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代人的心聲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汪廠長笑了笑,他應該是明白季宇寧的意思了。
他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說,反正以後來日方長。
就像季宇寧這小子說的,他有劇本就拿過來。這樣也挺好。本身想讓這小子過來,不就是因為他寫的電影劇本不錯嗎?
汪廠長仍然是笑眯眯的說:
“行,以後你有好的劇本,你就拿過來給我看。
咱們北影廠最缺的就是好劇本。
今天你來,還是我請你吃烤鴨。
以後啊,你每次拿過來一個好劇本,我就請你吃一頓烤鴨。”
中午吃飯的時候,汪廠長一邊給他夾著烤鴨,一邊又問起來他新寫的劇本的情況。
“你小子就要開動第3個劇本。還是喜劇片啊?”
“保證是喜劇片,而且這部片子連音樂帶主題歌,我都包辦了。”
汪廠長沒細問這第3個電影劇本的內容,這是規矩。沒寫出來,最好別問。
季宇寧也不準備說,因為一旦他說出計劃生育那4個字,就等於給北影廠那幾十個編劇提了個醒了。
那個劇本前世本身就是順應時代而作。內容結構都不複雜。好寫的很。
季宇寧說的主題歌,就是前世電影甜蜜的事業中的那兩首很出名的歌曲。在整個80年代都是流行一時的。可以說是代表了那一個時代的歌曲。
那兩首歌由他寫出來,很符合他現在的人設。也就是既是詩人,又能填詞譜曲。而且他還能演唱。
吃著烤鴨,汪廠長又忍不住問了一句。
“小季,真的不考慮來我們這兒,你來了馬上可以給你分宿舍,這多好。”
季宇寧就是笑,不吭聲。他嘴裏全是鴨子肉,也說不出話來。
他心說,那種筒子樓,分給我住,我都不願意住。
再說了,他要真的來北影廠,就別說吃鴨子了,估計連鴨架子湯都喝不上。
他記得前世這位汪廠長挖人可是很下本的,像好多演員,他給挖過來,都是要給人家對方單位培養費的,動輒就是幾萬塊錢。
像季宇寧這樣的,幾天就能寫一個好劇本的,給分一間宿舍,就能挖過來,那太合算了。
吃完飯,季宇寧興高采烈的,油光滿麵的,騎著車迴家了。
他就等著北影廠下周上會,過會以後,就能拿錢了,而且隻是拿一部分,還有後麵的錢呢。
汪廠長真是好人呐,這個世界上請他吃烤鴨的就是好人,他來到這個世界上,請他吃前兩頓飯的,就是汪廠長這個大好人。
他這時候倒是忘了,他是用好劇本換來的鴨子。以後他但凡有好劇本,馬上就會想到北影廠的烤鴨子。
汪廠長這個大好人,正用烤鴨子勾著他呢。
晚飯前,他又接到了廣播電台馬大姐的電話。一般這時候他總會在家。
馬大姐說,明天錄那首一直難忘的歌,電台領導都非常重視,可能有幾個台長也要到錄音棚現場來。
9月14日,周三。下午。
季宇寧到華夏廣播電台地下錄音棚的時候,已經有好多人在等著他了,比他前幾次來錄音的時候,人要明顯多出不少。
最顯眼的是三個副台長,馬大姐介紹,一個是負責文藝部的副台長,一個負責台播部的,還有一個是負責國際台的,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對國外廣播的京城電台,明年這個京城電台,就要改成華夏國際廣播電台了。
三位領導對季宇寧同誌先是誇獎,接著是鼓勵,最後是期待。
季宇寧很誠懇的表了表決心。他心裏說,到電台錄節目,又有錢拿,又能出名,這麽好的事兒,傻子才不幹呢。
到正式開錄的時候,季宇寧情緒非常的飽滿,一遍就過了。
唱這首歌,他的體會是,技巧是次要的,關鍵是內在的情感要充分的表現出來,通過聲音表現出來,而這一點,往往很多歌手都做不到。
這首歌表現了特定時代青年的精神麵貌和心路曆程,並賦予“蹉跎歲月”以更深刻的情感內涵。
歌曲的曲調委婉流暢,深沉的情感中帶有一種憂鬱的感觸和一種迷惘的追求。
