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孫權投降了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權的小心思,自然瞞不過曹操等人。
大家都是聰明人,周瑜的算計再厲害,也不可能讓他們毫無察覺。
可問題正是在此。
哪怕曹操他們看破了,難道就真能拒絕嗎?
荀彧思索之後說道:
“啟稟主公,既然這孫權派人送上降表,主公暫且認下又如何?
如今主公除了西涼,已經將北方一統,哪怕孫權隻是名義上的臣服,也代表著主公威勢,足以讓諸侯膽戰心驚。
到時候荊州、益州等地,聽得消息豈不望風而降,興複漢室指日可待!”
隻見曹操不住點頭,心中也越發篤定。
雖然他們都知道,如今江東定是不懷好意,但此舉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借著江東降服之勢,先拿下荊州、益州,再來整頓江東也不遲。到時候區區一個孫權,難道還敢螳臂當車嗎?
不過荀彧最後那句話,令曹操目光微凝。
而後臉上已經堆滿笑容。
日後的事,誰又知道呢?
此刻荀攸也是附和道:
“屬下亦是如此認為,江東無非是想借主公之勢,來威懾荊州罷了!”
曹操心中已有答案,頷首道:
“好,那此事就這麽辦。”
……
襄陽城中。
消息已經傳來。
曹操直接應允了孫權的降書,同時奏請陛下封孫權為吳侯。
這不同於之前,孫權隻是借著孫策的名號。他終於是官方名正言順的吳侯了!
同時,曹操直接派人將江東歸附的消息,直接送往荊州、益州等地。意思自是不言而喻,擺明了就是威脅,直接明了。
在劉琦府中。
諸葛亮二人相向而坐。
劉琦看著這份公告,沉聲說道:
“軍師覺得這消息有幾分可靠?”
方才他們已經看過公告內容,諸葛亮嘴角微揚,露出微笑道:
“主公,以亮之間,這降書多半是真的。”
聽見這話,劉琦那叫一個無語。
雖然是他讓甘寧把江東打廢了不假,但誰能想到,作為赤壁之戰的主力,現在二話不說就投降了呢,雖然他感覺不對勁。
哪怕江東沒了水軍,但陸軍也有一定戰力。
加上孫權的性格,按理來說不可能輕易投降,當劉琦看見諸葛亮的神情,猛的反應過來:肯定是亮子在忽悠咱。
諸葛亮瞥了眼劉琦,接著說道:
“主公不必著急,亮方才的意思是,這降書肯定是真的。可江東到底有幾分誠意,這可就說不定了,恐怕隻是虛張聲勢。”
劉琦愕然,也是很快想明白了。
貌似原本曆史上,孫權也幹過類似的事情。那就是劉備為關羽報仇,大舉進攻江東時,孫權毫不猶豫投降曹丕。
想要以此獲得曹魏庇護。
等到夷陵之戰,大敗蜀漢大軍後。
孫權就毫無意外的翻臉不認人,使得曹丕派兵攻打江東,結果無功而返。
現在想來,局勢竟有幾分類似。
雖然劉琦沒有下令,讓甘寧不惜一切代價進取江東。但確實是把孫權打慘了,江東這些年的水軍積累,直接毀於一旦。
所以化被動為主動,倒也可以理解。
想到這裏,劉琦的表情多少有點古怪,亦是好笑的說道:
“孫權此舉倒是果決,但如今本公子可對江東沒想法,看來真是嚇破膽了。”
然而諸葛亮微微搖頭,解釋道:
“主公所言不差,在江夏水戰之後,江東上下必定驚懼荊州之威。
但孫權選擇投降曹操,恐怕也沒有這麽簡單。恐怕他們是想要坐山觀虎鬥,等到荊州與曹操兩敗俱傷,再來搶占便宜。”
聽完諸葛亮所言,一切豁然開朗。
劉琦忍不住吐槽道:
“那孫權可曾想過,本公子可以率領荊州之眾,將曹操給擊敗呢?”
