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了下辨城,徐庶帶兵乘勝追擊。


    而曹操派來的曹仁,亦是得知了下辨失陷的消息,雖然下辨告破的速度,超出曹仁的預料,但他並未慌張。


    而是扼守住一處邊界城池。


    隻要他能守住這裏,便能讓徐庶一行無法北上涼州。達到了這個目的,他便沒有辜負曹操的信任,完成了應有任務。


    果然。


    數日之後,徐庶大軍殺到此間。


    得知曹仁入駐城中。


    徐庶不禁感慨道:


    “這曹仁乃是曹操手下大將,他最擅長守城,如今扼守城池之中,我軍想要破城殊為不易,看來需要從長計議了。”


    張飛卻不以為意,沉聲道:


    “區區曹仁而已,軍師何必擔憂,看俺帶兵將之拿下,一舉奪城。”


    雖然張飛表現得很自信,徐庶卻沒有答應下來,反倒是微微搖頭道:


    “翼德,若是曹仁主動出戰,我軍自然無懼於他。但現在其防守城中,卻沒有那麽簡單,最好的辦法便是圍城。


    現在曹操必定率領主力,前往漢中與劉荊州大戰,我等也不必操之過急。涼州的歸屬,還得在漢中之戰結束後才能決定。”


    作為一個聰明人,徐庶已經看清楚了局勢。


    他們手中兵馬不少,自然可以強攻城池,但以曹仁的手段,哪怕最後能夠獲得勝利,強行破城也是需要時間的。


    他們通過此處的目的,便是為了北上涼州。


    但曹操既然南下,就不可能毫無準備,哪怕不調動淮南、南陽之地的兵馬,也會從中原州郡調動兵馬前來支援。


    想要直接拿下涼州,難度很大。


    除非劉琦能夠一鼓作氣擊敗曹操。


    聽得徐庶之言,馬超有些疑惑,他微微皺眉,遲疑不定的說道:


    “那先生的意思是,我們在此守著?”


    現在馬超統帥西涼軍,而馬騰則是留在下辨休養。隻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馬騰恐怕命不久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果隻是一開始的箭傷,隻要休養完全,當然不會有什麽問題。但是馬騰為了突圍,傷口崩裂,又長途跋涉,體力透支。


    身體已經是強弩之末。


    能活多久,隻能看馬騰的運氣了。


    本來馬超也想守在馬騰身邊,卻被馬騰拒絕,讓他跟著徐庶前來。他們金城敗退,前來投奔劉琦,總得做點什麽。


    聽得馬超之言,徐庶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自然不是,這曹仁隻是善守而已,若是出來一戰,又有何懼?隻要在此留下部分兵馬,我等便可去做其他事。”


    見徐庶如此自信,馬超來了興趣,好奇道:


    “不知先生有何計策?”


    徐庶目光在諸將身上掃過,說道:


    “其實很簡單,現在武都郡除了曹仁駐守的這座城池,其他地方都已拿下,我軍無需前往漢中參戰,卻可在後方侵擾,以阻斷曹軍後勤。”


    這一刻,諸將頓時恍然大悟。


    他們明白了徐庶的計劃。


    講到這裏,張飛朗聲問道:


    “那軍師準備留下何人防守?”


    徐庶不再耽擱,說出自己的安排,道:


    “對付這曹仁,吾給子龍你留下一萬兵馬,不要強行攻城,卻要將其困死其中,入城容易,想要出來可沒有這麽簡單。”


    想不到徐庶要將他留下。


    趙雲有些意外,但還是自覺答應下來。


    這個任務還是很重要的。


    這是將武都安危交到他的手裏,如今武都郡剛拿下,根基不穩,還需要時間整頓。


    所以,趙雲是最合適的人選。


    馬超初來乍到,哪怕現在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也不能直接交托。


    萬一馬超頭鐵,欲要北上涼州該咋辦?


    他覺得曹操必定有後手。


    而張飛,這位已經是有前科了,要是讓他帶兵駐守,哪天被曹仁偷襲也不是不可能,萬一又把武都丟迴去,豈不是可笑?


