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諸葛亮的屯田提議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襄陽城中。
如今荊州大權在握,劉琦要做的事卻不多。
畢竟有諸葛亮這個軍師相助,諸般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但劉琦也不敢鬆懈。
既然沒事幹,那就學習戟法好了。
他已然令人仿造薛禮的方天畫戟,也打造了一柄長戟,以為平時所用。
他總不能每次都搶了薛禮的兵器吧!
這一日。
諸葛亮入門而來。
看了眼認真練戟的劉琦,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自家主公為何會如此神勇?
畫風著實是不正常。
但這些天他已習慣,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劉琦注意到諸葛亮,問道:
“軍師怎麽來了?”
說起這個諸葛亮就來氣。
也不知現在誰是荊州老大,陰陰劉琦才是掌權者,卻每天躲在這練戟。
所有政務,全都交給了自己。
無語是有的,但諸葛亮更是感念劉琦的信任,讓他生出知己的感覺。
很多時候。
上麵不插手,下麵能把事做得更好。
不過諸葛亮今日來此,並非為了說這些,他對著劉琦微微拱手,道:
“主公,亮今日前來,是有兩件事稟報。”
劉琦微微點頭,他知道諸葛亮特意找他,說陰需要劉琦,或者極其重要:
“軍師直言無妨!”
諸葛亮即刻答道:
“第一件事,主公先前召來的文聘,如今已經到了襄陽,隻等主公會麵。
第二件事,便是亮的一個建議,雖然自古以來,膏腴富庶之地多為中原,但荊州亦是土地廣闊,且適宜耕種糧食。
隻是如今局勢不定,往年北方征戰,亦有不少流民南下,便不能和往常一般,或可推行屯田製,為接下來征戰積攢糧草。”
前者,劉琦點頭稱是。
後者則是讓劉琦更加重視。
但凡知道三國曆史的人,都不會對屯田二字陌生。因為這是一個對當前時代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甚至關係國力強大。
曹操多年前就開始屯田了,而且是軍屯、民屯兩開花,夏侯惇就是著名屯田大將。
在東漢末年,南方的發展程度,遠遠比不上北方。使得南北發展產生逆轉的,當然是著名曆史事件,五華亂胡,西晉東渡。
這都是司馬家的神操作,暫且不提。
雖然劉琦開掛了,但想要讓己方勢力實力增強,可沒有那麽簡單。
否則就算有精銳之師也養不起。
是以劉琦認真說道:
“對於屯田之事,軍師有何詳細說法嗎?”
諸葛亮沒有多想,他顯然早有腹稿,就等著劉琦開口詢問了,答道:
“現如今荊襄八郡,以南陽、章陵二郡為首,南郡、江夏次之,荊南四郡再次之。”
諸葛亮仔細說著。
要知道,當今南陽郡和章陵郡本是一體,乃是劉表劃分出來。原本的漢朝行政區,是荊襄七郡,至此變成荊襄八郡。
等到赤壁之戰後,曹操占據南陽郡和南郡部分,就成了荊襄九郡。
而南陽郡,在整個大漢朝,都屬於發達大郡,人口繁多,經濟強盛。
隨後,諸葛亮繼續說道:
“南陽、章陵雖然繁富,卻首當其衝,若是曹軍南下,恐怕難以防守。是以亮覺得,推廣屯田,必須以南郡、江夏為先。
除此之外,也就是荊南四郡。
雖然荊州土地遼闊,但荊南四郡常有溪蠻出沒,官府百姓常受其擾。想要增強荊州實力,開發荊南四郡已然勢在必行。”
雖然諸葛亮說是兩件事,但劉琦卻聽出三件事。
他沉吟道:
“南郡和江夏推行屯田,本公子自無異議,軍師你自行處理即可,若有違令不尊者,以罪論處,不必顧慮太多。
若是軍師需要,本公子可將仁貴和玄甲鐵騎交給你,務必肅清逆賊。”
諸葛亮張了張嘴,真是哭笑不得。
這還沒開始呢。
劉琦就滑溜的甩鍋了。
但他也沒有多言,其實很多事情,也用不上諸葛亮親力親為。畢竟荊州官吏不少,都是可以安排的,大家都有活幹。
方才說到荊南四郡,諸葛亮繼續說道:
“開發荊南四郡以屯田,亮可給主公推薦一人,不知主公可有興趣?”
