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後悔的感覺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會兒時間,小王編輯就看完了小說傷痕,一臉的激動。
許組長隨即拿起他手上的稿子出門去了主編室。
這時候塗組長也看完了小說牧馬人。一臉的鄭重。
他也說了一句。
“待會兒,也讓劍青看一下。”
屋裏的其他編輯都知道,老塗的這個表情,說明他非常認可這部小說。
主編室裏,劉建青放下手中的稿子,胸中還有一些心潮翻湧。
他看看麵前坐著的許以,說道:
“這篇傷痕寫的真不錯。小說的人物和結構絲毫沒有現在很多小說作者都有的那種固定式和模式化。
嗯,文筆也很好,有一種以氣馭文的感覺。這麽年輕,這真是非常難得了。
我沒想到這個小季寫詩寫的那麽出色,小說居然寫得也很好。
他這篇小說內容非常深刻,也很尖銳,就是有一點敏感。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間段。
這恐怕是需要老張來定了,到時候我們去跟他匯報一下。”
“老劉,那個季宇寧還寫了一篇中篇,剛才是老塗在看那篇,我看他那個表情,估計那篇中篇也不錯。”
“哦,那一會兒我也看看,嗯,我這還有點好茶,你可別怠慢了人家,待會我還想見見本人呢。”
“你放心,那小子正跟王朝銀聊的挺熱鬧,這小季會說不少地方的方言,他居然會說王朝銀他們老家那邊的湘南話。
像我們老家的杭城話,他說出來口音也很純正。
他好像以前是在蘇省那邊插隊了不少年。”
“哦,怪不得這篇傷痕的小說故事背景放在上滬,對白也是使用的上滬話。”
正說著,小說組的老塗推門而入。手裏拿著季宇寧的那篇牧馬人的稿子。
“老劉,你看看吧,這篇中篇寫的是真好。”
劉建青笑了笑,也沒介意,拿起稿子就開始讀起來。
讀著讀著,他的神情越發的認真起來。
直到讀完後,他才噓了一口氣,放下稿子,對麵前的兩位小說組的組長說:
“這篇牧馬人感覺比那片傷痕要更好了,我覺得這篇牧馬人完全可以成為一篇經典。
如果說這篇短篇小說傷痕,更多的會引起人們的社會關注,它更多的是寫出了很多人不敢吐露的一些心裏話,反映的是這個時代最尖銳的問題。
而牧馬人這篇中篇小說,則更具有文學上的價值。”
說著他起身,拿起桌上的小說稿。
“走,我們去見見這位今天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季宇寧同誌。”
當季宇寧坐在小說組的大房間裏,等來了一臉熱情洋溢的劉副主編的時候,他還是有點詫異這些人看稿的速度。
他覺得自己沒等多長時間。
“小季啊,你這兩篇稿子水平非常不錯,不僅思路很新,寫法也很新。
就是小說的內容涉及到目前一些敏感的問題。
所以社裏還要討論一下才能最後決定。
張主編這段時間一直忙活籌備文聯的事情,一般不怎麽到社裏編輯部這邊來。
我們還要跟他匯報一下。
如果確定下來,到時候我們再通知你。
這兩部小說如果要采用的話,可能還要改稿。”
劉建青頓了頓,又接著說:
“我看了你發在這個月詩刊上的那七首詩,寫的真是好。
其實我們人民文學雜誌也有詩歌這一塊,我們除了小說組之外,還有詩歌散文組,還有文學評論組。所以你的詩也可以發在我們雜誌上。
另外我看你的文章很大氣,其實你也可以多寫一些散文。也投到我們雜誌社來。”
這就是享受約稿的待遇了。
季宇寧的心裏還是挺高興。一般情況下編輯向你約稿,說明你已經是知名作家了。更何況這還是人民文學雜誌社的副主編向你約稿。
之後幾天,季宇寧聽了這位劉副主編的話,他也寫了幾篇散文。
一般散文都是在1萬字以內,他寫起來倒是很順手。無論是他前世的經曆,還是這一世這位前身插隊6年的經曆,可寫的內容是太多了。
不過他沒有直接向人民文學雜誌投稿,而是投給了其他文學雜誌。
因為一個雜誌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
