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農曆壬辰年,華東平原山東省西部的陽穀縣是欠收年。春天鬧旱,夏天鬧蝗。春天一個風沙攪天的早晨,我出生在陽穀縣一個普通的農村 —— 龍護源村。這是一個經濟狀況中下的小家庭,三間堂屋、大門連著半間東屋的長方形小院,院裏長著一棵椿樹、一棵槐樹。父親是小學教師,母親是農民,上有比我大10歲的姐姐、比我大四歲的哥哥。父親患過精神病,很小膽,1947年秋,他正在地裏幹活,突然受到蔣軍飛機的掃射,驚嚇過度,當時昏死過去,別人用擔架把他抬迴家,半年多不會說話,後逐漸好轉,不斷吃藥,教學也不能正常;父親弟兄三個,1950年分開單過,他不懂農活,又有病吃藥,家裏境況不算好。那時農村接生還沒有去醫院的,奶奶、嬸子就是接生婆。我一生下來就撒了湛清的一泡尿,這一尿把這個家庭添丁的喜慶降到了冰點,按迷信說“屙爹尿娘”,生下來拉屎毒父、撒尿毒母,“毒”是相克、損害的意思。奶奶說:“興是個要帳鬼!”父親說:“該不順當。”我的形容又幹癟、瘦小,很難讓全家人喜歡。姐姐正上小學,添了個小弟弟,她很驚喜,給我取名“學新”,學有長進、革故鼎新的意思。或許,這就是母親和我的緣分,母親生我快滿月的時候,我得了一個要命的怪病,嗓子長蛾子,並發鵝口瘡。在我哥哥上邊,母親還生過兩個男孩,都是得這個病夭折的。會看這個病的,隻有離龍護源10裏的孫莊孫家,配藥費昂貴。發現我得病是吃早飯的時候:咦,這小二怎麽不會摑奶了?當發現我長蛾子長鵝口瘡的時候,母親嚇壞了,可別隨他前邊的兩個哥哥。“趕緊去請先生!”母親催父親。父親很為難:“看不好的病,前頭那兩個少看了,少花錢了?”
“那就不要他了?”
“不是不要,怎麽要?我也得吃藥,又沒有錢。”
“你是不給他看?他不是你的兒?!”
“我的命不要了!給他看——這畜生長大也不得好!”
還能再說什麽,母親早晨沒吃飯,穿好衣服去近門、鄰居家借錢。半晌,錢也沒借夠,時間不能再等,她帶上借的、手底下所有的錢,推開勸阻的二嬸子,抱起我去孫莊。臨去前,她喝了鍋裏已不熱的多半碗剩米飯,不知是氣還是緊張,喝下去的米飯又吐出來一半。趕到孫莊,母親渾身是汗,醫生家得知她是個月子裏的人,趕緊讓她坐下,端給她開水喝。醫生看了我的病,說:“再晚來半個時辰,我也不給你看了,你們家怎麽拿孩子的病當兒戲?”母親眼裏噙著淚,不說什麽。當說到拿藥錢不夠時,母親給人跪下了:“這是一個還不滿月的孩子,您就救救他吧,錢,我一準給您送來!”醫生在那裏給我上了藥,給我配了藥。母親給我看病迴到家,馬上就病倒,接著是大病一場。父親說母親:“以後你指望他就行。”母親說:“他長大,這些事我要給他說,怕你指望他還不行。”父親說:“他不行,我不指望他,我指望大的,你指望他。”母親說:“兩個兒都是我的,我都指望,話即使說到這兒,我就指望二!”母親大病一場,命保住了,但落下了終生的病根,見點涼氣就心口疼;特別不能和我父親生氣,幾句話不投機馬上就犯病。在我長到四、五歲記事的時候,母親向父親承諾,不告訴我出生時侯看病的事,我出生時的劫難成了父母親共同的秘密。為著把出生時撒尿的毒氣轉移出去,在我記事後母親叫我認了兩棵樹做幹娘,先是我家院裏的這棵椿樹,(在樹上拴一根草腰,跪下磕三個頭,喊一聲“娘”,再供一小碗水餃),第二年初夏時分椿樹竟生蟲子死掉了。害怕毒氣不淨,隨即又在村頭認一棵柳樹做幹娘,認後幾個月柳樹又被伐掉了。父親說:“家前場院有個石滾,你再去認了吧!”一天,我一個人偷偷跑到場院裏,在場院的邊緣真有一個石滾,我跑到石滾跟前,看到石滾的一側裂了一道大縫,還被碰掉了一塊,我含淚迴到家,哭著對母親說:“娘,那個石滾是爛的,不是我毒的”母親把我攬在懷裏,說:“行了,咱不認了,娘不信那,你也不信,咱都不信。”雖說不信,但我母親從我記事就有病,這使我總感覺欠著母親什麽,冥冥中也感覺我的命運與別人不同。
