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我想養魚
婆癱公瘸?我有係統糧滿倉旺全家 作者:十月楓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山看著攔車的老婦:“喂,我們車不接客。”
何老太看到坐在車廂後麵的謝二勇。
“哎喲,這不是我孫女的未來夫婿麽?敢情好,老婆子我正好搭個便車。”
說著,就要往車上爬。
今日趕集,何老太來鎮上賣雞蛋,賣不了兩個就下雨了,一直到下午才賣完。
鎮上早沒車坐了,她不想走路迴去。
李山扭頭看向謝二勇。
她的孫女?
記得勇哥是有個未婚妻。
哪知他還沒開口詢問,何老太就被謝二勇一腳給踹下了牛車。
李山目瞪口呆。
看著何老太哎喲喲地在濕漉漉的泥地裏打滾兒。
“走吧。”謝二勇催促李山。
李山呆愣之後,揚鞭趕牛。
“你個挨千刀的竟然敢踹我!”
“打老人的爛雞兒貨色,哎喲!我的腰,要死啦!”
何老太追在身後罵罵咧咧。
謝二勇充耳不聞。
害他小蓮受了那麽多苦,以前看在這老虔婆是小蓮奶奶的份上,才忍受一二。
兩人都斷親了,還敢往他跟前湊,不把你踹飛他都不姓謝....
何清蓮在家裏教小草做繡活,冷不丁打了兩個噴嚏。
吳四娘坐在對麵糊鞋底,關心地問:“著涼了?迴屋披件外衣吧。”
入秋又下雨,天氣涼爽了許多。
何清蓮搖頭:“沒事,就是覺得鼻子有點癢。”
身旁的小草小臉認真,小心翼翼一針一線地繡著。
“線穿過布孔要輕巧,小心纏成一團。”
何清蓮輕握妹妹稚嫩的小手,輕聲細語引導她穿針引線。
“好的,姐姐。”
吳四娘靜靜看著兩個女兒,眉眼都是慈愛,對現在的生活感到無比滿足。
——
錦繡從地裏巡視迴來,在門口撞見拿著書本的謝錦南。
得知他要和宋晉一起溫書,“嗯,正好我想找村長商量一下買水塘的事。”
“那咱們一起去。”
“好。”
兩人來到村長家。
村長大兒媳田氏,也就是宋晉的娘親,正坐在屋簷下做衣裳。
謝錦南開口打招唿,錦繡跟著叫了聲田嬸。
田氏聞聲抬頭,看到兩口子眉開眼笑,“錦南錦繡來了,是不是有事要找公爹?”
宋晉聽到聲音走出來:“錦南哥是來和我一起溫書的。”
宋晉沒考上縣學,如今在鎮上清風書院念書。
清風書院學生數量和師資上比晨熙書院稍遜,束修也便宜些。
盡管如此,宋家也得省吃儉用,勉強才供得起宋晉念書。
得虧謝家開口要收購,讓他們家跟著掙銀子,宋建國幫謝家監工也有三十文一天,田氏對謝家的感激自不必說。
“哦哦,快進屋坐,嬸兒給你們倒水。”
田氏得知謝錦南是來找兒子溫書的,更熱情了。
謝錦南念書比宋晉好,要是他能指導一下就更好了。
錦繡客氣道:“田嬸,我有事找村長爺爺,他在家嗎?”
“我公爹在後麵那條渠裏撈魚。”
“相公,你們溫書,我自個去。”
一場雨過後,水渠裏的水漲了起來,渾濁中又透著一絲澄澈,隱約看到魚在水裏遊動。
有好些個村民在撈魚。
錦繡沿著水渠邊一直往下走,這才看到宋建國拿著個簸箕撈魚。
“村長爺爺,撈到大魚沒?”
“大魚沒有,隻有幾條小魚毛。”宋建國朝旁邊的水桶努努嘴。
錦繡探頭往裏看了眼,有幾條小河魚,“不錯了,小魚煎了一樣好吃。”
“嗬嗬,錦繡也來撈魚麽,聽說你可會撈魚了!”
宋建國指錦繡上次在水塘撈到很多大魚。
錦繡半開玩笑道:“我不撈魚,我想養魚。”
“養魚?”
“村長爺爺,我來是想跟你商量,想把那個水塘買下來。”
宋建國瞪大眼:“你說認真的?”
錦繡點點頭:“不僅是水塘,還有周圍那一片坡地,一並買了。”
宋建國看了看不遠處撈魚的村民,壓低聲音對錦繡道:“那塘子和坡地加起來怎麽也得三四十畝,你可要想清楚了。”
姑且全部算它二兩銀子一畝,也就是一百兩。
一百兩用來買魚,能買多少魚了!
