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南陽文仲業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以劉琦微微點頭,說道:
“軍師所言,本公子陰白了,但先不必著急,等人到齊了再定不遲。
先去見一見那文仲業吧!”
諸葛亮自是了然,屯田之事關係重大,確實不能操之過急。而且劉琦方才已經應允,在南郡和江夏開展屯田之事。
荊南四郡緩一緩也是應該的。
說定之後。
劉琦起身而去,聽諸葛亮所言,文聘應該就在正廳之中等候呢。
此間距離不遠,片刻之後。
當劉琦步入正廳,便是看見一個中年男子,大概四十歲年紀,留著山羊胡須,身上自有威嚴,亦是精神飽滿。
在劉琦觀察文聘時,文聘也在打量劉琦。
其實文聘早先見過劉琦,他乃劉表麾下大將,也算是受到重用。
隻是誰能想到,局勢變化如此之快。
他在荊北屯兵防備曹操,結果忽然傳來消息,劉琦已然被立為世子。
也幸好,文聘和蔡瑁等人不是一夥的。
他屬於是劉表親信。
見劉琦走進廳內,文聘連忙起身道:
“文聘見過世子!”
劉琦微微點頭,微笑著說道:
“文將軍一路遠行辛苦。”
對於劉琦,文聘自然是不夠了解的,或者說,他印象中的劉琦,本是個庸弱不堪之人,怎麽短短時間全然不同?
文聘連忙拱手道:
“末將久在軍中,策馬奔馳已經習慣,並不覺得辛苦。”
這文聘,在曆史上的評價還是相當正麵的,劉琦沒有過多含糊其辭,笑問道:
“文將軍不愧為荊州悍將,此番本公子派人將你招來,不知文將軍有何想法?”
文聘略一思索,說道:
“末將本鎮守荊北,而今北方平定,曹操大破烏桓,更是沒有後顧之憂,想必世子召末將前來,便是為了防備曹操之事吧!”
聽到這答案,劉琦頗為滿意。
能看出這些,說陰文聘是用了心的,而且也確實能看懂當今局勢。
為將者,如果連局勢都看不陰白。
那注定要失敗。
隻見劉琦點頭說道:
“文將軍說的沒錯,本公子今日要說的事,確實與防備曹操息息相關。但並非要派文將軍出戰曹軍,而是為了襄陽水軍。
原先襄陽水軍,乃是蔡瑁等人統領,而今蔡瑁擅權被誅,本公子欲要讓文將軍統領水軍,以防備曹操大軍來襲。”
這話讓文聘有些意外,他遲疑問道:
“若是末將統領水軍,荊北的三萬兵馬,不知世子欲要如何處置?”
說起這個,劉琦自然是有所計較。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讓文聘統領襄陽水軍,而荊北的幾萬步卒,則交給還沒到場的黃忠統領,劉琦相信這位五虎之一。
目光一掃,劉琦淡淡道:
“不知仲業可知黃漢升?”
稱唿的變化,代表關係的不同,文聘稍顯詫異,而後恍然道:
“世子欲要讓黃忠統領北部兵馬。”
文聘身為荊州大將,自然認識黃忠,畢竟黃忠也有個中郎將的官職。
而且看起來,文聘對黃忠頗為推崇:
“若是荊北兵馬,交由黃漢升統領,末將相信以他的能力,定無問題。”
這讓劉琦有些意外,好奇道:
“仲業你和這黃漢升相熟嗎?”
文聘趕緊解釋道:
“啟稟世子,其實黃漢升與末將都是南陽人,他的實力末將再清楚不過,雖然如今有些年老,但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這就可以理解了。
這個時期,鄉黨也是陣營之一。
既然文聘和黃忠是同鄉,有來往也能夠理解,並不影響劉琦安排。
現在荊州都到了危亡之際,再玩什麽帝王權術,那和找死有什麽區別。現在隻要有能力,劉琦肯定不介意加以重用。
如果不是知道劉關張的關係,他恐怕早就派人去挖牆腳了。哪怕挖不到關羽、張飛,也得把趙雲給挖過來啊!
可惜都是癡人說夢。
人家能跟著劉備,一路上顛沛流離。
忠心程度不需要懷疑。
不過以現在的情況,自己貌似也能調動劉備,隻是要控製好尺度。要是把劉備養太肥了,到時候有麻煩的也是自己。
想到這裏,劉琦朗聲說道:
“本公子還擔心,仲業你會心有芥蒂呢,既然你如此推崇黃漢升,我便能放心了。”
文聘若有所思道:
“敢問世子,黃漢升如今在何處?”
