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陽平關內。


    如今漢中南線,主要是兩個戰場,一個是陽平關,另一個是定軍山。


    而相較於定軍山,陽平關隻是輔助。


    真正的主力是徐晃他們。


    這倒沒有什麽問題,畢竟徐晃、張郃二將麾下,他們統領是曹軍精銳。


    漢中兵馬雖然也有一戰之力,可和真正的精銳比起來,真是相去甚遠。也就和益州兵碰一碰,也無法取得什麽優勢。


    所以徐晃依舊令楊任、楊昂留守陽平關。


    他們去直麵劉琦主力。


    這個安排本沒有錯,畢竟陽平關易守難攻,讓二將留守陽平關,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敵軍也難以殺入關口之中。


    隻是徐晃他們,萬萬沒有想到。


    劉琦沒有強攻定軍山,反而是讓人繞行其後,將南鄭給拿下了。


    張魯投降之後,陽平關不再是穩定因素,反而是變成了不確定的存在。


    畢竟楊任、楊昂,他們不是曹操的死忠,而是跟著張魯投降曹操的。


    現在張魯再叛,這就是最大的變數。


    在劉琦的安排下,使者直接來到了陽平關外,他帶著張魯的親筆信。


    此刻關中,楊任正帶兵巡視。


    忽然聽到有人稟報,乃是劉琦使者求見,讓他麵露訝異之色。


    他現在是曹操麾下,劉琦派人來是怎麽迴事?


    而且是從陽平關後而來。


    但稍作猶豫後,楊任還是選擇一見。


    他能夠感覺到,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反正自己要擺正立場,其他的都是小問題。


    很快,楊任與楊昂,就看到了劉琦的使者。


    “在下見過二位將軍。”


    劉琦派來使者,麵對二人不卑不亢。


    他正是益州李恢。


    這位可是能言善辯之士,嘴炮簡直不要太強,原本曆史上,勸降馬超的就是這位。


    楊任擺出一副冷色,說道:


    “我等乃是曹丞相部下,你如果是想要來勸降的話,還是早日迴去,告訴那荊州劉琦,不要再癡心妄想了,早日歸附吧!”


    然而李恢不以為意,他笑道:


    “二位隻是名義上歸附曹操罷了,現在還不曾見得曹操一麵,想不到竟如此忠心耿耿,如此膽魄,倒是令在下沒有想到。


    隻是二位對曹賊如此忠心,卻不知道已經是走上一條絕路,如果繼續負隅頑抗,結果難料,怕是死期將至了。


    要知道,我主已經派遣大將領兵,從陽平關之後殺來,到時候兩路兵馬夾擊,二位將軍覺得,陽平關還能守住嗎?”


    聽到這話,楊任和楊昂紛紛色變。


    他們意識到情況不對。


    隻是楊任依舊嘴硬道:


    “如今局勢,就算爾等前後夾擊,我等守住關口,亦能拖延時間,用不了多久,丞相便會領兵支援,爾等才是死期將至。”


    李恢意味深長的看著二人,說道:


    “看來二位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在下這裏有一封密信,不如二位先看一看?”


    楊任遲疑不定看向楊昂。


    此刻楊昂也很猶豫,可此刻局勢太過緊張,他皺起眉頭開口道:


    “什麽密信?”


    李恢從容不迫取出密信,將之交給楊昂。


    二人當即打開查看。


    不看不知道,當他們看清楚其中內容,頓時變了臉色,覺得難以置信。


    “這不可能!”


    楊任瞪大了眼睛,匪夷所思的說道。


    李恢卻笑道:


    “沒什麽不可能的,如今南鄭已經被我軍拿下,並且布置防線,曹賊的援軍短時間難以抵達,而陽平關和定軍山的曹軍,已經成為孤軍。


    在下今日前來,是因為


    吾主想要給二位一條生路,否則定然直接派人強攻,兩麵夾擊之下,拿下陽平關也不在話下。”


    楊任、楊昂皆陷入沉默之中。


    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迴複,心中萬千思緒湧現。


    對於他們來說,此刻的情況有些麻煩。


    原以為,隻要他們死守陽平關就行,哪怕敵軍前後夾擊,他們可以等曹操的援軍。


    結果現在告訴他們,老家竟然沒了。


    南鄭是漢中核心城池。


    如果劉琦拿下南鄭,便可布置防線阻攔曹操南下。而他們,如果無法及時得到援軍相助,那就是死路一條,沒有任何可能。


    至於徐晃、張郃,已經不在二將考慮範疇之中了。畢竟他們也知道,二將自身難保,哪裏有時間來管他們?