天天吃都吃不完。
何必,不劃算。
還有那些坡地,種糧食也不好種。
宋建國實在想不通錦繡買來幹啥,如今謝家是掙到錢了,也不興這樣浪費的!
錦繡知道宋建國將她的話當真了。
跟著壓低聲音:“村長爺爺,實話跟你說,我買水塘並不是純粹用來養魚,那些坡地我也有別的用處。”
宋建國知道謝家由錦繡當家,她是個有主意的,也就不再多說了。
“既然你心裏有數,行,明天我把水塘那一片量出來,到時再談價錢。”
買水塘的事談好,謝錦南要留在宋家溫書,錦繡獨自往家走。
謝二勇正在院子裏卸車廂。
他去李家商量冰粉的事,所以迴來遲了。
談出來章程,還得告訴錦繡再做最後的決定。
“二勇迴來了。”
現在下午三點多,尋常他一點多就迴來了,錦繡以為是下雨,冰粉不好賣。
謝二勇走到錦繡麵前:“大嫂,今日在縣裏,玉滿樓掌櫃來找我.....”
謝二勇將和馬掌櫃的合作,以及李家商量出的結果告訴錦繡。
“舅公他們現在一天能剝十五斤左右的燈籠,預估能做1500碗冰粉,擺攤一天最多能賣900碗,我們打算不擺攤了,找酒樓合作供貨。”
不僅省人力物力,還要比擺攤多掙。
錦繡點頭表示讚同:“要是忙不過來,可以讓舅公他們向外收購燈籠草。”
“舅公說他們忙得過來的。”
一個是李家人多地少,沒什麽好忙活的,現在主要的心力都在冰粉上。
再一個,雖然賣冰粉的事遲早會宣揚出去,但李家還是想盡量低調進行。
第二天一早。
謝錦南去村長家幫忙量水塘,迴來時告訴錦繡:“水塘二十五畝,二兩銀子一畝,坡地十九畝,一畝三兩,村長讓我問你,是不是真的確定要買?”
“買!”
錦繡說著,取出一張一百兩銀票外加七兩銀子。
買地後還得到縣裏辦地契,她從空間裏取出一包點心,作為幫忙跑腿的謝禮,讓謝錦南一同帶去村長家。
何老太看到坐在車廂後麵的謝二勇。
“哎喲,這不是我孫女的未來夫婿麽?敢情好,老婆子我正好搭個便車。”
說著,就要往車上爬。
今日趕集,何老太來鎮上賣雞蛋,賣不了兩個就下雨了,一直到下午才賣完。
鎮上早沒車坐了,她不想走路迴去。
李山扭頭看向謝二勇。
她的孫女?
記得勇哥是有個未婚妻。
哪知他還沒開口詢問,何老太就被謝二勇一腳給踹下了牛車。
李山目瞪口呆。
看著何老太哎喲喲地在濕漉漉的泥地裏打滾兒。
“走吧。”謝二勇催促李山。
李山呆愣之後,揚鞭趕牛。
“你個挨千刀的竟然敢踹我!”
“打老人的爛雞兒貨色,哎喲!我的腰,要死啦!”
何老太追在身後罵罵咧咧。
謝二勇充耳不聞。
害他小蓮受了那麽多苦,以前看在這老虔婆是小蓮奶奶的份上,才忍受一二。
兩人都斷親了,還敢往他跟前湊,不把你踹飛他都不姓謝....
何清蓮在家裏教小草做繡活,冷不丁打了兩個噴嚏。
吳四娘坐在對麵糊鞋底,關心地問:“著涼了?迴屋披件外衣吧。”
入秋又下雨,天氣涼爽了許多。
何清蓮搖頭:“沒事,就是覺得鼻子有點癢。”
身旁的小草小臉認真,小心翼翼一針一線地繡著。
“線穿過布孔要輕巧,小心纏成一團。”
何清蓮輕握妹妹稚嫩的小手,輕聲細語引導她穿針引線。
“好的,姐姐。”
吳四娘靜靜看著兩個女兒,眉眼都是慈愛,對現在的生活感到無比滿足。
——
錦繡從地裏巡視迴來,在門口撞見拿著書本的謝錦南。
得知他要和宋晉一起溫書,“嗯,正好我想找村長商量一下買水塘的事。”
“那咱們一起去。”
“好。”
兩人來到村長家。
村長大兒媳田氏,也就是宋晉的娘親,正坐在屋簷下做衣裳。
謝錦南開口打招唿,錦繡跟著叫了聲田嬸。
田氏聞聲抬頭,看到兩口子眉開眼笑,“錦南錦繡來了,是不是有事要找公爹?”