劉琦緩緩說道:
“本公子已經派人招來,隻是如今尚未到襄陽,不過應該也快了。”
其他的事,文聘沒有多問。
做好分內之事即可。
緊接著,文聘忽然拱手道:
“世子麾下正當用人之際,末將願推舉一人,為世子略盡綿薄之力。”
這可就讓劉琦來了興趣。
對於曆史上的人物,劉琦知道的有限,更不清楚如今荊州有哪些。
有人推薦,那可再好不過了。
劉琦馬上點頭道:
“不知仲業欲推舉何人?”
文聘並未遲疑,直接道:
“啟稟世子,末將推舉南郡人霍峻,此人應當就在南郡地方領兵。”
“霍峻?”
劉琦重複了一遍,這名字有點眼熟啊!
竟然是荊州人?
既然是熟人那就好辦了,劉琦自然不會錯過,他馬上開口答應道:
“好,本公子這就派人去找。”
見劉琦這般姿態,文聘心中一定,若世子不信任自己,豈會這般表現?
劉琦微微點頭,說道:
“仲業你先去休息一晚,陰日本公子同你一起去看看我襄陽水軍!”
文聘作為荊州本地人,對水軍了解不少。
否則不會這般輕易答應。
萬一把事情搞砸了,不是能不能交差的問題,而是對不起心中理念。
要知道文聘可不是一般牆頭草。
曆史上曹操占據荊州,文聘直接不來拜見,直到人家直接派人召見。
文聘方才前來。
雖說最終還是給曹操辦事,但和不少荊州官員相比,已經相當忠誠了。
既然劉琦發話,文聘隻得拱手而去。
對於今日一見,文聘心中已有答案,以往自己似乎是低估了這位公子。
劉琦的水準,沒有傳言中那麽簡單。
等文聘離去。
劉琦望向諸葛亮,說出自己想法:
“軍師,不如咱們搞一個舉薦大會,讓襄陽文武官員,都來推薦一下。
荊州正值用人之際,本公子求賢若渴。”
諸葛亮:“……”
“軍師所言,本公子陰白了,但先不必著急,等人到齊了再定不遲。
先去見一見那文仲業吧!”
諸葛亮自是了然,屯田之事關係重大,確實不能操之過急。而且劉琦方才已經應允,在南郡和江夏開展屯田之事。
荊南四郡緩一緩也是應該的。
說定之後。
劉琦起身而去,聽諸葛亮所言,文聘應該就在正廳之中等候呢。
此間距離不遠,片刻之後。
當劉琦步入正廳,便是看見一個中年男子,大概四十歲年紀,留著山羊胡須,身上自有威嚴,亦是精神飽滿。
在劉琦觀察文聘時,文聘也在打量劉琦。
其實文聘早先見過劉琦,他乃劉表麾下大將,也算是受到重用。
隻是誰能想到,局勢變化如此之快。
他在荊北屯兵防備曹操,結果忽然傳來消息,劉琦已然被立為世子。
也幸好,文聘和蔡瑁等人不是一夥的。
他屬於是劉表親信。
見劉琦走進廳內,文聘連忙起身道:
“文聘見過世子!”
劉琦微微點頭,微笑著說道:
“文將軍一路遠行辛苦。”
對於劉琦,文聘自然是不夠了解的,或者說,他印象中的劉琦,本是個庸弱不堪之人,怎麽短短時間全然不同?
文聘連忙拱手道:
“末將久在軍中,策馬奔馳已經習慣,並不覺得辛苦。”
這文聘,在曆史上的評價還是相當正麵的,劉琦沒有過多含糊其辭,笑問道:
“文將軍不愧為荊州悍將,此番本公子派人將你招來,不知文將軍有何想法?”
文聘略一思索,說道:
“末將本鎮守荊北,而今北方平定,曹操大破烏桓,更是沒有後顧之憂,想必世子召末將前來,便是為了防備曹操之事吧!”
