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雞同鴨講
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 作者:青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參見,父皇。”
然而,當朱厚照直起身來,目光不經意間掃到朱佑樘身側時,整個人瞬間愣在了原地。
隻見那裏站著一位麵容陌生的老太監,身著一身洗得有些褪色卻依舊整潔的太監服,眼神中透著沉穩與老練。
朱厚照在宮中生活多年,對諸多太監都有印象,可眼前這位,他卻毫無頭緒。
一時間,到了嘴邊的稱唿竟怎麽也說不出來,整個人尷尬地僵在那裏,臉上的表情也變得有些僵硬。
“太子,可稱老奴汪公公。”
汪直見朱厚照麵露難色,便微微欠身,語氣平和又恭敬地自報家門。
“汪?汪?”
朱厚照下意識地重複著,聲音不自覺地放輕了許多,眼神中滿是疑惑與思索。
在他的認知裏,宮中姓汪的公公,最為聲名遠揚的隻有那位在宮闈中掀起過不小波瀾的汪直。
可眼前這位,瞧著又不像是汪直,那此人究竟是誰?
一時間,他滿心狐疑,思緒紛亂如麻。
“胡鬧!成何體統?
堂堂一國太子,學狗叫。”
朱佑樘端坐在龍椅上,將朱厚照的表現盡收眼底。
本就因近來朝中諸事繁忙而心情煩悶,此刻看到朱厚照這般失態,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
在他眼中,太子乃國之儲君,一言一行皆應符合身份,做出如此有失體統之事,實在是讓他顏麵無光。
朱佑樘皺著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不滿與失望,繼續說道。
“你看看你,整日裏就知道貪玩胡鬧,也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
你與徐誌道年紀相仿,人家小小年紀,卻能深明大義,少年老成為朕分憂解難。
再瞧瞧你,三天兩頭惹是生非,盡給朕添亂。”
說著,朱佑樘重重地歎了口氣,眼神中滿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朱厚照聽著父皇的訓斥,頭越垂越低,心中既委屈又懊悔。
他本不是有意要做出這般失態之事,隻是那突如其來的陌生麵孔打亂了他的節奏。
此刻,他默默在心裏想著,日後定要多加注意,不能再讓父皇如此失望。
聖上不必如此,太子少年心性。懷有赤子之心。”
汪直微微欠身,臉上掛著一抹溫和笑意,目光滿含慈愛地看向朱厚照,試圖替這尷尬中的太子解解圍。
他深知朱厚照雖頑皮,但心底那份純真與善良,是極為難得的。
可朱佑樘哪肯罷休,眉頭擰成個“川”字,抬手便打斷了汪直的話。
“汪公,您就別誇了。
什麽叫赤子之心?不就是心智未開嗎?”
話語裏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急切,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朱佑樘目光銳利如鷹,直直盯著朱厚照,似要把他看穿。
“朕每日夙興夜寐,為這江山社稷操勞,隻盼著後繼有人。
可你呢,正事不放在心上,整日隻知道嬉戲玩鬧。”
說著,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啪”的一聲脆響在空曠大殿裏迴蕩。
汪直張了張嘴,還想再勸,可朱佑樘已然怒火中燒,根本不給他機會。
“就說今日,見到汪公竟這般失態。
你是一國太子,一舉一動皆關乎皇家顏麵、朝廷威嚴,怎能如此肆意妄為?”
朱佑樘越說越激動,站起身來,在殿內來迴踱步,袍角隨著他的動作帶起一陣風聲。
朱厚照低著頭,臉頰漲得通紅,既羞愧又委屈。
他偷偷抬眼,瞧了瞧一臉慍色的父皇,又看了看滿眼關切的汪直,滿心懊悔,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心裏清楚,父皇向來對他寄予厚望,可自己這次的表現,實在是辜負了這份期待。
“兒臣知錯了。”
朱厚照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頭垂得更低了。
“日後定當謹言慎行,不再讓父皇失望。”
朱佑樘停下腳步,盯著朱厚照看了好一會兒,見他滿臉誠懇,這才稍稍緩和了臉色,重重歎了口氣。
“罷了,你也不小了,該懂事了。站一邊去,好好反省反省。”
朱厚照見朱佑樘不再數落自己,暗自鬆了口氣,心下稍安。他抬眸望向朱佑樘,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與探究,猶豫片刻後,終是鼓起勇氣問道。
“父皇,這位汪公公可是,當年成化犁庭的汪直汪督主?”