歌曲以“青春的歲月像條河,歲月的河啊匯成歌”來領起,而以“一支歌,一支難以忘懷的歌”反複詠唱來結尾,表達了對“蹉跎歲月”刻骨銘心的體驗和反思。
這首歌表達的正是季宇寧他自己的心中所想,心中所思。就是他那幾年在鄉下插隊所經曆的一切。
季宇寧他們這一代人的整個青春幾乎都是被燃燒的,都是被當作燃料用的,火著起來以後,火太大了,又無法滅火,隻能把這些燃料四處亂扔。
這樣,這一代人都成了散布在鄉下挨餓的廢柴了。
未來這一代人根本就是最倒黴的那一批人,後來下崗的,也基本上是這些人。
在該學知識的年代,都去貧困艱苦地區體會饑餓,受再教育去了。迴城以後什麽都不會。
在那個向錢看的年代,他們絕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麽競爭力,可是所有的壓力卻是隻能背在肩上。
這一代人,一輩子都是苦不堪言的。
這首歌唱完,錄音棚裏自然又是一片掌聲,所有的人都很激動。這是因為感同身受的緣故。為自己,也為家人。
幾位領導又說了一些應景的話。
臨走的時候,這首歌的編曲,也是季宇寧的老熟人,那位中央音樂學院的王主編對他說:
“小季,我感覺這首歌是你最近這一個月寫的這幾首歌裏,最好的一首,或者說是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歌曲。因為這首歌就是最能體現那一代知青麵貌的歌曲。
你這首歌,唱出了那一代人的心聲。所以,我估計這首歌是會成為現在這個時代傳播最廣的歌曲。
接下來,全國不知道有多少家電台,都會轉播這首歌的。
這首歌最好的,就是它的曲調。歌詞反而是略略不如你之前寫的那三首歌的歌詞。
我準備在這個月下旬出的人民音樂雜誌上寫一篇評論文章,重點來評論你這首歌曲。”
季宇寧聽了,也頗有感觸。前世他記得有一位著名的音樂人說過,一首歌曲的流行,七八成取決於歌曲的曲子,剩下這兩三成才是歌詞和演唱者。而這兩三成也是歌詞和歌手來平分的。
他感覺,他寫了四首歌,終於在第4首歌上,把握住了整個這個時代的脈搏,唱出了那整整一代人的心聲。
他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說,反正以後來日方長。
就像季宇寧這小子說的,他有劇本就拿過來。這樣也挺好。本身想讓這小子過來,不就是因為他寫的電影劇本不錯嗎?
汪廠長仍然是笑眯眯的說:
“行,以後你有好的劇本,你就拿過來給我看。
咱們北影廠最缺的就是好劇本。
今天你來,還是我請你吃烤鴨。
以後啊,你每次拿過來一個好劇本,我就請你吃一頓烤鴨。”
中午吃飯的時候,汪廠長一邊給他夾著烤鴨,一邊又問起來他新寫的劇本的情況。
“你小子就要開動第3個劇本。還是喜劇片啊?”
“保證是喜劇片,而且這部片子連音樂帶主題歌,我都包辦了。”
汪廠長沒細問這第3個電影劇本的內容,這是規矩。沒寫出來,最好別問。
季宇寧也不準備說,因為一旦他說出計劃生育那4個字,就等於給北影廠那幾十個編劇提了個醒了。
那個劇本前世本身就是順應時代而作。內容結構都不複雜。好寫的很。
季宇寧說的主題歌,就是前世電影甜蜜的事業中的那兩首很出名的歌曲。在整個80年代都是流行一時的。可以說是代表了那一個時代的歌曲。
那兩首歌由他寫出來,很符合他現在的人設。也就是既是詩人,又能填詞譜曲。而且他還能演唱。
吃著烤鴨,汪廠長又忍不住問了一句。
“小季,真的不考慮來我們這兒,你來了馬上可以給你分宿舍,這多好。”
季宇寧就是笑,不吭聲。他嘴裏全是鴨子肉,也說不出話來。
他心說,那種筒子樓,分給我住,我都不願意住。
再說了,他要真的來北影廠,就別說吃鴨子了,估計連鴨架子湯都喝不上。
他記得前世這位汪廠長挖人可是很下本的,像好多演員,他給挖過來,都是要給人家對方單位培養費的,動輒就是幾萬塊錢。
像季宇寧這樣的,幾天就能寫一個好劇本的,給分一間宿舍,就能挖過來,那太合算了。
吃完飯,季宇寧興高采烈的,油光滿麵的,騎著車迴家了。
