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平原君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複位,封於東武城。
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躄者,盤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門,請曰:“臣聞君之喜士,士不遠千裏而至者,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臣不幸有罷癃之病,而君之後宮臨而笑臣,臣願得笑臣者頭。”平原君笑應曰:“諾。”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觀此豎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終不殺。居歲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平原君怪之,曰:“勝所以待諸君者未嚐敢失禮,而去者何多也?”門下一人前對曰:“以君之不殺笑躄者,以君為愛色而賤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乃斬笑躄者美人頭,自造門進躄者,因謝焉。其後門下乃複稍稍來。是時齊有孟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爭相傾以待士。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讚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曆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裏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裏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複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複相士。”遂以為上客。
平原君既返趙,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皆未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君不憂趙亡邪?”平原君曰:“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物鍾磬自若。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裏。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複存。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侯。
虞卿者,遊說之士也。躡蹻簷簦說趙孝成王。一見,賜黃金百鎰,白璧一雙;再見,為趙上卿,故號為虞卿。
秦趙戰於長平,趙不勝,亡一都尉。趙王召樓昌與虞卿曰:“軍戰不勝,尉複死,寡人使束甲而趨之,何如?”樓昌曰:“無益也,不如發重使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為不媾軍必破也。而製媾者在秦。且王之論秦也,欲破趙之軍乎,不欲破趙之軍乎?”王曰:“秦不遺餘力矣,必欲破趙軍。”虞卿曰:“王聽臣,發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內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從,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趙王不聽,與平陽君為媾,發鄭朱入秦。秦內之。趙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陽君為媾於秦,秦已內鄭朱矣,卿以為奚如?”虞卿對曰:“王不得媾,軍必破矣。天下賀戰勝者皆在秦矣。鄭朱,貴人也,入秦,秦必顯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見王之媾於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應侯果顯鄭朱以示天下賀戰勝者,終不肯媾。長平大敗,遂圍邯鄲,為天下笑。