此言一出,乾清宮內的氣氛瞬間凝滯。
汪直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神色,有追憶,有感慨,更有一絲難以察覺的隱憂。
朱佑樘長歎一聲,緩緩開口。
“正是他。
汪直,曾執掌西廠,權勢滔天,在成化年間,那可是風雲一時的人物。”
話語間,往昔的歲月仿若在眼前徐徐展開。
朱厚照聽聞,眼中滿是驚訝與崇敬。
在他聽聞的那些宮廷軼事裏,汪直的名字總是伴隨著果敢與傳奇。
“聽聞汪督主當年雷厲風行,屢立奇功,尤其是成化犁庭一役,更是震懾四方。”
朱厚照滿臉興奮,眉飛色舞地說道。
“那一戰,打得建州女真元氣大傷,保我大明北疆多年太平。”
汪直微微欠身,臉上並無驕矜之色,謙遜道。
“太子殿下過譽了。
當年不過是奉命行事,一切皆仰仗聖上英明決策,以及諸位將士拚死效力。”
朱佑樘看著朱厚照那充滿憧憬的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擔憂。
他深知汪直雖有能力,但過往的行事風格過於強硬,樹敵眾多,西廠的一些手段也曾引發諸多爭議。
如今朱厚照對其這般推崇,他擔心太子會過度效仿汪直的行事作風。
“太子。”
朱佑樘語重心長地說道。
“汪公的確有過人之處,他的果敢與決斷,在特定時期確實對朝廷有所助益。
但你要明白,為君者,需心懷天下,權衡利弊,行事不可僅憑一時意氣。”
朱厚照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可眼中的好奇與向往卻並未消散。他轉頭看向汪直,問道。
“汪公公,當年您親赴遼東,深入敵境,可曾害怕過?”
汪直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追憶往昔的光芒,說道。
“職責所在,使命在肩,彼時心中唯有任務,未曾想過害怕二字。
隻想著能為大明江山,為黎民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朱厚照聽著汪直的迴答,心中對這位傳奇人物的欽佩又添幾分,眼睛裏閃爍著光芒,繼續追問道。
“汪公公,那深入敵境時,必定有諸多驚險萬分的時刻,快給我講講,您是如何一次次化險為夷的?”
汪直抬眸,思緒飄迴到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緩緩說道。
“迴太子殿下,猶記得一次,我們的行蹤不慎暴露,被敵軍重重包圍。
四周皆是喊殺聲,箭雨如蝗般襲來。當時,我等人數遠不及敵軍,形勢岌岌可危。
但我深知,慌亂無濟於事,於是冷靜觀察敵軍破綻。
發現其包圍圈在一處山穀附近稍顯薄弱,便帶領將士們集中火力,拚死向那處突圍。
我身先士卒,手持利刃,與敵軍短兵相接。一番浴血奮戰後,終是撕開了敵軍的防線,成功突出重圍。”
朱厚照聽得入神,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激烈的戰場之中,待汪直說完,忍不住拍手叫好。
“汪公公真是英勇無畏!如此險境都能脫身,實乃神人也!”
朱佑樘在一旁看著朱厚照這副模樣,微微皺眉,開口道。
“太子,戰爭不是兒戲,不是聽著驚險刺激就值得一味推崇。
汪公此舉雖立下戰功,但背後是無數將士的生死,是無數家庭的悲歡離合。
為君者,更應考慮如何避免戰爭,保百姓太平。”
朱厚照聽了,臉上的興奮之色稍稍褪去,低下頭思索片刻後說道。
“父皇教誨,兒臣銘記於心。
隻是聽聞汪公公事跡,一時心潮澎湃,失了分寸。”
朱佑樘見他態度誠懇,神色緩和了些,說道。
“你能聽進去就好。汪直的經曆,你可以借鑒其果敢,但絕不能忽視其手段帶來的負麵影響。
西廠當年雖為朝廷肅清隱患,但也因權力過大,濫用刑罰,引得朝中諸多不滿。”
汪直聽聞,再次欠身道。
“聖上所言極是,老奴當年行事,確有諸多不妥之處,還望聖上恕罪。”
朱佑樘擺了擺手,說道。
“事情已過去多年,朕也並非要苛責於你。
隻是希望太子能從過往之事中吸取教訓,明白治國理政的艱難與複雜。”
朱厚照抬起頭,眼神堅定地說。
“父皇放心,兒臣定當以史為鑒,努力學習治國之道,將來做一位賢明君主,不負父皇與天下百姓的期望。”
朱佑樘微微點頭,看向汪直道。
“汪公,你閱曆豐富,往後若有機會,也多給太子講講那些過往之事,讓他能多些警醒。”
汪直恭敬應下。
“老奴遵旨,必當竭盡所能,為太子殿下解惑。”
朱佑樘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凝重,目光如炬般緊緊盯著朱厚照,聲音低沉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照兒,你且細細思量,朕此番特意安排你與汪公見麵,所為何事?”
