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是麵對學長學姐們,林麥冬肯定不會說實話。
還會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cpu他們。
但是麵對尊敬的係主任、青影廠廠長,他覺得做人還是要坦誠,便老實答道:“當然考慮好了,應該說,學長學姐們討論的幾個方向,就是我構思這個劇本時故意設置的。”
“哦?”
一邊迴想著麵前這位大佬的理論、作品,林麥冬一邊說道:“您和您那一代導演提出的創作者概念,我很認同,不過我的觀點要淺薄一些,沒您那一代宏大,在我看來,一部電影應該分成兩個視角,其一是創作者視角,創作者接觸了現實的某些事物,產生了些想法,然後把這些事物、想法按照自己的理解製作成電影,傳達出去。”
“至於傳播出去後,實際已經不是創作者能控製的了,那是其二的觀眾視角的事,他們接受了什麽,接受了哪些,又因此最終怎麽理解、怎麽解讀,我覺得創作者既控製不了,也不能控製。”
“思想的傳遞應該是朦朧的,模糊的,如果創作者對觀眾說,你這個理解不對,不應該這麽想,那麽,不就是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嗎?我不喜歡那樣!”
一通話下來,林麥冬在心裏給自己豎起大拇指。
因為他已經注意到,對麵老鄭連連點頭。
第四代追求的虛實結合,現實與詩意,不就是描述的這種狀態嗎?
摒棄傳統電影直白的手法,用朦朧和意象的視聽語言,將道理隱藏起來,用人物的情緒表達而非事件安排的結構反映事實。
這番話就像說進了鄭冬天的心坎裏。
待林麥冬說完,他便興致勃勃地問道:“所以,你在這部短片裏,其實是想討論很多問題?比如高度的社會分化?人人平等?心靈自由?”
“是的。”林麥冬不動聲色,對自己的“創作”理念侃侃而談:“其實有這部片子的想法,還是我高考複習的時候,課餘讀康德的書產生的。”
“唔——伊曼努爾·康德?”
“對,他在《實踐理性批判》裏麵提到的‘絕對命令’概念說,人非工具……”
不大的辦公室裏,迴響著少年溫文爾雅,不疾不徐的理念陳述,間或夾雜著年老者的詢問、討論、讚同或反駁。
之前力主要帶林麥冬過來的王虹衛,反而沒再怎麽開口,而是倒了三杯水,幹幹雜活。
要不說這位是伯樂呢。
他很清楚在推薦“千裏馬”的階段,自己不能總是強出頭,話語權要交在真正的當事人手裏,何況,鄭冬天的一係列詢問,並非真的不懂,而是在考校,通過創作理念判斷《雇傭人生》到底是不是林麥冬的作品!
倒不是心理陰暗,而是影視這一行,冒名頂替實在太多了。
幸運的是,自從林麥冬決定展示自己導演才(儲)華(備)開始,他就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補充自己的理論知識。
前世不管怎麽說也算行內人,林麥冬很清楚,隨著自己表現出才華,類似創作理念這樣的交流,在未來絕對不少。
文抄歸文抄。
隻要沒人知道,臉皮厚,倒也影響不了什麽,但如果抄了卻對自己的“作品”說不出所以然,那問題可就大了。
麵對觀眾你可以高深莫測,可以cpu,但麵對同行呢?麵對前輩呢?
比如現在!
原版《雇傭人生》的導演,究竟因為什麽構思出這個劇本,林麥冬不知道,但現在,在他這裏,顯然是確定了,靈感來自英格蘭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
沒別的,洋氣。
也符合90年代的文藝工作者的內心期待,不跟國外,不跟哲學家思想家沾個邊,你怎麽好意思?
至少鄭冬天就很喜歡。
和林麥冬越聊,他越發現,這個才18歲的學生,有著和年齡、麵相不相符的閱曆和思考。
原本內心產生的淡淡懷疑,隨著聊天,徹底消散了。
兩人談到太陽西斜,水喝了不知多少杯,辦公室的電話鈴聲也不知響了幾次,老鄭終於意猶未盡地停下:
“……最終的結果還要開會決定,不過,你的本子確實優秀,小組那邊支持的人很多,理論上來說,是沒什麽問題的,麥冬啊,迴去好好考慮一下策劃,做做準備。”
聞言,林麥冬先是答謝,然後指著那疊裝訂本說道:“教授,其實我策劃已經做完了,就在腳本最後。”
“嗯?”
