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希望如此吧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叔在飯桌上,又提到了他今天上午在王府井書店看到排隊購買季宇寧新書的場麵。
他又忍不住提到內地現在的稿酬的規定。
“這樣低的稿酬比例,那豈不是太不公平了嗎?
我算了算,如果一本書售價是不到一塊錢,賣了100萬本。那就是收入100萬書款。
按照香江一般的出版社的成本費用看,香江一般出版社出一本書,給作者的版稅要占10%~20%,而印製的成本則是20%左右,剩下的,就是其他發行宣傳運輸等成本,還有利潤空間。
內地的成本費用我不太清楚,但我覺得內地出一本書,所有的成本,從印製到最終發行的成本,加起來也不會超過50%,估計能有個超過40%就差不多了。
那剩下的百分之五六十,就都是出版社的利潤了。
一本書如果最終銷售額是100萬本,迴收的書款,就是將近100萬元。
這100萬的書款,出版社掙去了五六十萬,給作者,也就是阿寧,才給他幾百塊錢的稿酬。這稿酬還是一次性的。根本就沒有印數的分成。無論後麵加印多少次,都跟作者沒關係了。
而一本書也許要寫上幾年的時間,這樣平均下來,作者寫書的收入,可能連寫書收集資料的花費都不夠啊。真是白白的搭上了自己的功夫。
即便作者自己有基本工資,可是這樣寫書,最終實際上是賠錢的。
這種賠錢又賠功夫的事情,最終隻是賺得了一個名氣。
這以後誰還努力進行創作呢。
這樣不合理的事情,其他地方也是沒有的。”
“海寧,其實60年代國內是有印數稿酬的規定的,但僅僅施行了很短的時間。
我那個時候還在大學裏教課。
後來連稿酬都取消了,寫書發表文章是沒有稿酬的。
這稿酬取消,就一直取消了11年。
直到去年上半年,才又重新恢複稿酬。
雖然這個稿酬水平很低,隻有50年代我們那時候寫東西的稿酬的三分之一,但總歸是有了一點兒子額外的收入。
寧寧還不錯,他去年下半年寫了不少東西,他的收入已經比現在國內其他普通人的收入要高的多了。
以後也許還會慢慢恢複印數稿酬,這種不合理,以後慢慢都會改過來的。
現在啊,很多事情也在改,但就是太慢了。
唉。”
老爹看著海寧叔一臉的不理解和憤憤不平,也隻能是最後歎一口氣。
“去年香江有15個華商組團,迴內地考察,是那位莊老先生組織,並且自己帶隊。
但迴來以後,大家也沒什麽下文了。
我私下裏也問了問。
都感覺不太好。
其中有一點,就是在企業裏大家的工作狀態。
這種工作狀態就是幹多幹少,都是一個樣,大家都是主要拿基本的工資,大家收入也都差不多。
而且最令這些人難以理解的,就是在企業裏,沒有開除這一說。
如果一個企業,就連開除一個員工都做不到,那這個企業根本就沒有管理可言,那這個企業怎麽能夠有效率的運營呢。
大家都是一起混日子。”
海寧叔又接著說起另一件他理解不了的事情了。臉色更不好了。
“海寧啊,你說的對,現在啊,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不能拉開距離。
大家一起打發這窮日子。
這就是公平。”
老娘也插言道。
不過她話裏也滿滿的都是無奈。
“寧叔啊,我覺得如果大家都覺得這樣不行,這樣不合理,那就離改變不遠了。
就像在股市上樓市上看到已經要觸底了,那就一定很快就會反彈往上走了。”
季宇寧知道,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要有大的變化了。
他寧叔這次迴來探親,見到他們一家是非常高興的。
但看到內地的情況,卻是有很多的不理解。
他還是要給他這個寧叔一些希望。
“希望如此吧。”
寧叔聽到他這個侄子的話,還是露出了笑容。
1月29日,星期天。
這天大家都休息。季宇寧一家四口陪著他海寧叔一早去故宮。