他的眼神中,既有對朱厚照的期許,又隱隱透著一絲擔憂,期望兒子能領會自己的深意,又擔心他會給出讓人失望的答案。
朱厚照聽聞父皇發問,幾乎想都沒想,胸膛一挺,臉上帶著幾分少年的意氣風發,脫口而出。
“父皇,依兒臣之見,您定是想讓汪公公帶兵,助兒臣替父皇禦駕親征,再狠狠打一次韃靼!
兒臣早就聽聞汪公公當年在戰場上的赫赫威名,有他輔佐,兒臣定能凱旋,為我大明揚威!”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揮舞著手臂,仿佛已經置身於戰場之上,指揮著千軍萬馬。
朱佑樘聽到這個迴答,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眼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躥了起來。
他萬萬沒想到,朱厚照竟如此曲解自己的用意,滿心隻想著征戰殺伐,全然不顧治國理政的深遠考量。
盛怒之下,朱佑樘猛地伸手,一把抄起手邊的奏則,用盡全身力氣朝著朱厚照狠狠扔了過去。
“朕打死你!”
朱佑樘的怒吼聲在乾清宮內迴蕩,震得殿內的琉璃瓦都似乎微微顫抖。
那奏則在空中劃過一道淩厲的弧線,“啪”的一聲,重重地砸在了朱厚照的胸口。
朱厚照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擊打得向後踉蹌了幾步,差點摔倒在地。他驚愕地抬起頭,看著平日裏儒雅溫和的父皇此刻猶如一頭發怒的雄獅,心中既害怕又委屈。
“你這逆子!”
朱佑樘站起身來,手指著朱厚照,身體因憤怒而劇烈顫抖。
“朕每日夙興夜寐,為這江山社稷操碎了心,所思所想皆是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大明長治久安。
朕讓你與汪公相見,是盼著你能從他豐富的閱曆中汲取智慧,學習如何權衡利弊、治理國家,而不是讓你一門心思隻想著打仗!”
朱佑樘在殿內來迴踱步,每一步都邁得沉重有力,仿佛要將心中的怒火通過腳步聲宣泄出來。
“禦駕親征?你可知道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無數百姓要與親人分離,意味著巨額的錢糧耗費,更意味著將士們要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
你身為太子,未來的一國之君,卻如此草率地說出這般話,簡直讓朕痛心疾首!”
朱厚照低著頭,臉頰漲得通紅,羞愧與懊悔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緊咬著下唇,雙手緊緊握拳,心中暗自埋怨自己的魯莽。
此刻,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迴答是多麽的愚蠢,徹底辜負了父皇的期望。
汪直站在一旁,看著這劍拔弩張的父子倆,猶豫片刻,上前一步,恭敬說道。
“聖上息怒,太子殿下許是一時誤解了您的用意。殿下年紀尚輕,閱曆不足,有些想法難免稚嫩。”
朱佑樘看了汪直一眼,微微點頭,又看向朱厚照。
“聽到了嗎?汪公都為你開脫。
可你要明白,朕對你寄予厚望,容不得你這般肆意妄為。”
朱厚照抬起頭,眼中淚光閃爍,聲音帶著哭腔說道。
“父皇,兒臣真的知錯了。
兒臣不該如此莽撞,沒有領會您的良苦用心。
往後兒臣一定好好學習治國之道,不再讓您失望。”
朱佑樘凝視著朱厚照,良久,神色終於緩和下來,擺了擺手。
“罷了,下去吧。好好反省,把朕今日說的話牢記於心。”
然而,當朱厚照直起身來,目光不經意間掃到朱佑樘身側時,整個人瞬間愣在了原地。
隻見那裏站著一位麵容陌生的老太監,身著一身洗得有些褪色卻依舊整潔的太監服,眼神中透著沉穩與老練。
朱厚照在宮中生活多年,對諸多太監都有印象,可眼前這位,他卻毫無頭緒。
一時間,到了嘴邊的稱唿竟怎麽也說不出來,整個人尷尬地僵在那裏,臉上的表情也變得有些僵硬。
“太子,可稱老奴汪公公。”
汪直見朱厚照麵露難色,便微微欠身,語氣平和又恭敬地自報家門。
“汪?汪?”