秦既解邯鄲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媾。虞卿謂趙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來年秦複攻王,王無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趙郝。趙郝曰:“虞卿誠能盡秦力之所至乎?誠知秦力之所不能進,此彈丸之地弗予,令秦來年複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王曰:“請聽子割矣。子能必使來年秦之不複攻我乎?”趙郝對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晉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韓、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韓、魏也。今臣為足下解負親之攻,開關通幣,齊交韓、魏。至來年而王獨取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韓、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虞卿對曰:“郝言‘不媾,來年秦複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複攻也。今雖割六城,何益!來年複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盡之術也,不如無媾。秦雖善攻,不能取六縣;趙雖不能守,終不失六城。秦倦而歸,兵必罷。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罷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償於秦也。吾國尚利,孰與坐而割地自弱以強秦哉?今郝曰‘秦善韓、魏而攻趙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韓、魏也’,是使王歲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盡。來年秦複求割地,王將與之乎?弗與,是棄前功而挑秦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語曰:‘強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聽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強秦而弱趙也。以益強之秦而割愈弱之趙,其計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給無已之求,其勢必無趙矣。”。
趙王計未定,樓緩從秦來,趙王與樓緩計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緩辭讓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雖然,試言公之私。”樓緩對曰:“王亦聞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仕於魯,病死,女子為自殺於房中者二人。其母聞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賢人也,逐於魯,而是人不隨也。今死而婦人為之自殺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長者薄而於婦人厚也。’故從母言之,是為賢母;從妻言之,是必不免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異則人心變矣。今臣新從秦來而言勿予,則非計也;言予之,恐王以臣為為秦也。故不敢對。使臣得為大王計,不如予之。”王曰:“諾。”。
虞卿聞之,入見王曰:“此飾說也,王慎勿予!”樓緩聞之,往見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樓緩,樓緩對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趙構難而天下皆說,何也?曰‘吾且因強而乘弱矣’。今趙兵困於秦,天下之賀戰勝者則必盡在於秦矣。故不如亟割地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將因秦之強,乘趙之弊,瓜分之。趙且亡,何秦之圖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願王以此決之,勿複計也。”。
虞卿聞之,往見王曰:“危哉樓子之所以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獨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賂齊。齊,秦之深仇也,得王之六城,並力西擊秦,齊之聽王,不待辭之畢也。則是王失之於齊而取償於秦也。而齊、趙之深仇可以報矣,而示天下有能為也。王以此發聲,兵未窺於境,臣見秦之重賂至趙而反媾於王也。從秦為媾,韓、魏聞之,必盡重王;重王,必出重寶以先於王。則是王一舉而結三國之親,而與秦易道也。”趙王曰:“善。”則使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趙矣。樓緩聞之,亡去。趙於是封虞卿以一城。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在眾多公子中,趙勝最為賢能,他喜好賓客,前來投奔他的賓客大概有幾千人。平原君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期擔任相國,三次被免去相位,又三次恢複相位,他的封地在東武城。