王虹衛和鄭冬天趕緊翻了翻,腳本後麵確實還有幾頁,他們之前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腳本上,隻顧著構思聯想腳本中所描述的鏡頭、畫麵,沒注意到。
這時翻開,入目第一眼,兩人就知道:
確實是拍攝策劃!
準確說,應該叫拍攝計劃書。
【一,拍攝機構:青年電影製片廠】
【二,片名:雇傭人生】
【三,計劃表】
【片長:8-12分鍾,周期:暫定10天】
條條目目,非常簡練清晰。
掃了兩眼計劃表裏,上麵對拍攝設備、輔助器材、燈光、服裝、人員劃分、取景地等等,都列出了明確的需求描述。
再往後翻,甚至後麵還有簡單的費用預算,主要是攝影器材,膠片使用量之類。
這……
王虹衛抬起臉,一手推著眼鏡,望著“靦腆”的林麥冬,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
鄭冬天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你自己做的?”
林麥冬倒是很虛心的樣子,一臉人畜無害,宛如小白花般純潔:“是,做著玩的,因為我想著,導演要統籌整個幕後工作,在策劃方麵不能一點不接觸,所以鬥膽做出來,可能有不少錯漏的地方,還請教授和王老師多指點。”
得虧兩人不是重生迴來的。
不知道未來有個著名的梗叫“凡爾賽發言”!
不過此刻他們內心感想倒是差不多的,手指摩挲著計劃書上,鋼筆書寫留下的凹凸痕跡。
做著玩的?
開什麽玩笑!
不說第四代代表人物之一的鄭冬天,就說王虹衛吧,91年從北電導演係畢業,雖說蹉跎幾年,沒在導演本行上麵闖出什麽名頭,卻不代表他沒有工作經驗。
但這些年,他從來沒在哪個影視項目上,看到過這樣的計劃書。
為什麽呢?
因為這麽多年來,內地影視行業一直像個草台班子,壓根不存在預算和成本控製——或者說,國營製片廠製度下,也不需要那東西。
直到近年部分香江從業人員北上,電影市場化改革逐漸明朗化,這東西才出現,但內地導演普遍不會,連教學中都沒人能教的那種!
兩位老師麵麵相覷。
這小子,難道真是天生的導演苗子?
還會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cpu他們。
但是麵對尊敬的係主任、青影廠廠長,他覺得做人還是要坦誠,便老實答道:“當然考慮好了,應該說,學長學姐們討論的幾個方向,就是我構思這個劇本時故意設置的。”
“哦?”
一邊迴想著麵前這位大佬的理論、作品,林麥冬一邊說道:“您和您那一代導演提出的創作者概念,我很認同,不過我的觀點要淺薄一些,沒您那一代宏大,在我看來,一部電影應該分成兩個視角,其一是創作者視角,創作者接觸了現實的某些事物,產生了些想法,然後把這些事物、想法按照自己的理解製作成電影,傳達出去。”
“至於傳播出去後,實際已經不是創作者能控製的了,那是其二的觀眾視角的事,他們接受了什麽,接受了哪些,又因此最終怎麽理解、怎麽解讀,我覺得創作者既控製不了,也不能控製。”
“思想的傳遞應該是朦朧的,模糊的,如果創作者對觀眾說,你這個理解不對,不應該這麽想,那麽,不就是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嗎?我不喜歡那樣!”
一通話下來,林麥冬在心裏給自己豎起大拇指。
因為他已經注意到,對麵老鄭連連點頭。
第四代追求的虛實結合,現實與詩意,不就是描述的這種狀態嗎?
摒棄傳統電影直白的手法,用朦朧和意象的視聽語言,將道理隱藏起來,用人物的情緒表達而非事件安排的結構反映事實。
這番話就像說進了鄭冬天的心坎裏。
待林麥冬說完,他便興致勃勃地問道:“所以,你在這部短片裏,其實是想討論很多問題?比如高度的社會分化?人人平等?心靈自由?”
“是的。”林麥冬不動聲色,對自己的“創作”理念侃侃而談:“其實有這部片子的想法,還是我高考複習的時候,課餘讀康德的書產生的。”
“唔——伊曼努爾·康德?”
