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都是在這家“七碗粥”吃飯,不得不說宣傳做的的確是很好,比如說送鹵蛋和腐竹。
本來晚上想喝粥的,但是突然又想試一下粉的味道。晚上是最後一節中國概論課,之後就要進行考試了,也不知道怎麽個考試法。
……學生們總能搞出一些神奇的東西,比如說在自己的宿舍門前掛奇怪的門牌號,還好我們學校暫時沒有見到這樣的行為。
看網上說的,有的宿舍門學生們會給他們貼上:
“婦產科”(你這最好別是一個男宿舍)
“停屍房”(這個感覺太過分了吧)
“未成年人請勿入內”(這是個什麽神奇的東西?)
“單身狗自然保護區”(真是非常有想象力)
“電離輻射,請勿靠近”(……)
“公廁”(你把舍友當什麽了?)
……我很好奇當他們的校領導或者是宿管來檢查的時候會是什麽表情?
老黃跟我說過這麽一個故事,他告訴我高中有人把食堂桌子上的那個“不要浪費食物”的貼紙給撕下來,然後貼到廁所上……這樣真的很容易讓人想入非非,不得不說學生們的整蠱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不會還真的有人把一次性筷子掛到廁所上吧?
……
雖然說中國概論課在考試上還是有點麻煩,但是這節課的意義還是很大的。目前為止在第13周,已經結課了,之後要在手機上進行各種練習,迎接第19周的期末考試。一般來說所有的課程都會在第18周結束。
為什麽我會說中國概論作業麻煩呢?因為目前為止我們也隻上完了第12章,剩下的章節基本上是要自學的,好在考試的主要內容全都在1~12章,但這並不代表我可以不把後麵的章節全部給看完。
“哎呀!”說著說著,我就因為這路麵的凹凸不平,然後差點崴到了腳,好吧,一邊走一邊寫小說,還是有點小危險的。要是真的因此受了傷,那恐怕需要某位正骨大師來幫我揉一揉。雖然我想學校的衛生院大概率不會有這樣的醫生吧。
……先迴到正題,這節中國概論課主要講的就是元明清,由於元朝和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所以在曆史上也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議,有的日本學者評論“崖山之後無中國”,簡單來說就是元朝滅了宋朝以後,中國並不是傳承的關係了……
類似的言論我以前也看到了一個,這件事情同樣曾經鬧得沸沸揚揚,也有不少人支持他的觀點,但實際上我並不認可。這位學者的觀點是,“中國從來沒有曆史,有的隻是無限的循環”。
但是從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是非常站不穩的理論。我們幾千年的沉澱都可以這麽說了,你要讓對岸美國這個國家何當以堪。
而我們這節課正式說明了這些言論的不正確以及片麵觀點,可以說是更加完善了我的民族觀和價值觀,就光是世界觀來看,我還是跟這本書的觀點非常契合的,而且這本書的觀點也非常的忠義誠懇,會不會像那些極端的愛國主義者或者書籍一樣。
這才是能夠讓學生真正認識到中華文明的魅力,同時也清楚別的國家有多厲害的教材。
我們現在常常說一句話,“承認外國優秀難道很難嗎?”
是的,恐怕的確很難,你去看看那些正規的新聞以及正規的視頻機構,基本上都是說國家的好,說外國的壞,畢竟這是自己的國家呀,宣傳自己國家不好的一麵,那豈不是“政治不正確了”。
首先這動機那麽就有問題了,平台過不過審不清楚,我覺得觀眾朋友們應該是會不滿的。一般而言,我們也不會從自己的朋友以及身邊的人口中聽到關於本國不好的一麵,他們即使明白也是不會說的,仿佛隻要他們說了,就會犯什麽非常可怕的罪名一樣。
國人總是抱有一種好像說了那麽就可能會成真的感覺,有時候就不願意去接受一些已經存在的事實,當然這群人裏也包括我,我心裏是非常的認可社會主義製度的,我喜歡傳統的文化,喜歡這5000年的曆史。
但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知道自己沒有什麽改變的力量,即使看到了什麽也告訴自己沒有看到,這時候我們通常會以勿談國事來保護自己。是的,現實就這麽無奈,《茶館》想要隱喻的東西至今還在追著我們。我們就算看到了也沒法改變什麽,反而如果你要將你看到的東西說出來,那麽危險的就不止你自己了。
我們作家呢就是要把握好這個度,既要能表達我們的思想,也不能越過我們的能力範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可以不說,但是一定要知道。
因為時代的潮流,曆史的發展總會將矛盾給擺到明麵上,如果這個矛盾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那麽一定又會掀起一場新的風暴。而到那個時候,就該是我們這些知情不說的人來阻止問題擴大了。
那個學者說中國的曆史存在一個個循環,這是對的,他說中國沒有真正的曆史,那麽這就是錯的。每一個循環都是一個教訓,每一個循環都是不同的情況,你叫這個循環的人穿越到另一個循環,難道他就能通過兩者的共同之處解決這一切了嗎?