平原君家的高樓正對著一戶普通百姓的家。這戶百姓家裏有個跛子,走路一瘸一拐地去打水。平原君的一個美人在樓上看到了,就大聲嘲笑他。第二天,這個跛子來到平原君的家門口,請求說:“我聽說您喜愛士人,士人之所以不遠千裏來投奔您,是因為您能尊重士人而輕視女色。我不幸患有殘疾,您的姬妾卻在樓上嘲笑我,我希望能得到嘲笑我的那個人的腦袋。”平原君笑著迴答說:“好。”跛子離開後,平原君笑著說:“看這個小子,竟然想因為被笑了一下就要我殺掉美人,這不是太過分了嗎!”最終沒有殺那個美人。過了一年多,他門下的賓客和舍人漸漸地離開的超過一半。平原君覺得很奇怪,說:“我對待各位從來不敢有失禮的地方,為什麽離開的人這麽多呢?”門下有一個人走上前迴答說:“因為您不殺那個嘲笑跛子的人,大家認為您是愛美色而輕視士人,所以士人就離開了。”於是平原君就砍下那個嘲笑跛子的美人的頭,親自登門送給跛子,並向他道歉。從那以後,門下的賓客才又漸漸地迴來。當時齊國有孟嚐君,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他們都爭相招攬士人。
秦國圍攻邯鄲,趙國派平原君去求救,想和楚國合縱抗秦,平原君打算挑選門下食客中二十個有勇力、文武兼備的人和他一起去。平原君說:“如果能用和平的方式達成合縱,那當然很好。如果不能用和平的方式,那也要在華麗的宮殿中歃血為盟,一定要確定合縱盟約後再迴來。士人不用到外麵去找,從我的食客中挑選就足夠了。”選到了十九個人,剩下的沒有合適的人選,沒辦法湊滿二十人。門下有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將要和楚國合縱,約定從門下食客中挑選二十個人一起去,不到外麵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把我當作湊數的一起去吧。”平原君說:“先生在我的門下有幾年了?”毛遂說:“到現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士人在世上,就好比錐子放在口袋裏,它的尖梢立刻就會露出來。現在先生在我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沒有稱讚過您,我也沒有聽說過您,這說明先生沒有什麽才能。先生不行,您還是留下吧。”毛遂說:“我今天就是請求您把我放進袋子裏。如果我毛遂早一點能被放進袋子裏,早就脫穎而出了,不隻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最終還是帶著毛遂一起去了。其他十九個人互相用眼神嘲笑毛遂,不過也沒有阻止他。
毛遂等到了楚國,和那十九個人議論事情,十九個人都很佩服他。平原君和楚王商議合縱之事,講述合縱的利害關係,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還沒有決定。那十九個人對毛遂說:“先生上去吧。”毛遂手按著劍,沿著台階快步走上去,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關係,兩句話就能決定。今天從早上就談合縱,到中午還沒決定,這是為什麽呢?”楚王問平原君:“這個人是幹什麽的?”平原君說:“這是我的門客。”楚王嗬斥道:“還不下去!我是在和你的主人說話,你是幹什麽的!”毛遂手按著劍向前走了幾步說:“大王之所以嗬斥我,是因為楚國人多勢眾。現在十步之內,大王不能依靠楚國的人多了,您的性命就掌握在我的手裏。我的主人就在麵前,您嗬斥我幹什麽?而且我聽說商湯憑借七十裏的土地就稱王天下,周文王憑借百裏的土地就使諸侯臣服,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士兵眾多嗎?實在是因為他們能夠把握形勢,奮發他們的威力。現在楚國土地縱橫五千裏,手持武器的士兵有百萬,這是稱霸稱王的資本。憑借楚國的強大,天下沒有誰能抵擋。白起,不過是個毛頭小子,率領幾萬軍隊,出兵和楚國作戰,一戰就攻克了鄢郢,二戰就燒毀了夷陵,三戰就侮辱了大王的祖先。這是楚國百世的仇恨,也是趙國的恥辱,可是大王卻不知道痛恨。合縱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我的主人就在麵前,您嗬斥我幹什麽?”楚王說:“是,是,確實像先生說的那樣,我願意恭敬地以國家的名義和趙國合縱。”毛遂說:“合縱的事情確定了嗎?”楚王說:“確定了。”毛遂對楚王的侍從說:“拿雞、狗、馬的血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進獻給楚王說:“大王應當先歃血來確定合縱盟約,其次是我的主人,然後是我。”於是在宮殿上確定了合縱盟約。毛遂左手拿著盛血的盤子,右手招唿那十九個人說:“各位一起在堂下歃血吧。你們這些人碌碌無為,就是所謂的依靠別人才能辦成事情的人。”
