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中午飯,季宇寧等人在客輪的三層觀景台扶著欄杆欣賞江景。


    眾人皆做憑欄遠眺狀。


    這個時候已過立秋,但天氣仍然是很熱,不過眾人在江輪上,時時都能有一些江上吹過來的風,感覺還是頗為舒適。


    劇組購買的基本上都是二等艙和三等艙的船票,是在客輪的三層,也就是最上麵一層。所以劇組大部分人的活動空間就在客輪的三層。


    聚在季宇寧身邊的是兩個小花,還有趙永生三人。


    “咱們這次運氣還真不錯,趕上的船這麽新,我以前出川,有的時候,坐的那客輪可髒了,而且是又老又破的。”


    曉慶姐就是渝州人,在這條江上走了好多次,對客輪都很熟。


    “嗯,咱們坐的這個船,就是今年剛剛出的新船。客艙還特別幹淨呢,也沒什麽味道。


    這個船的舷號還是新加的。”


    季宇寧問過船上的工作人員,他們坐的這個船還是今年的新船,是今年3月份從上滬船廠剛剛分過來的新船。


    這艘船的舷號是49號。


    舷號的第1個數字4,代表的就是上滬長江客運公司。


    兩位數代表是快船,是大輪。如果是三位數,那就是小輪船了。


    “季導,你覺得我們幾個在黃山這段時間拍的戲裏麵,表現的怎麽樣?”


    一旁的趙永生突然問道。


    他比季宇寧大4歲,但在劇組裏一直很恭敬的稱季宇寧為季導。


    這段時間裏,季宇寧對他的印象,就是說話小心翼翼,待人客客氣氣的,跟所有人的關係都很不錯。


    前世趙永生就是在小花劇組拍攝期間訂了婚,女方家裏在部隊的地位也不低。


    趙永生有此一問,季宇寧也猜到了是什麽原因。


    這幾天恐怕他們劇組底下對這段時間的拍攝也有一些雜音,當初放映洗印出來的膠片的時候,大家都說好,但私下裏可就不一定了。


    趙永生這個主演,恐怕也擔心這部片子未來的成片效果。


    他之前已經拍過兩部電影,但公映以後都是反響平平。這兩部電影中他都是男主角,尤其是第2部電影,他還是帶傷堅持拍攝,付出了很大努力,所以他對這第3部電影抱有很大的期望。


    季宇寧自然是要說一些鼓勵的話,接下來的戲他希望這三位最主要的演員能夠信心飽滿的繼續拍攝下去。


    “我覺得你們三位表現都很不錯。


    實際上在黃山拍的這些戲,已經把整個電影的架構搭起來了。


    之前我們在黃山電影院播放的那些洗印出來的膠片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我的感覺是這部電影未來上映一定會是非常的成功,你們仨人也一定會火起來的。”


    前世影片《小花》熱映後,被人用三句話作了經典概括:“一段妹妹找哥的感人故事;兩首震撼人心的歌曲;三張動人的青春麵孔。”


    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還專門為他們三位演員在電影《小花》中的表現,設了一個青年優秀創作獎。這個獎由他們三人共同獲得。


    這三位年輕演員也憑借這部電影中的表演,獲得了全國觀眾的認可,尤其是那位陳小花,在1980年的第3屆百花獎上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


    季宇寧看著周圍這三張年輕的臉上的表情,趙秀秀現在是深信她季大哥的話,另外兩位可就不一定了。


    直到兩年以後他們才知道季宇寧今天說的是絲毫不虛的。


    這部電影真正成就了他們三位年輕的演員。


    客輪經過兩天一夜超過30個小時的航行,在他們登船後的第2天晚上,終於抵達了漢口港。


    他們劇組一行人未出港,直接就在港口登上了當晚10點從漢口開往宜昌的客班輪。


    他們還在客輪上的時候,就已經通過船上的通信聯絡方式和港口進行了聯係,漢口港專門為他們預留了一些船票。


    他們坐的船,到達宜昌是第2天下午6點,到達荊州的時間大約是第2天中午之前。


    由於船是上水航行,航行時間有所延誤,他們抵達荊州的時候,已經是第2天中午了。


    他們經過了連續兩天兩夜的江上航行,終於抵達了第2個拍攝地。


    荊州這第2個拍攝地天氣更熱了。


    江漢大地,給季宇寧的第一感覺,就是悶熱難耐。


    不過,當地的領導對他們卻是更加重視、更加熱情了。


    因為這部電影取材的小說桐柏英雄的人物原型和故事背景發生地,都和鄂省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在荊州古城主要的取景地,首先就是荊州古城的大北門,電影《小花》結尾的時候,攻城的那個場麵就是在這個地方拍的。


    影片快到結尾的時候,畫麵變成單調的血紅色,提琴聲突然急促起來,以此烘托硝煙彌漫的戰爭場麵。電影中戰士們借助搭建的簡易雲梯,不斷地攀爬城牆攻入城內,與敵人進行拚爭搏殺,情節變得緊張而激烈。


    這一幕幕高潮迭起的戰爭場麵,就是在荊州城大北門拍攝的,演員們攀爬的城牆就是大北門城樓。


    除了在大北門拍攝了部分外景,電影《小花》還分別在沙市勝利街和中山公園取景。


    成群的白鴿在天上飛翔的鏡頭,就是在中山公園拍的。還有一個監獄的鏡頭是在勝利街拍的。


    在第2個拍攝地,季宇寧再次執掌導筒。


    除了攻城的場麵,那場戲還是由謝導來指導外,其他的又都是他的事兒了。


    在第2個拍攝地,拍攝進展仍然是非常的順利。


    整個劇組是按照季宇寧的拍攝計劃進行的。他成片在胸,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麽浪費的時間和鏡頭。


    劇組經過連續三周多的拍攝,剛剛進入9月中旬,第2個拍攝地的戲就已經拍完了。


    剩下的戲,就是迴到京城北影廠拍內景了。


    這次劇組眾人沒有再坐船,他們從荊州坐汽車走公路迴到漢口,然後是買到了漢口迴京城的2次特快列車。


    這趟車是去年才開行的,是從湘省的星城發車,他們在漢口登車的時候是9月16日晚上10點過一點兒。到達京城的時間是第2天的下午5點多。


    這次劇組沒有買到軟臥,季宇寧等部分劇組成員坐的是硬臥。


    登車不久,同一硬臥車廂的幾個年輕學生模樣的人,走到季宇寧跟前。


    “你是季宇寧吧。


    唉呀,碰上你太好了,你現在可是一代人的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宇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宇寧並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