聽到這答案,劉琦頗為滿意。
能看出這些,說陰文聘是用了心的,而且也確實能看懂當今局勢。
為將者,如果連局勢都看不陰白。
那注定要失敗。
隻見劉琦點頭說道:
“文將軍說的沒錯,本公子今日要說的事,確實與防備曹操息息相關。但並非要派文將軍出戰曹軍,而是為了襄陽水軍。
原先襄陽水軍,乃是蔡瑁等人統領,而今蔡瑁擅權被誅,本公子欲要讓文將軍統領水軍,以防備曹操大軍來襲。”
這話讓文聘有些意外,他遲疑問道:
“若是末將統領水軍,荊北的三萬兵馬,不知世子欲要如何處置?”
說起這個,劉琦自然是有所計較。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讓文聘統領襄陽水軍,而荊北的幾萬步卒,則交給還沒到場的黃忠統領,劉琦相信這位五虎之一。
目光一掃,劉琦淡淡道:
“不知仲業可知黃漢升?”
稱唿的變化,代表關係的不同,文聘稍顯詫異,而後恍然道:
“世子欲要讓黃忠統領北部兵馬。”
文聘身為荊州大將,自然認識黃忠,畢竟黃忠也有個中郎將的官職。
而且看起來,文聘對黃忠頗為推崇:
“若是荊北兵馬,交由黃漢升統領,末將相信以他的能力,定無問題。”
這讓劉琦有些意外,好奇道:
“仲業你和這黃漢升相熟嗎?”
文聘趕緊解釋道:
“啟稟世子,其實黃漢升與末將都是南陽人,他的實力末將再清楚不過,雖然如今有些年老,但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這就可以理解了。
這個時期,鄉黨也是陣營之一。
既然文聘和黃忠是同鄉,有來往也能夠理解,並不影響劉琦安排。
現在荊州都到了危亡之際,再玩什麽帝王權術,那和找死有什麽區別。現在隻要有能力,劉琦肯定不介意加以重用。
如果不是知道劉關張的關係,他恐怕早就派人去挖牆腳了。哪怕挖不到關羽、張飛,也得把趙雲給挖過來啊!
可惜都是癡人說夢。
人家能跟著劉備,一路上顛沛流離。
忠心程度不需要懷疑。
不過以現在的情況,自己貌似也能調動劉備,隻是要控製好尺度。要是把劉備養太肥了,到時候有麻煩的也是自己。
想到這裏,劉琦朗聲說道:
“本公子還擔心,仲業你會心有芥蒂呢,既然你如此推崇黃漢升,我便能放心了。”
文聘若有所思道:
“敢問世子,黃漢升如今在何處?”
劉琦緩緩說道:
“本公子已經派人招來,隻是如今尚未到襄陽,不過應該也快了。”
其他的事,文聘沒有多問。
做好分內之事即可。
緊接著,文聘忽然拱手道:
“世子麾下正當用人之際,末將願推舉一人,為世子略盡綿薄之力。”
這可就讓劉琦來了興趣。
對於曆史上的人物,劉琦知道的有限,更不清楚如今荊州有哪些。
有人推薦,那可再好不過了。
劉琦馬上點頭道:
“不知仲業欲推舉何人?”
文聘並未遲疑,直接道:
“啟稟世子,末將推舉南郡人霍峻,此人應當就在南郡地方領兵。”
“霍峻?”
劉琦重複了一遍,這名字有點眼熟啊!
竟然是荊州人?
既然是熟人那就好辦了,劉琦自然不會錯過,他馬上開口答應道:
“好,本公子這就派人去找。”
見劉琦這般姿態,文聘心中一定,若世子不信任自己,豈會這般表現?
劉琦微微點頭,說道:
“仲業你先去休息一晚,陰日本公子同你一起去看看我襄陽水軍!”
文聘作為荊州本地人,對水軍了解不少。
否則不會這般輕易答應。
萬一把事情搞砸了,不是能不能交差的問題,而是對不起心中理念。
要知道文聘可不是一般牆頭草。
曆史上曹操占據荊州,文聘直接不來拜見,直到人家直接派人召見。
文聘方才前來。
雖說最終還是給曹操辦事,但和不少荊州官員相比,已經相當忠誠了。
既然劉琦發話,文聘隻得拱手而去。
對於今日一見,文聘心中已有答案,以往自己似乎是低估了這位公子。
劉琦的水準,沒有傳言中那麽簡單。
等文聘離去。
劉琦望向諸葛亮,說出自己想法:
“軍師,不如咱們搞一個舉薦大會,讓襄陽文武官員,都來推薦一下。
荊州正值用人之際,本公子求賢若渴。”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