平原君確定合縱盟約後迴國,迴到趙國後,他說:“我不敢再考察士人了。我考察的士人多的時候有上千人,少的時候也有幾百人,自己以為不會遺漏天下的賢士,現在卻在毛先生這裏遺漏了。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地位比九鼎大呂還重要。毛先生憑借他的三寸之舌,比百萬軍隊還強大。我不敢再考察士人了。”於是把毛遂當作上賓。
平原君返迴趙國後,楚國派春申君領兵來救援趙國,魏國信陵君也假傳君令奪取晉鄙的軍隊前來救援趙國,但是他們都還沒到。秦國加緊圍攻邯鄲,邯鄲情況危急,快要投降了,平原君非常擔憂。邯鄲賓館官吏的兒子李同勸平原君說:“您不擔心趙國滅亡嗎?”平原君說:“趙國滅亡我就會成為俘虜,怎麽不擔心呢?”李同說:“邯鄲的百姓,把骨頭當柴燒,交換孩子來吃,可以說情況非常危急了,可是您的後宮姬妾有幾百人,婢妾們穿著華麗的絲綢衣服,有吃不完的美食,而百姓連完整的粗布衣服都穿不上,連糟糠都吃不飽。百姓困窘,武器用盡,有的人削尖木頭當作長矛和箭,而您的器物、鍾磬還和平時一樣。假如秦國攻破趙國,您還能擁有這些嗎?假如趙國得以保全,您還怕沒有這些嗎?現在您如果真的能讓夫人以下的人都編入士兵隊伍,分擔工作,把家裏所有的財物都拿出來犒勞士兵,士兵們在這個危急艱難的時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於是平原君聽從了他的建議,得到了敢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和這三千人衝向秦軍,秦軍被擊退了三十裏。正好這時楚國、魏國的救兵也到了,秦軍就撤兵了,邯鄲得以保存。李同戰死了,趙王封他的父親為李侯。
虞卿是個遊說之士。他穿著草鞋,扛著雨傘去遊說趙孝成王。見了一次麵,孝成王就賜給他黃金一百鎰、白璧一對;第二次見麵,就封他為上卿,所以他被稱為虞卿。
秦、趙兩國在長平交戰,趙國沒有取勝,還損失了一名都尉。趙王召見樓昌和虞卿說:“軍隊作戰沒有取勝,都尉又死了,我想讓軍隊卷起鎧甲急速去進攻秦軍,怎麽樣?”樓昌說:“沒有用,不如派重要的使者去求和。”虞卿說:“樓昌主張求和,是認為不求和軍隊一定會被打敗。可是決定權在秦國手裏。而且大王您認為秦國是想打敗趙國軍隊呢,還是不想打敗趙國軍隊呢?”趙王說:“秦國不遺餘力,一定是想打敗趙國軍隊。”虞卿說:“大王聽我的,派出使者帶著貴重的寶物去依附楚國、魏國,楚國、魏國想得到大王的寶物,一定會接納我們的使者。趙國使者進入楚國、魏國,秦國一定會懷疑天下諸侯合縱抗秦,而且一定會害怕。這樣的話,求和才有可能成功。”趙王不聽,和平陽君決定求和,派鄭朱到秦國去。秦國接納了鄭朱。趙王召見虞卿說:“我讓平陽君到秦國求和,秦國已經接納鄭朱了,您認為怎麽樣?”虞卿迴答說:“大王不能求和成功,軍隊一定會被打敗。天下諸侯祝賀秦國勝利的人都已經在秦國了。鄭朱是個顯貴的人,他到了秦國,秦國一定會把他當作重要人物來向天下諸侯顯示。天下諸侯看到大王向秦國求和,一定不會來救大王。秦國知道天下諸侯不會來救大王,那麽求和就不可能成功了。”應侯果然把鄭朱當作重要人物來向天下祝賀秦國勝利的人展示,最終不肯和趙國求和。趙國在長平大敗,秦軍接著就包圍了邯鄲,趙國被天下人嘲笑。
秦國解除邯鄲之圍後,趙王要到秦國去朝見秦王,派趙郝去和秦國訂立和約,準備割讓六座城來求和。虞卿對趙王說:“秦國攻打大王,是因為疲憊了才撤兵的呢?還是因為力量還能進攻,隻是因為可憐大王才不進攻的呢?”趙王說:“秦國攻打我,是不遺餘力的,一定是因為疲憊了才撤兵的。”虞卿說:“秦國用它的全部力量來攻打它不能奪取的地方,疲憊了才撤兵,大王又把它力量不能奪取的土地送給它,這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來年秦國再來攻打大王,大王就沒有救了。”趙王把虞卿的話告訴趙郝。趙郝說:“虞卿真的能完全了解秦國力量的極限嗎?真的知道秦國力量不能再前進了嗎?現在這彈丸之地不送給秦國,假如來年秦國再來攻打大王,大王難道不會割讓國內更多的土地去求和嗎?”趙王說:“請聽你的,割讓土地吧。你能保證來年秦國不再攻打我嗎?”趙郝迴答說:“這不是我敢承擔的。以前韓、趙、魏三國和秦國交往,關係很好。現在秦國和韓、魏兩國關係好卻攻打大王,這說明大王侍奉秦國一定不如韓、魏兩國。現在我為您解除因為背叛秦國而遭受的進攻,開放邊境,互通使者,和韓、魏兩國一樣和秦國交好。到了來年大王卻單獨遭受秦國的進攻,這說明大王侍奉秦國一定在韓、魏兩國之後。這不是我敢承擔的。”
趙王把這些話告訴虞卿,虞卿迴答說:“趙郝說‘不求和,來年秦國再來攻打大王,大王難道不會割讓國內更多的土地去求和嗎’。現在求和,趙郝又不能保證秦國不再攻打。現在即使割讓六座城,有什麽好處呢!來年秦國再來進攻,又要割讓它力量不能奪取的土地去求和,這是自取滅亡的做法,不如不求和。秦國雖然善於進攻,但是不能奪取六座縣城;趙國雖然不能堅守,但是最終也不會失去這六座城。秦國疲憊地撤兵,軍隊一定很疲憊。我們用六座城來聯合天下諸侯去攻打疲憊的秦國,這樣我們在諸侯那裏失去的可以從秦國那裏得到補償。對我們國家還是有利的,這和坐著割讓土地使自己削弱來增強秦國相比,哪個更好呢?現在趙郝說‘秦國和韓、魏兩國關係好卻攻打趙國,一定是因為大王侍奉秦國不如韓、魏兩國’,這是讓大王每年用六座城去侍奉秦國,這樣很快趙國的城就會割讓完。來年秦國再要求割地,大王還會給它嗎?不給,是放棄以前的成果而挑起秦國的禍患;給它,就沒有土地可以給了。俗話說:‘強者善於進攻,弱者不能堅守’。現在坐著聽任秦國的要求,秦國軍隊不疲憊卻能得到更多的土地,這是增強秦國而削弱趙國。用越來越強大的秦國來割取越來越弱小的趙國的土地,秦國的欲望是不會停止的。而且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國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用有限的土地來滿足沒有止境的要求,這樣趙國最終一定會滅亡。”