記憶從病痛和饑餓開始
母親的病主要是心口疼,經常犯,常常疼得在炕上翻滾、哭喊,這是我最早的記憶。怕累、怕氣,平常吃飯也非常注意,不敢吃涼,不敢吃多。吃西藥也吃中藥,我父親在外鄉教學,我二嬸子就常給我母親熬中藥。在一個風天雪地的夜裏,我母親病得快不行了,鄰居錢福、馮保全把我父親從外鄉叫迴來,他們的鞋、衣服都濕了,我奶奶、嬸子一邊給他們烤衣服一邊給他們燒薑水喝。我經曆過多次這樣的情況,母親又都慢慢好轉過來。母親雖然這樣有病,但我們姊妹兄弟的穿戴比別的人家的孩子還要整潔,她隻要身體能撐住架,就抓緊給我們做衣服、做鞋,飯食也盡量變著樣做。我問過母親:“你這常有病,是我毒的吧?”母親說:“那是迷信,咱不信那。”她很開明,雖然也燒香磕頭、叫人算卦,但從不把這些真當迴事。她對孩子們的教育也挺符合形勢,我記得她教我的童謠有:“八路軍,是好軍,吃黑窩窩打日本。”她說:“八路軍是最好的軍頭。”她給我講她們當年支前的事,如何給八路軍洗血衣、繃帶、做軍鞋;講婦女的纏腳、放腳,講婦女過去如何受摧殘歧視;講我們老張家解放前如何受氣。她給我們的政治思想是:八路軍好,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母親待人寬厚平和,我和同我一塊玩的一個小夥伴總打架,我母親和他母親沒紅過一次臉,所以我們打哭淚花未幹又跑到了一塊,成了打不散的好朋友。為使我母親犯病時我父親能在跟前照應,1956年春天,我二叔用一個小推車把我母親、我和我妹妹送到我父親教學的孫謝村。我妹妹比我小三歲。孫謝離我們家近20華裏。於是,我父親、母親、我、我妹妹住在孫謝一個叫小毛的家裏。他家住堂屋,我家住東屋。小毛家是被鬥戶,一家人都不愛說話。春天,小毛家糧食不夠吃,天天拌野菜拌槐花吃,孫謝村的路兩旁都是槐樹,白花花的槐花,滿村都是香氣。小毛比我大一歲,他哥哥大毛比我們大五、六歲,常拿著根綁著鐵鉤的竹竿領著我和小毛滿村鉤槐花。我們家的生活要好些,母親常包包子。一天,母親剛把蒸熟的包子拾到籃子裏,我端起籃子就往外跑,要給小毛家送去,母親笑著攔下我說:“行,我們也得吃啊。”於是撿幾個樣好的,用幹淨毛巾包好叫我給小毛家送去。父親不樂意叫送,曾經打過我。1957年,母親帶著我和妹妹又迴到了龍護源村,我上了學前班,我很樂意上學,母親都是早早做飯。一天我吃過午飯,背著書包提著瓶開水去上學,剛出大門,卻迎頭遇著兩排大點的小學生列隊放學迴家,他們都看著我笑,我趕緊溜迴家去。
1958年大躍進,大辯論打人,村幹部說要打誰,社員排著隊打,誰不打、誰不用力打,反過來打誰。母親帶病也要下地幹活,記得是夏天,給一片棉花地打草荒,母親犯病躺在地頭呻吟,承受著村幹部的指責,我就守候在母親身邊,給母親捶脊梁、捺胸口。我們村的地都很遠,一天下午,我跟隨母親在四裏外的一塊地裏栽夏地瓜,每人七斤地瓜秧的任務,順單鏵步犁犁開的溝,按每尺半遠一棵順放在那裏就行,到地沒大會,就看到一片水汪汪的雲彩從南邊天際升起,別的婦女催促母親趕快迴家,可地瓜秧才下去一點點,小隊幹部不讓,我自告奮勇替母親放地瓜秧,母親迴家了。那天雨沒有下,紅日西墜,七斤地瓜秧我放完了,周圍傳來一片嘖嘖的稱讚聲,我脫下小單褲背在身上,光著屁股在人叢中仰著臉走過,我感到我 是一個大英雄。