    說來說去,沒有比穩重的趙雲更合適的人選了。


    至於其他兵馬,無需多言。


    當然是跟著徐庶去截斷曹操後路了。


    雖然這不至於讓曹操無路可走,但後路出現問題,曹操便無法一心一意與劉琦大戰。


    可以大幅減輕劉琦方麵壓力。


    漢中境內。


    劉琦帶領兵馬,在定軍山和徐晃、張郃對峙,看起來是他無計可施,實際上劉琦並不著急,他在等待消息。


    且說南鄭城內。


    這裏是漢中郡城。


    張魯如今便居於此地,等待曹操抵達,他們便可交托城池了。


    然而,張魯沒有等到曹操。


    卻突然有人進來稟報:


    “啟稟主公,城外突然殺出一支兵馬,現在已經在攻城了。”


    張魯瞪大了眼睛,覺得難以置信:


    “這怎麽可能?劉琦的兵馬,不是被徐公明他們擋在定軍山和陽平關外嗎,怎麽可能殺到南鄭,這絕對不可能!”


    隻見張魯語氣激動。


    可是他嘴上這樣說,心裏卻慌得不行,因為如今的南鄭城中,沒有太多兵馬,其他兵馬都已經被調去和敵軍一戰了。


    來人也是無可奈何,趕緊解釋道:


    “敵軍便在城外,主公看了便知道了。”


    其實張魯已經相信,可問題是他手裏沒有兵馬,說再多又有什麽用?


    不敢耽擱,張魯趕緊將張衛找來。


    兄弟二人來到城樓上。


    果然是看見城外大軍林立,起碼有數萬人,並且軍勢森嚴,戰力不俗。


    “他們到底是怎麽過來的?難道是徐公明他們敗了,劉琦領兵至此?”


    張魯眉頭緊皺,長出一口氣。


    還是張衛思索一番道:


    “兄長,徐公明他們是曹公手下猛將,怎麽可能輕易戰敗,這些人恐怕是從沔水上遊過來,所以我等毫無察覺。”


    說到這裏,張魯頓時明白了。


    他們布置的兵馬都在東南方向,可在西北方向,卻沒有任何準備。


    這路兵馬,多半是借此空檔。


    城外的兵馬正是襄陽水軍。


    文聘在大軍之前,他們沿江而下,雖然繞了不少路,但終究是趕到了。


    並且這條路線,敵軍毫無防備,他們過來的輕而易舉,一點意外都沒有發生。現在已經到了城外,便是展現他們實力的時候了。


    襄陽水軍,出場了很多次。


    卻沒有一次證明了實力。


    反而是邊緣ob居多。


    文聘當然不甘心,他也是荊州名將,現在黃忠、甘寧名揚天下,自己卻還籍籍無名,這讓他如何甘心,著實是難受。


    要知道,文聘做劉表大將的時候,黃忠、甘寧根本不算什麽。現在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差別何止一星半點?


    總之,劉琦已經把機會給他了,能不能抓住就看文聘自己了。如果這一戰他能夠獲得勝利,從此也將名副其實。


    現在劉琦麾下,共有兩路水軍。


    他總不能和甘寧差太多。


    當然,文聘也沒有急著攻城,他派人在城池之外大喊,勸降城中守軍。


    他知道,現在張魯依舊掌控南鄭。


    張魯和劉璋是死敵,和劉琦卻不是。既然張魯可以投降曹操,自然也可以投降劉琦,這並不是什麽衝突的事情。


    誰叫曹操現在還沒有抵達戰場呢?


    聽得城外勸降之言。


    張魯眯著眼睛,臉色有些難看。


    他都已經歸降曹操了,此刻豈能歸降劉琦,那不就成了兩麵三刀之輩?


    可沒等張魯開口,張衛已經勸說道:


    “兄長,現在城中兵馬不過千人,根本不可能擋得住這麽多精銳之師,此戰敗局已定,如果非要死戰,那我等沒有半點生機。


    曹操說要馳援漢中,但現在也不見半點蹤影,如果我等死了,就算替曹操守住南鄭又有什麽意義,還不如直接投降。


    而且,雖然你我兄弟和劉璋有著血海深仇,但益州已經不是劉璋的了,這劉琦奪了劉璋基業,也算是替你我報仇。


    如今投降劉琦,還能免去一場廝殺,何樂而不為?”


    聽完張衛之言,張魯目瞪口呆。


    要不是確定這是自己的親弟弟,他真覺得這是敵軍派來的間諜。


    但仔細想過,張魯也不得不承認,張衛所言不無道理。他們現在似乎隻有投降一條路可以選擇。


    哪怕張魯歸降曹操,彼此之間卻沒有什麽接觸,更談不上什麽交情。


    有什麽必要替曹操拚命?


