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貝聽聞石三有信來,忙命人呈上來,隻見上書道:“察燕新黨石三拜謁華夫大使!你我兩國本不毗連,自古便有朗寧師計,締結遠親,雖朝代更迭,時世不同,卻不可彼此輕廢,葬送了邦交之故事。我察燕之民,素來剛正,不懼邪祟,不納汙流,幾經顛覆又幾經正本,今黑刹得勢,亦必不能長久,望貴國務清目揚神,以免來日不好相見。此次來訪共八百六十二人,悉數遣返,察燕匆忙,不便待客,勿再叨煩。”
裏貝合上信箋,呆呆地看著白楠,問道:“弟子們果真迴來了嗎?”
白楠道:“未見其蹤!”正說著,隻聽外麵人聲嘈雜,二人忙出來查看,果見那些被俘虜了的弟子趕了迴來。裏貝上前拽過一個弟子問道:“可是石三放你們迴來的?果真是八百二十六人?他可曾有為難過你們嗎?”見那弟子連連搖頭,裏貝便又掏出信來,心中五味雜陳,想要憤恨,卻又憤恨不起來,想要就此罷休,卻又著實不甘心,別無他法,隻能對白楠說道:“解鈴還須係鈴人,我與石三之爭全在黑刹身上,待我去找惠澤理論。”說完,也不遲疑,縱身向大關城飛去。沒想到,一路上被攔截了無數次,直待報到洛川座前,核驗了身份,才放他前行,原本半日的路程,足足走了兩天時間。然而,進了大關城,才見原本蔚為壯觀的白元宗門,眼下已破敗不堪,隻剩下些殘垣斷壁。此刻正有些人趁著黃昏的微光,忙碌著拆除最後的磚瓦。原本高樓林立的白元宗門,隻剩下一座宗主殿挺然而立,似是做著最後的抗爭。裏貝闊步向前,見了一名忍者打扮的弟子問道:“惠澤行者在嗎?”那弟子搖了搖頭,道:“不知!”一連問了數人,皆是大搖其頭,答曰不知。問到最後,天已漸黑下來,弟子們紛紛住進附近黑色營帳中,而那宗主殿上已亮起了燈光。裏貝大喜,循光而去,卻見宗主殿上端坐的不是惠澤,而是一個青年、一副生麵孔。見他進來,也不起身,問道:“大使去了又來,是何緣故?”
裏貝有些驚訝,此人如何識得自己?或許是惠澤座前弟子,上次來時他侍立在側?這般想著,便不把他放在眼裏,擺出一副傲然的姿態來,說道:“惠澤行者何在?我有些事與他計較。”
白無疆道:“惠澤行者不在這裏,你到別處去尋吧!”裏貝見他那副態度,有些驚訝,挑了挑眉毛,憋得半晌才說出一句來:“他如今在哪裏?”
白無疆道:“行者素來神龍見首不見尾,我如何知道!”見裏貝漲得臉色通紅,便又噙著笑說道:“若不是什麽緊要事,可與我說一說,待我見著他時,自會替大使轉達,若不是什麽大事,我便可直接答複定奪,無須再麻煩他老人家。”
裏貝本想氣憤地拂袖而去,然而想到自己如今的處境,便又強忍住了怒氣,向白無疆道:“此事乃是我與惠澤行者定下的,別個未必說得清楚。”
白無疆何等樣人,哈哈笑道:“大師說的可是苗州之事吧?難道是交接中受到了什麽阻礙不成?論起來,苗疆乃是我察燕最大的一州,大到有九成疆域尚未開發。我猜測,那阻礙必在苗北,苗北之地,又僅有羅伽山有些散修之人,難道是被新黨占據?哈哈哈,我說的對嗎?”
裏貝下意識挑了挑眉毛,沒想到眼前這個傲慢自負的年輕人會有這等見識,心裏便多了幾分重視,側目而視,說道:“既然閣下都已知曉,還不快快向惠澤行者稟報,好給我個說法。”
白無疆又是哂笑道:“我看此事也不必向惠澤行者稟報了!”
裏貝高聲問道:“為何?不能這樣糊弄我吧!”
