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且說建寧府那邊。


    那寫密信的縣尉腸子都悔青了。


    隻因要報那老尼姑一掌之仇,卻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他若曉得是這樣一個結果,便是八抬大轎來請他也不幹。


    那曹詠限他五日找到趙汾行蹤,若不然,便要治他以死罪。


    天下如此之大,倒叫他到何處去找?


    正自府中愁悶憂慮,真真是愁的寢食難安。


    因一時沒了主張,那縣尉便召集門客來商議對策。


    幾個門客各抒己見,紛紛出謀,個個劃策。


    計策五花八門,無非是托關係找門子往下壓事;直接賄賂曹詠保命;稱病不出躲難;甚或還有逃跑、裝死之類下策。


    這些計策,未有一個令縣尉中意的。


    情急之下,縣尉便在堂中發怒。


    連揶揄帶謾罵那些門客,說他們平日裏談經論道,滔滔不絕,關鍵時候卻如草莽村夫般愚魯。


    門客們被罵的不敢出聲,即使有妙計也不敢說。


    這時,便有個門客站了出來,此人正是前述出餿主意的那個蕭薔。


    他向縣尉一揖拜道:“大人無須煩惱,趙汾等人此時正往南去,大人隻需派人往南去尋找便可!”


    縣尉正自後悔惱火,心中本就對他有怨,聽他說的如此輕鬆,更加不悅。


    便責怪道:“啍!若非你那所謂‘妙計’,本官何至於此?今你倒說的輕巧,也罷!本官便派你去找!”


    蕭薔麵不改色,又一揖到地,不緊不慢的說道:“大人莫急,學生願以性命擔保,不出四日,便可尋到趙汾蹤跡。”


    “哦?”眾人驚訝,紛紛迴頭看他。


    縣尉聞言,便似抓到了救命稻草。


    他急忙站起,向蕭薔抱拳一揖道:“先生若能尋到趙汾,便是本官再生父母,卻不知先生有何妙計?”


    蕭薔仍是不緊不慢的說道:“那趙汾離去不足半月,且他們人數眾多,行走不快,應不會走遠。再往南便是南劍州地界,學生在南劍州各府衙裏均有同窗故舊,可分別致書信與他們,請他們代為尋找,定會有所得。”


    縣尉聞言,轉悲為喜道:“那就有勞先生,盡快修書致信與他們。”


    “學生已將書信寫好,隻是大人還得備下重金厚禮,連同書信一並分送至各府衙。”蕭薔道。


    “全依了先生,不過,本官尚有顧慮,若僅憑此稍顯不足,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縣尉疑慮道。


    “大人所慮極是,學生也已想好,便是,分派人馬至各條道路要衝,一路往南尋訪跟蹤,總會尋出點珠絲馬跡的。”蕭薔道。


    縣尉從座上站起,雙掌一擊,道:“妥了!還是先生想的周全,本官全依了先生,也有勞先生代為安排罷,有抗命的便如此杯!”


    說著,他將茶杯碎在地上。


    蕭薔忙抱拳應諾,眾人也都應諾。


    計策一定,各人便去分頭準備。


    這縣尉為保身家性命,可謂下了血本。


    那蕭薔領命,便在府中坐鎮,指揮眾人行事。


    不消兩個時辰,便調集蕃兵鄉勇百十號,征調鄉紳富戶快馬百十匹。


    安排妥當人員馬匹行裝等一應物事後,蕭薔又親自編排各路人馬組成和走向,並交代路上一應事宜。


    他的安排甚是周密,便似撒出個天羅地網來,將南劍州各道路要衝均納入網中,並無遺漏。


    次日一早,各路人馬便分頭行動,細節不表。


    且再迴到南劍州順昌城。


    張二牛失蹤,李老漢家這官司眼見無法再打了。


    眾人正苦思應對之策時,一個解差道:“小的插一句,不知當講不當講?”


    解差軍官正自憂慮,見他如此說,便道:“但講就是,卻囉嗦甚?”


    那解差雙手抱拳一揖道:“小的也曾在縣衙裏做過幾年捕快,見過大小官司無數,那些官司都是苦主遞訴狀,老爺才勾取原告、被告、證人等一幹人等,當堂審問查辦,哪有像我等這樣的?原告不出麵,我等不相幹的人倒成了原告!”


    聞言,趙汾和解差軍官方恍然大悟。


    “你怎不早說?叫我等在這裏苦熬,真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解差軍官抱怨道。


    那解差本是一番好意,不想卻落了個不是,心中委屈,便不再作聲。


    見解差軍官冤枉那解差,趙汾頗有些不忍道:“大人莫怪解差大哥,他也是一番好意,此事隻能怨在下魯莽了,也罷,就請李老漢來便了。”


    解差軍官即向那幾個解差吩咐道:“閑話少說,你等兄弟幾個明日一早速將李老漢找來!”