每一期雜誌很少能夠同時刊登一個作者的兩篇文章。更不用說人民文學這樣的國內頂級文學雜誌了。
他投稿的雜誌有在京城的京城文藝,這是70年代初就已經複刊的,好像是國內最早複刊的文學雜誌。
還有1975年複刊的蘇省的蘇省文藝,就是後來的雨花雜誌,以及浙省的浙省文藝,後來好像改名叫東海雜誌。
他寫散文,除了寫的速度比較快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散文一般改稿的比較少,小說一般被雜誌社要求改稿比較多,尤其像人民文學這樣要求嚴格的雜誌。
8月19日發行的人民日報上刊登出一則電影廣告,廣告的內容是:南斯拉夫的電影譯製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自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起在全國陸續上映。
這是季宇寧在他重生的1977年看到的頭一個報紙上的廣告,這年頭報紙上根本沒有商業廣告,但他居然看到了電影廣告。
李師傅看到了報紙上的廣告,跟他說好像8月30號還要再上映一部南斯拉夫的譯製片,橋。
這部電影橋,好像是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那部電影的原班人馬拍攝的,這兩部電影都是幾年前國內的譯製片就已經出來了,但是一直沒有公映,始終是內部放映。
像他們電影院的這些人,早就看過這兩部片子了。
當然前世的季宇寧也看過這兩部片子,而且是不止一次看過。
據說,之所以報紙上刊登出電影廣告,是因為8月底,南斯拉夫的國家領導人要來訪問華夏。
所以這個電影廣告可不是商業廣告,而是一種政治廣告。
8月20日,星期六。
季宇寧這天仍然是上晚班,等到他上班的時候,才知道這則電影廣告的厲害。
因為是周六晚上,明天就休息了,所以大華電影院的門口已經被來買票的觀眾擠的是水泄不通。
當天晚上的場次場場爆滿,他們電影院當晚還要臨時加映。
當最後一場夜場放完,他渾身的汗就跟水洗的一樣。
這時候他突然有一種後悔的感覺,就是後悔當放映員了。
許組長隨即拿起他手上的稿子出門去了主編室。
這時候塗組長也看完了小說牧馬人。一臉的鄭重。
他也說了一句。
“待會兒,也讓劍青看一下。”
屋裏的其他編輯都知道,老塗的這個表情,說明他非常認可這部小說。
主編室裏,劉建青放下手中的稿子,胸中還有一些心潮翻湧。
他看看麵前坐著的許以,說道:
“這篇傷痕寫的真不錯。小說的人物和結構絲毫沒有現在很多小說作者都有的那種固定式和模式化。
嗯,文筆也很好,有一種以氣馭文的感覺。這麽年輕,這真是非常難得了。
我沒想到這個小季寫詩寫的那麽出色,小說居然寫得也很好。
他這篇小說內容非常深刻,也很尖銳,就是有一點敏感。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間段。
這恐怕是需要老張來定了,到時候我們去跟他匯報一下。”
“老劉,那個季宇寧還寫了一篇中篇,剛才是老塗在看那篇,我看他那個表情,估計那篇中篇也不錯。”
“哦,那一會兒我也看看,嗯,我這還有點好茶,你可別怠慢了人家,待會我還想見見本人呢。”
“你放心,那小子正跟王朝銀聊的挺熱鬧,這小季會說不少地方的方言,他居然會說王朝銀他們老家那邊的湘南話。
像我們老家的杭城話,他說出來口音也很純正。
他好像以前是在蘇省那邊插隊了不少年。”
“哦,怪不得這篇傷痕的小說故事背景放在上滬,對白也是使用的上滬話。”
正說著,小說組的老塗推門而入。手裏拿著季宇寧的那篇牧馬人的稿子。
“老劉,你看看吧,這篇中篇寫的是真好。”
劉建青笑了笑,也沒介意,拿起稿子就開始讀起來。
讀著讀著,他的神情越發的認真起來。
直到讀完後,他才噓了一口氣,放下稿子,對麵前的兩位小說組的組長說:
“這篇牧馬人感覺比那片傷痕要更好了,我覺得這篇牧馬人完全可以成為一篇經典。
如果說這篇短篇小說傷痕,更多的會引起人們的社會關注,它更多的是寫出了很多人不敢吐露的一些心裏話,反映的是這個時代最尖銳的問題。
