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孔就是照射膠片,把膠片裏的畫麵,投影出去的光源。


    它在這台立體聲畫機的屏幕下麵,所謂屏幕,不是以後數字時代那種顯示器,其實就是幾塊反光鏡和毛玻璃。


    隻不過做的像個屏幕罷了。


    組裝剪輯的版本,一共72分鍾,從第1幕第1鏡開始,11天的拍攝素材都在這上麵,整體內容有很多重複,畢竟還沒精剪,目前還是查漏的狀態。


    但它已經勉強算是半成品了,組裝的意思就是把原本拍攝時打亂的場次,重新按照林麥冬規劃的分鏡順序進行連接。


    到這一步,它已經稱得上是最終成品的超級加強版。


    胡姐一邊答應,一邊撥弄著機器上的開關,郝姐說的40,是齒數表的數字,它用來控製膠片1秒走多少格。


    40就是1秒40格,按照16mm膠片每尺的格數來算,大概1秒1尺,比正常播放速度快很多,這是為了快速過一遍。


    裝好膠片和磁帶,對好定光孔和磁頭,機器通電,定光孔裏強烈的白光照射出來,聲畫機的屏幕一下亮了起來。


    大約隻有幾寸的屏幕上,出現一個場記板,郝姐按下按鈕,膠片和磁帶開始同步運轉。


    旁邊的音箱裏,傳來因為加速播放有些變形的聲音:


    “第1幕第1鏡……action!”


    林麥冬表情有些恍惚,即便變形失真,他還是能聽出來,那是他的聲音。


    辛苦11天,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他的拍攝成果。


    屏幕上光芒搖晃,畫麵快速掠過,他像是傻了一樣坐在那裏,癡癡看著加速的畫麵,聽著失真的聲音。


    心裏突然五味雜陳,卻又分不清到底是什麽樣的感覺。


    兩位剪輯師沒有打擾他,這是膠片時代的常態,很多導演第一次過片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狀態。


    半個多小時過去,72分鍾的膠片加速走完,林麥冬才清醒過來。


    胡姐調侃他:“睡醒了?感覺怎麽樣?”


    林麥冬迴味一下,認真說道:“很棒!”


    剛剛光芒照射出來,膠片唰唰唰從光上掠過的場麵,讓他第一次有些理解,為什麽“未來”膠片時代落幕後,很多老一輩的電影從業者會失落,會緬懷,會追憶。


    也許他們並不是不懂變通,而是未來“冷冰冰”的數字屏幕,剪輯軟件“冷冰冰”的像素點,再也無法讓他們感受到,這種光影真實的從眼前走過的觸動。


    林麥冬第一次有些慶幸,自己決定參與到剪輯中,這種慶幸不是因為從此不被糊弄,不被欺騙。


    單純隻是,他的勞動成果,真實無比地擺在他眼前。


    與光同舞!


    看著林麥冬認真的表情、明亮的眼睛,胡姐有些啞然,一直話不多的郝姐,神色卻越發柔和了。


    但她還是殘忍的把這個少年喚醒:


    “素材都沒問題,那麽就開始剪吧,接下來,我們要從這72分鍾裏,剪出10分鍾左右的素材,小林,你最好跟學校多請幾天假!”


    林麥冬一個激靈,從夢和感動中迴到冰冷的現實。


    看著膠片架上纏著的巨大的膠卷,他肝已經開始疼了……


    ……


    整個影視創作的幕後,惟有一個字能概括:肝!


    接下來的時間,林麥冬整個人完全泡在剪輯室裏,一泡就是一整天,而在這一整天除掉吃飯的大部分時間裏,他就像機器一樣和兩位剪輯師守著聲畫機,守著閃爍的光,劃過的膠片,磁頭讀取磁帶的沙沙的聲音。


    真正的剪輯中,膠片不再像是組裝版過片那樣快速過去,剪輯要講節奏,講邏輯。


    一段畫麵,從哪一格開始?哪一格結束?它們會帶來什麽效果?