這樣一想是不是就感覺很搞笑了?如果要說的話,那麽這個學者應該說世界都是在循環的,包括什麽物質流動,生物進化……
這些原始的東西也總是和這些政治的東西有共同之處,什麽正反饋機製,負反饋機製,這很大程度上這最自然也最本質的理論是可以通用的。
所以我說開設中國概論這門課程是非常有必要,就光我而言,我就懂得了很多,並不需要什麽所謂陰謀論政治正確教育,也不需要什麽崇洋媚外……因為你單獨掏出來這些都是片麵的,一本史書始終保持一種多麵性看待問題的態度那麽才證明它是一本好的史書。
教會學生正確的曆史觀,教學生如何辯論錯誤的曆史觀,那麽這自然就可以讓他們形成所謂的民族之魂。難道說承認外國的強大,會損害我們對於民族的團結嗎?
厲害的敵人以及殘酷的曆史,中華民族見過的已經夠多了,我們的自信從來不是建立在貶低外國盲從自己的態度上的,隻有明白別人有多強,我們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改進自己。當年中國落後的時候,那些革命先輩不也是如此想的嗎?那個時候對方夠強了吧。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仇視那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是因為對方不遵守大義,是因為對方濫殺無辜,是因為對方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惡行,是因為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慘痛代價……而不是因為他們很優秀。
承認他人優秀並不會讓國人們自卑,如果對方比自己優秀,那麽自己就努力超過他就行了。我們在學習上也就是這個道理。
相反,如果隻是一味沉浸在幻想當中,不願意承認他國優秀的地方,那麽就分不清敵我方的實力差距,以前印度用自不量力的行為就已經證明了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
你如果往大的一方麵看,那麽韓國偷文化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文化的自卑,你看他們這種不清楚自我定位,盲目沉迷於自己幻想當中,最後給他們贏得了什麽?
無非是中東亞各國的嘲笑罷了,也不清楚以前大半個亞洲都是韓國的,這種話到底是怎麽說出口的?
說到這迴事,我又迴想起那個韓國教授說牛郎織女是他們本國文化的故事了,直接被他們改成:織女非常的勤勞,天天都在織布,然後感動了上天,然後上天就給她賜予了一個牛郎……
剩下的我就不說了,抄都不會抄,這已經不能叫偷盜了,而是各種意義上不尊重文化了,我一個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就非常惱火這樣的事情 。
……話說迴來,其實日本不承認侵略中國的事實,也算是日本上層政府的一種策略了,這其實也是一種所謂的美化,將壞的說成好的。努力宣傳自己的精神是多麽多麽的正義,多麽多麽的優秀,給日本群眾造成了一種誤解。這樣以後日本的年輕人就永遠不會承認這段曆史了,隨著老一輩的人逐漸離去……簡單來說,他們就是用這種行為逐漸淡化那一部分“不好”的曆史。不得不說這個策略的確起到了一點作用。
不過那隻是對他們本國人而言,這種行為反而激起了我們中國民眾的憤怒。
他們的策略其實也並不算罕見了,通過這麽宣傳更好地控製群體,其實他們的上層政府當然是清楚中國現在的強大以及這段曆史的。
因為這段黑曆史已經牢牢地被中國人民記住了,他們必須時刻提防。因為如果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那麽我們翻一下老黃曆,那麽後續的事情就會變成“師出有名”了。所以不要認為他們每一個都是在迷迷糊糊地認為自己的日本沒有錯。
像我們中華民族也應該警惕這一點才是,不要落入這一個陷阱。如果讓我來為上層人士分析局勢,那麽我一定會往別人優秀的地方說,因為在這些地方不如人家,那麽我們就會沒有優勢。沒有優勢,那麽之後對決的時候就沒有底氣。
武力的確不是最佳方案,但不得不說是最有用的方案。
所謂的民族分裂言論,不正確曆史觀。實際上都是服務於政治利益。
這就是為什麽有一些政客以及外國的研究者經常會發表一些少數民族與中國矛盾,在邊界搞一些小動作,然後在那些曆史上模糊化原本應該是很密切的曆史聯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模糊中國上下5000年的曆史沉澱,從而分割民族之間的關係,從文化角度進行攻擊,為的就是淡化中華民族之魂。
若是為了這種政治目的而惡意曲解曆史,那麽我認為這是對曆史的一種不尊重了,這樣的人好意思在國際論壇上大發言論,不得不說在某些方麵也是非常厲害了。
所以說我國重視考古,實際上也是為了用最真實的證據反駁這些不得不防的文化陰謀。
本來晚上想喝粥的,但是突然又想試一下粉的味道。晚上是最後一節中國概論課,之後就要進行考試了,也不知道怎麽個考試法。
……學生們總能搞出一些神奇的東西,比如說在自己的宿舍門前掛奇怪的門牌號,還好我們學校暫時沒有見到這樣的行為。
看網上說的,有的宿舍門學生們會給他們貼上:
“婦產科”(你這最好別是一個男宿舍)
“停屍房”(這個感覺太過分了吧)
“未成年人請勿入內”(這是個什麽神奇的東西?)