1958年,我父親調四棚公社河西趙村教學,我、我妹妹又跟著我母親來到了河西趙村,那時我姐已在縣城住校上中學,我哥跟隨我奶奶在家上小學。在河西趙村,我繼續上學前班,我們的教室是個小東屋,課桌是土坯搭的。教我們的是個女老師,上課她教我們唱歌、畫畫;下課教我們做丟手巾的遊戲,跳找朋友的舞蹈。雖然天天喝菜湯,吃不飽,但那是一段快樂的時光。
1959年春天,父親拉著地排車又把我們送迴了龍護源村。迴家的路上,我看到地裏的麥苗都一根根線似的,又黃又弱又密。1958年秋種時,好象是說一棵麥穗結倆粒,播種1000斤就能產2000斤,播種量很大,搖耬的老農害怕辯論,就把成袋子的小麥埋到地裏,謊報播種量。那時村裏還在吃大夥房。農村實行大夥房,起始在1958年秋天,一個生產隊的幾百口人統一在一個夥房吃飯。開始集中在一塊吃,找一個有幾間閑屋的大院,再搭一個大棚,有的在屋裏吃,有的在大棚裏吃,吃完飯,人們的碗筷象部隊一樣各自用一個小袋子裝起來掛在飯堂裏。人們說這就要過共產主義了,心裏都還很憬,我奶奶就把一個布毛巾洗了又洗,問家裏人拿到飯堂擦手、臉行不行,生怕給飯堂抹了黑。集中了一段時間,又都領迴家吃。開始生活不錯,幾天一改善生活,吃饃饃,炸丸子;後來生活越來越差,冬天領的飯就不夠吃了;到了1959年春天,領的飯連半飽也不夠。領的飯不夠吃,又不允許個人做。1958年下半年大煉鋼鐵,收去了每一家的大鍋小鍋,在家做飯是犯禁的,也不允許誰家有米有麵。三月的一天,我去夥房領母親、我和妹妹的飯,看到兩籠包子打扇後在那裏放著,還不到發飯的時候。在生產隊當個小組長的錢福就坐在籠屜旁邊吃了一個又一個,我看著他,肚裏餓,心裏饞,我趴在籠屜旁邊,也不自覺的從籠屜裏抓出了一個包子。夥房裏的趙潘氏看到了,便向夥房裏的頭黃三擠眉弄眼,趙潘氏當時還不到30歲,一對風流眼,淨眯縫著看人;兩個大奶子,走路一顛一顛的,並不好看,但她憑靠這,在生產隊一直是幹輕活拿高工分。黃三的眼開始向我使勁,我拔腿就跑,黃三起身急追,一邊追一邊吼叫:“把包子給我放下,再跑用磚頭砸你!”黃三40來歲,一臉橫肉,兇神惡煞的樣子,我嚇哭了,聲音都變了調,跑出夥房五、六十米,我丟下了包子,黃三撿起包子還在向我吼叫,並罵罵咧咧的對四周的人說:“小雞巴孩,知不道天高地厚,組長吃他也想吃!”我迴到家,向母親哭訴拿包子的事,母親有病怕氣,無力去和別人吵嚷,隻能把我抱在懷裏撫慰我。這件事後的幾天晚上我都會在夢中驚醒。
在我的記憶中無法抹掉的下麵這件事是發生在鄰居家的。也是那年春天的一個早晨,我還沒起床,就聽見有訓斥聲和哭喊聲,於是趕快穿衣起來去看。事情就發生在隔壁鄰居家,這家鄰居6口人,夫妻倆和4個閨女,男人叫大笨,年齡和我父親相似,不知道為什麽,他經常挨打挨鬥。他的大姑娘十二、三歲,勞動中別人也不和她擱夥,也挨過打。一家人倍受歧視,他們準備逃走謀生。那天一早,他家用三塊磚支起一個小鍋,煮了半鍋胡蘿卜,準備吃了動身,生產隊幹部程二看到他家冒煙,踢開門衝到屋裏,提起鍋來把鍋摔爛了。在他家院子裏,可看到屋裏摔爛的鍋,地下的胡蘿卜,他媳婦和她的幾個閨女都在屋裏哭,他在院子裏蜷曲著身子承受著程二和其他隊幹部的訓斥,程二好像是說他逃避大躍進,不時還踢他一腳,抓住他的頭發往牆上撞。程二說在場的大人:誰要跑,這就是樣!後來他們還是走了,去了黑龍江,老死沒還家。