    楊昂目光看向楊任。


    兄弟二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這關係到他們的生死。


    方才的密信,是張魯親筆所寫,他們能看出來。


    而張魯已經和他們說清楚情況。


    陳以利弊。


    事到如今,再跟著曹操沒有任何出路,還不如明智一點投降劉琦。


    反正現在天下大勢,就在劉琦、曹操手裏,甚至劉琦還有那麽點優勢。


    起碼在接連的戰鬥中,劉琦並未落入下風。


    楊任思索後對李恢道:


    “還請先生稍事休息,我兄弟二人需要商議。”


    其實從二人的反應,李恢已經得到答案,但他們說要商量,就去商量吧!


    李恢拱手而去。


    這時候,楊任長出一口氣說道:


    “想不到短短時間,局勢發生了這麽大的變化,這劉琦究竟是什麽時候派兵去的南鄭,竟讓我等沒有一點感覺?”


    楊昂搖了搖頭,這個問題他哪知道?


    反正現在能確定的,便是這劉琦太厲害了,已經超出他們的想象。


    很快,楊任繼續說道:


    “事到如今,連太守大人都投靠了劉琦,我等死守陽平關沒有任何意義,曹操兵馬無法趕來支援,你我兄弟總不能死在這裏。”


    楊昂表示很讚同。


    正如李恢所言,他們才跟了曹操多久,甚至沒有見過曹操本人。


    這種情況,他們怎麽可能忠心耿耿?


    沒有看到李恢就投降,已經很給麵子了,做人總得為自己考慮一下。


    人家劉琦還是漢室宗親,更加名正言順。


    兄弟二人商量妥當,便是得到答案,趕緊讓人將李恢請了過來。


    二人當即表明態度。


    楊任認真的說道:


    “讓先生久等了,方才先生之言,真是令我兄弟二人茅塞頓開,劉使君乃是漢室宗親,如今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乃是人中豪傑。


    我兄弟二人,對劉使君仰慕已久,今日承蒙劉使君不棄,自當為使君馬前士卒。”


    當他們選擇投降劉琦的時候,稱唿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李恢笑著點了點頭,沒有揭穿這些問題,而是說道:


    “二位乃是明智之舉,日後自不會後悔。”


    就這樣。


    隨著楊任、楊昂兄弟決議,陽平關頓時易主,成為劉琦阻攔曹軍南下的利器。


    城外的李嚴諸將,得知陽平關已經是自家的時候,也是一臉懵逼。但他們沒有多想,領著兵馬殺進漢中,準備圍剿定軍山。


    漢中兩處主要的戰場。


    陽平關兵不血刃的拿下,定軍山卻機會渺茫,唯有用一戰來解決。


    畢竟徐晃他們,是曹操的親信。


    這樣的人,可以為了曹操戰死沙場,卻不可能輕而易舉投降劉琦。


    當然了,雖然明知道結果。


    劉琦還是進行了試探。


    派人送去消息,告知他們南鄭、陽平關易主的消息,就算不能勸降二人,也完全可以動搖軍心,隻要有效果就行了。


    果然,當徐晃、張郃得知消息。


    皆是驚詫萬分。


    明明他們已經拖住了劉琦主力,怎麽陽平關還能丟了,甚至連南鄭都沒了。


    這個結果,讓人有些難以承受。


    如今的情況,他們根本沒有發揮的空間,哪怕他們是當世名將,也覺得有力無處使。


    關鍵在於。


    徐晃、張郃各自防守一個山頭,形成犄角之勢,想要鉗製劉琦攻勢。


    可現在,他們卻無法互相商量。


    兩邊都是憂心忡忡。


    士卒惶恐不安,他們是精銳,可當得知自己成了孤軍,外麵敵軍人多勢眾,看不到半點勝利的希望,實在是讓人難受。


    就算徐晃、張郃想要***,也完全無法做到。劉琦這是大範圍散布,知道的又不是一個兩個,怎麽可能攔得住?


    與之相反。


    在劉琦這邊,大軍士氣如虹。


    為了圍剿徐晃、張郃,劉琦可是調動了大量兵馬,荊州兵馬三萬人,益州兵馬三萬人,乃至於陽平關守軍兩萬人。


    整整八萬大軍在此。


    而徐晃、張郃麾下,兵馬還不到三萬人。..


