,最後連想要伸手幫忙的武惠妃也都是被他一再的伸手推開。
“聖人,困擾我大唐百年之久的亂局,竟被壽王殿下他一言掃之,此乃天大的陽謀啊,以我大唐現有之國力,吐蕃賊子斷不敢孤注一擲與我死戰啊!退一步說若是他們敢傾全國之力勞師遠征,那也是我等求之不得,一戰便可挫其銳氣……而殿下之囚籠戰法妙就妙在令敵軍陷入兩難境地,大軍來襲,則拒城堅守等待援軍,小股敵騎又耐不得我何!如此反複吐蕃國內將永無寧日啊,水泥一出我大唐將牢牢把握戰機的主動權了,再也不用如以往那般……”
陳玄禮說完也是忍不住頻頻向李瑁投來了讚許的目光,張說,宋璟,賀之章三人此刻,雖說還在低頭苦思此法的不足之處,但臉上表露出的神色儼然比前者更和藹了幾分。
“聖人,殿下此計策,確實能一勞永逸的打破唐土兩國實力平衡,但以老臣愚見,此法一旦實施,那牽連起來的事端也會更加寬廣,弄不好大唐這十幾年間都將會陷入大大小小的戰火之中,另外吐蕃賊子之前便有結盟突厥,瓦剌……等國的舉動,若是此時被殿下的囚籠戰法,給逼的狗急跳牆起來,老臣隻怕他們會狼狽為奸,轉而群攻我大唐,介時力小勢眾,萬一絲綢茶貿商道因此而被阻,老臣是以為此策當用,卻要慎之又慎……”
張說拋出這存在的隱患問題後,李瑁立馬激動的連李隆基倒的茶都沒來得及喝,就欺身一把抱住老頭的雙手狠狠的緊握起來。
“張相,您老果真眼光毒辣啊,如此須臾之間便能著眼全局,看透此計謀的本質,不錯介時吐蕃國,定是會整合起亞歐大陸的一些小國,繼而展開合縱聯盟,那麽問題也的確如張相您說的這般頭疼難纏了,不過事在人為的,本王先前苦思良久雖不曾想出什麽根治之法,但話說迴來,吐蕃國要想憑一已之力搞成連橫,合縱西域各國想必也非宜事……”
張老頭一時間被李瑁這樣熱情的握手禮給弄的有些莫名其妙,隨即驚嚇的整個人都正襟危坐起來,絲毫不敢躲閃,不過當李瑁說出自己也曾想到這個問題時,他還是有點情不自禁的張開了嘴。
“啊!原來殿下您也考慮到此處問題所在了啊!那老臣……老臣是有些多舌了,不知殿下您這不甚完備的破解之法是何計策?”
“嗯……這破解之法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比較難了,而且還需張相,宋相,賀老大人你們這些智慧超群的幹臣去實施啊!”
“殿下過讚了,要是有用的著老臣等人的地方盡管直言!”“對,對,宋某雖然七十有餘,但聽殿下您這一番演說,也是突覺熱血沸騰年輕了許多,聖人和殿下若不棄,那老臣還要再為大唐苦幹幾十年啊……哈哈”
宋璟這麽一笑,李隆基急忙又開口說了幾句門麵話打嚓,李瑁在這中間也同樣嘻嘻哈哈的講了一些奉承話,然後才慢慢轉迴正題。
“這個問題說難其實也不難,總之歸咎起來還是利益二字,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那管仲大夫便用過了,花些銀錢收買,離間各個小國,此等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手段,想必以三位老大人的才情智慧,若是行使起來定會駕輕就熟小事一樁吧!另外……”
“另外什麽?臭小子你難道又要賣關子不成,信不信為父,還把你拉出去挨板子!”李隆基一聽李瑁賣關子的老毛病犯起,立馬就&聲威脅起他來。
“誒呀,父皇,這另外就是孩兒進宮時多時,實在待的太久了,與好友約的喝酒時間都要錯過了,剩下的事情還是您和太子哥哥和諸位大人慢慢商議吧,孩兒一心隻喜逍遙自在,您今日就快些放孩兒出宮去吧!”
“這……你這癡兒,到現在腦中居然還想著去喝酒作樂……”李隆基說完不禁迴首望了武惠妃一眼,然後很是失落搖晃起了自己的大腦袋。
“走,走,你這小子當真是扶不上檣的爛泥,不過今日念在你獻出計策的情況下,便不再另做責罰了,而水泥製作既然要用到石灰石,那先前進山鑿石的工匠也就不用召迴了……”
“父皇,那孩兒派出去的大船,還有打算經營的石炭生意,您老也都沒意見吧!”
“怎麽又憑空的冒出石炭生意來了,算了,算了,隻要與國與民有利,你看著辦吧,但為父醜話說前頭,莫要以為自己是皇子便以權勢壓人,欺侮他人明白不?若是做出此等事情來,迴頭看為父怎麽懲治你……”
“明白,孩兒明白的,孩兒多謝父皇開恩,對了,孩兒聽母妃說父皇您最近還在為山東等地的旱災煩憂,為表孝心,孩兒自願獻出一百萬貫銀錢填充國庫,以此用來解父皇您的燃眉之急!”
“一百萬貫,此話當真!不對,你小子才剛剛封王,且食邑封地,為父都還沒給你定下來,你怎忽然多出這麽些銀錢來?”李隆基問話間又有些不自覺的把目光看向身旁的武惠妃。
“三郎您不會以為是妾身……妾身可沒如此之多的體己錢供帽兒花銷,妾身也是第一次聽聞他有如此多存銀,帽兒你快些說明這些錢的來曆,此事可不容你再胡鬧的!”
李瑁突然拋出這麽一個天文數字來,也難怪李隆基和武惠妃倆人同時都給驚嚇的臉色大變,因為就唐朝皇子的基本工資來說,每月不過區區十貫合計一萬個銅錢左右,當然這其中是不包括那些祿米,雜役,和日常的必須品的,例如李瑁這個新封的壽王等同朝廷一品大員,而唐代的官員工資大概由祿米、人力、職田、月雜給、常規實物待遇和特殊實物待遇幾部分組成。
假設以唐朝前期正三品京官(相當於今天市長級別)為例:每年祿米400石,職田9頃,雜役38人,每日發常食料九盤(細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麵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醬四合,醋四合,瓜三顆,鹽、豉、蔥、薑、葵、韭之類各有差;木橦、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約合每月8000文;每日可享受免費工作午餐,每年元正冬至各賜絹5匹、金銀器、雜彩不等(包括夫人),依據品級國家配發至少五種不同場合的服裝(包括全套衣帽鞋帶配飾);本人或祖父母、父母亡故,給營墓夫60人役使10天,按品級配給喪葬所需一應器物,贈絹、布、綿等100段,粟百石。遇有特殊情況,還有賞賜。
所以今天,李瑁這個新封才不過幾年多的壽王爺開口便是一百萬貫無償饋贈,那可是相當與後世二十多億人民幣的購買力啊,如此又豈能不再次引得當堂眾人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