也是1959年春天,大笨的兄弟二笨被派往70裏外的位山打石頭,二笨的媳婦帶著一兒一女在家生活,媳婦30歲出頭,閨女7虛歲,兒子是1958年夏天生的。她去地裏幹活,兩個孩子就扔在家裏,她在“穆桂英”突擊隊裏深翻地,黑天白夜不叫迴家。兩個孩子就靠閨女去夥房領飯吃,兒子由閨女來喂。第二天的下半夜,她迴家看了一次孩子,迴去後馬上被“辯論”,她被蒙上眼睛,站在當中,由周圍的婦女推打,美其名曰“打瞎驢”。程二還叫她學鴨子叫、學鵝叫。她兒子病了,閨女不知道找人看,當第八天閨女抱著小弟弟在地裏找到她時,兒子的嘴已經張不開了。她抱著半死的孩子請下了假,她的孩子死在了迴家的半路上,在世九個多月,她沒能哭出一聲也暈倒了。1958全年至1959年上半年龍護源村出生11人,到1960 年上半年,病、餓夭亡9人。對這些孩子的死,時任村公安主任的倪二在大會上講:死一個掛門上,死兩個當鈴鐺,死十二個算一順!
“告老馬”
1959年初夏的一天,我參加了哪吒班被趕到地裏推水車,在地裏分飯吃,在地裏住。離村四裏有一個大豬場,有水車的水井就在豬場旁邊。豬圈蓋好了,豬還沒有養,晚上,有人看護的孩子睡在豬圈裏;沒大人看護的孩子就睡在豬場的空地上,下麵鋪一層麥秸,上麵一個大帆布蓋十幾個孩子。黃三的三小比我大兩歲,他有一床被子,好幾個比他大的女孩爭著和他一塊睡。我睡在大帆布底下。晚上輪班推水車,他們都比我大二、三歲,不忍心喊我,我睡醒了,睜眼是滿天星鬥,帆布底下就我一個,靜悄悄的,我嚇壞了,我自己不敢在帆布棚下睡,我聽到了推水車的聲音,光著屁股跑到水車前麵,他們嫌我小,不叫我推,我蜷曲著身子蹲在水車前。不知是冷還是怕,我自己都能聽到我哆哆嗦嗦的喘氣和牙齒磕打聲。
麥收後,還是吃大夥房,我去領飯,夥房說我的計劃在地裏,幹活才能給飯吃,我一個剛7周歲的孩子隻有到離家四裏外的地裏幹活掙飯吃,拿著一個小鏟子在地瓜地裏割草。午飯是一個不到一兩麵的菜團,吃不飽,滿地裏跑著找野生麻的麻籽吃,找其他小野棵棵上的果實吃,吃野麻籽葉,偷挖地瓜地裏手指粗細的小地瓜。菜團是雜麵和的蘿卜纓,蘿卜纓不好吃,在生產隊當小組長的錢福光吃雜麵疙瘩,把蘿卜纓丟在地上,他20多歲,蹲在地頭的一個田埂上吃雜麵疙瘩,一個60來歲的賈家老媽媽就趴在他前邊撿菜纓吃,錢福扭臉不轉身照樣吃他的……一塊幹活的有20多人,有大人,也有孩子,孩子都比我大三、四歲。下午天很熱,莊稼葉子都曬蔫了,隊長程二把我們攆到地裏便去棚子底下睡覺。幹活的人一邊幹一邊說怪話,遠遠看見住村工作隊的老馬騎著自行車向這邊走來,於是很多人便起哄說:“告老馬!告老馬!”他們都教唆我去告,並教給我:“我才8歲(虛歲),就叫下地幹活,隊幹部家的孩子都10多歲了,也不幹活。我不幹活不給飯吃,一頓隻分給一個菜團子,可他們幹部隨便吃,我們在這裏幹活,他們都睡覺。”並指示程二睡覺的地方。老馬過來了,我按他們教的去告,老馬有30來歲,小個,白淨,他也不說話,掏出一個小本子就記。我這邊說,那些教我的人也在旁邊幫腔。我說完,老馬記完“嗯”了一聲就走了,我們這些人象幹了一件大事。然而,這以後,我們這些人照樣在地裏幹活,隊幹部照樣睡覺。那天,我很高興,迴到家眉飛色舞的告訴母親在地裏怎樣找野麻籽吃,怎樣告老馬,錢福怎樣光吃菜團子麵疙瘩……母親說:“咱長大可不能跟他樣……”
我咀嚼著歧視和艱難的酸澀,憂患的種子開始在心底萌生。
1959年下半年,生產隊已無力維持幾百口人半糧半糠菜的生活,大夥房也就取消了。也就是那時我父親迴本村教學,我也在本村上了一年級,小學生的生活開始了。
“那就不要他了?”