    劉琦不是劉璋,投降不是什麽大不了的。


    張魯短暫沉默後說道:


    “二弟所言極是,我等對曹公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此前也沒有叛變之意,隻是現在敵軍已經兵臨城下,而城中沒有兵馬防守。


    為了南鄭百姓,你我也是無奈之舉,希望曹公能夠理解吧!”


    果然大哥就是大哥,張魯一番話說得大義凜然。


    很快兄弟二人達成默契。


    他們果斷派出使者,前往文聘軍中通報。


    說清楚了投降的決定。


    第二天上午,張魯就帶人領著府庫文簿獻降,本來這些是要給曹操的。


    但誰叫曹操來得太慢了呢?


    要是曹操先文聘一步,張魯不會有任何猶豫,他畢竟已經選擇了曹操。


    而現在,跟著劉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今天下,已經不存在其他懸念了,無論是曹操還是劉琦,爭天下唯此二人。


    並且劉琦還有漢室宗親的背景,相對於曹操,那可光明正大太多了。


    成功拿下南鄭,文聘的心情很好。


    他的任務已經完成。


    雖然不是直接攻下城池,但隻要南鄭歸屬確立,這功勞依舊是他的。


    而戰鬥還沒有結束。


    定軍山那邊,不需要文聘去理會。


    按照劉琦此前交給他的任務。


    在拿下南鄭後,需要第一時間在漢中之北構築防線,阻攔曹操的大軍。


    至於徐晃等大將。


    當他們得知後方失陷,就已經是絕路一條,劉琦他們會盡快解決,然後前來支援。


    這次戰鬥的主戰場在漢中之北。


    因為劉琦要的,不隻是漢中的土地,更有漢中數十萬戶人口。


    在這個時代,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漢末紛爭,死了很多人,如果搶下了漢中,人口卻被曹操奪走了,那就是血虧。


    原本曆史上就是如此。


    雖然劉備獲得了漢中之戰的最後勝利,也是他最輝煌的時刻,正麵擊敗了曹操。


    無論如何,曹操是當時最強大的實力。


    但是這一戰,讓劉備損兵折將,卻沒有奪到漢中人口,總的來說還是虧了。


    文聘迅速行動,同時派人通知劉琦。


    定軍山戰場。


    當劉琦得到文聘送來的消息時,他並未覺得多意外,反而認為是情理之中。


    在曹操沒有接管南鄭前,文聘率領襄陽水軍突襲,奪城不在話下。雖然這段時間以來,襄陽水軍沒有突出表現,卻不代表他們戰力孱弱。


    是以,劉琦招來龐統、


    黃權商議:


    “現在南鄭已經拿下了,文仲業正按照之前計劃布置防線,我等也該盡快解決此間問題。不知二位現在有什麽建議?”


    龐統反應迅速,沉聲說道:


    “現在漢中大局,已經被主公掌控,曹操雖然隻慢了一步,卻是步步慢。


    現在徐晃、張郃,死守定軍山,他們不會輕易出戰,也不可能投降。二將對曹操忠心耿耿,是以我軍不必先對他們下手。


    是以卑職覺得,主公可以派人將張魯書信送去陽平關,讓楊任、楊昂二將屈服,等解決了陽平關,徐晃、張郃便徹底孤立無援。


    到時候,軍心動蕩,便是破敵良機。”


    黃權點頭附和道:


    “卑職附議。”


    兩名謀士都這樣說,劉琦自己權衡利弊之後,緩緩點了點頭,說道:


    “那就先從陽平關動手,現在徐晃、張郃死守定軍山,便是覺得後後勤和陽平關守軍策應,看他們日後如何應對。”


    不再耽擱,劉琦派人將張魯書信送去陽平關,同時讓魏延帶一路兵馬,從定軍山繞過去陽平關後,準備來個兩麵夾擊。


    如此局勢,相信陽平關守將有自知之明。


    二將現在算是曹操的人,但他們並未得曹操恩賜,哪怕投降也沒什麽。


    要怪隻能怪曹操太慢了。


    以為徐晃、張郃能夠擋住劉琦。


    事實上,二將的防守確實卓有成效,但誰也沒有想到,劉琦竟然兵行險招。


    先把南鄭給拿了。qδ.o


    直接斷絕守軍後路,勝負一目了然。


    接下來該到曹操頭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落未央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落未央時並收藏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