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高考報名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天早上,季宇寧又是早早的來到遠東賓館。
今天,是這一次短篇小說座談會正式開幕的日子。
昨天一天,實際上是開幕前醞釀的一天。
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中,張主編做了一個開幕講話,比起昨天上午的開場白,這個講話是比較正式的。
他在講話中,總結了這一次座談會要討論的5個方麵的問題,這都是關於文學創作的問題,是一種純粹的業務探討。
季宇寧估計,未來的三四天,座談會都會圍繞這5個創作方麵的問題進行探討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季宇寧剛入座,就看見張主編在向他招手,讓他過去。
“小季,昨天晚上,許以把你那篇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給我看了。
我看了感覺好驚豔,沒想到科幻小說還能這麽好看。
我當時正好在沙老的房間裏。
沙老後來也看了一下這部小說,他的評價是這篇小說看完了,感覺好巴適。”
坐在張主編身邊的沙老,聽了也笑起來,然後用川音又說了一句,好巴適。
同桌的周先生,還有孫先生,李季等幾位老爺子也都笑了起來。
川省人一般都很幽默,巴適這個詞幾乎就可以形容一切了。
“沙老說好巴適,就是說你這篇小說寫的氣勢恢宏,看了以後,讓人整個精神都為之一振。精神很愉悅,就像享受了一道美食一樣。”
劉主編又跟著解釋了一下。
好巴適這個詞一般都是川人更多的用來形容食物的美味。如果吃完飯,說一句好巴適,就是說明這個菜非常好吃,吃的非常舒服,非常正宗。
“你這篇科幻小說,我也覺得適合寫長篇小說,它本來就是長篇小說的題材。
不過現在確實就像你昨天跟許以說的那樣,如果是科幻長篇小說,出版確實麻煩。
作為短篇小說,完全可以先刊登在我們雜誌上。
以後有時間的時候,我覺得你最好把它寫成長篇的。
前一陣子,我去沈老那兒。
他當時就跟我說起你那篇中篇小說那五,他覺得那篇小說實際上也是長篇的結構,說你完全有能力寫一部出色的長篇小說。
後天,沈老也要來我們的座談會,到時候他也會見見你。”
“小季啊,你這老是給老張他們投稿,昨天跟我說的,你要投給我們詩刊的詩稿,帶來了沒有?
還讓我向你催稿,你這個小子。”
坐在張主編身邊的李季,忍不住笑著插言道。
“哎喲,李老師,我昨天沒帶詩稿,今天特地帶過來,向您交稿。”
李季在身邊騰出一張椅子,讓季宇寧坐下。
“行啊,這菜還沒上來,你先把詩稿給我看看。”
季宇寧連忙從身上背著的挎包裏掏出詩稿,交給李老師。
詩又是有十幾首,和他上次向詩刊投稿的數量差不多。
其中他為在上滬文藝複刊號上寫的那首青春詩,加了一個青春之二和之三。這和前世席女士的那組詩青春三首是一樣的。
另外這十幾首詩中,還有一首席女士的代表作,蓮的心事。
季宇寧記得,前世這首詩是80年代創作的。後來這首詩是入選在大學語文的課本裏。
李季一邊看,一邊輕聲吟詠,一邊點頭,還把看過的詩稿遞給一桌上的其他人。
季宇寧看到那位平常表情淡淡的、不苟言笑的孫老師,看到他寫的那首蓮的心事,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嗯,小季,你這首蓮的心事,寫的真是不錯,很有古典韻味,就像你寫的那首月之故鄉一樣。”
這是李季李老師的評論。
“李老師,這首詩是以女性的口吻寫出的。就和那青春之二和青春之三同樣的,也是用女性的口吻寫的。
我最近正在構思一個中篇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內心如蓮的中年女醫生。
這首詩就會出現在這篇小說中,以這位主人公的口吻說出來。這位主人公當時是在迴憶自己那像夏荷一樣的時光。
小說裏有很多迴憶的片段。”
“哦,小季,許以跟我說過,說你現在在構思一個中篇,那這篇小說現在構思的怎麽樣了?準備的怎麽樣了?”