“不是不要,怎麽要?我也得吃藥,又沒有錢。”
“你是不給他看?他不是你的兒?!”
“我的命不要了!給他看——這畜生長大也不得好!”
還能再說什麽,母親早晨沒吃飯,穿好衣服去近門、鄰居家借錢。半晌,錢也沒借夠,時間不能再等,她帶上借的、手底下所有的錢,推開勸阻的二嬸子,抱起我去孫莊。臨去前,她喝了鍋裏已不熱的多半碗剩米飯,不知是氣還是緊張,喝下去的米飯又吐出來一半。趕到孫莊,母親渾身是汗,醫生家得知她是個月子裏的人,趕緊讓她坐下,端給她開水喝。醫生看了我的病,說:“再晚來半個時辰,我也不給你看了,你們家怎麽拿孩子的病當兒戲?”母親眼裏噙著淚,不說什麽。當說到拿藥錢不夠時,母親給人跪下了:“這是一個還不滿月的孩子,您就救救他吧,錢,我一準給您送來!”醫生在那裏給我上了藥,給我配了藥。母親給我看病迴到家,馬上就病倒,接著是大病一場。父親說母親:“以後你指望他就行。”母親說:“他長大,這些事我要給他說,怕你指望他還不行。”父親說:“他不行,我不指望他,我指望大的,你指望他。”母親說:“兩個兒都是我的,我都指望,話即使說到這兒,我就指望二!”母親大病一場,命保住了,但落下了終生的病根,見點涼氣就心口疼;特別不能和我父親生氣,幾句話不投機馬上就犯病。在我長到四、五歲記事的時候,母親向父親承諾,不告訴我出生時侯看病的事,我出生時的劫難成了父母親共同的秘密。為著把出生時撒尿的毒氣轉移出去,在我記事後母親叫我認了兩棵樹做幹娘,先是我家院裏的這棵椿樹,(在樹上拴一根草腰,跪下磕三個頭,喊一聲“娘”,再供一小碗水餃),第二年初夏時分椿樹竟生蟲子死掉了。害怕毒氣不淨,隨即又在村頭認一棵柳樹做幹娘,認後幾個月柳樹又被伐掉了。父親說:“家前場院有個石滾,你再去認了吧!”一天,我一個人偷偷跑到場院裏,在場院的邊緣真有一個石滾,我跑到石滾跟前,看到石滾的一側裂了一道大縫,還被碰掉了一塊,我含淚迴到家,哭著對母親說:“娘,那個石滾是爛的,不是我毒的”母親把我攬在懷裏,說:“行了,咱不認了,娘不信那,你也不信,咱都不信。”雖說不信,但我母親從我記事就有病,這使我總感覺欠著母親什麽,冥冥中也感覺我的命運與別人不同。
記憶從病痛和饑餓開始
母親的病主要是心口疼,經常犯,常常疼得在炕上翻滾、哭喊,這是我最早的記憶。怕累、怕氣,平常吃飯也非常注意,不敢吃涼,不敢吃多。吃西藥也吃中藥,我父親在外鄉教學,我二嬸子就常給我母親熬中藥。在一個風天雪地的夜裏,我母親病得快不行了,鄰居錢福、馮保全把我父親從外鄉叫迴來,他們的鞋、衣服都濕了,我奶奶、嬸子一邊給他們烤衣服一邊給他們燒薑水喝。我經曆過多次這樣的情況,母親又都慢慢好轉過來。母親雖然這樣有病,但我們姊妹兄弟的穿戴比別的人家的孩子還要整潔,她隻要身體能撐住架,就抓緊給我們做衣服、做鞋,飯食也盡量變著樣做。我問過母親:“你這常有病,是我毒的吧?”母親說:“那是迷信,咱不信那。”她很開明,雖然也燒香磕頭、叫人算卦,但從不把這些真當迴事。她對孩子們的教育也挺符合形勢,我記得她教我的童謠有:“八路軍,是好軍,吃黑窩窩打日本。”她說:“八路軍是最好的軍頭。”她給我講她們當年支前的事,如何給八路軍洗血衣、繃帶、做軍鞋;講婦女的纏腳、放腳,講婦女過去如何受摧殘歧視;講我們老張家解放前如何受氣。