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時分,暖煦的暉光透過軒窗,如細碎的金紗傾灑在禦膳桌案之上。


    張皇後抬眸,恰瞥見朱佑樘嘴角噙著一抹笑意,整個人容光煥發,那神采恰似春風輕拂玉檻,又如霽月高懸夜空。


    見此情景,張皇後心下暗忖,此時正是良機,不容錯過。


    於是,她輕啟朱唇,聲音仿若流鶯婉轉,悠悠說道。


    “陛下,臣妾瞧您今兒這般喜上眉梢的模樣,莫不是碰上了什麽妙事?


    可方便說與臣妾聽聽呀。”


    朱佑樘擱下手中溫潤的玉箸,嘴角的笑意愈發濃鬱,眉眼間盡是愉悅。


    “嗨,還不是濟危那頑皮徒兒,行事總是出人意料,每每都能逗得朕忍俊不禁。”


    張皇後聽聞,心中暗自欣喜,隻覺天遂人願,趕忙接過話茬。


    “臣妾也有一事,正與濟危這孩子相關呢,正好趁著這會兒,向陛下稟明。”


    朱佑樘微微一怔,目光中瞬間湧起濃厚的好奇。


    “哦?想不到皇後竟也如此關注濟危?”


    張皇後眼波流轉,顧盼間含情帶笑,柔聲說道。


    “陛下金口所托之事,臣妾豈敢有絲毫懈怠。


    臣妾費了好些心思,在名門閨秀之中細細挑選了幾位,但感覺隻有一人配得上濟危。”


    朱佑樘眼眸輕斂,眸中似有微光閃爍,緊接著追問道。


    “皇後但說無妨,究竟選了哪家姑娘?”


    張皇後抬手整了整如雲般的鬢發,神色間盡是得意之色,緩緩說道。


    “臣妾娘家兄長之女,張倩。


    這孩子自幼便蘭心蕙質、溫婉賢淑,才情與容貌皆是上佳之選。


    臣妾思量著,她與濟危,一文一武,恰似郎才女貌,況且又是陛下愛徒與臣妾親眷,若能喜結秦晉之好,那可不正是親上加親,堪稱天作之合嘛。”


    張皇後說得眉飛色舞,言辭間滿是期許與憧憬,卻絲毫未留意到朱佑樘原本舒展的眉頭正漸漸攏起,眼中笑意也悄然消散,麵色陰沉如水,隱隱有雷霆之勢在眸底翻湧。


    朱佑樘本以為,即便皇後不知曉徐誌道與朱悅寧的事,也定會為其挑選一位重臣之女。


    然而,他萬萬沒有料到,張皇後竟想讓張鶴齡的女兒嫁與徐誌道。


    朱佑樘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輕咳一聲,緩緩說道。


    “皇後啊,這事兒怕是不妥。


    濟危那小子,如今與成國公家的千金已有了深厚情意,朕瞧著他倆情投意合,若是貿然插手,怕是會亂了這大好姻緣。”


    張皇後聞言一怔,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心中暗自叫苦,意識到自己這一番精心謀劃怕是要落空了。


    但她仍心有不甘,試圖挽迴。


    “陛下,那張倩也是臣妾看著長大的,性情溫柔嫻靜,知書達理,與濟危實乃相配之人。


    成國公家的千金雖是將門虎女,可脾性過於豪放,恐怕難當正妻之責,日後難以操持家中大小事務。”


    朱佑樘眉頭緊皺,緩緩放下手中的筷子,神色變得格外嚴肅。


    “皇後,婚姻之事,最講究的便是兩情相悅。


    濟危與朱悅寧之事,朕也略有耳聞,那丫頭雖是灑脫了些,可心地善良,對濟危一片真心。


    朕身為帝王,又怎能棒打鴛鴦?


    再者說,朕也不願因這等事,與成國公府生出嫌隙。”


    張皇後心中雖滿是不甘,卻也不敢公然違抗朱佑樘的意思,隻得微微低頭,輕聲說道。


    “臣妾明白了,是臣妾考慮不周。


    隻是陛下的愛徒,臣妾一心想著定要為他尋一門好親事,這才……”


    朱佑樘擺了擺手,緩和了語氣說道。


    “皇後的心意朕知曉,隻是這姻緣之事,還得看他們年輕人自己的造化。


    濟危如今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朕自然希望他能覓得良人,隻是這人選,還得他自己點頭才行。”


    張皇後抿了抿嘴唇,輕聲應道。


    “臣妾遵旨。”


    話語落下時,眼中仍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


    朱佑樘見狀,又笑著開口安撫。


    “皇後也不必太過介懷,這宮中還有諸多事務需你操勞,日後若有合適的郎君,再為倩兒留意便是。”


    張皇後微微點頭,強擠出一絲笑容迴應。


    “臣妾多謝陛下體諒。”


    午膳過後,朱佑樘起身離去。


    張皇後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暗暗歎了口氣,心中盤算著此事該如何向自己的兄長交代。


    無奈之下,她隻能將事情詳細寫在信中,讓貼身宮女送出宮去,交於自己的兄長。


    另一邊,朱佑樘心中五味雜陳。


    他又怎能看不出皇後的用意?


    無非是見自己與太子都極為倚重徐誌道,便想借著結親一事,將大明未來的重臣牢牢綁在張家的戰車上。


    他深知,這事兒若是張鶴齡提出來,或是張延齡提出來,都尚可理解。


    可偏偏是皇後提出此事,這就讓他難以接受了。


    既然已經加入皇家,卻還一心向著外戚,這如何能行?


    當然,朱佑樘也想過,或許是張鶴齡苦苦相逼,皇後礙於兄妹之情,不得不來詢問此事。


    然而,後宮與外戚過多勾連,哪個帝王能不忌諱?


    但當他又想起自己的那兩個舅哥,心中不禁一陣無奈,暗自思忖:算了吧,就算給他們黃袍加身,他們也撐不起那份權勢。


    但是另一邊,張鶴齡接到妹妹的信後,想法卻截然不同。


    他拿著那封信,反複讀了幾遍,嘴角勾起一抹不以為然的笑意,心中暗自思忖:隻要沒成親,就還有機會,不是嗎?


    畢竟,徐誌道如今風頭正盛,若能將女兒嫁給他,張家便能再添一份助力。


    “來人,叫小姐過來。”


    張鶴齡揚聲吩咐道,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一會兒,張倩蓮步輕移,嫋嫋婷婷地趕來。


    她身著月白色的羅裙,裙擺隨著她的走動輕輕搖曳,宛如一朵盛開在春日裏的白花。


    她走到張鶴齡麵前,微微福身,輕聲說道。


    “父親,叫倩兒何事?”


    張鶴齡打量著自己的女兒,眼中滿是算計。


    “倩兒,你對你表哥的結拜兄弟,徐誌道,是怎麽看的?”


    他故意將語速放慢,仔細觀察著女兒的表情。


    張倩聽到徐誌道的名字,臉頰瞬間泛起紅暈,恰似天邊的晚霞。


    她微微低下頭,雙手不自覺地絞著手中的帕子,聲音細若蚊蠅。


    “倩兒不知該如何說。”


    張鶴齡見狀,心中暗自得意,覺得女兒的心思已被他看穿。


    “為父想將你嫁給他為妻,你可願意?”


    他單刀直入地問道。


    張倩的臉更紅了,她咬了咬嘴唇,猶豫片刻後,小聲說道。


    “全憑父親安排。”


    “好!”


    張鶴齡滿意地點點頭。


    “為父近日便為你創造機會,你可要好好把握住了。”


    他拍了拍女兒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急切與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酉並收藏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