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成當然知道汴京城內的大商人,通過這種壟斷盤剝中小業主的事情,甚至張家這個皇商,本來也在做這個生意。
蘇澤此舉,雖然隻涉及到了店宅務中的工坊商鋪,但是對於很多大商人的生意都是有影響的。
對於這些商人,蘇澤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就讓他們入股收取息錢。
張道成皺眉說道:
“這樣一來,賺的肯定要比原來少了,他們能同意嗎?”
蘇澤說道:
“他們不同意也要同意,市易所若是能辦成,他們這份利也賺不到了,而且收取息錢需要的人手可要比原來少多了,收益也更加的穩定,風險也更低。”
張道成思考了一番,也確實如此。
這壟斷畢竟也是實業,需要的人手不少,需要有人去收貨,運貨,賣貨,自然還要有人監督檢查,處理各種問題。
這筆錢賺的多,但是花費的精力也不少,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得力的人手盯著。
任何一個係統中,光是“得力”二字就非常難得了,靠譜的人才都是珍貴的。
而收租子就簡單多了,隻要在家裏收錢就行了。
蘇澤向張堯佐說道:
“世叔,小侄位卑,不能上書官家,此法還請世叔奏請官家。”
張堯佐看向蘇澤,以他的眼光,當然看出這市易所之法,是相當巧妙的法子。
如果真能按照蘇澤的設想執行下去,不僅僅能盤活店宅務,還能讓居住在店宅務的百姓得到實惠。
而且張堯佐也相信,以蘇澤的能力,說不定真的能把這個市易所搞出來。
這可是很大的一筆功勞啊。
讓自己上書,這不就是將功勞讓給自己?
蘇澤說道:
“不過若是世叔獻此法,怕是要被朝中不少大臣敵視。”
張堯佐猛然一驚,蘇澤說的沒錯,這種大膽的改革措施,肯定會得罪一大批保守派,以及那些大商人背後的靠山。
張堯佐又有些猶豫了,官場上,向來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
一步登天的台階,可能是萬劫不複的陷阱。
但是張堯佐還是沒能忍受住誘惑,這件事若是真的能成,首倡者一定能獲得巨大的政治資本,甚至以此獲得一個能吏的名聲,日後宣麻拜相也不在話下!
一想到拜相,張堯佐終於坐不住了,他對著蘇澤說道:
“如果此法真的能讓百姓獲利,張某願意上書!”
見到張堯佐咬鉤,蘇澤也鬆了一口氣,任何新法的執行都需要有上層的支持,張堯佐的官職已經足夠了,還能影響到宮裏,勉強能做個店宅務改革的後台了。
更重要的是他是賭上政治前途才參與進來的,所以他反而會更堅決支持,這樣才能方便蘇澤處理很多事情。
蘇澤的口述下,一套關於市易所的詳細實施方案,就被張堯佐寫了下來。
張堯佐越寫越是,心中從驚訝,逐漸到服氣,最後就是徹底的震驚了。
蘇澤這套店宅市易法,可以說是相當的詳細了,不僅僅有具體的執行目標,還對目標收益進行了測算。
蘇澤將自己需要的人選、機構設置、法令支持也都羅列上去。
然後就是具體的實施細則了,蘇澤就這樣構架了一個複雜的機構,規定了每個部門的職責,甚至還設置了監督的機製。
比如對於負責放貸的市易所官吏來說,不應該將放貸總額作為考課內容,以防這些官吏為了追求政績違規放貸,但是要對貸款收迴作為考課內容,這樣才能讓他們更謹慎的發放貸款。
另外蘇澤還設計了一套名為龍門帳法的記賬製度,這套帳法要比現在官署所用的四柱清冊還要複雜,而且賬目之間還可以互相勾稽,給做假賬增加了難度。
越是寫,張堯佐越是覺得這份奏章的珍貴,因為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套真的可行的方案!