    更別說他們分於兩處,雖然能夠起到限製的效果,但如果劉琦全力進攻一處,他們的防守能力也將難以維持。


    這給了劉琦逐個擊破的機會。


    其實徐晃這樣安排,並不是沒有道理。


    他們隻是沒考慮到,己方會落得如此境地,劉琦能整合這麽多兵馬。


    正常情況下,陽平關沒有出問題。


    劉琦麾下也隻有兵馬三萬人。


    縱然集中主力強攻,也無法攻下二將任意一處防守,他們還可以互相支援。


    可現在,楊任二將反水。


    陽平關沒了,兵馬盡歸於劉琦,以及陽平關外的兵馬也長驅直入。


    一下子讓他們陷入絕境。


    現在的劉琦,完全可人攻打,留下三萬人防守已經綽綽有餘。


    這一夜,人心難安。


    徐晃和張郃都是臉色難看至極。


    如果曹操援軍未至,他們恐怕隻有死路一條了,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他們就算殺出了定軍山。


    還有沔水阻礙,要過去談何容易?


    劉琦營寨中。


    眾人皆在此地,劉琦笑著說道:


    “德昂,現在我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陽平關,你功不可沒啊!”


    李恢恭敬拱手,沒有居功自傲的意思:


    “主公謬讚了,這都是眾將士的功勞,若不是我軍優勢,如何能夠輕易勸降?”


    聽到這話,劉琦微微點頭,沒有多言,反正李恢的功勞已經記著了,以後再安排也不遲,接著他看著眾人說道:


    “諸位,現在我方大軍八萬人,已經盡數聚集,接下來可有什麽破敵之法?”


    雖然己方優勢明顯,劉琦並不著急。


    龐統很快拱手道:


    “如今徐晃、張郃兵分兩路,我軍完全可以逐個擊破,先集中主力將張郃拿下,再全力圍剿徐晃不遲,如此,便可早日拿下定軍山。”


    黃權很配合,他們早先商量過。


    有些事情沒必要等劉琦詢問,他們當然也得考慮一下,己方的最優解。


    而龐統所言,顯然是覺得,相對於徐晃,張郃這邊要好對付得多。


    劉琦聞言,微微點頭道:


    “那就這樣吧,留下部分兵馬攔截徐晃,盡快將張郃拿下,可有人願意出戰?”


    老將黃忠毫不猶豫,說道:


    “啟稟主公,末


    將請戰!”


    在黃忠身旁,嚴顏也出來湊熱鬧:


    “主公,末將也願往。”


    見是二位老將,眾人麵麵相覷,劉琦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可是名場麵啊!


    別看二將年老,實力那是半點不弱。


    劉琦當即下令道:


    “好,那就有勞二位老將軍,領兵攻打張郃山上營寨,雖然我軍勢大,卻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全力以赴,一舉破敵。”


    二將都拱手稱是。


    他們還是很有認同感的。


    畢竟彼此年紀都不小了。


    相較之下,嚴顏甚至要比黃忠更年長。


    如果是一般人,能活到現在,已經是頤養天年了,而他們卻主動請戰。


    二將也想建功,證明自己依舊可戰。


    同時。


    劉琦再度安排:


    “魏延、李嚴,你們二人領兵,前往攔截徐晃,如果他敢出寨救援,就狠狠的打迴去。”


    原本沒有自己出場的機會,魏延還有幾分失落,想不到劉琦沒有忘記他。


    此刻依舊給他交代了任務。


    劉琦沒有傾巢而出。


    他交給黃忠二將四萬兵馬。


    而魏延這邊,是兩萬人。


    同時留守營寨兩萬人,以備不時之需,如果發生異變,也能及時應對。


    在劉琦安排妥當後。


    黃忠二將便領兵出征,魏延、李嚴帶領兵馬,前往徐晃紮營山頭下等著。


    隻要徐晃敢出來,便給他迎頭痛擊。


    這種情況,徐晃能有什麽辦法,他倒是不怕死,卻也不能出去送人頭啊!


    此刻想救援張郃,那是有心無力。


    隻希望張郃能多支撐幾天。


    就算劉琦拿下了南鄭,終究兵馬有限,他的主力如今都在定軍山。


    隻要他們拖延住了,曹操趕來。


    那就還有一線生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落未央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落未央時並收藏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