她給我們的政治思想是:八路軍好,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母親待人寬厚平和,我和同我一塊玩的一個小夥伴總打架,我母親和他母親沒紅過一次臉,所以我們打哭淚花未幹又跑到了一塊,成了打不散的好朋友。為使我母親犯病時我父親能在跟前照應,1956年春天,我二叔用一個小推車把我母親、我和我妹妹送到我父親教學的孫謝村。我妹妹比我小三歲。孫謝離我們家近20華裏。於是,我父親、母親、我、我妹妹住在孫謝一個叫小毛的家裏。他家住堂屋,我家住東屋。小毛家是被鬥戶,一家人都不愛說話。春天,小毛家糧食不夠吃,天天拌野菜拌槐花吃,孫謝村的路兩旁都是槐樹,白花花的槐花,滿村都是香氣。小毛比我大一歲,他哥哥大毛比我們大五、六歲,常拿著根綁著鐵鉤的竹竿領著我和小毛滿村鉤槐花。我們家的生活要好些,母親常包包子。一天,母親剛把蒸熟的包子拾到籃子裏,我端起籃子就往外跑,要給小毛家送去,母親笑著攔下我說:“行,我們也得吃啊。”於是撿幾個樣好的,用幹淨毛巾包好叫我給小毛家送去。父親不樂意叫送,曾經打過我。1957年,母親帶著我和妹妹又迴到了龍護源村,我上了學前班,我很樂意上學,母親都是早早做飯。一天我吃過午飯,背著書包提著瓶開水去上學,剛出大門,卻迎頭遇著兩排大點的小學生列隊放學迴家,他們都看著我笑,我趕緊溜迴家去。
1958年大躍進,大辯論打人,村幹部說要打誰,社員排著隊打,誰不打、誰不用力打,反過來打誰。母親帶病也要下地幹活,記得是夏天,給一片棉花地打草荒,母親犯病躺在地頭呻吟,承受著村幹部的指責,我就守候在母親身邊,給母親捶脊梁、捺胸口。我們村的地都很遠,一天下午,我跟隨母親在四裏外的一塊地裏栽夏地瓜,每人七斤地瓜秧的任務,順單鏵步犁犁開的溝,按每尺半遠一棵順放在那裏就行,到地沒大會,就看到一片水汪汪的雲彩從南邊天際升起,別的婦女催促母親趕快迴家,可地瓜秧才下去一點點,小隊幹部不讓,我自告奮勇替母親放地瓜秧,母親迴家了。那天雨沒有下,紅日西墜,七斤地瓜秧我放完了,周圍傳來一片嘖嘖的稱讚聲,我脫下小單褲背在身上,光著屁股在人叢中仰著臉走過,我感到我 是一個大英雄。
1958年,我父親調四棚公社河西趙村教學,我、我妹妹又跟著我母親來到了河西趙村,那時我姐已在縣城住校上中學,我哥跟隨我奶奶在家上小學。在河西趙村,我繼續上學前班,我們的教室是個小東屋,課桌是土坯搭的。教我們的是個女老師,上課她教我們唱歌、畫畫;下課教我們做丟手巾的遊戲,跳找朋友的舞蹈。雖然天天喝菜湯,吃不飽,但那是一段快樂的時光。
1959年春天,父親拉著地排車又把我們送迴了龍護源村。迴家的路上,我看到地裏的麥苗都一根根線似的,又黃又弱又密。1958年秋種時,好象是說一棵麥穗結倆粒,播種1000斤就能產2000斤,播種量很大,搖耬的老農害怕辯論,就把成袋子的小麥埋到地裏,謊報播種量。那時村裏還在吃大夥房。農村實行大夥房,起始在1958年秋天,一個生產隊的幾百口人統一在一個夥房吃飯。開始集中在一塊吃,找一個有幾間閑屋的大院,再搭一個大棚,有的在屋裏吃,有的在大棚裏吃,吃完飯,人們的碗筷象部隊一樣各自用一個小袋子裝起來掛在飯堂裏。