    幾個解差應諾,便自去歇息。


    隻因張二牛死不見屍,活不見人,解差軍官與趙汾便決定繼續派人查找。


    次日一早,幾個解差即動身去接李老漢,另幾個仍去尋張二牛。


    所幸那李老漢正在新家中,未費周章,至午時,幾個解差便將李老漢領到了客棧。


    那幾個尋張二牛的解差則往稍遠的地界去了,暫且按下不表。


    那李老漢到客棧後,趙汾等人便將狀告“齊天大聖”的想法告知了他。


    豈料李老漢聽說要告“齊天大聖”,便已嚇得跪倒在地。


    隻聽他向眾人哭訴道:“那縣尉與‘齊天大聖’一個褲襠裏放屁,他豈會為小老兒做主?便是借小老兒十個膽也不敢去告呐!”


    眾解差被李老漢幾句話逗的忍俊不禁。


    趙汾道:“老人家休要懼怕,有我等眾人替你撐腰做主,你且告便是。”


    眾人紛紛勸道:“就是,有我等在,你怕甚?”


    “好漢們的好意小老兒心領了,有句話小老兒說了好漢們莫要見怪!”李老漢囁嚅道。


    “你這老頭也是個不爽利的人,有甚話你說便是!”解差軍官不耐煩道。


    李老漢聽他如此說,便道:“那‘齊天大聖’勢力盤根錯節,上通著州府,下連著縣鄉,就連本地的一個鄉紳富戶也未將他扳倒,反叫他鬧了個家破人亡,你等幾個外鄉人還能奈何得了他們?”


    一句話把個解差軍官惹惱了,站起來厲聲道:“灑家是天子禁軍出身,你卻拿灑家與那土財主比!我豈是怕那‘齊天大聖’的?”


    嚇的李老漢忙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忙忙向軍官道歉:“小老兒知錯了,小老兒知錯了,大人息……息怒。”


    趙汾忙扶起李老漢,對他說道:“老人家莫怕,解差大人並無責怪之意,他本意是要你也莫怕。”


    李老漢眼淚汪汪的說道:“大人好意小老兒豈能不知?小老兒隻是一介草民,實是不想招惹他們!”


    說著,李老漢“撲通”一聲又跪下了,任誰拉不起來。


    隻聽他央告道:“小老兒謝謝眾位好漢軍爺了!便放我去吧!”


    李老漢無心告狀,把眾人鬧個無語。


    解差軍官徹底心灰意冷。


    隻聽他對趙汾說道:“公子你也看到了,這原告都無心打官司了,我等卻還在此費甚口舌?依我說,罷了!我等且趕路要緊。”


    趙汾委實覺得無可奈何,心中甚是鬱悶。


    他想了想,便再次勸那李老漢道:“你若不乘我等在此,扳倒那兩個惡徒,我等一走,他們定會去找你的麻煩,那時你可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了!”


    李老漢伏在地上答道:“小老兒也曉得是這般後果,便準備賣了田地房屋,與兒子去投奔遠親。”


    眾人一聽他如此說,便知他為何不肯告狀了,原來是已經想好了後路。


    解差軍官氣不打一處來,一手抓起李老漢,便似抓一隻小雞。


    口中罵道:“好你個糟老頭,即有了主意為甚不早說?害我等費了多少口水?”


    李老漢嚇的雙手合十,連連告饒。


    解差軍官再看趙汾,卻見他也不言語,隻低頭思忖。


    見趙汾這般狀況,解差軍官扔開李老漢,急道:“公子你倒是說句痛快話!我等是走還是留?灑家兄弟們全聽你的!”


    聞聽解差軍官此言,趙汾站起向軍官一揖道:“大人如此厚愛,在下不勝感激,請大人容我再想想,是走是留,晚間便見分曉。”


    “那就這麽定了,晚間再議!”解差軍官氣唿唿的道。


    說著,他便準備跨出門去。


    隻因他是爽直之人,見不得李老漢這等扭扭捏捏的人,心中甚是窩火。


    眾人正要散去,卻見一個在縣尉府衙外蹲點的探子迴來了。


    見解差軍官在院中,探子便向他報道:“稟大人,有情況要報。”


    “有話快講,有屁快放!”解差軍官火氣未消。


    探子不知他為何發火,便小心翼翼道:“今日在府衙外,有幾個蕃兵在我的攤上吃炒粉,隻因聽到他們說的與趙公子有關,我便請他們白吃,套出了他來此的目的。”


    解差軍官一聽,來了興趣,對探子道:“到房中講!”


