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文學社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先生當時遞花給年輕人的時候,他什麽也沒說,隻是臉上帶著微笑,是那種平和而又極為真誠的微笑。
前世有一位名人,曾經把這個故事寫在文章中。
“老先生的隔牆送花。他什麽也沒說,卻傳遞了美的領悟。
而對美的熱情,包含著生命的一切。這,真應了他那句文章名——無言之美。”
前世老先生手裏的花兒,好像是並沒有送出去。
不過這一世,領到朱老先生手中花的變成了季宇寧。
這位老先生在送花的時候,也不是什麽也沒說,而是出聲認可了季宇寧所說的“最美的,就是春天裏剛剛開的花”。
季宇寧算是和這位美學大師完成了第1次關於美的探討。雖然這次探討,也僅僅是雙方各說了一句話就結束了。
這一老一少也沒有互相詢問各自的姓名。
這次見麵,隻是一位老人向路過的一位年輕人送出了一朵花,而年輕人收下了這朵花,並表示了謝意。僅此而已。
季宇寧第2次見到這位朱老先生,是在幾個月後的研究生考試複試的考場上,當時朱老先生是他的口語考試的主考之一。
而那次英語口試,是季宇寧考的最出色的一次。
他今天稱唿朱老先生為老人家,這個稱唿還真的沒有叫錯。
朱老先生年輕的時候,曾經在桐城中學接受了係統的“桐城派古文”訓練,他被認為“可以接古文一線之傳”。
正因如此,朱老先生寫的文章說理深入淺出,且文字優美。文字像行雲流水,自在極了。
季宇寧的嶽母一家,就是桐城派方苞的後人,所以他和這位朱老先生是很有淵源的。
當然這是他後來才知道的。
和朱老先生道別,季宇寧手裏拿著那朵泡桐花,徑直走向北邊的俄文樓。
他這時候心裏很是開心,他感覺自己手裏拿著這朵花,仿佛自己也獲得了一種傳承。這種傳承來自於一位真正的大師。
這時候,他心裏湧出一句四言詩,“幸甚至哉”。
嗯,今天他得感謝梁小胖。否則他就不會至於此了。
如果不是梁小胖中午飯後借走了他的自行車,他就不會步行穿過燕南園去俄文樓上課,也就不會在悠悠然的漫步中碰到正在那裏手拿鮮花守株待兔的朱老頭了。
雖然他在京城大學已經待了將近兩個月了,但有些名人,也不是他說能碰到就能碰到的。
下午在俄文樓上完兩節課,季宇寧又接著走迴宿舍。
梁小胖已經迴來了,他下午是翹課騎車出去了,不知道幹什麽去了。
宿舍裏其他4個人都沒迴來,估計是在圖書館看書呢。
“季宇寧,我跟你說,下午我迴來的時候,在外邊看見謝冕老師,還有黃子平,黃貝佳,小查小平他們幾個人,在那兒正討論恢複咱們學校以前的文學社的事兒呢。”
小胖子又發揮出他包打聽的本事。
“我聽見他們還說到你。
是黃貝佳他們說,想要恢複文學社,就是咱們學校50年代搞的那個文學社,謝冕老師也特別讚同,謝老師50年代的時候,就是咱們中文係的學長。那時候他就是文學社的骨幹了。
後來我聽他們幾個說,文學社的社長估計得是咱們學校團委的人兼任,他們提的副社長人選第1個就是你,嗯,另外還提了陳見功,還有黃貝佳。”
小胖子說的文學社,季宇寧是知道的,這就是50年代到60年代期間,存續了10年的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
前世這個五四文學社是在今年的9月份恢複成立的。
而恢複這個文學社的提議是7月份提出的。是哲學係的一個學生提出的,這個人姓鄒。
沒想到這一世,在5月份的時候,中文係的人就提出要恢複這個文學社了。
季宇寧記得,這個五四文學社恢複以後,第2年就創立了自己的刊物,刊物的名字就叫未名湖。
他穿越的時候,這個未名湖的刊物仍然存在。
雖然是京城大學的內部刊物,但在社會上還是很有名氣的。
“後來謝冕老師說,他跟團委的人去說說,以爭取團委的支持。
他說沒有團委的財力支持,這個文學社根本就辦不起來。
另外他說現在咱們77級的第2批擴招還沒有結束,已經擴招的同學也還沒有全部入校呢。
所以他覺得還不如再等一等,等到下個月,等擴招的人全部入校以後,然後再討論恢複五四文學社這件事兒。”
“梁佐,你是不是也挺想參加這個五四文學社的?”