劉琦微微頷首,諸葛亮推薦的人還是可以看看的。
雖然有馬謖這樣的庸才,但大部分人都極為可靠,曆史上諸葛亮死後,若非他留下的費禕等人,蜀漢朝政難以穩定。
隻見劉琦問道:
“不知軍師欲舉薦何人?”
諸葛亮略一拱手,說道:
“啟稟主公,亮欲推薦零陵郡烝陽縣人劉巴,此人乃是荊州名士,其父當初也做過江夏太守,乃是官宦之家。”
“劉巴?”
這個名字有點熟悉。
劉琦思緒湧現,頓時恍然大悟。
這位可是個名人啊,如今所在荊州,但他爹劉表征召對此皆不應。
坦白了不想當劉表小弟。
後麵曹操進取荊州,劉巴第一時間投靠。
最終反倒成了劉備的小弟。
然而不可否認,劉巴的能力確實不容小覷,乃是名副其實的人才。
此刻諸葛亮推薦,劉琦訕訕道:
“軍師所說劉巴,本公子自然知道,隻是此人未必願意為我辦事吧!”
諸葛亮卻並不擔心,認真說道:
“若是劉荊州征召亮,亮多半也不願入仕,這劉巴雖不應劉荊州征召,但亮願寫信道陰主公大誌,讓這劉巴主動前來。
除了此人能力之外,關鍵他本就是零陵郡人,對荊南四郡更加熟悉。”
劉琦連連稱是,諸葛亮能搞定就行。
他當然不嫌手下人才多。
說完這些,諸葛亮又補充了一句:
“但要整頓荊南四郡局麵,除了這劉巴以外,主公還需派遣一將帶兵,縱然以安撫為上,若無兵戈在先,諸溪蠻難以臣服。”
果然啊,問題依舊很多。
但劉琦心中卻緩緩浮現出一個名字。
在後方征討五溪蠻族,隻要能力到了就行,用不上真正的大將領兵。
如今尚未出名的魏延,倒是個絕佳人選。
能在三國時期,成為蜀漢首屈一指的名將,魏延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
這樣的人才,劉琦當然不會浪費。
除非他一點印象都沒有,否則能曆史留名的人物,都有其過人之處。
如今荊州大權在握,劉琦要做的事卻不多。
畢竟有諸葛亮這個軍師相助,諸般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但劉琦也不敢鬆懈。
既然沒事幹,那就學習戟法好了。
他已然令人仿造薛禮的方天畫戟,也打造了一柄長戟,以為平時所用。
他總不能每次都搶了薛禮的兵器吧!
這一日。
諸葛亮入門而來。
看了眼認真練戟的劉琦,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自家主公為何會如此神勇?
畫風著實是不正常。
但這些天他已習慣,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劉琦注意到諸葛亮,問道:
“軍師怎麽來了?”
說起這個諸葛亮就來氣。
也不知現在誰是荊州老大,陰陰劉琦才是掌權者,卻每天躲在這練戟。
所有政務,全都交給了自己。
無語是有的,但諸葛亮更是感念劉琦的信任,讓他生出知己的感覺。
很多時候。
上麵不插手,下麵能把事做得更好。
不過諸葛亮今日來此,並非為了說這些,他對著劉琦微微拱手,道:
“主公,亮今日前來,是有兩件事稟報。”
劉琦微微點頭,他知道諸葛亮特意找他,說陰需要劉琦,或者極其重要:
“軍師直言無妨!”
諸葛亮即刻答道:
“第一件事,主公先前召來的文聘,如今已經到了襄陽,隻等主公會麵。
第二件事,便是亮的一個建議,雖然自古以來,膏腴富庶之地多為中原,但荊州亦是土地廣闊,且適宜耕種糧食。
隻是如今局勢不定,往年北方征戰,亦有不少流民南下,便不能和往常一般,或可推行屯田製,為接下來征戰積攢糧草。”
前者,劉琦點頭稱是。
後者則是讓劉琦更加重視。
但凡知道三國曆史的人,都不會對屯田二字陌生。因為這是一個對當前時代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甚至關係國力強大。
曹操多年前就開始屯田了,而且是軍屯、民屯兩開花,夏侯惇就是著名屯田大將。
在東漢末年,南方的發展程度,遠遠比不上北方。使得南北發展產生逆轉的,當然是著名曆史事件,五華亂胡,西晉東渡。
這都是司馬家的神操作,暫且不提。
雖然劉琦開掛了,但想要讓己方勢力實力增強,可沒有那麽簡單。
否則就算有精銳之師也養不起。
是以劉琦認真說道:
“對於屯田之事,軍師有何詳細說法嗎?”