朱厚照下意識地重複著,聲音不自覺地放輕了許多,眼神中滿是疑惑與思索。
在他的認知裏,宮中姓汪的公公,最為聲名遠揚的隻有那位在宮闈中掀起過不小波瀾的汪直。
可眼前這位,瞧著又不像是汪直,那此人究竟是誰?
一時間,他滿心狐疑,思緒紛亂如麻。
“胡鬧!成何體統?
堂堂一國太子,學狗叫。”
朱佑樘端坐在龍椅上,將朱厚照的表現盡收眼底。
本就因近來朝中諸事繁忙而心情煩悶,此刻看到朱厚照這般失態,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
在他眼中,太子乃國之儲君,一言一行皆應符合身份,做出如此有失體統之事,實在是讓他顏麵無光。
朱佑樘皺著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不滿與失望,繼續說道。
“你看看你,整日裏就知道貪玩胡鬧,也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
你與徐誌道年紀相仿,人家小小年紀,卻能深明大義,少年老成為朕分憂解難。
再瞧瞧你,三天兩頭惹是生非,盡給朕添亂。”
說著,朱佑樘重重地歎了口氣,眼神中滿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朱厚照聽著父皇的訓斥,頭越垂越低,心中既委屈又懊悔。
他本不是有意要做出這般失態之事,隻是那突如其來的陌生麵孔打亂了他的節奏。
此刻,他默默在心裏想著,日後定要多加注意,不能再讓父皇如此失望。
聖上不必如此,太子少年心性。懷有赤子之心。”
汪直微微欠身,臉上掛著一抹溫和笑意,目光滿含慈愛地看向朱厚照,試圖替這尷尬中的太子解解圍。
他深知朱厚照雖頑皮,但心底那份純真與善良,是極為難得的。
可朱佑樘哪肯罷休,眉頭擰成個“川”字,抬手便打斷了汪直的話。
“汪公,您就別誇了。
什麽叫赤子之心?不就是心智未開嗎?”
話語裏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急切,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朱佑樘目光銳利如鷹,直直盯著朱厚照,似要把他看穿。
“朕每日夙興夜寐,為這江山社稷操勞,隻盼著後繼有人。
可你呢,正事不放在心上,整日隻知道嬉戲玩鬧。”
說著,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啪”的一聲脆響在空曠大殿裏迴蕩。
汪直張了張嘴,還想再勸,可朱佑樘已然怒火中燒,根本不給他機會。
“就說今日,見到汪公竟這般失態。
你是一國太子,一舉一動皆關乎皇家顏麵、朝廷威嚴,怎能如此肆意妄為?”
朱佑樘越說越激動,站起身來,在殿內來迴踱步,袍角隨著他的動作帶起一陣風聲。
朱厚照低著頭,臉頰漲得通紅,既羞愧又委屈。
他偷偷抬眼,瞧了瞧一臉慍色的父皇,又看了看滿眼關切的汪直,滿心懊悔,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心裏清楚,父皇向來對他寄予厚望,可自己這次的表現,實在是辜負了這份期待。
“兒臣知錯了。”
朱厚照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頭垂得更低了。
“日後定當謹言慎行,不再讓父皇失望。”
朱佑樘停下腳步,盯著朱厚照看了好一會兒,見他滿臉誠懇,這才稍稍緩和了臉色,重重歎了口氣。
“罷了,你也不小了,該懂事了。站一邊去,好好反省反省。”
朱厚照見朱佑樘不再數落自己,暗自鬆了口氣,心下稍安。他抬眸望向朱佑樘,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與探究,猶豫片刻後,終是鼓起勇氣問道。
“父皇,這位汪公公可是,當年成化犁庭的汪直汪督主?”