白無疆繼續笑道:“我這般說,全是為大使著想。按理說大使駕臨我該出城相迎,卻又為何裝作不認識?”見裏貝疑惑的眼神,又道:“不過是給大使留些臉麵!”頓了頓又道:“若是對大使高接遠迎,叫天下人見了,會怎樣評說呢?”裏貝皺了皺眉頭,道:“能怎樣說?你我兩家本就有言在先,理應兌現諾言。”
白無疆搖搖頭道:“大師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若這世間隻講‘理’而不講情,那無論是謀全局還是謀一域,都要簡單的多了,隻要誰的拳頭硬,誰就能打得了天下來。到那時,華夫該是天下之主才對。然而,事情果真是那麽簡單嗎?確實,當初你我兩家有言在先,然而,不要忘了,你我約定時,察燕還是白元的察燕、察燕人的察燕,是我黑刹趕走了白元,掃清了障礙,才兌現了諾言,將苗州雙手奉上。如今的苗疆乃是華夫的苗疆,遇到些蟊賊、受到些阻礙,本就是在常理之中,憑著大使的手段,怎能不手到擒來?大使自家關門打狗,我黑刹就不便插手了。”
裏貝見他推脫的幹淨,愈加憤怒,道:“你,你這是在強詞奪理。”
白無疆卻不著急,繼續說道:“我問大使,你以為如今的察燕是我之察燕,還是察燕人之察燕?”
裏貝不解得問道:“宮殿廟宇都被你拆了,怎麽還要問這等蠢話?”
白無疆笑道:“所以我上麵才說,治國還需個‘情’字,明麵看,如今之察燕已是黑刹之察燕,然而實際上,卻依舊是察燕人之察燕,若不是,惠澤行者又何必四處嚴防死守,枕戈待旦呢?若是有朝一日我們也遇到了阻礙,是不是也要向大使討要說法呢?”裏貝還想爭論,又被白無疆搶白道:“大使放心,我們是不會那般做的!畢竟,還要講臉麵,連強如白元者我們都鬥得過、擺得平,又怎會害怕百姓犯亂呢?若是這等小事也要哭鼻子尋靠山,天下誰還拿我黑刹當迴事?”隨即麵向裏貝問道:“大使,我說的可在理嗎?”
裏貝半晌沒有緩過神來,張了張口還要辯解,卻又不知從何處下口,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放棄了,對白無疆說道:“我最好還是見一見惠澤行者。”
白無疆反問道:“見了行者,說些什麽呢?是以華夫之名求援,還是大使個人名義求救?亦或隻是訴訴苦,求行者寬慰之語?”
裏貝支支吾吾道:“按你的說法,我該自己去滅了新黨嗎?”
白無疆點頭道:“大使之言才是大國該有的風度與擔當。據我所知,那石三與貴國有深仇大恨,不正保你師出有名嗎?”
裏貝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去尋惠澤行者了。不過,若是改日小哥見了他,還是要將我心中苦悶一一轉述,叫他自知理虧,記得對我的虧欠,日後也好理論。”
白無疆嗬嗬笑道:“在下謹記於心,待下次見到行者,定嚴詞相告。”
裏貝要告辭,白無疆強留下道:“天色已晚,大使遠道而來,還是留下吧!”說完,吩咐身邊弟子道:“排宴!”裏貝還要推辭,卻見門外飄進幾個梨花帶雨的“仙子”來,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推辭之言變得不甚堅決,一麵說著走,一麵又屈身坐下,一麵推辭著兩邊弟子遞來的酒杯,一麵又雙手端起,與白無疆隔空相碰,隨即一飲而盡。
第二天,日上三竿裏貝才從人堆裏爬起身來,穿戴整齊了,曳開房門,卻見白無疆正等在那裏,喜不自勝,對白無疆說道:“這一夜多有叨擾,叫我心中難安。多謝兄弟款待,就此別過,山高路遠,後會有期。”臨行之前,又轉身拍了拍白無疆的肩膀,道:“你是個實在人,這兄弟算是認下了,改日到了苗州或是華夫,定報今日款待之恩。”說完,縱上雲頭,徑往伊督飛去了。
待裏貝身影消失不見了,白無疆才收起笑容,對身邊的弟子道:“隨我往京州去覲見。”
惠澤認真聽了白無疆的陳述,在心裏暗暗稱讚他處置得當,卻又不表現在麵上,淡淡地問道:“隻為此事而來嗎?”
白無疆頓覺得被嗆了一道,心中有些不快,收拾了心情才說道:“如今發現了新黨的行蹤,是否要出兵剿滅?”
惠澤反問道:“你知道白元怎樣稱唿新黨嗎?”