趙王的主意還沒定,樓緩從秦國來,趙王和樓緩商量這件事,說:“給秦國土地還是不給,哪個更好呢?”樓緩推辭說:“這不是我能知道的。”趙王說:“即使這樣,試著說說你的個人意見。”樓緩迴答說:“大王也聽說過公甫文伯母親的事情嗎?公甫文伯在魯國做官,病死了,有兩個女子在房間裏為他自殺。他的母親聽說後,沒有哭。他的管家說:‘哪有兒子死了母親不哭的呢?’他的母親說:‘孔子是個賢人,被魯國驅逐,這個人卻不跟隨孔子。現在他死了,有兩個婦人為他自殺,像這樣的人一定是對長輩感情淡薄而對婦人感情深厚。’所以從母親的角度來說,這是個賢母;從妻子的角度來說,這一定是個嫉妒的妻子。所以同樣的話,說話的人不同,人們的看法就會改變。現在我剛從秦國來,如果說不要給秦國土地,這不是好的計策;如果說給秦國土地,又怕大王認為我是為秦國說話。所以我不敢迴答。如果讓我為大王考慮,不如給秦國土地。”趙王說:“好。”
虞卿聽說後,進宮見趙王說:“這是花言巧語,大王千萬不要給秦國土地!”樓緩聽說後,去見趙王。趙王又把虞卿的話告訴樓緩,樓緩迴答說:“不是這樣,虞卿隻看到一方麵,沒有看到另一方麵。秦、趙兩國結仇,天下諸侯都很高興,為什麽呢?他們說‘我們將要依靠強國來欺淩弱國了’。現在趙國軍隊被秦國圍困,天下諸侯祝賀秦國勝利的一定都在秦國了。所以不如趕快割讓土地求和,來迷惑天下諸侯,安慰秦國的心。不然的話,天下諸侯將要依靠秦國的強大,趁著趙國的疲憊,來瓜分趙國。趙國將要滅亡,還怎麽對付秦國呢?所以說虞卿隻看到一方麵,沒有看到另一方麵。希望大王根據這個來決定,不要再考慮別的了。”
虞卿聽說後,去見趙王說:“樓緩這樣做是為秦國考慮,多麽危險啊!這會更加讓天下諸侯懷疑趙國,又怎麽能安慰秦國的心呢?難道他就不說這樣做是向天下諸侯顯示趙國的軟弱嗎?而且我說不要給秦國土地,不是單純地不給就完了。秦國向大王索要六座城,大王可以用這六座城賄賂齊國。齊國是秦國的深仇大敵,得到大王的六座城後,會和趙國合力向西攻打秦國,齊國聽從大王的要求,不用等您把話說完。這樣大王在齊國那裏失去的可以從秦國那裏得到補償。而且齊國和趙國的深仇可以報了,還向天下諸侯顯示趙國是有能力有所作為的。大王如果這樣做,還沒等趙國軍隊窺視秦國邊境,我就看到秦國帶著豐厚的禮物來向大王求和了。和秦國求和後,韓、魏兩國聽說了,一定會更加尊重大王;尊重大王,一定會拿出貴重的寶物爭先送給大王。這樣大王一舉就和三個國家交好,和秦國的處境就改變了。”趙王說:“好。”於是派虞卿向東去見齊王,和他商量對付秦國的事情。虞卿還沒迴來,秦國的使者已經到趙國了。樓緩聽說後,就逃跑了。趙國於是封虞卿一座城。
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躄者,盤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門,請曰:“臣聞君之喜士,士不遠千裏而至者,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臣不幸有罷癃之病,而君之後宮臨而笑臣,臣願得笑臣者頭。”平原君笑應曰:“諾。”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觀此豎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終不殺。居歲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平原君怪之,曰:“勝所以待諸君者未嚐敢失禮,而去者何多也?”門下一人前對曰:“以君之不殺笑躄者,以君為愛色而賤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乃斬笑躄者美人頭,自造門進躄者,因謝焉。其後門下乃複稍稍來。是時齊有孟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爭相傾以待士。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讚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曆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裏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裏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複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複相士。”遂以為上客。
