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早朝,朱佑樘神色略顯疲憊,徑直來到暖閣。


    瞧見早已等候在此的徐誌道,他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開口問道。


    “濟危,怎麽這麽快就出來了?”


    聲音雖平和,卻帶著上位者特有的洞悉力。


    徐誌道恭敬地跪地叩首,身姿筆直,語氣沉穩而堅定。


    “迴聖上,待下去沒有意義了。”


    朱佑樘踱步至案幾前,緩緩坐下,拿起茶盞輕抿一口,目光透過嫋嫋升騰的熱氣落在徐誌道身上,若有所思道。


    “因為汪公?”


    “是的,陛下。”


    徐誌道答得簡潔幹脆,沒有絲毫猶豫。


    朱佑樘眉頭輕皺,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


    “濟危,你為何執意要汪公現世?”


    徐誌道抬起頭,目光與朱佑樘對視,毫無懼色。


    “陛下,因為世家。”


    聲音擲地有聲。


    “繼續說。”


    朱佑樘神色凝重,微微前傾,示意他往下講。


    “還有黨爭!”


    徐誌道的話語仿若重錘,在暖閣內迴蕩。


    朱佑樘聞言,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在暖閣內來迴踱步,怒聲喝道。


    “濟危,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徐誌道再次伏地,不卑不亢。


    “迴陛下的話,臣知道。”


    朱佑樘停下腳步,目光如炬,盯著徐誌道,冷冷問道。


    “你既然知道,你知道你讓汪公現世的後果嗎?”


    徐誌道挺直脊背,一字一頓道。


    “做一輩子的孤臣。”


    朱佑樘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既有些許驚訝,又帶著幾分探究。


    “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這麽做?”


    “因為太子。”


    徐誌道答得斬釘截鐵。


    “什麽意思?”


    朱佑樘眼中滿是疑惑,重新坐迴椅子,緊緊盯著徐誌道。


    徐誌道深吸一口氣,鄭重說道。


    “因為隻有這樣,陛下才能真正地信任微臣,微臣方能一心一意地輔佐太子。”


    朱佑樘臉色陰沉,目光掃向一旁侍奉的太監何鼎,語氣冰冷。


    “何鼎。”


    何鼎渾身一顫,連忙跪地,聲音帶著幾分惶恐。


    “老奴在。”


    “退下。”


    朱佑樘揮了揮手,語氣不容置疑。


    “遵旨。”


    何鼎如蒙大赦,連忙退下,輕輕帶上暖閣的門。


    此刻,朱佑樘沒了平日裏的和善,臉上籠罩著一層寒霜,目光仿若要將徐誌道看穿,冷冷問向徐誌道。


    “朕給你一次機會,說不明白,你就去陪汪直吧。”


    徐誌道伏地的身子微微一動,聲音沉穩卻帶著一絲急切。


    “陛下,臣若是說,太子登基後會被欺負,您會怎麽看?”


    朱佑樘勃然大怒,“啪”的一聲重重拍在案幾上,桌上的茶盞都被震得跳了起來,他站起身來,指著徐誌道怒喝道。


    “大膽,徐誌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徐誌道卻依舊鎮定自若,沉穩迴道。


    “臣知道。”


    朱佑樘氣得滿臉通紅,在暖閣內來迴疾走,咬牙切齒道。


    “你是迫不及待讓朕駕崩,你好輔佐太子享受從龍之功嗎?”


    徐誌道伏地不起,誠懇說道。


    “陛下,您的身體,臣是清楚的。


    您的後手都安排好了嗎?”


    “站起來。”


    朱佑樘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徐誌道卻仿若未聞,依舊伏地不動,繼續說道。


    “陛下,軍權收迴來了嗎?”


    朱佑樘腳步一頓,神色一滯,竟一時無言以對,隻能用沉默迴應。


    徐誌道沒有停頓,接著問道。


    “陛下,內閣首輔們年歲已經大了,新的內閣您安排好了嗎?”