白無疆道:“據我所知,一向稱他們是黨匪。”
惠澤道:“既然是匪患而非義軍,又有何懼哉?況且是在別家地盤上。你既已推辭出去,就不便再插手了,將這個包袱丟給華夫去解吧。”
白無疆道:“依在下之見,那新黨絕非匪患那般簡單,他們甚至較過去二流門派還要厲害,白元幾經圍剿都收效甚微,一再死而複生,如今再度盤踞一隅,不可不慮!”
惠澤笑道:“做事就要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今初立未穩、百廢待興,我們要做的事有很多,剿滅匪患絕不是當務之急,此事不必再說了,我心中自有定論。”見白無疆仍不肯罷休,便又放緩了語氣,安慰道:“我知你心中記恨石三,欲殺之而後快。然而,成大事者就要拋卻個人恩怨。你看石三,白元與他有滅門之仇,不是一樣隱忍著,幾次與白元握手言和,同進共退嗎?”
白無疆忍了忍,隻覺得無能為力,便順著惠澤的意思說道:“弟子謹記於心,從今後一心追隨行者,將個人恩怨放下。”
惠澤笑了笑,說道:“我對你是極放心的。今日聽說你將白元宗門盡數拆除了,這是為何呢?”
白無疆道:“白元宗門乃是察燕的精神領地,這一招是打在頭腦上,叫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到畏懼,由畏懼才能生出敬意來。有了敬意,便能順從。”
惠澤哈哈笑道:“別人說你全為泄一己私憤,我是不信的。”
白無疆眼中滿是感激之情,道:“弟子哪敢借行者之威儀而行一己之私?隻是一心隻在黑刹共榮大業,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不敢有非分之為。”
惠澤道:“我知道了,你去吧。”白無疆轉身要走時,惠澤又將他叫住,吩咐道:“我叫你駐在壑南,乃是為洛川師兄著想,他初來乍到,未必能盡善盡美,你要多關照些。”白無疆深會其意,點了點頭,卻聽惠澤又說道:“也要多聽他的吩咐!”白無疆先是點頭,隨即猛地瞪大了眼睛向惠澤行禮道:“我心中隻有行者一人,別個吩咐恕難從命!”
惠澤嗬嗬笑著,拍了拍白無疆的肩膀道:“你不必那麽緊張,我兄弟二人不是一朝一夕,沒那麽多掛礙。”
白無疆雙手抱拳舉過頭頂,恭敬地道:“弟子愚鈍,聽不得許多指令,唯有惠澤行者,所言深入我心。願君不棄,還叫我服侍左右。”
惠澤也不再難為他,笑道:“好好好,既如此,還按照此前定下的,一切聽我號令,非我手書口諭,不得擅自調兵。日後有所成就時,我自會論功行賞。”想了想又道:“那白桉乃是你父子引入門中的,也要多提點些才是。”
白無疆恭敬地領了命,說道:“弟子謹記於心,方便時自會向他說明。”說完,便辭別了惠澤,迴白元宗門去了。
見裏貝滿麵春光的迴來,白楠著實有些詫異,按照他對黑刹的了解,能將苗州送給他已是意外了,若還能再替他出頭掃清障礙,便是咄咄怪事。上前關切地問道:“惠澤可曾答應了嗎?”
裏貝搖搖頭道:“沒有!”
白楠有些奇怪,既然沒有答應,又為何這副神情,於是追問道:“大使可是有什麽退敵妙計嗎?”
裏貝搖了搖頭,道:“隻是有了些想法,還沒有拿定主意,正待與你商量。”
白楠更是奇怪,既沒有找到幫手,又沒有退敵之計,卻為何看上去喜滋滋的,一改臨走時的愁容呢?
見白楠臉上的疑惑神情,裏貝道:“我們憂慮在於苗疆之歸屬,然而,這歸屬豈是新黨所能定的?如今主掌察燕的乃是黑刹,是他將整個苗州劃給華夫,因此,我們上報的乃是實情,並沒有隱瞞什麽。如今在華夫的疆域內鬧起匪患,我不能速勝,向本國求援也在常理,隻是如今兵禍四起,一時未必顧得上。當務之急,我們須舉兵北上,占據苗疆南部,再向羅伽山步步緊逼,待援兵一到,我們即刻殺上山去,擒殺新黨匪首。”
白楠點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不過是否還要向固安、北沛用兵?”