“單身狗自然保護區”(真是非常有想象力)
“電離輻射,請勿靠近”(……)
“公廁”(你把舍友當什麽了?)
……我很好奇當他們的校領導或者是宿管來檢查的時候會是什麽表情?
老黃跟我說過這麽一個故事,他告訴我高中有人把食堂桌子上的那個“不要浪費食物”的貼紙給撕下來,然後貼到廁所上……這樣真的很容易讓人想入非非,不得不說學生們的整蠱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不會還真的有人把一次性筷子掛到廁所上吧?
……
雖然說中國概論課在考試上還是有點麻煩,但是這節課的意義還是很大的。目前為止在第13周,已經結課了,之後要在手機上進行各種練習,迎接第19周的期末考試。一般來說所有的課程都會在第18周結束。
為什麽我會說中國概論作業麻煩呢?因為目前為止我們也隻上完了第12章,剩下的章節基本上是要自學的,好在考試的主要內容全都在1~12章,但這並不代表我可以不把後麵的章節全部給看完。
“哎呀!”說著說著,我就因為這路麵的凹凸不平,然後差點崴到了腳,好吧,一邊走一邊寫小說,還是有點小危險的。要是真的因此受了傷,那恐怕需要某位正骨大師來幫我揉一揉。雖然我想學校的衛生院大概率不會有這樣的醫生吧。
……先迴到正題,這節中國概論課主要講的就是元明清,由於元朝和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所以在曆史上也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議,有的日本學者評論“崖山之後無中國”,簡單來說就是元朝滅了宋朝以後,中國並不是傳承的關係了……
類似的言論我以前也看到了一個,這件事情同樣曾經鬧得沸沸揚揚,也有不少人支持他的觀點,但實際上我並不認可。這位學者的觀點是,“中國從來沒有曆史,有的隻是無限的循環”。
但是從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是非常站不穩的理論。我們幾千年的沉澱都可以這麽說了,你要讓對岸美國這個國家何當以堪。
而我們這節課正式說明了這些言論的不正確以及片麵觀點,可以說是更加完善了我的民族觀和價值觀,就光是世界觀來看,我還是跟這本書的觀點非常契合的,而且這本書的觀點也非常的忠義誠懇,會不會像那些極端的愛國主義者或者書籍一樣。
這才是能夠讓學生真正認識到中華文明的魅力,同時也清楚別的國家有多厲害的教材。
我們現在常常說一句話,“承認外國優秀難道很難嗎?”
是的,恐怕的確很難,你去看看那些正規的新聞以及正規的視頻機構,基本上都是說國家的好,說外國的壞,畢竟這是自己的國家呀,宣傳自己國家不好的一麵,那豈不是“政治不正確了”。
首先這動機那麽就有問題了,平台過不過審不清楚,我覺得觀眾朋友們應該是會不滿的。一般而言,我們也不會從自己的朋友以及身邊的人口中聽到關於本國不好的一麵,他們即使明白也是不會說的,仿佛隻要他們說了,就會犯什麽非常可怕的罪名一樣。
國人總是抱有一種好像說了那麽就可能會成真的感覺,有時候就不願意去接受一些已經存在的事實,當然這群人裏也包括我,我心裏是非常的認可社會主義製度的,我喜歡傳統的文化,喜歡這5000年的曆史。
但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知道自己沒有什麽改變的力量,即使看到了什麽也告訴自己沒有看到,這時候我們通常會以勿談國事來保護自己。是的,現實就這麽無奈,《茶館》想要隱喻的東西至今還在追著我們。我們就算看到了也沒法改變什麽,反而如果你要將你看到的東西說出來,那麽危險的就不止你自己了。
我們作家呢就是要把握好這個度,既要能表達我們的思想,也不能越過我們的能力範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可以不說,但是一定要知道。
因為時代的潮流,曆史的發展總會將矛盾給擺到明麵上,如果這個矛盾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那麽一定又會掀起一場新的風暴。而到那個時候,就該是我們這些知情不說的人來阻止問題擴大了。
那個學者說中國的曆史存在一個個循環,這是對的,他說中國沒有真正的曆史,那麽這就是錯的。每一個循環都是一個教訓,每一個循環都是不同的情況,你叫這個循環的人穿越到另一個循環,難道他就能通過兩者的共同之處解決這一切了嗎?