平原君既返趙,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皆未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君不憂趙亡邪?”平原君曰:“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物鍾磬自若。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裏。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複存。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侯。
虞卿者,遊說之士也。躡蹻簷簦說趙孝成王。一見,賜黃金百鎰,白璧一雙;再見,為趙上卿,故號為虞卿。
秦趙戰於長平,趙不勝,亡一都尉。趙王召樓昌與虞卿曰:“軍戰不勝,尉複死,寡人使束甲而趨之,何如?”樓昌曰:“無益也,不如發重使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為不媾軍必破也。而製媾者在秦。且王之論秦也,欲破趙之軍乎,不欲破趙之軍乎?”王曰:“秦不遺餘力矣,必欲破趙軍。”虞卿曰:“王聽臣,發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內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從,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趙王不聽,與平陽君為媾,發鄭朱入秦。秦內之。趙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陽君為媾於秦,秦已內鄭朱矣,卿以為奚如?”虞卿對曰:“王不得媾,軍必破矣。天下賀戰勝者皆在秦矣。鄭朱,貴人也,入秦,秦必顯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見王之媾於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應侯果顯鄭朱以示天下賀戰勝者,終不肯媾。長平大敗,遂圍邯鄲,為天下笑。
秦既解邯鄲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媾。虞卿謂趙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來年秦複攻王,王無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趙郝。趙郝曰:“虞卿誠能盡秦力之所至乎?誠知秦力之所不能進,此彈丸之地弗予,令秦來年複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王曰:“請聽子割矣。子能必使來年秦之不複攻我乎?”趙郝對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晉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韓、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韓、魏也。今臣為足下解負親之攻,開關通幣,齊交韓、魏。至來年而王獨取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韓、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虞卿對曰:“郝言‘不媾,來年秦複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複攻也。今雖割六城,何益!來年複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盡之術也,不如無媾。秦雖善攻,不能取六縣;趙雖不能守,終不失六城。秦倦而歸,兵必罷。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罷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償於秦也。吾國尚利,孰與坐而割地自弱以強秦哉?今郝曰‘秦善韓、魏而攻趙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韓、魏也’,是使王歲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盡。來年秦複求割地,王將與之乎?弗與,是棄前功而挑秦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語曰:‘強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聽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強秦而弱趙也。以益強之秦而割愈弱之趙,其計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給無已之求,其勢必無趙矣。”。