甚至張堯佐認為,都不需要蘇澤這樣的人才,隻要一個循規蹈矩的官員,讓他拿著這套方案去執行,都能成功。
寫到最後,張堯佐說道:
“世侄,要不還是附署上你的名字吧。”
張堯佐知道,這麽一份詳實可靠的計劃送上去,恐怕皇帝也不相信是自己想出來的,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帶上蘇澤。
蘇澤倒是也沒有推辭,等到張堯佐寫完後,他也在上附屬了自己的名字。
接著三人又商議了很久,包括要如何給那些大商人畫餅,如何收編他們控製的貨郎和商鋪,如何對付多征稅的稅吏,等到商議結束,天已經快黑了。
張堯佐這才說道:“今日才知道,一國的計相應該是什麽樣子。”
他又對張道成說道:
“真羨慕道成兄,有一個好女兒啊。”
張道成也是笑開了花,蘇澤這樣的才能,都可以做個汴京大商賈了,就算是他考不上進士,以這份才能,官家也會賜進士出身,遲早會被重用。
自家女兒眼光真的不錯!
張道成沒有在張堯佐家吃晚宴,而是急著迴去籌集資金。
張楚蘭雖然不舍,但是也沒有再做出格的舉動,兩人隻是用目光交流依依惜別。
果不其然,張堯佐的《店宅市易法》上書,得到了官家的高度重視。
曆朝曆代變法,雖然口號都很高大上,但是拋去這些口號,變法的根本理由就是“沒錢了”。
從秦國變法開始,“富國強兵”就是變法口亙久不變的口號,說到底就是“搞錢”。
宋夏之間的戰爭,連年的災禍,遼國的政治訛詐,才是宋仁宗想要變法的原因。
朝廷財政緊張,這套《店宅市易法》描繪的藍圖就顯得很美好了。
可以在不動用資金的情況下,籌集店宅務的修葺翻修資金,甚至按照這個方法還能有所盈餘。
最重要是此法中處處都寫著“利民”兩個字,那些最保守的士大夫,在麵對這兩個字的時候,也很難說出反對的話。
官家將張堯佐的奏章發往政事堂,包括宰相晏殊在內的重臣也提不出反對意見,最後由翰林學士草擬旨意,宣布交給店宅務執行。
蘇澤這個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又多了一個提舉店宅市易所的新職位。
這時候蘇澤不能繼續賴在家裏了,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蘇澤穿上官袍,走進了太府寺衙門。
蘇澤此舉,雖然隻涉及到了店宅務中的工坊商鋪,但是對於很多大商人的生意都是有影響的。
對於這些商人,蘇澤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就讓他們入股收取息錢。
張道成皺眉說道:
“這樣一來,賺的肯定要比原來少了,他們能同意嗎?”
蘇澤說道:
“他們不同意也要同意,市易所若是能辦成,他們這份利也賺不到了,而且收取息錢需要的人手可要比原來少多了,收益也更加的穩定,風險也更低。”
張道成思考了一番,也確實如此。
這壟斷畢竟也是實業,需要的人手不少,需要有人去收貨,運貨,賣貨,自然還要有人監督檢查,處理各種問題。
這筆錢賺的多,但是花費的精力也不少,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得力的人手盯著。
任何一個係統中,光是“得力”二字就非常難得了,靠譜的人才都是珍貴的。
而收租子就簡單多了,隻要在家裏收錢就行了。
蘇澤向張堯佐說道:
“世叔,小侄位卑,不能上書官家,此法還請世叔奏請官家。”
張堯佐看向蘇澤,以他的眼光,當然看出這市易所之法,是相當巧妙的法子。
如果真能按照蘇澤的設想執行下去,不僅僅能盤活店宅務,還能讓居住在店宅務的百姓得到實惠。
而且張堯佐也相信,以蘇澤的能力,說不定真的能把這個市易所搞出來。
這可是很大的一筆功勞啊。
讓自己上書,這不就是將功勞讓給自己?
蘇澤說道:
“不過若是世叔獻此法,怕是要被朝中不少大臣敵視。”
張堯佐猛然一驚,蘇澤說的沒錯,這種大膽的改革措施,肯定會得罪一大批保守派,以及那些大商人背後的靠山。
張堯佐又有些猶豫了,官場上,向來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
一步登天的台階,可能是萬劫不複的陷阱。
但是張堯佐還是沒能忍受住誘惑,這件事若是真的能成,首倡者一定能獲得巨大的政治資本,甚至以此獲得一個能吏的名聲,日後宣麻拜相也不在話下!