季宇寧有印象,前世梁佐好像也是這個文學社的積極參與者。
“嗯,我聽了我也覺得挺心動的,本來我覺得這個文學社我們中文係的就應該多參與。
那季宇寧,你覺得搞這個文學社怎麽樣?”
“挺好的呀,學校裏我覺得應該有這麽一個文學的團體。
對了,那這樣咱們宿舍除了薑明安,剩下5個人都可以參與進來,另外旁邊宿舍的還有像黃子平他們,還有樓上的黃貝佳,還有小查小平他們,這些人都可以參與。”
季宇寧已經打定了主意,他準備參與到這個五四文學社的創建中去。甚至他還會提議創建文學社的刊物未名湖。
反正這個五四文學社也會成立,即便他不參與,這個文學成立以後,也一定會來麻煩他。他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還不如他作為77級學生中的文學大佬直接參與,等這個文學社創立以後,然後他就甩手,隻做指導,不做具體的事情,那些具體的事情,讓底下人辦去吧。
他估計參與這個文學社的人,還是會像前世那樣,會以中文係,還有哲學係的人為主。
前世他上大學的時候,他們就管中文係的人叫“無事忙”,管哲學係的人叫“閑得慌”。
當天晚上,他從圖書館迴到宿舍的時候,他們的宿舍房間裏擠了滿滿的一屋子人,全都是中文係的“無事忙”。
大家正在熱烈的討論著恢複成立五四文學社的事兒。
看來這種消息在學校裏傳播的是相當快的。
大家都在宿舍裏等著他呢。
在討論中,季宇寧把前世的那個文學社的刊物未名湖的設想說了出來。
這下,在這一世,他就成為了提議設立未名湖刊物的那個人了。
前世有一位名人,曾經把這個故事寫在文章中。
“老先生的隔牆送花。他什麽也沒說,卻傳遞了美的領悟。
而對美的熱情,包含著生命的一切。這,真應了他那句文章名——無言之美。”
前世老先生手裏的花兒,好像是並沒有送出去。
不過這一世,領到朱老先生手中花的變成了季宇寧。
這位老先生在送花的時候,也不是什麽也沒說,而是出聲認可了季宇寧所說的“最美的,就是春天裏剛剛開的花”。
季宇寧算是和這位美學大師完成了第1次關於美的探討。雖然這次探討,也僅僅是雙方各說了一句話就結束了。
這一老一少也沒有互相詢問各自的姓名。
這次見麵,隻是一位老人向路過的一位年輕人送出了一朵花,而年輕人收下了這朵花,並表示了謝意。僅此而已。
季宇寧第2次見到這位朱老先生,是在幾個月後的研究生考試複試的考場上,當時朱老先生是他的口語考試的主考之一。
而那次英語口試,是季宇寧考的最出色的一次。
他今天稱唿朱老先生為老人家,這個稱唿還真的沒有叫錯。
朱老先生年輕的時候,曾經在桐城中學接受了係統的“桐城派古文”訓練,他被認為“可以接古文一線之傳”。
正因如此,朱老先生寫的文章說理深入淺出,且文字優美。文字像行雲流水,自在極了。
季宇寧的嶽母一家,就是桐城派方苞的後人,所以他和這位朱老先生是很有淵源的。
當然這是他後來才知道的。
和朱老先生道別,季宇寧手裏拿著那朵泡桐花,徑直走向北邊的俄文樓。
他這時候心裏很是開心,他感覺自己手裏拿著這朵花,仿佛自己也獲得了一種傳承。這種傳承來自於一位真正的大師。
這時候,他心裏湧出一句四言詩,“幸甚至哉”。
嗯,今天他得感謝梁小胖。否則他就不會至於此了。
如果不是梁小胖中午飯後借走了他的自行車,他就不會步行穿過燕南園去俄文樓上課,也就不會在悠悠然的漫步中碰到正在那裏手拿鮮花守株待兔的朱老頭了。
雖然他在京城大學已經待了將近兩個月了,但有些名人,也不是他說能碰到就能碰到的。
下午在俄文樓上完兩節課,季宇寧又接著走迴宿舍。
