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年關將近,各宮都忙了起來。


    齊姣管著禦膳房,過年時要用到的各種菜單,大宴需要的菜肴,都需要她過手敲定。


    因為太忙,延禧宮的學堂都停了,有幾個人沒空過來,就剩一二個,學習的心思也沒了,平時都是靠互相監督才學的下去。


    看見別人不用來,心裏邊越想越不得勁。


    不過,作為主人翁的恪嬪說的很客氣,很給麵子。


    年底大家都忙,為了讓大家過個好年,就先放假,等來年繼續努力。


    儀貴人歡歡喜喜地拎著書袋迴去,過年好啊,看在接近年關的份上,她娘又給她送銀子了,又不用繼續學習。


    本來還是和以前一樣,請安就是等皇後安排一下最近的任務,一般來說,都沒她什麽事。


    儀貴人還在走神之時,就被皇後給叫迴來了。


    “聽教訪司說,新出的那幾支舞都是你編的?”


    直到旁邊的王貴人提醒了一下,儀貴人才反應過來,叫的原來是他,心裏太高興,快得意忘形了。


    “是的,皇後娘娘。”儀貴人看起來還有點拘謹,她知道皇後娘娘是個好人,但她和娘娘接觸的機會不多,還是有點緊張的。


    之前和容妃也是好不容易熟悉之後,才放開點。


    皇後點了點頭,“那就好,到時候年宴時要排的舞就由你來定吧。”


    皇後對這些事情放手都是相當的快,隻要好好地安排下去,各司其職,其實會比她一個人幾手抓來的快。


    就算是出了什麽岔子,她控製也來得及,總比一個人從頭操勞到尾來的好。


    皇後:“你也不用太擔心,還有女官在,你放開手腳做就行。”


    安排什麽人,在什麽位置,該發揮什麽作用,這才是上位者該安排的事。


    儀貴人卻沒經曆過這事,在眾人的目光中,還是硬著頭皮應了下來,其他人都在老老實實聽皇後安排,她自然不可能有什麽特殊。


    況且,皇後娘娘已經想的很周全了。


    心裏其實也是願意做這事的,畢竟舞確確實實是她編的,能上年宴也是好事,說不準就從此成名了呢。


    請安結束後,儀貴人是越想越沒有底氣,這事拿去請教容妃,又太打擾。


    容妃每天幹自己那點活都嫌多,一幹完活就睡,哪有空來安慰她。


    隻能趁大家都在華陽宮的時候,儀貴人才透露了自己的緊張。


    宣妃和齊姣麵麵相覷,她們不管怎麽說,也是管宮權的第二年了,還是有點經驗在身上的,而儀貴人是新手上路,位份也不高,負責的事也不小,緊張也是正常的。


    “那不如我們去教司坊去瞧瞧?看看儀貴人編的舞如何?”


    齊姣這話一出,得到了所有人的讚同。


    宣妃:“我們可以先看看儀妹妹編的舞,既然娘娘說能上,那肯定是不差的。”


    “對,熟能生巧,這又不是什麽大事,提前排練排練就好。”


    看到眾人都這麽說,儀貴人的心才放下那麽一點點,她從小到大都沒幹過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連她娘都不指望她有什麽出息。