    待進入房中,解差軍官方問道:“他們有何目的?”


    “他們說是從建寧府來的,來請順昌縣尉幫忙查尋趙公子下落,還說朝廷來個大員,要殺掉趙公子。”那探子答道。


    聞言,眾人大吃一驚。


    這真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趙汾也是心裏一驚,隨即想到了一個人,便是那當朝宰相,人稱秦太師的秦檜。


    “你且問了那大員是何人麽?”解差軍官又問。


    “叫什麽他們沒說,不過他們說那大員帶了三個高手來,還將建寧府一個尼姑庵給滅了!”探子答道。


    聞聽此言,趙汾突然“霍”一聲站起,麵帶驚愕。


    眾人被他嚇了一跳,都疑惑的看著他,不知他為何這般狀況。


    隻見他扯住探子的臂膀急問道:“是不是叫赭雲庵?”


    “對,就叫赭雲庵,公子如何曉得?”探子答完又問道。


    聞言,趙汾麵色已大變,又問:“沒留活口?”


    隻見他的手緊緊抓著探子臂膀,疼的那探子直齜牙。


    “說是全滅了,還說有個使劍的小尼姑甚是厲害,到最後也跳崖了。”探子呲著牙答道。


    趙汾腦袋“嗡”一聲響,身體便似虛脫般無力。


    隻見他鬆開手,癱坐在了凳子上,麵色灰白,目光呆滯,一言不發。


    眾人不知他為何此般狀況,又不敢問他,都驚愕的站在旁邊,看著他。


    屋內鴉雀無聲。


    半晌,解差軍官打破寧靜,試探著問道:“公子……有何不妥?”


    趙汾也不答話,隻呆呆的坐著,半晌,又站起來,踉踉蹌蹌的往門外院裏走去。


    站在院裏,雙目空洞,直視前方,卻又似什麽也未看。


    眾人甚是不解,不知他為何聽到尼姑庵的事便成了這般模樣?


    “許是那尼姑中有他家裏姊妹罷!”李老漢猜測道。


    “未曾聽他說過。”解差軍官喃喃道。


    過了半晌,眾人正自疑惑,忽見趙汾拔出寶劍,照著院中的一棵粗樹便刺了一劍。


    那寶劍也真是鋒利,隻見劍身沒入大樹,劍尖從樹的另一側露出。


    眾人暗自驚異。


    稍頃,他又抽出寶劍,提氣騰躍而起,將那樹從冠部開始削,一截一截往下削,一段段木塊便落在了院子中。


    場麵著實令人心驚,嚇的眾人俱不敢出聲。


    “公子似是得了‘失心瘋’!”李老漢叨咕道。


    聽到是‘失心瘋’,解差軍官心裏便直叫苦。


    他想要上前去阻攔趙汾,李老漢卻將他攔下了。


    李老漢道:“大人莫慌,且讓他先鬧,隻有將他心裏憋的那股邪勁泄了,瘋病也就好了。”


    李老漢果然人老見識多,隻見趙汾將那整棵樹起底劈掉,將樹幹樹枝劈成了一堆木柴,方才撤劍停下。


    李老漢吃驚的看著趙汾,隻因他從未見過有如此神功的人,豈不知趙汾用的是內功。


    趙汾滿頭大汗,麵無表情的走過來,倒似什麽也未發生過一般。


    反倒把眾人嚇住了,以為他精神失常了!


    解差軍官迎上去,關切的問道:“公子,你……你可還好?”


    “我有何不好?”趙汾好似沒事人,反問軍官道。


    “那你把這樹砍了……卻是為甚?”解差軍官甚是不解,問道。


    軍官本以為趙汾會說尼姑庵的事,然而,至終他卻隻字不提。


    他不說,眾人也不敢提。


    “這棵樹長在院中便是一個‘困’字,不吉,客棧老板早就想把它砍了作柴火。”趙汾若無其事道。


    眾人見他迴複正常了,便也放下心來。


    正在此時,那客棧老板跑過來,樂的合不攏嘴,笑道:“客官好神力,我還正愁如何挪開這樹,倒被客官幾下鬧妥了!哈哈,晚間酒飯我全包了。”


    眾解差聽了一陣樂。


    “這一頓耽擱,公子倒沒功夫思考我等的去留了!”解差軍官提醒趙汾道。


    “我已然想好了!”趙汾道。


    “哦?公子何時想好的?是走還是留?”解差軍官問。


    “適才想好的,既非走,亦非留!”


    “公子莫要打啞謎,什麽飛走飛留的?灑家倒讓你鬧糊塗了!我等到底何去何從?”


    “嗬嗬,我等往南劍州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劍俠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中久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中久立並收藏書劍俠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