張主編聽了,很有興趣的問道。
“張主編,這個中篇小說,我這還正在醞釀中,因為這裏麵涉及到很多醫學的專業方麵的知識,我現在正在看好多醫學方麵的書,比如內科學,解剖學,眼科學等等的,嗯,我估計還得且看一陣子呢。
另外,我最近還想聯係一些醫院,一些大醫院。想觀摩一下他們的手術,能夠進他們的手術室,看一看手術的過程。”
“哦,那要不要我們人民文學雜誌社給你出一個相關的證明手續。方便你去體驗醫院這方麵的生活。”
季宇寧一聽,他以前倒沒想過這一點。如果以人民文學雜誌社的名義出個證明,去跟醫院方麵,也就是協和醫院去聯係,那肯定是方便的太多了。
畢竟他個人托關係去聯係,和他拿著人民文學的介紹信和單位函件去聯係,人家的重視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太好了,我是想聯係協和醫院。如果拿著人民文學雜誌社的相關函件,那就會方便多了。”
10月21日,周五。
這一天是重陽節。
當天發行的人民日報在第一版發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同時也在頭版配發了《搞好大學招生工作是全國人民的希望》的社論。
這個消息使得整個社會頓時沸騰了。
終於恢複了已經中斷10年的高考製度,無數的青年人迎來了希望的春天。
季宇寧是上午在座談會會議室,看到人民日報上的這條消息的。
當然他有前世的記憶,他早就知道這一天了。
下午,他跟許以說了一下,他提前離開了會議室。
他急火火的蹬著車直奔電影研究所。
他是生怕所裏的領導們又早退了。
還好,下午4:30到所裏的時候,馬所長還在他的辦公室。
季宇寧趕緊過去,跟馬所長說了一下,他要高考報名的事兒。
馬組長也不廢話,馬上就把證明給他開了出來。
季宇寧看著時間還早,他立即騎車直奔北新橋街道革委會。
他趕到街道革委會的時候,還不到下午5點。
革委會的人還沒下班。革委會裏的高考招生辦的人也都還在。
他馬上拿出自己的單位證明,填了報名申請表,交了報名費,辦理了報名手續。
過些天,他還要再來拿招生資料和報誌願。
今天,是這一次短篇小說座談會正式開幕的日子。
昨天一天,實際上是開幕前醞釀的一天。
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中,張主編做了一個開幕講話,比起昨天上午的開場白,這個講話是比較正式的。
他在講話中,總結了這一次座談會要討論的5個方麵的問題,這都是關於文學創作的問題,是一種純粹的業務探討。
季宇寧估計,未來的三四天,座談會都會圍繞這5個創作方麵的問題進行探討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季宇寧剛入座,就看見張主編在向他招手,讓他過去。
“小季,昨天晚上,許以把你那篇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給我看了。
我看了感覺好驚豔,沒想到科幻小說還能這麽好看。
我當時正好在沙老的房間裏。
沙老後來也看了一下這部小說,他的評價是這篇小說看完了,感覺好巴適。”
坐在張主編身邊的沙老,聽了也笑起來,然後用川音又說了一句,好巴適。
同桌的周先生,還有孫先生,李季等幾位老爺子也都笑了起來。
川省人一般都很幽默,巴適這個詞幾乎就可以形容一切了。
“沙老說好巴適,就是說你這篇小說寫的氣勢恢宏,看了以後,讓人整個精神都為之一振。精神很愉悅,就像享受了一道美食一樣。”
劉主編又跟著解釋了一下。
好巴適這個詞一般都是川人更多的用來形容食物的美味。如果吃完飯,說一句好巴適,就是說明這個菜非常好吃,吃的非常舒服,非常正宗。
“你這篇科幻小說,我也覺得適合寫長篇小說,它本來就是長篇小說的題材。
不過現在確實就像你昨天跟許以說的那樣,如果是科幻長篇小說,出版確實麻煩。
作為短篇小說,完全可以先刊登在我們雜誌上。
以後有時間的時候,我覺得你最好把它寫成長篇的。
前一陣子,我去沈老那兒。
他當時就跟我說起你那篇中篇小說那五,他覺得那篇小說實際上也是長篇的結構,說你完全有能力寫一部出色的長篇小說。
後天,沈老也要來我們的座談會,到時候他也會見見你。”
“小季啊,你這老是給老張他們投稿,昨天跟我說的,你要投給我們詩刊的詩稿,帶來了沒有?