這樣一想是不是就感覺很搞笑了?如果要說的話,那麽這個學者應該說世界都是在循環的,包括什麽物質流動,生物進化……
這些原始的東西也總是和這些政治的東西有共同之處,什麽正反饋機製,負反饋機製,這很大程度上這最自然也最本質的理論是可以通用的。
所以我說開設中國概論這門課程是非常有必要,就光我而言,我就懂得了很多,並不需要什麽所謂陰謀論政治正確教育,也不需要什麽崇洋媚外……因為你單獨掏出來這些都是片麵的,一本史書始終保持一種多麵性看待問題的態度那麽才證明它是一本好的史書。
教會學生正確的曆史觀,教學生如何辯論錯誤的曆史觀,那麽這自然就可以讓他們形成所謂的民族之魂。難道說承認外國的強大,會損害我們對於民族的團結嗎?
厲害的敵人以及殘酷的曆史,中華民族見過的已經夠多了,我們的自信從來不是建立在貶低外國盲從自己的態度上的,隻有明白別人有多強,我們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改進自己。當年中國落後的時候,那些革命先輩不也是如此想的嗎?那個時候對方夠強了吧。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仇視那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是因為對方不遵守大義,是因為對方濫殺無辜,是因為對方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惡行,是因為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慘痛代價……而不是因為他們很優秀。
承認他人優秀並不會讓國人們自卑,如果對方比自己優秀,那麽自己就努力超過他就行了。我們在學習上也就是這個道理。
相反,如果隻是一味沉浸在幻想當中,不願意承認他國優秀的地方,那麽就分不清敵我方的實力差距,以前印度用自不量力的行為就已經證明了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
你如果往大的一方麵看,那麽韓國偷文化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文化的自卑,你看他們這種不清楚自我定位,盲目沉迷於自己幻想當中,最後給他們贏得了什麽?
無非是中東亞各國的嘲笑罷了,也不清楚以前大半個亞洲都是韓國的,這種話到底是怎麽說出口的?
說到這迴事,我又迴想起那個韓國教授說牛郎織女是他們本國文化的故事了,直接被他們改成:織女非常的勤勞,天天都在織布,然後感動了上天,然後上天就給她賜予了一個牛郎……
剩下的我就不說了,抄都不會抄,這已經不能叫偷盜了,而是各種意義上不尊重文化了,我一個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就非常惱火這樣的事情 。
……話說迴來,其實日本不承認侵略中國的事實,也算是日本上層政府的一種策略了,這其實也是一種所謂的美化,將壞的說成好的。努力宣傳自己的精神是多麽多麽的正義,多麽多麽的優秀,給日本群眾造成了一種誤解。這樣以後日本的年輕人就永遠不會承認這段曆史了,隨著老一輩的人逐漸離去……簡單來說,他們就是用這種行為逐漸淡化那一部分“不好”的曆史。不得不說這個策略的確起到了一點作用。
不過那隻是對他們本國人而言,這種行為反而激起了我們中國民眾的憤怒。
他們的策略其實也並不算罕見了,通過這麽宣傳更好地控製群體,其實他們的上層政府當然是清楚中國現在的強大以及這段曆史的。
因為這段黑曆史已經牢牢地被中國人民記住了,他們必須時刻提防。因為如果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那麽我們翻一下老黃曆,那麽後續的事情就會變成“師出有名”了。所以不要認為他們每一個都是在迷迷糊糊地認為自己的日本沒有錯。
像我們中華民族也應該警惕這一點才是,不要落入這一個陷阱。如果讓我來為上層人士分析局勢,那麽我一定會往別人優秀的地方說,因為在這些地方不如人家,那麽我們就會沒有優勢。沒有優勢,那麽之後對決的時候就沒有底氣。
武力的確不是最佳方案,但不得不說是最有用的方案。
所謂的民族分裂言論,不正確曆史觀。實際上都是服務於政治利益。
這就是為什麽有一些政客以及外國的研究者經常會發表一些少數民族與中國矛盾,在邊界搞一些小動作,然後在那些曆史上模糊化原本應該是很密切的曆史聯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模糊中國上下5000年的曆史沉澱,從而分割民族之間的關係,從文化角度進行攻擊,為的就是淡化中華民族之魂。
若是為了這種政治目的而惡意曲解曆史,那麽我認為這是對曆史的一種不尊重了,這樣的人好意思在國際論壇上大發言論,不得不說在某些方麵也是非常厲害了。
所以說我國重視考古,實際上也是為了用最真實的證據反駁這些不得不防的文化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