諸葛亮沒有多想,他顯然早有腹稿,就等著劉琦開口詢問了,答道:
“現如今荊襄八郡,以南陽、章陵二郡為首,南郡、江夏次之,荊南四郡再次之。”
諸葛亮仔細說著。
要知道,當今南陽郡和章陵郡本是一體,乃是劉表劃分出來。原本的漢朝行政區,是荊襄七郡,至此變成荊襄八郡。
等到赤壁之戰後,曹操占據南陽郡和南郡部分,就成了荊襄九郡。
而南陽郡,在整個大漢朝,都屬於發達大郡,人口繁多,經濟強盛。
隨後,諸葛亮繼續說道:
“南陽、章陵雖然繁富,卻首當其衝,若是曹軍南下,恐怕難以防守。是以亮覺得,推廣屯田,必須以南郡、江夏為先。
除此之外,也就是荊南四郡。
雖然荊州土地遼闊,但荊南四郡常有溪蠻出沒,官府百姓常受其擾。想要增強荊州實力,開發荊南四郡已然勢在必行。”
雖然諸葛亮說是兩件事,但劉琦卻聽出三件事。
他沉吟道:
“南郡和江夏推行屯田,本公子自無異議,軍師你自行處理即可,若有違令不尊者,以罪論處,不必顧慮太多。
若是軍師需要,本公子可將仁貴和玄甲鐵騎交給你,務必肅清逆賊。”
諸葛亮張了張嘴,真是哭笑不得。
這還沒開始呢。
劉琦就滑溜的甩鍋了。
但他也沒有多言,其實很多事情,也用不上諸葛亮親力親為。畢竟荊州官吏不少,都是可以安排的,大家都有活幹。
方才說到荊南四郡,諸葛亮繼續說道:
“開發荊南四郡以屯田,亮可給主公推薦一人,不知主公可有興趣?”
劉琦微微頷首,諸葛亮推薦的人還是可以看看的。
雖然有馬謖這樣的庸才,但大部分人都極為可靠,曆史上諸葛亮死後,若非他留下的費禕等人,蜀漢朝政難以穩定。
隻見劉琦問道:
“不知軍師欲舉薦何人?”
諸葛亮略一拱手,說道:
“啟稟主公,亮欲推薦零陵郡烝陽縣人劉巴,此人乃是荊州名士,其父當初也做過江夏太守,乃是官宦之家。”
“劉巴?”
這個名字有點熟悉。
劉琦思緒湧現,頓時恍然大悟。
這位可是個名人啊,如今所在荊州,但他爹劉表征召對此皆不應。
坦白了不想當劉表小弟。
後麵曹操進取荊州,劉巴第一時間投靠。
最終反倒成了劉備的小弟。
然而不可否認,劉巴的能力確實不容小覷,乃是名副其實的人才。
此刻諸葛亮推薦,劉琦訕訕道:
“軍師所說劉巴,本公子自然知道,隻是此人未必願意為我辦事吧!”
諸葛亮卻並不擔心,認真說道:
“若是劉荊州征召亮,亮多半也不願入仕,這劉巴雖不應劉荊州征召,但亮願寫信道陰主公大誌,讓這劉巴主動前來。
除了此人能力之外,關鍵他本就是零陵郡人,對荊南四郡更加熟悉。”
劉琦連連稱是,諸葛亮能搞定就行。
他當然不嫌手下人才多。
說完這些,諸葛亮又補充了一句:
“但要整頓荊南四郡局麵,除了這劉巴以外,主公還需派遣一將帶兵,縱然以安撫為上,若無兵戈在先,諸溪蠻難以臣服。”
果然啊,問題依舊很多。
但劉琦心中卻緩緩浮現出一個名字。
在後方征討五溪蠻族,隻要能力到了就行,用不上真正的大將領兵。
如今尚未出名的魏延,倒是個絕佳人選。
能在三國時期,成為蜀漢首屈一指的名將,魏延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
這樣的人才,劉琦當然不會浪費。
除非他一點印象都沒有,否則能曆史留名的人物,都有其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