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江上行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巷戰這場戲,季宇寧從頭到尾整個跟下來,他覺得收獲很大。
至少未來如果再拍戰爭場麵,他也算心裏有點兒譜了。
拍完這場戲之後,他們劇組算是在黃山周邊轉了一圈,從湯口到黟縣,到屯溪,到歙縣,整整在黃山附近兜了一圈。
到了8月中的時候,他們劇組在黃山附近的戲基本上也拍的差不多了,這個進度可是比前世要快的多了。
在湯口鎮的一個小電影院,劇組把洗印出來的片子放映了一下。
季宇寧這位老電影放映員一時手癢,還親自動手放映了兩盤。
“嗯,雲文耀拍的還真不錯,這鏡頭畫麵真漂亮。”
“嗯,他這些鏡頭平移的手法,還是小季建議的,這個想法挺不錯的。
我看了那個旋轉的鏡頭,也從來沒見過這麽拍的。”
“畫麵的構圖很不錯。
小雲的第1次掌鏡,幹的挺漂亮的。”
“小季這第1次執掌導筒,調度、鏡頭拍攝,還真是有自己的特點。
真是拍的又快又好。
看來下次他自己單獨指導影片,估計也沒什麽問題了。”
這個小電影院裏麵的觀眾,全都是劇組的成員,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都是一致認為拍得很好。
謝添老爺子最後說:
“咱們這次在黃山風景區拍的很順利,嗯,接下來就要趕到下一個拍攝點,鄂省的荊州古城。
現在聯係船票可能還得有兩天,我們今天已經跟景區聯係了,跟山上的賓館也聯係好了,明天咱們劇組去爬山。
明天晚上就住在山上,後天下來,預計大後天咱們出發,去下一個外景地。”
大家在黃山風景區拍戲的時候,雖然也去過一些景點,但沒有整體的在黃山風景區遊覽一遍,這次結束拍攝後,正好有這個機會,否則就白來了。
第2天淩晨眾人出發,從前山開始爬山。
從攬勝橋,經過慈光閣,半山寺,到達天都峰。
季宇寧前世來黃山旅遊兩次,都是先通過索道上後山的白鵝嶺,那時候都是新世紀了,他是在後山住宿,然後第2天從後山向前山翻。
他記得有一次是趕上黃山的三大高峰都開放,那次正好是有一個窗口期,從4月到10月份,這三個最高峰都可以遊覽。
那時候,黃山的幾大山峰都已經開始實行輪休製了。
不過這個時代可沒有輪休這一說,很多景區還是原汁原味,也沒有那麽多的護欄。
過了天都峰,就是玉屏樓迎客鬆,這個地方這時候也有負責拍照的景區工作人員,他們劇組肯定不需要,自己就有各種拍照設備。很多人都在此留影。照片的錢是劇組出,也不用自己出。
再往上就是蓮花峰,這是黃山的第一高峰。
上次拍百步雲梯的戲,就沒有爬這個峰。
再接著走,走過一線天,然後一直上到光明頂,這也是黃山的三大高峰之一。
爬山的過程中,季宇寧和兩個小花兒走在最前麵,他這一世身體素質非常強,爬起山來絲毫不覺得累。
不過他沒想到兩個小花兒居然也能跟得上,尤其是曉慶姐,這次就看得出來了,這姐姐身體真棒,怪不得前世能霍霍那麽多人。
反而是趙永生這耐力真差,遠遠的落在後麵。
當天他們是在後山投宿。
翌日,眾人下山。
在湯口鎮又住了一晚。
第3天,眾人乘車前往安慶。
他們劇組將在安慶乘江輪上行到漢口。然後再換乘江輪,到達荊州目的地。
到安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眾人在安慶又停留了一晚。
晚上睡了一覺後,劇組一行人登上了早晨7點50開船的“東方紅係列”客輪。
長江客輪主要由三家公司運營,客輪也相應的有不同的客輪名字,分別是渝州長江輪船公司的“江渝號係列”客輪;江城長江輪船公司的“江漢號係列”客輪和上滬長江輪船公司的“江申號係列”客輪。另外還有一家公司運營的是“江蕪號係列”客輪,不過規模比較小,後來也就沒有了。
江申號係列輪船主要承擔漢口至上滬段1125公裏的長江客運、貨運業務。