宋晉聽到聲音走出來:“錦南哥是來和我一起溫書的。”
宋晉沒考上縣學,如今在鎮上清風書院念書。
清風書院學生數量和師資上比晨熙書院稍遜,束修也便宜些。
盡管如此,宋家也得省吃儉用,勉強才供得起宋晉念書。
得虧謝家開口要收購,讓他們家跟著掙銀子,宋建國幫謝家監工也有三十文一天,田氏對謝家的感激自不必說。
“哦哦,快進屋坐,嬸兒給你們倒水。”
田氏得知謝錦南是來找兒子溫書的,更熱情了。
謝錦南念書比宋晉好,要是他能指導一下就更好了。
錦繡客氣道:“田嬸,我有事找村長爺爺,他在家嗎?”
“我公爹在後麵那條渠裏撈魚。”
“相公,你們溫書,我自個去。”
一場雨過後,水渠裏的水漲了起來,渾濁中又透著一絲澄澈,隱約看到魚在水裏遊動。
有好些個村民在撈魚。
錦繡沿著水渠邊一直往下走,這才看到宋建國拿著個簸箕撈魚。
“村長爺爺,撈到大魚沒?”
“大魚沒有,隻有幾條小魚毛。”宋建國朝旁邊的水桶努努嘴。
錦繡探頭往裏看了眼,有幾條小河魚,“不錯了,小魚煎了一樣好吃。”
“嗬嗬,錦繡也來撈魚麽,聽說你可會撈魚了!”
宋建國指錦繡上次在水塘撈到很多大魚。
錦繡半開玩笑道:“我不撈魚,我想養魚。”
“養魚?”
“村長爺爺,我來是想跟你商量,想把那個水塘買下來。”
宋建國瞪大眼:“你說認真的?”
錦繡點點頭:“不僅是水塘,還有周圍那一片坡地,一並買了。”
宋建國看了看不遠處撈魚的村民,壓低聲音對錦繡道:“那塘子和坡地加起來怎麽也得三四十畝,你可要想清楚了。”
姑且全部算它二兩銀子一畝,也就是一百兩。
一百兩用來買魚,能買多少魚了!
天天吃都吃不完。
何必,不劃算。
還有那些坡地,種糧食也不好種。
宋建國實在想不通錦繡買來幹啥,如今謝家是掙到錢了,也不興這樣浪費的!
錦繡知道宋建國將她的話當真了。
跟著壓低聲音:“村長爺爺,實話跟你說,我買水塘並不是純粹用來養魚,那些坡地我也有別的用處。”
宋建國知道謝家由錦繡當家,她是個有主意的,也就不再多說了。
“既然你心裏有數,行,明天我把水塘那一片量出來,到時再談價錢。”
買水塘的事談好,謝錦南要留在宋家溫書,錦繡獨自往家走。
謝二勇正在院子裏卸車廂。
他去李家商量冰粉的事,所以迴來遲了。
談出來章程,還得告訴錦繡再做最後的決定。
“二勇迴來了。”
現在下午三點多,尋常他一點多就迴來了,錦繡以為是下雨,冰粉不好賣。
謝二勇走到錦繡麵前:“大嫂,今日在縣裏,玉滿樓掌櫃來找我.....”
謝二勇將和馬掌櫃的合作,以及李家商量出的結果告訴錦繡。
“舅公他們現在一天能剝十五斤左右的燈籠,預估能做1500碗冰粉,擺攤一天最多能賣900碗,我們打算不擺攤了,找酒樓合作供貨。”
不僅省人力物力,還要比擺攤多掙。
錦繡點頭表示讚同:“要是忙不過來,可以讓舅公他們向外收購燈籠草。”
“舅公說他們忙得過來的。”
一個是李家人多地少,沒什麽好忙活的,現在主要的心力都在冰粉上。
再一個,雖然賣冰粉的事遲早會宣揚出去,但李家還是想盡量低調進行。
第二天一早。
謝錦南去村長家幫忙量水塘,迴來時告訴錦繡:“水塘二十五畝,二兩銀子一畝,坡地十九畝,一畝三兩,村長讓我問你,是不是真的確定要買?”
“買!”
錦繡說著,取出一張一百兩銀票外加七兩銀子。
買地後還得到縣裏辦地契,她從空間裏取出一包點心,作為幫忙跑腿的謝禮,讓謝錦南一同帶去村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