說到這個,諸葛亮哭笑不得:
“若非亮就在主公身邊,恐怕也無法相信主公有如此把握。以當今曹操和荊州的實力差距,恐怕也無人相信,荊州可能勝過曹操。”
這就很實誠了。
正如赤壁之戰,所有人都覺得曹操能夠橫掃南方,進而一統天下。
結果卻是慘敗而歸。
包括夷陵之戰,大家都覺得劉備在漢中暴打曹操,孫權肯定不是對手。
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當然了,這些事諸葛亮是不知道的,畢竟還沒有發生,以後也不可能發生。
劉琦抬頭看去,意味深長道:
“那軍師現在有信心嗎?”
諸葛亮頓時陷入思索,他從來都是一個謹小慎微之人,無論做事還是用兵。
可很快,他心中就有了答案:
“不瞞主公,亮有信心,因為此戰荊州之眾必須有必勝之心。若是未戰先怯,等到曹軍席卷而下,又如何能夠一戰?”
此言令劉琦很是滿意。
不管局勢如何,諸葛亮都是個積極的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二人說定,便不再糾結此事。
曹操想要以此亂荊州軍心,那未免想得太簡單了。無論是黃忠還是甘寧,甚至於如今的劉備,都沒那麽好對付。
雖然諸葛亮被他截胡了,但徐庶作為劉備軍師,依舊是不容小覷。
至於黃忠、甘寧,二將對劉琦心悅誠服,必定以死相報,有何憂慮?
現在連五溪之眾,也已應允參戰。
荊州的實力可不弱。
至於江東,等曹操退走之後,他自然會想辦法把他們給收拾了。
如今荊州,在諸葛亮的冶理下。
各方麵已經迅速調動起來。
都在為了接下了的大戰做準備。
哪怕是別有用心之輩,如今也不敢冒頭。
有了蔡瑁等人的前車之鑒,他們自然不會來找死。不過這一切,同樣建立在劉琦守住荊州的情況下,才能維持穩定。
若是戰局不定,他們便會伺機而動。
……
江東吳郡。
孫權看著朝廷迴複的聖旨。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可他的表情卻陰晴不定。曹操的手段果然不簡單,如今江東歸附的消息,恐怕已經傳遍了天下。
這就是曹操的應對之法。
收斂諸般思緒,孫權很快冷靜下來。
這些虛名倒是不值一提。
反正得了吳侯之位,總歸是不虧的,接下來就按公瑾計劃行事吧!
大家都是聰明人,周瑜的算計再厲害,也不可能讓他們毫無察覺。
可問題正是在此。
哪怕曹操他們看破了,難道就真能拒絕嗎?
荀彧思索之後說道:
“啟稟主公,既然這孫權派人送上降表,主公暫且認下又如何?
如今主公除了西涼,已經將北方一統,哪怕孫權隻是名義上的臣服,也代表著主公威勢,足以讓諸侯膽戰心驚。
到時候荊州、益州等地,聽得消息豈不望風而降,興複漢室指日可待!”
隻見曹操不住點頭,心中也越發篤定。
雖然他們都知道,如今江東定是不懷好意,但此舉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借著江東降服之勢,先拿下荊州、益州,再來整頓江東也不遲。到時候區區一個孫權,難道還敢螳臂當車嗎?
不過荀彧最後那句話,令曹操目光微凝。
而後臉上已經堆滿笑容。
日後的事,誰又知道呢?
此刻荀攸也是附和道:
“屬下亦是如此認為,江東無非是想借主公之勢,來威懾荊州罷了!”
曹操心中已有答案,頷首道:
“好,那此事就這麽辦。”
……
襄陽城中。
消息已經傳來。
曹操直接應允了孫權的降書,同時奏請陛下封孫權為吳侯。
這不同於之前,孫權隻是借著孫策的名號。他終於是官方名正言順的吳侯了!
同時,曹操直接派人將江東歸附的消息,直接送往荊州、益州等地。意思自是不言而喻,擺明了就是威脅,直接明了。
在劉琦府中。
諸葛亮二人相向而坐。
劉琦看著這份公告,沉聲說道:
“軍師覺得這消息有幾分可靠?”