不過,這個時候的長江上的所有輪船,自1966年11月啟用“東方紅+編號”為輪船命名。所有的客輪都叫東方紅某某號。所不同的是東方紅後麵跟的那第一個數字不同。四家航運公司的數字從1至4。
前世是直到1984年5月,上滬長江輪船公司的“東方紅”係列輪船,才複名為“江申號”係列輪船。
他們乘坐的客輪運行的線路,就是漢申線。
漢申線是漢口至上滬,有正快班之分,快班隻停靠漢口、九江、安慶、蕪湖、金陵、南通、上滬。
上水正班,上滬14點開,第三天9:40到安慶,經過43個小時40分鍾。
快班上滬18:30開,第三天7:50到安慶,經過37個小時20分鍾。
他們坐的是快班,從安慶到漢口,要經過30多個小時。
這個年代的長江客運還是很繁忙的,他們劇組如果坐火車也是30多個小時到漢口,嗯,所以還不如坐江輪呢。
江輪要比火車舒適一些。
整個劇組買的船票還是托關係買的,有四等艙,三等艙和二等艙。
四等艙是麵對麵的兩排鐵架子床,共有十六個床鋪。兩邊是門,門外是走道。
三等艙基本上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和部份輪船的第四層中後部,一個艙8-12個鋪位,也是上下鋪,每個艙室有一個洗手池。而四等艙乘客大多隻能去船中部的公共洗臉間。
二等艙大多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前部,兩個人一間艙,兩張單人床,裏麵有桌椅,有風扇,
二等艙一般隻有大輪才有,他們坐的快班上是有的,二等艙他們劇組也僅僅拿到了4張船票,有兩個艙室。
二等艙隻有劇組的導演和編劇才可以住。季宇寧和謝老爺子兩人一艙,張錚張導和她的愛人潘文展住另一個艙室。
季宇寧這一世是頭一次坐這種江輪,他感覺這個時代的江輪比綠皮火車要舒服多了。
不僅空間比較寬敞,另外船上的餐食也比火車上要強。
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看到船上的餐廳裏的份飯是2角5分一份,不要糧票,飯有3兩,還有鹹菜蓋澆飯每份1角,蛋炒飯2角。
另外,中午在餐廳還有紅燒大排和四喜丸子之類的菜品。這些菜價格就高一些了。
至少未來如果再拍戰爭場麵,他也算心裏有點兒譜了。
拍完這場戲之後,他們劇組算是在黃山周邊轉了一圈,從湯口到黟縣,到屯溪,到歙縣,整整在黃山附近兜了一圈。
到了8月中的時候,他們劇組在黃山附近的戲基本上也拍的差不多了,這個進度可是比前世要快的多了。
在湯口鎮的一個小電影院,劇組把洗印出來的片子放映了一下。
季宇寧這位老電影放映員一時手癢,還親自動手放映了兩盤。
“嗯,雲文耀拍的還真不錯,這鏡頭畫麵真漂亮。”
“嗯,他這些鏡頭平移的手法,還是小季建議的,這個想法挺不錯的。
我看了那個旋轉的鏡頭,也從來沒見過這麽拍的。”
“畫麵的構圖很不錯。
小雲的第1次掌鏡,幹的挺漂亮的。”
“小季這第1次執掌導筒,調度、鏡頭拍攝,還真是有自己的特點。
真是拍的又快又好。
看來下次他自己單獨指導影片,估計也沒什麽問題了。”
這個小電影院裏麵的觀眾,全都是劇組的成員,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都是一致認為拍得很好。
謝添老爺子最後說:
“咱們這次在黃山風景區拍的很順利,嗯,接下來就要趕到下一個拍攝點,鄂省的荊州古城。
現在聯係船票可能還得有兩天,我們今天已經跟景區聯係了,跟山上的賓館也聯係好了,明天咱們劇組去爬山。
明天晚上就住在山上,後天下來,預計大後天咱們出發,去下一個外景地。”
大家在黃山風景區拍戲的時候,雖然也去過一些景點,但沒有整體的在黃山風景區遊覽一遍,這次結束拍攝後,正好有這個機會,否則就白來了。
第2天淩晨眾人出發,從前山開始爬山。
從攬勝橋,經過慈光閣,半山寺,到達天都峰。
季宇寧前世來黃山旅遊兩次,都是先通過索道上後山的白鵝嶺,那時候都是新世紀了,他是在後山住宿,然後第2天從後山向前山翻。