一想到拜相,張堯佐終於坐不住了,他對著蘇澤說道:
“如果此法真的能讓百姓獲利,張某願意上書!”
見到張堯佐咬鉤,蘇澤也鬆了一口氣,任何新法的執行都需要有上層的支持,張堯佐的官職已經足夠了,還能影響到宮裏,勉強能做個店宅務改革的後台了。
更重要的是他是賭上政治前途才參與進來的,所以他反而會更堅決支持,這樣才能方便蘇澤處理很多事情。
蘇澤的口述下,一套關於市易所的詳細實施方案,就被張堯佐寫了下來。
張堯佐越寫越是,心中從驚訝,逐漸到服氣,最後就是徹底的震驚了。
蘇澤這套店宅市易法,可以說是相當的詳細了,不僅僅有具體的執行目標,還對目標收益進行了測算。
蘇澤將自己需要的人選、機構設置、法令支持也都羅列上去。
然後就是具體的實施細則了,蘇澤就這樣構架了一個複雜的機構,規定了每個部門的職責,甚至還設置了監督的機製。
比如對於負責放貸的市易所官吏來說,不應該將放貸總額作為考課內容,以防這些官吏為了追求政績違規放貸,但是要對貸款收迴作為考課內容,這樣才能讓他們更謹慎的發放貸款。
另外蘇澤還設計了一套名為龍門帳法的記賬製度,這套帳法要比現在官署所用的四柱清冊還要複雜,而且賬目之間還可以互相勾稽,給做假賬增加了難度。
越是寫,張堯佐越是覺得這份奏章的珍貴,因為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套真的可行的方案!
甚至張堯佐認為,都不需要蘇澤這樣的人才,隻要一個循規蹈矩的官員,讓他拿著這套方案去執行,都能成功。
寫到最後,張堯佐說道:
“世侄,要不還是附署上你的名字吧。”
張堯佐知道,這麽一份詳實可靠的計劃送上去,恐怕皇帝也不相信是自己想出來的,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帶上蘇澤。
蘇澤倒是也沒有推辭,等到張堯佐寫完後,他也在上附屬了自己的名字。
接著三人又商議了很久,包括要如何給那些大商人畫餅,如何收編他們控製的貨郎和商鋪,如何對付多征稅的稅吏,等到商議結束,天已經快黑了。
張堯佐這才說道:“今日才知道,一國的計相應該是什麽樣子。”
他又對張道成說道:
“真羨慕道成兄,有一個好女兒啊。”
張道成也是笑開了花,蘇澤這樣的才能,都可以做個汴京大商賈了,就算是他考不上進士,以這份才能,官家也會賜進士出身,遲早會被重用。
自家女兒眼光真的不錯!
張道成沒有在張堯佐家吃晚宴,而是急著迴去籌集資金。
張楚蘭雖然不舍,但是也沒有再做出格的舉動,兩人隻是用目光交流依依惜別。
果不其然,張堯佐的《店宅市易法》上書,得到了官家的高度重視。
曆朝曆代變法,雖然口號都很高大上,但是拋去這些口號,變法的根本理由就是“沒錢了”。
從秦國變法開始,“富國強兵”就是變法口亙久不變的口號,說到底就是“搞錢”。
宋夏之間的戰爭,連年的災禍,遼國的政治訛詐,才是宋仁宗想要變法的原因。
朝廷財政緊張,這套《店宅市易法》描繪的藍圖就顯得很美好了。
可以在不動用資金的情況下,籌集店宅務的修葺翻修資金,甚至按照這個方法還能有所盈餘。
最重要是此法中處處都寫著“利民”兩個字,那些最保守的士大夫,在麵對這兩個字的時候,也很難說出反對的話。
官家將張堯佐的奏章發往政事堂,包括宰相晏殊在內的重臣也提不出反對意見,最後由翰林學士草擬旨意,宣布交給店宅務執行。
蘇澤這個左右廂店宅務專知官,又多了一個提舉店宅市易所的新職位。
這時候蘇澤不能繼續賴在家裏了,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蘇澤穿上官袍,走進了太府寺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