趙王計未定,樓緩從秦來,趙王與樓緩計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緩辭讓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雖然,試言公之私。”樓緩對曰:“王亦聞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仕於魯,病死,女子為自殺於房中者二人。其母聞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賢人也,逐於魯,而是人不隨也。今死而婦人為之自殺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長者薄而於婦人厚也。’故從母言之,是為賢母;從妻言之,是必不免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異則人心變矣。今臣新從秦來而言勿予,則非計也;言予之,恐王以臣為為秦也。故不敢對。使臣得為大王計,不如予之。”王曰:“諾。”。
虞卿聞之,入見王曰:“此飾說也,王慎勿予!”樓緩聞之,往見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樓緩,樓緩對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趙構難而天下皆說,何也?曰‘吾且因強而乘弱矣’。今趙兵困於秦,天下之賀戰勝者則必盡在於秦矣。故不如亟割地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將因秦之強,乘趙之弊,瓜分之。趙且亡,何秦之圖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願王以此決之,勿複計也。”。
虞卿聞之,往見王曰:“危哉樓子之所以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獨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賂齊。齊,秦之深仇也,得王之六城,並力西擊秦,齊之聽王,不待辭之畢也。則是王失之於齊而取償於秦也。而齊、趙之深仇可以報矣,而示天下有能為也。王以此發聲,兵未窺於境,臣見秦之重賂至趙而反媾於王也。從秦為媾,韓、魏聞之,必盡重王;重王,必出重寶以先於王。則是王一舉而結三國之親,而與秦易道也。”趙王曰:“善。”則使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趙矣。樓緩聞之,亡去。趙於是封虞卿以一城。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在眾多公子中,趙勝最為賢能,他喜好賓客,前來投奔他的賓客大概有幾千人。平原君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期擔任相國,三次被免去相位,又三次恢複相位,他的封地在東武城。
平原君家的高樓正對著一戶普通百姓的家。這戶百姓家裏有個跛子,走路一瘸一拐地去打水。平原君的一個美人在樓上看到了,就大聲嘲笑他。第二天,這個跛子來到平原君的家門口,請求說:“我聽說您喜愛士人,士人之所以不遠千裏來投奔您,是因為您能尊重士人而輕視女色。我不幸患有殘疾,您的姬妾卻在樓上嘲笑我,我希望能得到嘲笑我的那個人的腦袋。”平原君笑著迴答說:“好。”跛子離開後,平原君笑著說:“看這個小子,竟然想因為被笑了一下就要我殺掉美人,這不是太過分了嗎!”最終沒有殺那個美人。過了一年多,他門下的賓客和舍人漸漸地離開的超過一半。平原君覺得很奇怪,說:“我對待各位從來不敢有失禮的地方,為什麽離開的人這麽多呢?”門下有一個人走上前迴答說:“因為您不殺那個嘲笑跛子的人,大家認為您是愛美色而輕視士人,所以士人就離開了。”於是平原君就砍下那個嘲笑跛子的美人的頭,親自登門送給跛子,並向他道歉。從那以後,門下的賓客才又漸漸地迴來。當時齊國有孟嚐君,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他們都爭相招攬士人。