裏貝想了想道:“那是伊督國事,你我雖是同進共退的盟友,卻也不能過多幹預。待你用兵需要求援時,盡管開口便是,但我觀此兩國,皆是無能鼠輩,以你與陸壓子的修為,定能秋風掃落葉,神來殺神、佛擋殺佛。”白楠禁不住皺了皺眉頭,心中怏怏不快。
裏貝合上信箋,呆呆地看著白楠,問道:“弟子們果真迴來了嗎?”
白楠道:“未見其蹤!”正說著,隻聽外麵人聲嘈雜,二人忙出來查看,果見那些被俘虜了的弟子趕了迴來。裏貝上前拽過一個弟子問道:“可是石三放你們迴來的?果真是八百二十六人?他可曾有為難過你們嗎?”見那弟子連連搖頭,裏貝便又掏出信來,心中五味雜陳,想要憤恨,卻又憤恨不起來,想要就此罷休,卻又著實不甘心,別無他法,隻能對白楠說道:“解鈴還須係鈴人,我與石三之爭全在黑刹身上,待我去找惠澤理論。”說完,也不遲疑,縱身向大關城飛去。沒想到,一路上被攔截了無數次,直待報到洛川座前,核驗了身份,才放他前行,原本半日的路程,足足走了兩天時間。然而,進了大關城,才見原本蔚為壯觀的白元宗門,眼下已破敗不堪,隻剩下些殘垣斷壁。此刻正有些人趁著黃昏的微光,忙碌著拆除最後的磚瓦。原本高樓林立的白元宗門,隻剩下一座宗主殿挺然而立,似是做著最後的抗爭。裏貝闊步向前,見了一名忍者打扮的弟子問道:“惠澤行者在嗎?”那弟子搖了搖頭,道:“不知!”一連問了數人,皆是大搖其頭,答曰不知。問到最後,天已漸黑下來,弟子們紛紛住進附近黑色營帳中,而那宗主殿上已亮起了燈光。裏貝大喜,循光而去,卻見宗主殿上端坐的不是惠澤,而是一個青年、一副生麵孔。見他進來,也不起身,問道:“大使去了又來,是何緣故?”
裏貝有些驚訝,此人如何識得自己?或許是惠澤座前弟子,上次來時他侍立在側?這般想著,便不把他放在眼裏,擺出一副傲然的姿態來,說道:“惠澤行者何在?我有些事與他計較。”
白無疆道:“惠澤行者不在這裏,你到別處去尋吧!”裏貝見他那副態度,有些驚訝,挑了挑眉毛,憋得半晌才說出一句來:“他如今在哪裏?”
白無疆道:“行者素來神龍見首不見尾,我如何知道!”見裏貝漲得臉色通紅,便又噙著笑說道:“若不是什麽緊要事,可與我說一說,待我見著他時,自會替大使轉達,若不是什麽大事,我便可直接答複定奪,無須再麻煩他老人家。”
裏貝本想氣憤地拂袖而去,然而想到自己如今的處境,便又強忍住了怒氣,向白無疆道:“此事乃是我與惠澤行者定下的,別個未必說得清楚。”
白無疆何等樣人,哈哈笑道:“大師說的可是苗州之事吧?難道是交接中受到了什麽阻礙不成?論起來,苗疆乃是我察燕最大的一州,大到有九成疆域尚未開發。我猜測,那阻礙必在苗北,苗北之地,又僅有羅伽山有些散修之人,難道是被新黨占據?哈哈哈,我說的對嗎?”
裏貝下意識挑了挑眉毛,沒想到眼前這個傲慢自負的年輕人會有這等見識,心裏便多了幾分重視,側目而視,說道:“既然閣下都已知曉,還不快快向惠澤行者稟報,好給我個說法。”
白無疆又是哂笑道:“我看此事也不必向惠澤行者稟報了!”
裏貝高聲問道:“為何?不能這樣糊弄我吧!”