    第一迴負責這麽重要的事,底氣難免有所不足。


    到教司坊,儀貴人就利索地去換上了舞衣。


    儀貴人應當沒少和教司坊配合,雙方的默契看起來很足。


    說了要跳哪支,教司坊的人就準備起來了。


    齊姣等人自然是坐在上方,茶水點心,一樣不少,就跟看大戲的一樣。


    張太後喜歡看戲,但她喜歡一個人看,也不怎麽需要人陪,按她的話說就是,戲台上已經夠熱鬧了,台下人多人少都無所謂。


    演到了自己喜歡最一部分時,還可以“倒放”,讓戲台子上的人重新演。


    能陪張太後看戲的機會不多,齊姣倒有幸去看過幾次,感覺還不錯,等她年紀大,以後也可以安排一下。


    但她看的一般是故事,對唱腔和扮相倒不是那麽在意,也是這方麵的了解不太夠。


    像張太後,可以說出許多來,齊姣聽了隻覺得有道理。


    還可以自己寫一些現代的狗血劇情,看多了才子佳人,看這個還能解解膩。


    教司坊的場所夠大,陸陸續續就有人搬了鼓上來,中間的大鼓最大,旁邊錯落有致地放著中鼓小鼓。


    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圓,而在邊緣處,還有幾個鼓手在,整個布景速度也很快。


    前奏一起,儀貴人就從天而降,落在了那大鼓上,用了巧勁,那鼓聲很響,給人震的一下子就清醒了。


    這個在宴會上挺好的,不會存在困了,看不下去的情況。


    隨著鼓聲加速,儀貴人的速度也在變快,借用鼓的力量再跳起來,騰空到另一個鼓上麵,每跳一次,鼓聲都和旁邊擊鼓的人應和起來。


    而儀貴人身上舞衣的材質卻是偏柔的,動作也相當優美,和落在鼓上的悶響對比很強烈,剛強和柔美相結合。


    到後部分鼓聲就轍下,換成了悠揚的箏聲,儀貴人都動作也慢慢變輕,於鼓上隻是蜻蜓點水一般,很低沉的鼓聲,緩緩響起。


    從開頭的激揚澎湃,到後麵的箏聲,像滔滔不斷的江水從高處到低處,慢慢變得柔和。


    這是一支非常完善的舞。


    舞一停,儀貴人也沒迴去弄服裝,而是第一時間問齊姣等人,感覺如何?


    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可能就會這樣,雙眼發光。


    即使剛剛跳完,氣還沒有喘勻。


    “這舞極好,又能展示新氣象,又不失氣勢,放在除夕宴最合適不過了。”齊姣讚道,看一支好的舞,確實像是在欣賞藝術。


    比起之前大禹著名的羽舞,齊姣覺得也沒差什麽,說不定,儀貴人的舞真的可以流傳下去,像羽舞一樣。


    宣妃和王貴人更多是從妝容等方麵出發,之前儀貴人編舞時,還來問過她們什麽妝容和衣裳合適。


    這一套也有她們的出謀劃策在裏麵。


    舞也要和人結合起來,舞是一場視覺盛宴,跳舞的人在形象的打造上也是重要的。


    總之,儀貴人的舞得到了一致好評,隻要勤加練習,在年宴那幾天不出什麽亂子就可以了。


    也算是幫儀貴人了了一樁心事,心安了之後,隻要再練練就好。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元佑二年了……”


    齊姣沒注意到自己已經下意識地呢喃出聲,就被人接了一句,“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她下意識地想迴頭,卻發現已經被人抱在了懷裏,皇宮裏麵也就隻有一個登徒子能做出這事來。


    齊姣放鬆自己,將身體往後靠,縮進男人的懷裏,“皇上今天的折子批完了?”


    快過年了,各地的折子也是像雪花一樣堆在案上又不能堆到明年。


    “差不多了,到二十五就要封筆,到時候也能陪陪你。”段惟和說著,還輕輕地吻了一下她的頭頂。


    齊姣在華陽宮,不怎麽需要出門的時候,頭發都隻是簡單地挽一下,或者編成辮子,比全部堆起來輕鬆一些。


    那些造型是好看,但對頭皮的壓力也大。


    就是因為帶的東西不多,段惟和才有機會動手動腳。


    這些小動作,段惟和這些年是越來越多。


    到後麵幾天,段惟和甚至把奏折帶來華陽宮加班,年底了,就連皇帝都要衝業績。


    折子應該都是分揀過的,段惟和在乾清宮處理都是要緊的事。


    而帶到華陽宮的就簡單些,也算是放鬆一下腦子。


    齊姣在一邊磨墨,她也在練字,索性就一起墨。


    寫的字多了之後,這磨墨也有點趣味,磨著磨著,思緒就清醒了。


    “真的是什麽折子都往上遞。”