“對,他在《實踐理性批判》裏麵提到的‘絕對命令’概念說,人非工具……”
不大的辦公室裏,迴響著少年溫文爾雅,不疾不徐的理念陳述,間或夾雜著年老者的詢問、討論、讚同或反駁。
之前力主要帶林麥冬過來的王虹衛,反而沒再怎麽開口,而是倒了三杯水,幹幹雜活。
要不說這位是伯樂呢。
他很清楚在推薦“千裏馬”的階段,自己不能總是強出頭,話語權要交在真正的當事人手裏,何況,鄭冬天的一係列詢問,並非真的不懂,而是在考校,通過創作理念判斷《雇傭人生》到底是不是林麥冬的作品!
倒不是心理陰暗,而是影視這一行,冒名頂替實在太多了。
幸運的是,自從林麥冬決定展示自己導演才(儲)華(備)開始,他就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補充自己的理論知識。
前世不管怎麽說也算行內人,林麥冬很清楚,隨著自己表現出才華,類似創作理念這樣的交流,在未來絕對不少。
文抄歸文抄。
隻要沒人知道,臉皮厚,倒也影響不了什麽,但如果抄了卻對自己的“作品”說不出所以然,那問題可就大了。
麵對觀眾你可以高深莫測,可以cpu,但麵對同行呢?麵對前輩呢?
比如現在!
原版《雇傭人生》的導演,究竟因為什麽構思出這個劇本,林麥冬不知道,但現在,在他這裏,顯然是確定了,靈感來自英格蘭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
沒別的,洋氣。
也符合90年代的文藝工作者的內心期待,不跟國外,不跟哲學家思想家沾個邊,你怎麽好意思?
至少鄭冬天就很喜歡。
和林麥冬越聊,他越發現,這個才18歲的學生,有著和年齡、麵相不相符的閱曆和思考。
原本內心產生的淡淡懷疑,隨著聊天,徹底消散了。
兩人談到太陽西斜,水喝了不知多少杯,辦公室的電話鈴聲也不知響了幾次,老鄭終於意猶未盡地停下:
“……最終的結果還要開會決定,不過,你的本子確實優秀,小組那邊支持的人很多,理論上來說,是沒什麽問題的,麥冬啊,迴去好好考慮一下策劃,做做準備。”
聞言,林麥冬先是答謝,然後指著那疊裝訂本說道:“教授,其實我策劃已經做完了,就在腳本最後。”
“嗯?”
王虹衛和鄭冬天趕緊翻了翻,腳本後麵確實還有幾頁,他們之前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腳本上,隻顧著構思聯想腳本中所描述的鏡頭、畫麵,沒注意到。
這時翻開,入目第一眼,兩人就知道:
確實是拍攝策劃!
準確說,應該叫拍攝計劃書。
【一,拍攝機構:青年電影製片廠】
【二,片名:雇傭人生】
【三,計劃表】
【片長:8-12分鍾,周期:暫定10天】
條條目目,非常簡練清晰。
掃了兩眼計劃表裏,上麵對拍攝設備、輔助器材、燈光、服裝、人員劃分、取景地等等,都列出了明確的需求描述。
再往後翻,甚至後麵還有簡單的費用預算,主要是攝影器材,膠片使用量之類。
這……
王虹衛抬起臉,一手推著眼鏡,望著“靦腆”的林麥冬,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
鄭冬天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你自己做的?”
林麥冬倒是很虛心的樣子,一臉人畜無害,宛如小白花般純潔:“是,做著玩的,因為我想著,導演要統籌整個幕後工作,在策劃方麵不能一點不接觸,所以鬥膽做出來,可能有不少錯漏的地方,還請教授和王老師多指點。”
得虧兩人不是重生迴來的。
不知道未來有個著名的梗叫“凡爾賽發言”!
不過此刻他們內心感想倒是差不多的,手指摩挲著計劃書上,鋼筆書寫留下的凹凸痕跡。
做著玩的?
開什麽玩笑!
不說第四代代表人物之一的鄭冬天,就說王虹衛吧,91年從北電導演係畢業,雖說蹉跎幾年,沒在導演本行上麵闖出什麽名頭,卻不代表他沒有工作經驗。
但這些年,他從來沒在哪個影視項目上,看到過這樣的計劃書。
為什麽呢?
因為這麽多年來,內地影視行業一直像個草台班子,壓根不存在預算和成本控製——或者說,國營製片廠製度下,也不需要那東西。
直到近年部分香江從業人員北上,電影市場化改革逐漸明朗化,這東西才出現,但內地導演普遍不會,連教學中都沒人能教的那種!
兩位老師麵麵相覷。
這小子,難道真是天生的導演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