一行人乘坐的紅旗車,一直開到了故宮的午門廣場。
5個人下車後,司機就把車又開到故宮的北門,在那兒等著他們。
這個時候的故宮是有門票的,門票兩毛錢,季宇寧記得前世是1979年,門票就要漲到三毛錢了。
進到故宮裏麵,這裏遊人隻有三三兩兩的,顯得很空曠。
很多宮殿這個時候都是開放的,而且所有開放的宮殿,遊人都可以很自由的進入參觀。
而前世季宇寧記得大部分的宮殿是不允許入內參觀的,外麵都有一個遊人止步的牌子。
季宇寧在售票處買門票的時候,看見有賣故宮簡介的,幾分錢一份。
這個簡介,好像已經有好多年都是這個價格。
季宇寧沒買這個簡介,整個遊覽過程都是由他來解說。
有很多內容都是他後世的記憶。
這一次,能有機會看到一些後世不能入內的地方,對他來講,也是一個機會。
他們一行人把現在故宮內所有開放的區域幾乎都轉了一圈,等到走到北門神武門的時候,已經11:30了,他們已經在故宮裏參觀了三個小時。
之後眾人又去了對麵的景山公園。景山是這個月才剛剛恢複開放的。
花了十幾分鍾的時間,大家登上景山的最高點萬春亭。
向南望去,剛剛參觀完的整個故宮,如在目前,仿佛觸手可及。
再往上看,碧空如洗。澄澈的天空,把故宮那一排一排的黃色琉璃瓦映襯得異常清晰。
往四周看,這個時候京城的高樓大廈很少,整個故宮的天際線非常的漂亮。
飽覽了好一陣子京城的中軸線風光,大家才下山。
原路出南門,上車,去前門烤鴨店。
今天是僑辦提前向前門烤鴨店預定的宴席,是6人一桌的宴席。
他們到前門的北京烤鴨店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一點了。
整個烤鴨店的1樓大廳裏,人仍然坐得滿滿當當的。
周日來這裏用餐的人異常的多。
他們幸好是提前預定了。
烤鴨店給安排的是一間包房。
菜是四冷葷,四熱菜,加烤鴨。
四冷葷是拌鴨掌,鹵胗肝,鹽水鴨肝,水晶鴨舌。
四熱菜是火燎鴨心,酥炸鴨脯,糟溜鴨三白,燴鴨四寶。
兩甜品是核桃酪,杏仁豆腐。
主食是荷葉餅,芝麻燒餅。
他又忍不住提到內地現在的稿酬的規定。
“這樣低的稿酬比例,那豈不是太不公平了嗎?
我算了算,如果一本書售價是不到一塊錢,賣了100萬本。那就是收入100萬書款。
按照香江一般的出版社的成本費用看,香江一般出版社出一本書,給作者的版稅要占10%~20%,而印製的成本則是20%左右,剩下的,就是其他發行宣傳運輸等成本,還有利潤空間。
內地的成本費用我不太清楚,但我覺得內地出一本書,所有的成本,從印製到最終發行的成本,加起來也不會超過50%,估計能有個超過40%就差不多了。
那剩下的百分之五六十,就都是出版社的利潤了。
一本書如果最終銷售額是100萬本,迴收的書款,就是將近100萬元。
這100萬的書款,出版社掙去了五六十萬,給作者,也就是阿寧,才給他幾百塊錢的稿酬。這稿酬還是一次性的。根本就沒有印數的分成。無論後麵加印多少次,都跟作者沒關係了。
而一本書也許要寫上幾年的時間,這樣平均下來,作者寫書的收入,可能連寫書收集資料的花費都不夠啊。真是白白的搭上了自己的功夫。
即便作者自己有基本工資,可是這樣寫書,最終實際上是賠錢的。
這種賠錢又賠功夫的事情,最終隻是賺得了一個名氣。
這以後誰還努力進行創作呢。
這樣不合理的事情,其他地方也是沒有的。”
“海寧,其實60年代國內是有印數稿酬的規定的,但僅僅施行了很短的時間。
我那個時候還在大學裏教課。
後來連稿酬都取消了,寫書發表文章是沒有稿酬的。
這稿酬取消,就一直取消了11年。
直到去年上半年,才又重新恢複稿酬。
雖然這個稿酬水平很低,隻有50年代我們那時候寫東西的稿酬的三分之一,但總歸是有了一點兒子額外的收入。
寧寧還不錯,他去年下半年寫了不少東西,他的收入已經比現在國內其他普通人的收入要高的多了。
以後也許還會慢慢恢複印數稿酬,這種不合理,以後慢慢都會改過來的。