他記得有一次是趕上黃山的三大高峰都開放,那次正好是有一個窗口期,從4月到10月份,這三個最高峰都可以遊覽。
那時候,黃山的幾大山峰都已經開始實行輪休製了。
不過這個時代可沒有輪休這一說,很多景區還是原汁原味,也沒有那麽多的護欄。
過了天都峰,就是玉屏樓迎客鬆,這個地方這時候也有負責拍照的景區工作人員,他們劇組肯定不需要,自己就有各種拍照設備。很多人都在此留影。照片的錢是劇組出,也不用自己出。
再往上就是蓮花峰,這是黃山的第一高峰。
上次拍百步雲梯的戲,就沒有爬這個峰。
再接著走,走過一線天,然後一直上到光明頂,這也是黃山的三大高峰之一。
爬山的過程中,季宇寧和兩個小花兒走在最前麵,他這一世身體素質非常強,爬起山來絲毫不覺得累。
不過他沒想到兩個小花兒居然也能跟得上,尤其是曉慶姐,這次就看得出來了,這姐姐身體真棒,怪不得前世能霍霍那麽多人。
反而是趙永生這耐力真差,遠遠的落在後麵。
當天他們是在後山投宿。
翌日,眾人下山。
在湯口鎮又住了一晚。
第3天,眾人乘車前往安慶。
他們劇組將在安慶乘江輪上行到漢口。然後再換乘江輪,到達荊州目的地。
到安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眾人在安慶又停留了一晚。
晚上睡了一覺後,劇組一行人登上了早晨7點50開船的“東方紅係列”客輪。
長江客輪主要由三家公司運營,客輪也相應的有不同的客輪名字,分別是渝州長江輪船公司的“江渝號係列”客輪;江城長江輪船公司的“江漢號係列”客輪和上滬長江輪船公司的“江申號係列”客輪。另外還有一家公司運營的是“江蕪號係列”客輪,不過規模比較小,後來也就沒有了。
江申號係列輪船主要承擔漢口至上滬段1125公裏的長江客運、貨運業務。
不過,這個時候的長江上的所有輪船,自1966年11月啟用“東方紅+編號”為輪船命名。所有的客輪都叫東方紅某某號。所不同的是東方紅後麵跟的那第一個數字不同。四家航運公司的數字從1至4。
前世是直到1984年5月,上滬長江輪船公司的“東方紅”係列輪船,才複名為“江申號”係列輪船。
他們乘坐的客輪運行的線路,就是漢申線。
漢申線是漢口至上滬,有正快班之分,快班隻停靠漢口、九江、安慶、蕪湖、金陵、南通、上滬。
上水正班,上滬14點開,第三天9:40到安慶,經過43個小時40分鍾。
快班上滬18:30開,第三天7:50到安慶,經過37個小時20分鍾。
他們坐的是快班,從安慶到漢口,要經過30多個小時。
這個年代的長江客運還是很繁忙的,他們劇組如果坐火車也是30多個小時到漢口,嗯,所以還不如坐江輪呢。
江輪要比火車舒適一些。
整個劇組買的船票還是托關係買的,有四等艙,三等艙和二等艙。
四等艙是麵對麵的兩排鐵架子床,共有十六個床鋪。兩邊是門,門外是走道。
三等艙基本上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和部份輪船的第四層中後部,一個艙8-12個鋪位,也是上下鋪,每個艙室有一個洗手池。而四等艙乘客大多隻能去船中部的公共洗臉間。
二等艙大多位於輪船的第三層前部,兩個人一間艙,兩張單人床,裏麵有桌椅,有風扇,
二等艙一般隻有大輪才有,他們坐的快班上是有的,二等艙他們劇組也僅僅拿到了4張船票,有兩個艙室。
二等艙隻有劇組的導演和編劇才可以住。季宇寧和謝老爺子兩人一艙,張錚張導和她的愛人潘文展住另一個艙室。
季宇寧這一世是頭一次坐這種江輪,他感覺這個時代的江輪比綠皮火車要舒服多了。
不僅空間比較寬敞,另外船上的餐食也比火車上要強。
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看到船上的餐廳裏的份飯是2角5分一份,不要糧票,飯有3兩,還有鹹菜蓋澆飯每份1角,蛋炒飯2角。
另外,中午在餐廳還有紅燒大排和四喜丸子之類的菜品。這些菜價格就高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