此言一出,乾清宮內的氣氛瞬間凝滯。
汪直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神色,有追憶,有感慨,更有一絲難以察覺的隱憂。
朱佑樘長歎一聲,緩緩開口。
“正是他。
汪直,曾執掌西廠,權勢滔天,在成化年間,那可是風雲一時的人物。”
話語間,往昔的歲月仿若在眼前徐徐展開。
朱厚照聽聞,眼中滿是驚訝與崇敬。
在他聽聞的那些宮廷軼事裏,汪直的名字總是伴隨著果敢與傳奇。
“聽聞汪督主當年雷厲風行,屢立奇功,尤其是成化犁庭一役,更是震懾四方。”
朱厚照滿臉興奮,眉飛色舞地說道。
“那一戰,打得建州女真元氣大傷,保我大明北疆多年太平。”
汪直微微欠身,臉上並無驕矜之色,謙遜道。
“太子殿下過譽了。
當年不過是奉命行事,一切皆仰仗聖上英明決策,以及諸位將士拚死效力。”
朱佑樘看著朱厚照那充滿憧憬的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擔憂。
他深知汪直雖有能力,但過往的行事風格過於強硬,樹敵眾多,西廠的一些手段也曾引發諸多爭議。
如今朱厚照對其這般推崇,他擔心太子會過度效仿汪直的行事作風。
“太子。”
朱佑樘語重心長地說道。
“汪公的確有過人之處,他的果敢與決斷,在特定時期確實對朝廷有所助益。
但你要明白,為君者,需心懷天下,權衡利弊,行事不可僅憑一時意氣。”
朱厚照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可眼中的好奇與向往卻並未消散。他轉頭看向汪直,問道。
“汪公公,當年您親赴遼東,深入敵境,可曾害怕過?”
汪直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追憶往昔的光芒,說道。
“職責所在,使命在肩,彼時心中唯有任務,未曾想過害怕二字。
隻想著能為大明江山,為黎民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朱厚照聽著汪直的迴答,心中對這位傳奇人物的欽佩又添幾分,眼睛裏閃爍著光芒,繼續追問道。
“汪公公,那深入敵境時,必定有諸多驚險萬分的時刻,快給我講講,您是如何一次次化險為夷的?”
汪直抬眸,思緒飄迴到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緩緩說道。
“迴太子殿下,猶記得一次,我們的行蹤不慎暴露,被敵軍重重包圍。
四周皆是喊殺聲,箭雨如蝗般襲來。當時,我等人數遠不及敵軍,形勢岌岌可危。
但我深知,慌亂無濟於事,於是冷靜觀察敵軍破綻。
發現其包圍圈在一處山穀附近稍顯薄弱,便帶領將士們集中火力,拚死向那處突圍。
我身先士卒,手持利刃,與敵軍短兵相接。一番浴血奮戰後,終是撕開了敵軍的防線,成功突出重圍。”
朱厚照聽得入神,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激烈的戰場之中,待汪直說完,忍不住拍手叫好。
“汪公公真是英勇無畏!如此險境都能脫身,實乃神人也!”
朱佑樘在一旁看著朱厚照這副模樣,微微皺眉,開口道。
“太子,戰爭不是兒戲,不是聽著驚險刺激就值得一味推崇。
汪公此舉雖立下戰功,但背後是無數將士的生死,是無數家庭的悲歡離合。
為君者,更應考慮如何避免戰爭,保百姓太平。”
朱厚照聽了,臉上的興奮之色稍稍褪去,低下頭思索片刻後說道。
“父皇教誨,兒臣銘記於心。
隻是聽聞汪公公事跡,一時心潮澎湃,失了分寸。”
朱佑樘見他態度誠懇,神色緩和了些,說道。
“你能聽進去就好。汪直的經曆,你可以借鑒其果敢,但絕不能忽視其手段帶來的負麵影響。
西廠當年雖為朝廷肅清隱患,但也因權力過大,濫用刑罰,引得朝中諸多不滿。”
汪直聽聞,再次欠身道。
“聖上所言極是,老奴當年行事,確有諸多不妥之處,還望聖上恕罪。”
朱佑樘擺了擺手,說道。
“事情已過去多年,朕也並非要苛責於你。
隻是希望太子能從過往之事中吸取教訓,明白治國理政的艱難與複雜。”
朱厚照抬起頭,眼神堅定地說。
“父皇放心,兒臣定當以史為鑒,努力學習治國之道,將來做一位賢明君主,不負父皇與天下百姓的期望。”
朱佑樘微微點頭,看向汪直道。
“汪公,你閱曆豐富,往後若有機會,也多給太子講講那些過往之事,讓他能多些警醒。”
汪直恭敬應下。
“老奴遵旨,必當竭盡所能,為太子殿下解惑。”
朱佑樘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凝重,目光如炬般緊緊盯著朱厚照,聲音低沉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照兒,你且細細思量,朕此番特意安排你與汪公見麵,所為何事?”