    朱佑樘眉頭緊鎖,嘴唇微微顫抖,依舊沒有作答。


    徐誌道深吸一口氣,聲音雖低卻清晰可聞。


    “陛下,外戚那方麵您又……”


    “閉嘴!”


    朱佑樘再也忍不住,怒聲打斷,胸膛劇烈起伏,顯然被氣得不輕。


    徐誌道連忙叩首。


    “陛下恕罪。”


    朱佑樘滿臉怒容,在暖閣內來迴踱步,口中連聲道。


    “好好好,你何罪之有?都是朕的不是。”


    暖閣內,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來。


    朱佑樘強壓著心頭的怒火,在暖閣內來迴踱步,鞋底與地麵摩擦發出沉悶聲響,每一步都似踏在徐誌道的心上。


    許久,朱佑樘停下腳步,目光銳利如鷹,緊緊盯著徐誌道。


    “你既已將話說到這個地步,朕便聽聽你的打算。


    若不能讓朕滿意,你也不必再出這暖閣了。”


    徐誌道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陛下,世家與黨爭如毒瘤般侵蝕朝堂,盤根錯節、勢力龐大。


    臣懇請陛下,借汪直之手,先從那些朝堂上與世家勾結的官員入手,逐步削弱他們的勢力。


    汪直知曉諸多隱秘,行事手段又狠辣果決,定能讓那些人有所忌憚。”


    朱佑樘冷哼一聲。


    “汪直過去作惡多端,任用他,朝堂上下怕是會有諸多非議。”


    “陛下,用人唯賢,用其長而避其短。


    汪直固然有過錯,但當下局勢,正需他這樣知曉各方隱秘之人。


    隻要陛下能掌控得當,定能為朝廷所用。


    況且,此事可暗中進行,待有了成效,再向朝堂公開,彼時眾人也隻能信服。”


    徐誌道說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晰。


    朱佑樘微微點頭,若有所思。


    “那關於太子登基後的局麵,你又有何謀劃?”


    “陛下,為太子培養忠心耿耿的勢力迫在眉睫。


    臣願傾盡所能,聯合朝中正直之士,組建一股能與世家、黨爭抗衡的力量。”


    徐誌道微微頓了頓,接著說道。


    “同時,對於軍權,可逐步將陛下信得過的年輕將領安插到關鍵位置。


    內閣方麵,陛下可提前選拔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員,為日後更替做準備。


    至於外戚,需立下嚴格規矩,限製其權力,避免他們幹預朝政。”


    朱佑樘在暖閣內緩緩踱步,反複思索著徐誌道的話。許久,他緩緩開口。


    “你的想法雖好,但實施起來談何容易。


    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朝堂動蕩。”


    “陛下,長痛不如短痛。


    當下不動手,待太子登基,這些問題隻會愈發嚴重。


    若能趁陛下在位時,逐步解決這些隱患,太子登基後便能穩坐江山,開創太平盛世。”


    徐誌道言辭懇切,額頭已布滿汗珠。


    朱佑樘盯著徐誌道看了許久,神色漸漸緩和。


    “此事茲事體大,朕需與朝中重臣商議。


    但你今日所言,倒也讓朕看到了一絲希望。


    起來吧,此事暫且到此為止,後續朕自有安排。”


    徐誌道緩緩起身,長舒一口氣,躬身說道。


    “陛下聖明,臣願為陛下和太子肝腦塗地。”


    朱佑樘擺了擺手。


    “你先退下吧,此事切勿外傳。”


    徐誌道退出暖閣,陽光灑在身上,卻驅散不了他心中的憂慮。


    他深知,前路艱難險阻重重,但為了太子,為了大明的未來,他必須勇往直前。


    而朱佑樘在暖閣內,望著徐誌道離去的方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場關乎朝堂格局、大明未來的變革,即將在朱佑樘的權衡與謀劃下,緩緩拉開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酉並收藏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