還讓我向你催稿,你這個小子。”
坐在張主編身邊的李季,忍不住笑著插言道。
“哎喲,李老師,我昨天沒帶詩稿,今天特地帶過來,向您交稿。”
李季在身邊騰出一張椅子,讓季宇寧坐下。
“行啊,這菜還沒上來,你先把詩稿給我看看。”
季宇寧連忙從身上背著的挎包裏掏出詩稿,交給李老師。
詩又是有十幾首,和他上次向詩刊投稿的數量差不多。
其中他為在上滬文藝複刊號上寫的那首青春詩,加了一個青春之二和之三。這和前世席女士的那組詩青春三首是一樣的。
另外這十幾首詩中,還有一首席女士的代表作,蓮的心事。
季宇寧記得,前世這首詩是80年代創作的。後來這首詩是入選在大學語文的課本裏。
李季一邊看,一邊輕聲吟詠,一邊點頭,還把看過的詩稿遞給一桌上的其他人。
季宇寧看到那位平常表情淡淡的、不苟言笑的孫老師,看到他寫的那首蓮的心事,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嗯,小季,你這首蓮的心事,寫的真是不錯,很有古典韻味,就像你寫的那首月之故鄉一樣。”
這是李季李老師的評論。
“李老師,這首詩是以女性的口吻寫出的。就和那青春之二和青春之三同樣的,也是用女性的口吻寫的。
我最近正在構思一個中篇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內心如蓮的中年女醫生。
這首詩就會出現在這篇小說中,以這位主人公的口吻說出來。這位主人公當時是在迴憶自己那像夏荷一樣的時光。
小說裏有很多迴憶的片段。”
“哦,小季,許以跟我說過,說你現在在構思一個中篇,那這篇小說現在構思的怎麽樣了?準備的怎麽樣了?”
張主編聽了,很有興趣的問道。
“張主編,這個中篇小說,我這還正在醞釀中,因為這裏麵涉及到很多醫學的專業方麵的知識,我現在正在看好多醫學方麵的書,比如內科學,解剖學,眼科學等等的,嗯,我估計還得且看一陣子呢。
另外,我最近還想聯係一些醫院,一些大醫院。想觀摩一下他們的手術,能夠進他們的手術室,看一看手術的過程。”
“哦,那要不要我們人民文學雜誌社給你出一個相關的證明手續。方便你去體驗醫院這方麵的生活。”
季宇寧一聽,他以前倒沒想過這一點。如果以人民文學雜誌社的名義出個證明,去跟醫院方麵,也就是協和醫院去聯係,那肯定是方便的太多了。
畢竟他個人托關係去聯係,和他拿著人民文學的介紹信和單位函件去聯係,人家的重視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太好了,我是想聯係協和醫院。如果拿著人民文學雜誌社的相關函件,那就會方便多了。”
10月21日,周五。
這一天是重陽節。
當天發行的人民日報在第一版發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同時也在頭版配發了《搞好大學招生工作是全國人民的希望》的社論。
這個消息使得整個社會頓時沸騰了。
終於恢複了已經中斷10年的高考製度,無數的青年人迎來了希望的春天。
季宇寧是上午在座談會會議室,看到人民日報上的這條消息的。
當然他有前世的記憶,他早就知道這一天了。
下午,他跟許以說了一下,他提前離開了會議室。
他急火火的蹬著車直奔電影研究所。
他是生怕所裏的領導們又早退了。
還好,下午4:30到所裏的時候,馬所長還在他的辦公室。
季宇寧趕緊過去,跟馬所長說了一下,他要高考報名的事兒。
馬組長也不廢話,馬上就把證明給他開了出來。
季宇寧看著時間還早,他立即騎車直奔北新橋街道革委會。
他趕到街道革委會的時候,還不到下午5點。
革委會的人還沒下班。革委會裏的高考招生辦的人也都還在。
他馬上拿出自己的單位證明,填了報名申請表,交了報名費,辦理了報名手續。
過些天,他還要再來拿招生資料和報誌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