現在啊,很多事情也在改,但就是太慢了。
唉。”
老爹看著海寧叔一臉的不理解和憤憤不平,也隻能是最後歎一口氣。
“去年香江有15個華商組團,迴內地考察,是那位莊老先生組織,並且自己帶隊。
但迴來以後,大家也沒什麽下文了。
我私下裏也問了問。
都感覺不太好。
其中有一點,就是在企業裏大家的工作狀態。
這種工作狀態就是幹多幹少,都是一個樣,大家都是主要拿基本的工資,大家收入也都差不多。
而且最令這些人難以理解的,就是在企業裏,沒有開除這一說。
如果一個企業,就連開除一個員工都做不到,那這個企業根本就沒有管理可言,那這個企業怎麽能夠有效率的運營呢。
大家都是一起混日子。”
海寧叔又接著說起另一件他理解不了的事情了。臉色更不好了。
“海寧啊,你說的對,現在啊,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不能拉開距離。
大家一起打發這窮日子。
這就是公平。”
老娘也插言道。
不過她話裏也滿滿的都是無奈。
“寧叔啊,我覺得如果大家都覺得這樣不行,這樣不合理,那就離改變不遠了。
就像在股市上樓市上看到已經要觸底了,那就一定很快就會反彈往上走了。”
季宇寧知道,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要有大的變化了。
他寧叔這次迴來探親,見到他們一家是非常高興的。
但看到內地的情況,卻是有很多的不理解。
他還是要給他這個寧叔一些希望。
“希望如此吧。”
寧叔聽到他這個侄子的話,還是露出了笑容。
1月29日,星期天。
這天大家都休息。季宇寧一家四口陪著他海寧叔一早去故宮。
一行人乘坐的紅旗車,一直開到了故宮的午門廣場。
5個人下車後,司機就把車又開到故宮的北門,在那兒等著他們。
這個時候的故宮是有門票的,門票兩毛錢,季宇寧記得前世是1979年,門票就要漲到三毛錢了。
進到故宮裏麵,這裏遊人隻有三三兩兩的,顯得很空曠。
很多宮殿這個時候都是開放的,而且所有開放的宮殿,遊人都可以很自由的進入參觀。
而前世季宇寧記得大部分的宮殿是不允許入內參觀的,外麵都有一個遊人止步的牌子。
季宇寧在售票處買門票的時候,看見有賣故宮簡介的,幾分錢一份。
這個簡介,好像已經有好多年都是這個價格。
季宇寧沒買這個簡介,整個遊覽過程都是由他來解說。
有很多內容都是他後世的記憶。
這一次,能有機會看到一些後世不能入內的地方,對他來講,也是一個機會。
他們一行人把現在故宮內所有開放的區域幾乎都轉了一圈,等到走到北門神武門的時候,已經11:30了,他們已經在故宮裏參觀了三個小時。
之後眾人又去了對麵的景山公園。景山是這個月才剛剛恢複開放的。
花了十幾分鍾的時間,大家登上景山的最高點萬春亭。
向南望去,剛剛參觀完的整個故宮,如在目前,仿佛觸手可及。
再往上看,碧空如洗。澄澈的天空,把故宮那一排一排的黃色琉璃瓦映襯得異常清晰。
往四周看,這個時候京城的高樓大廈很少,整個故宮的天際線非常的漂亮。
飽覽了好一陣子京城的中軸線風光,大家才下山。
原路出南門,上車,去前門烤鴨店。
今天是僑辦提前向前門烤鴨店預定的宴席,是6人一桌的宴席。
他們到前門的北京烤鴨店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一點了。
整個烤鴨店的1樓大廳裏,人仍然坐得滿滿當當的。
周日來這裏用餐的人異常的多。
他們幸好是提前預定了。
烤鴨店給安排的是一間包房。
菜是四冷葷,四熱菜,加烤鴨。
四冷葷是拌鴨掌,鹵胗肝,鹽水鴨肝,水晶鴨舌。
四熱菜是火燎鴨心,酥炸鴨脯,糟溜鴨三白,燴鴨四寶。
兩甜品是核桃酪,杏仁豆腐。
主食是荷葉餅,芝麻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