人們說這就要過共產主義了,心裏都還很憬,我奶奶就把一個布毛巾洗了又洗,問家裏人拿到飯堂擦手、臉行不行,生怕給飯堂抹了黑。集中了一段時間,又都領迴家吃。開始生活不錯,幾天一改善生活,吃饃饃,炸丸子;後來生活越來越差,冬天領的飯就不夠吃了;到了1959年春天,領的飯連半飽也不夠。領的飯不夠吃,又不允許個人做。1958年下半年大煉鋼鐵,收去了每一家的大鍋小鍋,在家做飯是犯禁的,也不允許誰家有米有麵。三月的一天,我去夥房領母親、我和妹妹的飯,看到兩籠包子打扇後在那裏放著,還不到發飯的時候。在生產隊當個小組長的錢福就坐在籠屜旁邊吃了一個又一個,我看著他,肚裏餓,心裏饞,我趴在籠屜旁邊,也不自覺的從籠屜裏抓出了一個包子。夥房裏的趙潘氏看到了,便向夥房裏的頭黃三擠眉弄眼,趙潘氏當時還不到30歲,一對風流眼,淨眯縫著看人;兩個大奶子,走路一顛一顛的,並不好看,但她憑靠這,在生產隊一直是幹輕活拿高工分。黃三的眼開始向我使勁,我拔腿就跑,黃三起身急追,一邊追一邊吼叫:“把包子給我放下,再跑用磚頭砸你!”黃三40來歲,一臉橫肉,兇神惡煞的樣子,我嚇哭了,聲音都變了調,跑出夥房五、六十米,我丟下了包子,黃三撿起包子還在向我吼叫,並罵罵咧咧的對四周的人說:“小雞巴孩,知不道天高地厚,組長吃他也想吃!”我迴到家,向母親哭訴拿包子的事,母親有病怕氣,無力去和別人吵嚷,隻能把我抱在懷裏撫慰我。這件事後的幾天晚上我都會在夢中驚醒。
在我的記憶中無法抹掉的下麵這件事是發生在鄰居家的。也是那年春天的一個早晨,我還沒起床,就聽見有訓斥聲和哭喊聲,於是趕快穿衣起來去看。事情就發生在隔壁鄰居家,這家鄰居6口人,夫妻倆和4個閨女,男人叫大笨,年齡和我父親相似,不知道為什麽,他經常挨打挨鬥。他的大姑娘十二、三歲,勞動中別人也不和她擱夥,也挨過打。一家人倍受歧視,他們準備逃走謀生。那天一早,他家用三塊磚支起一個小鍋,煮了半鍋胡蘿卜,準備吃了動身,生產隊幹部程二看到他家冒煙,踢開門衝到屋裏,提起鍋來把鍋摔爛了。在他家院子裏,可看到屋裏摔爛的鍋,地下的胡蘿卜,他媳婦和她的幾個閨女都在屋裏哭,他在院子裏蜷曲著身子承受著程二和其他隊幹部的訓斥,程二好像是說他逃避大躍進,不時還踢他一腳,抓住他的頭發往牆上撞。程二說在場的大人:誰要跑,這就是樣!後來他們還是走了,去了黑龍江,老死沒還家。也是1959年春天,大笨的兄弟二笨被派往70裏外的位山打石頭,二笨的媳婦帶著一兒一女在家生活,媳婦30歲出頭,閨女7虛歲,兒子是1958年夏天生的。她去地裏幹活,兩個孩子就扔在家裏,她在“穆桂英”突擊隊裏深翻地,黑天白夜不叫迴家。兩個孩子就靠閨女去夥房領飯吃,兒子由閨女來喂。第二天的下半夜,她迴家看了一次孩子,迴去後馬上被“辯論”,她被蒙上眼睛,站在當中,由周圍的婦女推打,美其名曰“打瞎驢”。程二還叫她學鴨子叫、學鵝叫。她兒子病了,閨女不知道找人看,當第八天閨女抱著小弟弟在地裏找到她時,兒子的嘴已經張不開了。她抱著半死的孩子請下了假,她的孩子死在了迴家的半路上,在世九個多月,她沒能哭出一聲也暈倒了。1958全年至1959年上半年龍護源村出生11人,到1960 年上半年,病、餓夭亡9人。對這些孩子的死,時任村公安主任的倪二在大會上講:死一個掛門上,死兩個當鈴鐺,死十二個算一順!
