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明軍的撤退行動陷入了危機四伏的境地,身後的達延汗部騎兵如洶湧的潮水般緊緊追趕,神機營在這緊迫的局勢下岌岌可危。


    劉梓軒看著身邊戰友們焦急的神情,以及神機營裏那些威力巨大卻在撤退時極易成為累贅的火器裝備,心中一橫,毅然決然地選擇斷後。


    他身姿挺拔,站在隊伍的末尾,盡管身形略顯單薄,卻有著一種令人動容的決絕。


    他深知,自己這一決定,或許就是有去無迴,但為了掩護神機營安全撤離,為了大明軍隊的有生力量,他毫無懼色。


    劉梓軒手持槍械,沉著冷靜地指揮著身邊僅有的幾名士兵,有條不紊地對追擊的敵人進行阻擊。


    每一次扣動扳機,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和戰馬的嘶鳴,他成功地阻擋住了達延汗部如狼似虎的追逐,為神機營的撤離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然而,彈藥的消耗速度極快,很快,所有的子彈都打光了。


    但劉梓軒並沒有退縮,他雖然身子弱,比不上神機營那些身強體壯的精銳士兵,可骨子裏的血性讓他在這一刻爆發出驚人的勇氣。


    他毫不猶豫地抄起長刀,刀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那是他最後的武器,也是他扞衛大明尊嚴的決心。


    “殺一個不賠,殺兩個血賺!”


    他怒吼著,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帶著視死如歸的豪邁,衝向如潮水般湧來的敵人。


    可他終究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剛一衝上去,就遭遇了一名身形魁梧的韃靼騎兵。


    那騎兵揮舞著手中的重錘,速度快如閃電,劉梓軒根本來不及躲避,被這一招重重地擊中,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意識。


    韃靼騎兵見他穿著華麗,衣服上精致的刺繡和配飾無不彰顯著不凡的身份,以為抓到了一個大官,頓時興奮不已。


    他們不敢私自處置,便將昏迷的劉梓軒直接帶到了達延汗的麵前。


    達延汗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劉梓軒那依舊昏迷的麵龐。


    帳外,傳來陣陣戰馬嘶鳴與士兵的交談聲,而帳內則是一片死寂,達延汗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地上的劉梓軒。


    片刻後,劉梓軒緩緩轉醒,剛一睜眼,便對上了達延汗那威嚴的目光。


    他下意識地想要起身反抗,卻發現全身酸痛,手腳被繩索緊緊束縛。


    “你是誰?為何要阻攔我軍?”


    達延汗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營帳內迴蕩。


    劉梓軒咬了咬牙,心中雖有恐懼,但仍強裝鎮定,昂起頭說道。


    “我乃大明將士,守護國土,抵禦外敵,是我的職責,豈容你們這些韃靼人肆意踐踏!”


    達延汗聽後,不怒反笑。


    “好一個忠勇之士!


    不過,在我達延汗的營帳,你的這份忠誠,怕是要換個方向了。”


    劉梓軒冷哼一聲。


    “休想!我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達延汗卻沒有理會他的憤怒,而是緩緩起身,走到他身邊,蹲下身子,仔細端詳著他的麵容。


    “我觀你年紀輕輕,卻有這般勇氣,實在難得。


    若你肯歸降於我,我不僅饒你性命,還許你高官厚祿。”


    劉梓軒心中一驚,沒想到達延汗竟會提出這樣的條件。


    他深知,這是一場艱難的抉擇,若答應,便是背叛大明,成為千古罪人;若拒絕,等待他的可能就是死亡。


    但他想起自己的家人,想起大明的百姓,想起祖父劉健平日裏對他的教誨,心中的信念愈發堅定。


    “哼,你以為高官厚祿就能收買我?


    我大明有無數忠良之士,豈會被你這些小恩小惠所動搖!”


    劉梓軒言辭激烈,毫不退縮。


    達延汗的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


    “看來你是鐵了心了。不過,我達延汗從不強迫他人,既然你不願歸降,那就先在這營帳中待著吧,等你想通了,隨時可以來找我。”


    說完,他揮了揮手,示意士兵將劉梓軒帶下去。


    達延汗將劉梓軒囚禁在營帳後的第一天,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了威逼。他端坐在主位上,麵色陰沉,身旁的武士們手持利刃,寒光閃爍。


    “劉梓軒,你已被我軍生擒,若不速速投降,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達延汗聲音如雷,在營帳內迴響。


    劉梓軒被繩索縛著,卻挺直了脊梁,毫無懼色地迴應。


    “想讓我背叛大明,絕無可能!要殺要剮,隨你便!”


    他的眼神堅定,透著不屈的光芒。


    威逼不成,第二天,達延汗換了策略,開始利誘。


    他滿臉堆笑,親自為劉梓軒解開繩索,還擺上了豐盛的酒菜。


    “隻要你肯歸降,高官厚祿、榮華富貴,應有盡有。”


    達延汗拍著劉梓軒的肩膀,試圖用利益打動他。


    劉梓軒卻一把推開達延汗的手,冷笑道。


    “這些小恩小惠,留著給你自己吧。我大明子民,豈會為了這些背叛家國!”


    接連兩天的失敗,讓達延汗惱羞成怒。


    第三天,他下令對劉梓軒嚴刑拷打。皮鞭、烙鐵輪番上陣,劉梓軒的身上布滿了傷痕,鮮血染紅了衣衫,可他始終緊咬牙關,一聲不吭。


    每一次疼痛襲來,他都在心中默念著大明的山河、家人和百姓,憑借著頑強的意誌,一次次扛過了酷刑。


    數日後,達延汗的女兒走進了牢房。


    她是個聰慧且心善的女子,本就對父親挑起的戰爭心存不滿。達延汗想以女兒為誘餌,實施美人計。


    公主看著傷痕累累的劉梓軒,眼中閃過一絲不忍。


    此後的日子裏,公主時常來探望劉梓軒,給他帶來傷藥和食物。


    劉梓軒抓住機會,向公主講述大明百姓的生活,講述戰爭帶來的苦難,言辭懇切,聲淚俱下。


    公主的心漸漸被打動,開始反思這場戰爭的意義。


    達延汗發現女兒態度的轉變後,大發雷霆,怒罵女兒被劉梓軒策反。


    他再次將劉梓軒帶到麵前,發出了最後通牒。


    “若你再不投降,我就將你的屬下全部處死!”


    劉梓軒心中一驚,麵上卻鎮定自若。思索片刻,他突然“撲通”一聲跪地,大聲喊道。


    “嶽父大人安好!”這一聲喊,讓營帳內瞬間安靜下來,達延汗呆立當場,臉上的表情從憤怒轉為震驚,怎麽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酉並收藏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