他就等著北影廠下周上會,過會以後,就能拿錢了,而且隻是拿一部分,還有後麵的錢呢。
汪廠長真是好人呐,這個世界上請他吃烤鴨的就是好人,他來到這個世界上,請他吃前兩頓飯的,就是汪廠長這個大好人。
他這時候倒是忘了,他是用好劇本換來的鴨子。以後他但凡有好劇本,馬上就會想到北影廠的烤鴨子。
汪廠長這個大好人,正用烤鴨子勾著他呢。
晚飯前,他又接到了廣播電台馬大姐的電話。一般這時候他總會在家。
馬大姐說,明天錄那首一直難忘的歌,電台領導都非常重視,可能有幾個台長也要到錄音棚現場來。
9月14日,周三。下午。
季宇寧到華夏廣播電台地下錄音棚的時候,已經有好多人在等著他了,比他前幾次來錄音的時候,人要明顯多出不少。
最顯眼的是三個副台長,馬大姐介紹,一個是負責文藝部的副台長,一個負責台播部的,還有一個是負責國際台的,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對國外廣播的京城電台,明年這個京城電台,就要改成華夏國際廣播電台了。
三位領導對季宇寧同誌先是誇獎,接著是鼓勵,最後是期待。
季宇寧很誠懇的表了表決心。他心裏說,到電台錄節目,又有錢拿,又能出名,這麽好的事兒,傻子才不幹呢。
到正式開錄的時候,季宇寧情緒非常的飽滿,一遍就過了。
唱這首歌,他的體會是,技巧是次要的,關鍵是內在的情感要充分的表現出來,通過聲音表現出來,而這一點,往往很多歌手都做不到。
這首歌表現了特定時代青年的精神麵貌和心路曆程,並賦予“蹉跎歲月”以更深刻的情感內涵。
歌曲的曲調委婉流暢,深沉的情感中帶有一種憂鬱的感觸和一種迷惘的追求。
歌曲以“青春的歲月像條河,歲月的河啊匯成歌”來領起,而以“一支歌,一支難以忘懷的歌”反複詠唱來結尾,表達了對“蹉跎歲月”刻骨銘心的體驗和反思。
這首歌表達的正是季宇寧他自己的心中所想,心中所思。就是他那幾年在鄉下插隊所經曆的一切。
季宇寧他們這一代人的整個青春幾乎都是被燃燒的,都是被當作燃料用的,火著起來以後,火太大了,又無法滅火,隻能把這些燃料四處亂扔。
這樣,這一代人都成了散布在鄉下挨餓的廢柴了。
未來這一代人根本就是最倒黴的那一批人,後來下崗的,也基本上是這些人。
在該學知識的年代,都去貧困艱苦地區體會饑餓,受再教育去了。迴城以後什麽都不會。
在那個向錢看的年代,他們絕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麽競爭力,可是所有的壓力卻是隻能背在肩上。
這一代人,一輩子都是苦不堪言的。
這首歌唱完,錄音棚裏自然又是一片掌聲,所有的人都很激動。這是因為感同身受的緣故。為自己,也為家人。
幾位領導又說了一些應景的話。
臨走的時候,這首歌的編曲,也是季宇寧的老熟人,那位中央音樂學院的王主編對他說:
“小季,我感覺這首歌是你最近這一個月寫的這幾首歌裏,最好的一首,或者說是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歌曲。因為這首歌就是最能體現那一代知青麵貌的歌曲。
你這首歌,唱出了那一代人的心聲。所以,我估計這首歌是會成為現在這個時代傳播最廣的歌曲。
接下來,全國不知道有多少家電台,都會轉播這首歌的。
這首歌最好的,就是它的曲調。歌詞反而是略略不如你之前寫的那三首歌的歌詞。
我準備在這個月下旬出的人民音樂雜誌上寫一篇評論文章,重點來評論你這首歌曲。”
季宇寧聽了,也頗有感觸。前世他記得有一位著名的音樂人說過,一首歌曲的流行,七八成取決於歌曲的曲子,剩下這兩三成才是歌詞和演唱者。而這兩三成也是歌詞和歌手來平分的。
他感覺,他寫了四首歌,終於在第4首歌上,把握住了整個這個時代的脈搏,唱出了那整整一代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