“告老馬”
1959年初夏的一天,我參加了哪吒班被趕到地裏推水車,在地裏分飯吃,在地裏住。離村四裏有一個大豬場,有水車的水井就在豬場旁邊。豬圈蓋好了,豬還沒有養,晚上,有人看護的孩子睡在豬圈裏;沒大人看護的孩子就睡在豬場的空地上,下麵鋪一層麥秸,上麵一個大帆布蓋十幾個孩子。黃三的三小比我大兩歲,他有一床被子,好幾個比他大的女孩爭著和他一塊睡。我睡在大帆布底下。晚上輪班推水車,他們都比我大二、三歲,不忍心喊我,我睡醒了,睜眼是滿天星鬥,帆布底下就我一個,靜悄悄的,我嚇壞了,我自己不敢在帆布棚下睡,我聽到了推水車的聲音,光著屁股跑到水車前麵,他們嫌我小,不叫我推,我蜷曲著身子蹲在水車前。不知是冷還是怕,我自己都能聽到我哆哆嗦嗦的喘氣和牙齒磕打聲。
麥收後,還是吃大夥房,我去領飯,夥房說我的計劃在地裏,幹活才能給飯吃,我一個剛7周歲的孩子隻有到離家四裏外的地裏幹活掙飯吃,拿著一個小鏟子在地瓜地裏割草。午飯是一個不到一兩麵的菜團,吃不飽,滿地裏跑著找野生麻的麻籽吃,找其他小野棵棵上的果實吃,吃野麻籽葉,偷挖地瓜地裏手指粗細的小地瓜。菜團是雜麵和的蘿卜纓,蘿卜纓不好吃,在生產隊當小組長的錢福光吃雜麵疙瘩,把蘿卜纓丟在地上,他20多歲,蹲在地頭的一個田埂上吃雜麵疙瘩,一個60來歲的賈家老媽媽就趴在他前邊撿菜纓吃,錢福扭臉不轉身照樣吃他的……一塊幹活的有20多人,有大人,也有孩子,孩子都比我大三、四歲。下午天很熱,莊稼葉子都曬蔫了,隊長程二把我們攆到地裏便去棚子底下睡覺。幹活的人一邊幹一邊說怪話,遠遠看見住村工作隊的老馬騎著自行車向這邊走來,於是很多人便起哄說:“告老馬!告老馬!”他們都教唆我去告,並教給我:“我才8歲(虛歲),就叫下地幹活,隊幹部家的孩子都10多歲了,也不幹活。我不幹活不給飯吃,一頓隻分給一個菜團子,可他們幹部隨便吃,我們在這裏幹活,他們都睡覺。”並指示程二睡覺的地方。老馬過來了,我按他們教的去告,老馬有30來歲,小個,白淨,他也不說話,掏出一個小本子就記。我這邊說,那些教我的人也在旁邊幫腔。我說完,老馬記完“嗯”了一聲就走了,我們這些人象幹了一件大事。然而,這以後,我們這些人照樣在地裏幹活,隊幹部照樣睡覺。那天,我很高興,迴到家眉飛色舞的告訴母親在地裏怎樣找野麻籽吃,怎樣告老馬,錢福怎樣光吃菜團子麵疙瘩……母親說:“咱長大可不能跟他樣……”
我咀嚼著歧視和艱難的酸澀,憂患的種子開始在心底萌生。
1959年下半年,生產隊已無力維持幾百口人半糧半糠菜的生活,大夥房也就取消了。也就是那時我父親迴本村教學,我也在本村上了一年級,小學生的生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