梁小胖已經迴來了,他下午是翹課騎車出去了,不知道幹什麽去了。
宿舍裏其他4個人都沒迴來,估計是在圖書館看書呢。
“季宇寧,我跟你說,下午我迴來的時候,在外邊看見謝冕老師,還有黃子平,黃貝佳,小查小平他們幾個人,在那兒正討論恢複咱們學校以前的文學社的事兒呢。”
小胖子又發揮出他包打聽的本事。
“我聽見他們還說到你。
是黃貝佳他們說,想要恢複文學社,就是咱們學校50年代搞的那個文學社,謝冕老師也特別讚同,謝老師50年代的時候,就是咱們中文係的學長。那時候他就是文學社的骨幹了。
後來我聽他們幾個說,文學社的社長估計得是咱們學校團委的人兼任,他們提的副社長人選第1個就是你,嗯,另外還提了陳見功,還有黃貝佳。”
小胖子說的文學社,季宇寧是知道的,這就是50年代到60年代期間,存續了10年的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
前世這個五四文學社是在今年的9月份恢複成立的。
而恢複這個文學社的提議是7月份提出的。是哲學係的一個學生提出的,這個人姓鄒。
沒想到這一世,在5月份的時候,中文係的人就提出要恢複這個文學社了。
季宇寧記得,這個五四文學社恢複以後,第2年就創立了自己的刊物,刊物的名字就叫未名湖。
他穿越的時候,這個未名湖的刊物仍然存在。
雖然是京城大學的內部刊物,但在社會上還是很有名氣的。
“後來謝冕老師說,他跟團委的人去說說,以爭取團委的支持。
他說沒有團委的財力支持,這個文學社根本就辦不起來。
另外他說現在咱們77級的第2批擴招還沒有結束,已經擴招的同學也還沒有全部入校呢。
所以他覺得還不如再等一等,等到下個月,等擴招的人全部入校以後,然後再討論恢複五四文學社這件事兒。”
“梁佐,你是不是也挺想參加這個五四文學社的?”
季宇寧有印象,前世梁佐好像也是這個文學社的積極參與者。
“嗯,我聽了我也覺得挺心動的,本來我覺得這個文學社我們中文係的就應該多參與。
那季宇寧,你覺得搞這個文學社怎麽樣?”
“挺好的呀,學校裏我覺得應該有這麽一個文學的團體。
對了,那這樣咱們宿舍除了薑明安,剩下5個人都可以參與進來,另外旁邊宿舍的還有像黃子平他們,還有樓上的黃貝佳,還有小查小平他們,這些人都可以參與。”
季宇寧已經打定了主意,他準備參與到這個五四文學社的創建中去。甚至他還會提議創建文學社的刊物未名湖。
反正這個五四文學社也會成立,即便他不參與,這個文學成立以後,也一定會來麻煩他。他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還不如他作為77級學生中的文學大佬直接參與,等這個文學社創立以後,然後他就甩手,隻做指導,不做具體的事情,那些具體的事情,讓底下人辦去吧。
他估計參與這個文學社的人,還是會像前世那樣,會以中文係,還有哲學係的人為主。
前世他上大學的時候,他們就管中文係的人叫“無事忙”,管哲學係的人叫“閑得慌”。
當天晚上,他從圖書館迴到宿舍的時候,他們的宿舍房間裏擠了滿滿的一屋子人,全都是中文係的“無事忙”。
大家正在熱烈的討論著恢複成立五四文學社的事兒。
看來這種消息在學校裏傳播的是相當快的。
大家都在宿舍裏等著他呢。
在討論中,季宇寧把前世的那個文學社的刊物未名湖的設想說了出來。
這下,在這一世,他就成為了提議設立未名湖刊物的那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