    段惟和將幾個奏折排一起,拿出印章就是蓋,上麵刻的也不是什麽複雜的字,就四個字“共歡同樂”。


    因為要過年了,外派在各地的大臣自然要上個祝願的折子,祝福皇上過年快樂。


    就怕忘記皇帝忘了在外奔波的他們,或者再送一些特產,貢品,和皇帝聯絡聯絡感情。


    段惟同一般就是像現在一樣,統一迴複,不偏不倚。


    根據不同的情況,段惟和用的章也不一樣,一些平時的請安折子,就是隻是單單一個“閱”字。


    段惟和上位之後,已經不讓他們上太多這種節日祝福的折子了,作為看的人,其實很費勁,但過年,這個就避免不了。


    有些任期長的,可能就盼著這個機會在皇上麵前刷刷臉,雖然皇帝一目十行,都不知道看沒看。


    齊姣是看的津津有味的,文采好的人,連簡單的祝詞都能說出花來。


    而上書房那邊,長安長寧也差不多可以休沐過新年。


    長安利索地帶著幾個小包袱就迴華陽宮住。


    都要過年了,自然是迴去和娘和長平長樂過。


    因為長安迴來,元宵最近都神氣了許多,跟在長安的後麵,一副狐假虎威的模樣。


    它平時看起來也挺囂張的,但這兩日就格外過分一點,像是找到了靠山一樣。


    所以,最近長安身後就跟著三個小尾巴,除了元宵,還有長平長樂,兩小孩磕磕絆絆地走著。


    後麵幾天,段惟和封筆後,就一直在華陽宮待著,帶著長安幾個一起貼窗花,龍鳳胎爬上了他爹的肩膀,四個孩子,也是都坐過了,華陽宮裏裏外外都翻了個遍。


    到今天就是一起包餃子,這習俗在大禹倒不是特別普遍。


    一家人也就隻想包包試試。


    像貼窗花一樣,就是一個家庭集體活動。


    有肉餡,也有素餡,肉餡是牛有福調的,雖然還沒熟,但齊姣覺得,味道應該不會差,聞起來挺香。


    自家人吃,就沒那麽講究,包成什麽樣都行,幾個新手就這樣包起來了。


    龍鳳胎也在一邊,有麵團可以試水,也不指望他倆能包多少,自個霍霍去。


    長安學東西挺快的,沒幾下就能上手,速度快,包的也好。


    而長寧可能是有點完美主義,在造型上花的時間更多,看著也像一個個大肚子的金元寶,夠喜慶。


    段惟和就像是如臨大敵一般,手法很生疏,畢竟沒包過,但後來也慢慢發現,其實一點都不難,包兩個就能上手了。


    說是邊包邊玩,到後麵包的也不少,看起來數量還是挺可觀的,幹脆就多包點,都一起下鍋。


    龍鳳胎到後麵也玩嗨了,精致的小臉都粘上了不少麵粉。


    膽子也大的很,直直往長寧身上撲,長寧鼻子和臉上都粘上了麵粉,但看著兩人笑的停不下來的模樣,長寧也不舍得說什麽。


    隻能氣了一下,也沒放過兩人,又糊了更多上去。


    長安搖了搖頭,弟弟妹妹們還是太幼稚了。


    長寧雖然看起來沒那麽令人親近,但對龍鳳胎也沒黑過臉。


    那倆孩子估計就是知道,才這麽幹的,小孩歸小,看人可比大人還厲害,誰喜歡他,誰不喜歡,自有判斷。


    出的第一鍋就盛了一碗給慈寧宮送過去。


    該怎麽說呢,樸素無華的餃子,配上釉裏紅纏枝牡丹碗,硬是高大上起來,稱一句宮廷佳肴也不為過。


    但裏麵心意足,畢竟是皇帝和公主皇子一起包的,味道也不差,牛有福拌的餡。


    送到慈寧宮的時候,於嬤嬤一說,張太後就說:“這可是稀奇玩意,皇上居然還有天下廚了。”


    這個改變恐怕也是齊姣帶給他的吧,之前還是太子的時候,哪會想到還有天還會下廚包餃子。


    比起之前滿宮稱讚的太子,現在的皇帝更多了些人情味,整個人都平和了不少,就算是在朝政上,也不用有那麽多的情緒起伏來影響判斷。


    知子莫若母,張太後覺得,自己還沒到老眼昏花的那一步,能看的出來。


    裏邊的餃子還有長安他們包的,張太後自然給麵子。


    送餃子的人迴來,還帶了不少賞賜,順道送過來的人還是於嬤嬤。


    “我去皇祖母那待了這麽久,都沒給我這麽多。”


    “那奴婢迴去跟太後說說,可不能虧待了我們的公主。”於嬤嬤也順著長安的話說,一副站在長安這邊的模樣,裏頭都是打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藤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藤椒並收藏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