而牧馬人這篇中篇小說,則更具有文學上的價值。”
說著他起身,拿起桌上的小說稿。
“走,我們去見見這位今天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季宇寧同誌。”
當季宇寧坐在小說組的大房間裏,等來了一臉熱情洋溢的劉副主編的時候,他還是有點詫異這些人看稿的速度。
他覺得自己沒等多長時間。
“小季啊,你這兩篇稿子水平非常不錯,不僅思路很新,寫法也很新。
就是小說的內容涉及到目前一些敏感的問題。
所以社裏還要討論一下才能最後決定。
張主編這段時間一直忙活籌備文聯的事情,一般不怎麽到社裏編輯部這邊來。
我們還要跟他匯報一下。
如果確定下來,到時候我們再通知你。
這兩部小說如果要采用的話,可能還要改稿。”
劉建青頓了頓,又接著說:
“我看了你發在這個月詩刊上的那七首詩,寫的真是好。
其實我們人民文學雜誌也有詩歌這一塊,我們除了小說組之外,還有詩歌散文組,還有文學評論組。所以你的詩也可以發在我們雜誌上。
另外我看你的文章很大氣,其實你也可以多寫一些散文。也投到我們雜誌社來。”
這就是享受約稿的待遇了。
季宇寧的心裏還是挺高興。一般情況下編輯向你約稿,說明你已經是知名作家了。更何況這還是人民文學雜誌社的副主編向你約稿。
之後幾天,季宇寧聽了這位劉副主編的話,他也寫了幾篇散文。
一般散文都是在1萬字以內,他寫起來倒是很順手。無論是他前世的經曆,還是這一世這位前身插隊6年的經曆,可寫的內容是太多了。
不過他沒有直接向人民文學雜誌投稿,而是投給了其他文學雜誌。
因為一個雜誌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
每一期雜誌很少能夠同時刊登一個作者的兩篇文章。更不用說人民文學這樣的國內頂級文學雜誌了。
他投稿的雜誌有在京城的京城文藝,這是70年代初就已經複刊的,好像是國內最早複刊的文學雜誌。
還有1975年複刊的蘇省的蘇省文藝,就是後來的雨花雜誌,以及浙省的浙省文藝,後來好像改名叫東海雜誌。
他寫散文,除了寫的速度比較快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散文一般改稿的比較少,小說一般被雜誌社要求改稿比較多,尤其像人民文學這樣要求嚴格的雜誌。
8月19日發行的人民日報上刊登出一則電影廣告,廣告的內容是:南斯拉夫的電影譯製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自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起在全國陸續上映。
這是季宇寧在他重生的1977年看到的頭一個報紙上的廣告,這年頭報紙上根本沒有商業廣告,但他居然看到了電影廣告。
李師傅看到了報紙上的廣告,跟他說好像8月30號還要再上映一部南斯拉夫的譯製片,橋。
這部電影橋,好像是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那部電影的原班人馬拍攝的,這兩部電影都是幾年前國內的譯製片就已經出來了,但是一直沒有公映,始終是內部放映。
像他們電影院的這些人,早就看過這兩部片子了。
當然前世的季宇寧也看過這兩部片子,而且是不止一次看過。
據說,之所以報紙上刊登出電影廣告,是因為8月底,南斯拉夫的國家領導人要來訪問華夏。
所以這個電影廣告可不是商業廣告,而是一種政治廣告。
8月20日,星期六。
季宇寧這天仍然是上晚班,等到他上班的時候,才知道這則電影廣告的厲害。
因為是周六晚上,明天就休息了,所以大華電影院的門口已經被來買票的觀眾擠的是水泄不通。
當天晚上的場次場場爆滿,他們電影院當晚還要臨時加映。
當最後一場夜場放完,他渾身的汗就跟水洗的一樣。
這時候他突然有一種後悔的感覺,就是後悔當放映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