白無疆繼續笑道:“我這般說,全是為大使著想。按理說大使駕臨我該出城相迎,卻又為何裝作不認識?”見裏貝疑惑的眼神,又道:“不過是給大使留些臉麵!”頓了頓又道:“若是對大使高接遠迎,叫天下人見了,會怎樣評說呢?”裏貝皺了皺眉頭,道:“能怎樣說?你我兩家本就有言在先,理應兌現諾言。”
白無疆搖搖頭道:“大師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若這世間隻講‘理’而不講情,那無論是謀全局還是謀一域,都要簡單的多了,隻要誰的拳頭硬,誰就能打得了天下來。到那時,華夫該是天下之主才對。然而,事情果真是那麽簡單嗎?確實,當初你我兩家有言在先,然而,不要忘了,你我約定時,察燕還是白元的察燕、察燕人的察燕,是我黑刹趕走了白元,掃清了障礙,才兌現了諾言,將苗州雙手奉上。如今的苗疆乃是華夫的苗疆,遇到些蟊賊、受到些阻礙,本就是在常理之中,憑著大使的手段,怎能不手到擒來?大使自家關門打狗,我黑刹就不便插手了。”
裏貝見他推脫的幹淨,愈加憤怒,道:“你,你這是在強詞奪理。”
白無疆卻不著急,繼續說道:“我問大使,你以為如今的察燕是我之察燕,還是察燕人之察燕?”
裏貝不解得問道:“宮殿廟宇都被你拆了,怎麽還要問這等蠢話?”
白無疆笑道:“所以我上麵才說,治國還需個‘情’字,明麵看,如今之察燕已是黑刹之察燕,然而實際上,卻依舊是察燕人之察燕,若不是,惠澤行者又何必四處嚴防死守,枕戈待旦呢?若是有朝一日我們也遇到了阻礙,是不是也要向大使討要說法呢?”裏貝還想爭論,又被白無疆搶白道:“大使放心,我們是不會那般做的!畢竟,還要講臉麵,連強如白元者我們都鬥得過、擺得平,又怎會害怕百姓犯亂呢?若是這等小事也要哭鼻子尋靠山,天下誰還拿我黑刹當迴事?”隨即麵向裏貝問道:“大使,我說的可在理嗎?”
裏貝半晌沒有緩過神來,張了張口還要辯解,卻又不知從何處下口,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放棄了,對白無疆說道:“我最好還是見一見惠澤行者。”
白無疆反問道:“見了行者,說些什麽呢?是以華夫之名求援,還是大使個人名義求救?亦或隻是訴訴苦,求行者寬慰之語?”
裏貝支支吾吾道:“按你的說法,我該自己去滅了新黨嗎?”
白無疆點頭道:“大使之言才是大國該有的風度與擔當。據我所知,那石三與貴國有深仇大恨,不正保你師出有名嗎?”
裏貝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去尋惠澤行者了。不過,若是改日小哥見了他,還是要將我心中苦悶一一轉述,叫他自知理虧,記得對我的虧欠,日後也好理論。”
白無疆嗬嗬笑道:“在下謹記於心,待下次見到行者,定嚴詞相告。”
裏貝要告辭,白無疆強留下道:“天色已晚,大使遠道而來,還是留下吧!”說完,吩咐身邊弟子道:“排宴!”裏貝還要推辭,卻見門外飄進幾個梨花帶雨的“仙子”來,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推辭之言變得不甚堅決,一麵說著走,一麵又屈身坐下,一麵推辭著兩邊弟子遞來的酒杯,一麵又雙手端起,與白無疆隔空相碰,隨即一飲而盡。
第二天,日上三竿裏貝才從人堆裏爬起身來,穿戴整齊了,曳開房門,卻見白無疆正等在那裏,喜不自勝,對白無疆說道:“這一夜多有叨擾,叫我心中難安。多謝兄弟款待,就此別過,山高路遠,後會有期。”臨行之前,又轉身拍了拍白無疆的肩膀,道:“你是個實在人,這兄弟算是認下了,改日到了苗州或是華夫,定報今日款待之恩。”說完,縱上雲頭,徑往伊督飛去了。
待裏貝身影消失不見了,白無疆才收起笑容,對身邊的弟子道:“隨我往京州去覲見。”
惠澤認真聽了白無疆的陳述,在心裏暗暗稱讚他處置得當,卻又不表現在麵上,淡淡地問道:“隻為此事而來嗎?”
白無疆頓覺得被嗆了一道,心中有些不快,收拾了心情才說道:“如今發現了新黨的行蹤,是否要出兵剿滅?”
惠澤反問道:“你知道白元怎樣稱唿新黨嗎?”
白無疆道:“據我所知,一向稱他們是黨匪。”
惠澤道:“既然是匪患而非義軍,又有何懼哉?況且是在別家地盤上。你既已推辭出去,就不便再插手了,將這個包袱丟給華夫去解吧。”
白無疆道:“依在下之見,那新黨絕非匪患那般簡單,他們甚至較過去二流門派還要厲害,白元幾經圍剿都收效甚微,一再死而複生,如今再度盤踞一隅,不可不慮!”