他的眼神中,既有對朱厚照的期許,又隱隱透著一絲擔憂,期望兒子能領會自己的深意,又擔心他會給出讓人失望的答案。
朱厚照聽聞父皇發問,幾乎想都沒想,胸膛一挺,臉上帶著幾分少年的意氣風發,脫口而出。
“父皇,依兒臣之見,您定是想讓汪公公帶兵,助兒臣替父皇禦駕親征,再狠狠打一次韃靼!
兒臣早就聽聞汪公公當年在戰場上的赫赫威名,有他輔佐,兒臣定能凱旋,為我大明揚威!”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揮舞著手臂,仿佛已經置身於戰場之上,指揮著千軍萬馬。
朱佑樘聽到這個迴答,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眼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躥了起來。
他萬萬沒想到,朱厚照竟如此曲解自己的用意,滿心隻想著征戰殺伐,全然不顧治國理政的深遠考量。
盛怒之下,朱佑樘猛地伸手,一把抄起手邊的奏則,用盡全身力氣朝著朱厚照狠狠扔了過去。
“朕打死你!”
朱佑樘的怒吼聲在乾清宮內迴蕩,震得殿內的琉璃瓦都似乎微微顫抖。
那奏則在空中劃過一道淩厲的弧線,“啪”的一聲,重重地砸在了朱厚照的胸口。
朱厚照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擊打得向後踉蹌了幾步,差點摔倒在地。他驚愕地抬起頭,看著平日裏儒雅溫和的父皇此刻猶如一頭發怒的雄獅,心中既害怕又委屈。
“你這逆子!”
朱佑樘站起身來,手指著朱厚照,身體因憤怒而劇烈顫抖。
“朕每日夙興夜寐,為這江山社稷操碎了心,所思所想皆是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大明長治久安。
朕讓你與汪公相見,是盼著你能從他豐富的閱曆中汲取智慧,學習如何權衡利弊、治理國家,而不是讓你一門心思隻想著打仗!”
朱佑樘在殿內來迴踱步,每一步都邁得沉重有力,仿佛要將心中的怒火通過腳步聲宣泄出來。
“禦駕親征?你可知道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無數百姓要與親人分離,意味著巨額的錢糧耗費,更意味著將士們要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
你身為太子,未來的一國之君,卻如此草率地說出這般話,簡直讓朕痛心疾首!”
朱厚照低著頭,臉頰漲得通紅,羞愧與懊悔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緊咬著下唇,雙手緊緊握拳,心中暗自埋怨自己的魯莽。
此刻,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迴答是多麽的愚蠢,徹底辜負了父皇的期望。
汪直站在一旁,看著這劍拔弩張的父子倆,猶豫片刻,上前一步,恭敬說道。
“聖上息怒,太子殿下許是一時誤解了您的用意。殿下年紀尚輕,閱曆不足,有些想法難免稚嫩。”
朱佑樘看了汪直一眼,微微點頭,又看向朱厚照。
“聽到了嗎?汪公都為你開脫。
可你要明白,朕對你寄予厚望,容不得你這般肆意妄為。”
朱厚照抬起頭,眼中淚光閃爍,聲音帶著哭腔說道。
“父皇,兒臣真的知錯了。
兒臣不該如此莽撞,沒有領會您的良苦用心。
往後兒臣一定好好學習治國之道,不再讓您失望。”
朱佑樘凝視著朱厚照,良久,神色終於緩和下來,擺了擺手。
“罷了,下去吧。好好反省,把朕今日說的話牢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