方才他們已經看過公告內容,諸葛亮嘴角微揚,露出微笑道:
“主公,以亮之間,這降書多半是真的。”
聽見這話,劉琦那叫一個無語。
雖然是他讓甘寧把江東打廢了不假,但誰能想到,作為赤壁之戰的主力,現在二話不說就投降了呢,雖然他感覺不對勁。
哪怕江東沒了水軍,但陸軍也有一定戰力。
加上孫權的性格,按理來說不可能輕易投降,當劉琦看見諸葛亮的神情,猛的反應過來:肯定是亮子在忽悠咱。
諸葛亮瞥了眼劉琦,接著說道:
“主公不必著急,亮方才的意思是,這降書肯定是真的。可江東到底有幾分誠意,這可就說不定了,恐怕隻是虛張聲勢。”
劉琦愕然,也是很快想明白了。
貌似原本曆史上,孫權也幹過類似的事情。那就是劉備為關羽報仇,大舉進攻江東時,孫權毫不猶豫投降曹丕。
想要以此獲得曹魏庇護。
等到夷陵之戰,大敗蜀漢大軍後。
孫權就毫無意外的翻臉不認人,使得曹丕派兵攻打江東,結果無功而返。
現在想來,局勢竟有幾分類似。
雖然劉琦沒有下令,讓甘寧不惜一切代價進取江東。但確實是把孫權打慘了,江東這些年的水軍積累,直接毀於一旦。
所以化被動為主動,倒也可以理解。
想到這裏,劉琦的表情多少有點古怪,亦是好笑的說道:
“孫權此舉倒是果決,但如今本公子可對江東沒想法,看來真是嚇破膽了。”
然而諸葛亮微微搖頭,解釋道:
“主公所言不差,在江夏水戰之後,江東上下必定驚懼荊州之威。
但孫權選擇投降曹操,恐怕也沒有這麽簡單。恐怕他們是想要坐山觀虎鬥,等到荊州與曹操兩敗俱傷,再來搶占便宜。”
聽完諸葛亮所言,一切豁然開朗。
劉琦忍不住吐槽道:
“那孫權可曾想過,本公子可以率領荊州之眾,將曹操給擊敗呢?”
說到這個,諸葛亮哭笑不得:
“若非亮就在主公身邊,恐怕也無法相信主公有如此把握。以當今曹操和荊州的實力差距,恐怕也無人相信,荊州可能勝過曹操。”
這就很實誠了。
正如赤壁之戰,所有人都覺得曹操能夠橫掃南方,進而一統天下。
結果卻是慘敗而歸。
包括夷陵之戰,大家都覺得劉備在漢中暴打曹操,孫權肯定不是對手。
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當然了,這些事諸葛亮是不知道的,畢竟還沒有發生,以後也不可能發生。
劉琦抬頭看去,意味深長道:
“那軍師現在有信心嗎?”
諸葛亮頓時陷入思索,他從來都是一個謹小慎微之人,無論做事還是用兵。
可很快,他心中就有了答案:
“不瞞主公,亮有信心,因為此戰荊州之眾必須有必勝之心。若是未戰先怯,等到曹軍席卷而下,又如何能夠一戰?”
此言令劉琦很是滿意。
不管局勢如何,諸葛亮都是個積極的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二人說定,便不再糾結此事。
曹操想要以此亂荊州軍心,那未免想得太簡單了。無論是黃忠還是甘寧,甚至於如今的劉備,都沒那麽好對付。
雖然諸葛亮被他截胡了,但徐庶作為劉備軍師,依舊是不容小覷。
至於黃忠、甘寧,二將對劉琦心悅誠服,必定以死相報,有何憂慮?
現在連五溪之眾,也已應允參戰。
荊州的實力可不弱。
至於江東,等曹操退走之後,他自然會想辦法把他們給收拾了。
如今荊州,在諸葛亮的冶理下。
各方麵已經迅速調動起來。
都在為了接下了的大戰做準備。
哪怕是別有用心之輩,如今也不敢冒頭。
有了蔡瑁等人的前車之鑒,他們自然不會來找死。不過這一切,同樣建立在劉琦守住荊州的情況下,才能維持穩定。
若是戰局不定,他們便會伺機而動。
……
江東吳郡。
孫權看著朝廷迴複的聖旨。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可他的表情卻陰晴不定。曹操的手段果然不簡單,如今江東歸附的消息,恐怕已經傳遍了天下。
這就是曹操的應對之法。
收斂諸般思緒,孫權很快冷靜下來。
這些虛名倒是不值一提。
反正得了吳侯之位,總歸是不虧的,接下來就按公瑾計劃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