惠澤笑道:“做事就要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今初立未穩、百廢待興,我們要做的事有很多,剿滅匪患絕不是當務之急,此事不必再說了,我心中自有定論。”見白無疆仍不肯罷休,便又放緩了語氣,安慰道:“我知你心中記恨石三,欲殺之而後快。然而,成大事者就要拋卻個人恩怨。你看石三,白元與他有滅門之仇,不是一樣隱忍著,幾次與白元握手言和,同進共退嗎?”
白無疆忍了忍,隻覺得無能為力,便順著惠澤的意思說道:“弟子謹記於心,從今後一心追隨行者,將個人恩怨放下。”
惠澤笑了笑,說道:“我對你是極放心的。今日聽說你將白元宗門盡數拆除了,這是為何呢?”
白無疆道:“白元宗門乃是察燕的精神領地,這一招是打在頭腦上,叫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到畏懼,由畏懼才能生出敬意來。有了敬意,便能順從。”
惠澤哈哈笑道:“別人說你全為泄一己私憤,我是不信的。”
白無疆眼中滿是感激之情,道:“弟子哪敢借行者之威儀而行一己之私?隻是一心隻在黑刹共榮大業,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不敢有非分之為。”
惠澤道:“我知道了,你去吧。”白無疆轉身要走時,惠澤又將他叫住,吩咐道:“我叫你駐在壑南,乃是為洛川師兄著想,他初來乍到,未必能盡善盡美,你要多關照些。”白無疆深會其意,點了點頭,卻聽惠澤又說道:“也要多聽他的吩咐!”白無疆先是點頭,隨即猛地瞪大了眼睛向惠澤行禮道:“我心中隻有行者一人,別個吩咐恕難從命!”
惠澤嗬嗬笑著,拍了拍白無疆的肩膀道:“你不必那麽緊張,我兄弟二人不是一朝一夕,沒那麽多掛礙。”
白無疆雙手抱拳舉過頭頂,恭敬地道:“弟子愚鈍,聽不得許多指令,唯有惠澤行者,所言深入我心。願君不棄,還叫我服侍左右。”
惠澤也不再難為他,笑道:“好好好,既如此,還按照此前定下的,一切聽我號令,非我手書口諭,不得擅自調兵。日後有所成就時,我自會論功行賞。”想了想又道:“那白桉乃是你父子引入門中的,也要多提點些才是。”
白無疆恭敬地領了命,說道:“弟子謹記於心,方便時自會向他說明。”說完,便辭別了惠澤,迴白元宗門去了。
見裏貝滿麵春光的迴來,白楠著實有些詫異,按照他對黑刹的了解,能將苗州送給他已是意外了,若還能再替他出頭掃清障礙,便是咄咄怪事。上前關切地問道:“惠澤可曾答應了嗎?”
裏貝搖搖頭道:“沒有!”
白楠有些奇怪,既然沒有答應,又為何這副神情,於是追問道:“大使可是有什麽退敵妙計嗎?”
裏貝搖了搖頭,道:“隻是有了些想法,還沒有拿定主意,正待與你商量。”
白楠更是奇怪,既沒有找到幫手,又沒有退敵之計,卻為何看上去喜滋滋的,一改臨走時的愁容呢?
見白楠臉上的疑惑神情,裏貝道:“我們憂慮在於苗疆之歸屬,然而,這歸屬豈是新黨所能定的?如今主掌察燕的乃是黑刹,是他將整個苗州劃給華夫,因此,我們上報的乃是實情,並沒有隱瞞什麽。如今在華夫的疆域內鬧起匪患,我不能速勝,向本國求援也在常理,隻是如今兵禍四起,一時未必顧得上。當務之急,我們須舉兵北上,占據苗疆南部,再向羅伽山步步緊逼,待援兵一到,我們即刻殺上山去,擒殺新黨匪首。”
白楠點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不過是否還要向固安、北沛用兵?”
裏貝想了想道:“那是伊督國事,你我雖是同進共退的盟友,卻也不能過多幹預。待你用兵需要求援時,盡管開口便是,但我觀此兩國,皆是無能鼠輩,以你與陸壓子的修為,定能秋風掃落葉,神來殺神、佛擋殺佛。”白楠禁不住皺了皺眉頭,心中怏怏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