    這些都是未知的,隻能靠導演和剪輯師用腦子去想象,然後逐格(逐幀)正向的、反向的,慢慢看過去。


    96年的技術還做不到以後能夠膠轉磁掃描進硬盤,利用電腦截取畫麵組合,看模擬成品的地步。


    他們隻能一邊來迴看,一邊對著長長的膠片反複進行構思、畫圖,來“摸索”和想象,這段鏡頭與下一段鏡頭的連接關係如何。


    大腦在進行“風暴”式運轉的同時,還有體力活,首先是膠片來迴搬運,其次就是之前林麥冬曾經做過的工作——用記號筆在膠片上寫編號。


    不同的是,之前是寫負片和正片的對照編號,這次是寫剪輯編號——


    給需要剪輯的地方,包括膠片和聲音,做出標記,比如剪輯入點、出點等等。


    等標記做好,才會切斷,粘合,然後再給不用的膠片和磁帶做標記,整理起來,它們叫餘片,可能被廢棄,但後麵也可能會用到,如果不做標記和整理,萬一要用……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堆糾結在一起的布條裏,找到一條能用的是什麽難度。


    之前林麥冬看到的那位王姓剪輯師心態崩潰,發脾氣不幹,就是因為這個,片子剪完了,餘片沒了,再讓她調整鏡頭,她隻能從膠片和磁帶的原底擼,至少幾十倍的工作量啊,擱誰誰都要瘋。


    題外說一句,第二天她還是在廠裏領導的勸說下迴到崗位,一邊哭一邊罵,一邊給那部片子重新調整。


    沒辦法,這是工作!


    剪輯工作一開始的時候,林麥冬還有些新鮮感,加上跟兩位剪輯師混熟了,還會開開玩笑什麽的。


    但兩天過後,他整個人就癡呆了。


    每天大部分時間就是過片,過片,惟有下刀的聲音才能讓他短暫從那催眠一般的閃爍的光影間掙脫出來。


    當然,每次思考和討論的時候,他也會短暫“清醒”一段時間,以和剪輯師進行口舌互動,簡稱爭吵。


    導演和剪輯師是必定會有分歧的。


    這源於兩者思考的角度不同,導演是作者的角度,他對自己的片子很熟悉,素材、構圖都出自他手,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有些時候導演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信息,不經過素材承載,直接代入到成片裏。


    比如一個小角色,導演對他設計是狠辣、莽撞,拍攝時副導演、攝影、編劇也根據導演設計,給這個人物展示了性格特寫。


    但如果導演剪輯,他很可能就會因為對角色太熟悉,把特寫忽略過去,最終導致這個角色出現在成片裏,前一分鍾還老老實實,一分鍾後拔槍殺人。


    為啥呀?


    導演知道,幕後知道,但觀眾沒看到!


    電影業之所以單獨列出剪輯師這個工種,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剪輯師是影片的第一個“觀眾”,他們動刀的時候,不僅要從專業角度考慮,還要從觀眾的角度考慮。


    不同的角度,導致有些導演和剪輯師甚至會在剪片時爆發激烈的矛盾,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不過,林麥冬和郝姐相處還算不錯,即便郝姐是個很有主見的人。


    原因一方麵是播放組裝版那天,林麥冬的表情和亮晶晶的眼睛,讓郝姐有些感觸,她對林麥冬印象很好,讓著他。


    另一方麵就是——


    林麥冬腦子裏有成片,他對作品有成熟的影像邏輯,這導致很多時候他都可以說服郝姐。


    鑒於此,雖偶有爭吵,但總得來說,兩人算很和睦了。


    時間快速過去,10月中旬的最後一天,依然是剪輯室裏,林麥冬兩眼發直地看著雙監台上快速掠過的膠片出神。


    當一段走完,他下意識從膠片架取下膠卷的時候,聽到身旁郝姐疲憊卻又鬆弛的聲音:


    “最後一組鏡頭,總算忙完了。”


    林麥冬呆了呆,看向郝姐:“完了?”


    郝姐點點頭:“算是吧,接下來就是剪負片,合片,配光,這些對操作環境要求比較高,不適合你參與,小林,你可以解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做導演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郎有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郎有才並收藏我做導演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