秦國圍攻邯鄲,趙國派平原君去求救,想和楚國合縱抗秦,平原君打算挑選門下食客中二十個有勇力、文武兼備的人和他一起去。平原君說:“如果能用和平的方式達成合縱,那當然很好。如果不能用和平的方式,那也要在華麗的宮殿中歃血為盟,一定要確定合縱盟約後再迴來。士人不用到外麵去找,從我的食客中挑選就足夠了。”選到了十九個人,剩下的沒有合適的人選,沒辦法湊滿二十人。門下有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將要和楚國合縱,約定從門下食客中挑選二十個人一起去,不到外麵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把我當作湊數的一起去吧。”平原君說:“先生在我的門下有幾年了?”毛遂說:“到現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士人在世上,就好比錐子放在口袋裏,它的尖梢立刻就會露出來。現在先生在我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沒有稱讚過您,我也沒有聽說過您,這說明先生沒有什麽才能。先生不行,您還是留下吧。”毛遂說:“我今天就是請求您把我放進袋子裏。如果我毛遂早一點能被放進袋子裏,早就脫穎而出了,不隻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最終還是帶著毛遂一起去了。其他十九個人互相用眼神嘲笑毛遂,不過也沒有阻止他。
毛遂等到了楚國,和那十九個人議論事情,十九個人都很佩服他。平原君和楚王商議合縱之事,講述合縱的利害關係,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還沒有決定。那十九個人對毛遂說:“先生上去吧。”毛遂手按著劍,沿著台階快步走上去,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關係,兩句話就能決定。今天從早上就談合縱,到中午還沒決定,這是為什麽呢?”楚王問平原君:“這個人是幹什麽的?”平原君說:“這是我的門客。”楚王嗬斥道:“還不下去!我是在和你的主人說話,你是幹什麽的!”毛遂手按著劍向前走了幾步說:“大王之所以嗬斥我,是因為楚國人多勢眾。現在十步之內,大王不能依靠楚國的人多了,您的性命就掌握在我的手裏。我的主人就在麵前,您嗬斥我幹什麽?而且我聽說商湯憑借七十裏的土地就稱王天下,周文王憑借百裏的土地就使諸侯臣服,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士兵眾多嗎?實在是因為他們能夠把握形勢,奮發他們的威力。現在楚國土地縱橫五千裏,手持武器的士兵有百萬,這是稱霸稱王的資本。憑借楚國的強大,天下沒有誰能抵擋。白起,不過是個毛頭小子,率領幾萬軍隊,出兵和楚國作戰,一戰就攻克了鄢郢,二戰就燒毀了夷陵,三戰就侮辱了大王的祖先。這是楚國百世的仇恨,也是趙國的恥辱,可是大王卻不知道痛恨。合縱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我的主人就在麵前,您嗬斥我幹什麽?”楚王說:“是,是,確實像先生說的那樣,我願意恭敬地以國家的名義和趙國合縱。”毛遂說:“合縱的事情確定了嗎?”楚王說:“確定了。”毛遂對楚王的侍從說:“拿雞、狗、馬的血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進獻給楚王說:“大王應當先歃血來確定合縱盟約,其次是我的主人,然後是我。”於是在宮殿上確定了合縱盟約。毛遂左手拿著盛血的盤子,右手招唿那十九個人說:“各位一起在堂下歃血吧。你們這些人碌碌無為,就是所謂的依靠別人才能辦成事情的人。”
平原君確定合縱盟約後迴國,迴到趙國後,他說:“我不敢再考察士人了。我考察的士人多的時候有上千人,少的時候也有幾百人,自己以為不會遺漏天下的賢士,現在卻在毛先生這裏遺漏了。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地位比九鼎大呂還重要。毛先生憑借他的三寸之舌,比百萬軍隊還強大。我不敢再考察士人了。”於是把毛遂當作上賓。
平原君返迴趙國後,楚國派春申君領兵來救援趙國,魏國信陵君也假傳君令奪取晉鄙的軍隊前來救援趙國,但是他們都還沒到。秦國加緊圍攻邯鄲,邯鄲情況危急,快要投降了,平原君非常擔憂。邯鄲賓館官吏的兒子李同勸平原君說:“您不擔心趙國滅亡嗎?”平原君說:“趙國滅亡我就會成為俘虜,怎麽不擔心呢?”李同說:“邯鄲的百姓,把骨頭當柴燒,交換孩子來吃,可以說情況非常危急了,可是您的後宮姬妾有幾百人,婢妾們穿著華麗的絲綢衣服,有吃不完的美食,而百姓連完整的粗布衣服都穿不上,連糟糠都吃不飽。百姓困窘,武器用盡,有的人削尖木頭當作長矛和箭,而您的器物、鍾磬還和平時一樣。假如秦國攻破趙國,您還能擁有這些嗎?假如趙國得以保全,您還怕沒有這些嗎?現在您如果真的能讓夫人以下的人都編入士兵隊伍,分擔工作,把家裏所有的財物都拿出來犒勞士兵,士兵們在這個危急艱難的時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於是平原君聽從了他的建議,得到了敢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和這三千人衝向秦軍,秦軍被擊退了三十裏。正好這時楚國、魏國的救兵也到了,秦軍就撤兵了,邯鄲得以保存。李同戰死了,趙王封他的父親為李侯。
虞卿是個遊說之士。他穿著草鞋,扛著雨傘去遊說趙孝成王。見了一次麵,孝成王就賜給他黃金一百鎰、白璧一對;第二次見麵,就封他為上卿,所以他被稱為虞卿。
秦、趙兩國在長平交戰,趙國沒有取勝,還損失了一名都尉。趙王召見樓昌和虞卿說:“軍隊作戰沒有取勝,都尉又死了,我想讓軍隊卷起鎧甲急速去進攻秦軍,怎麽樣?”樓昌說:“沒有用,不如派重要的使者去求和。”虞卿說:“樓昌主張求和,是認為不求和軍隊一定會被打敗。可是決定權在秦國手裏。而且大王您認為秦國是想打敗趙國軍隊呢,還是不想打敗趙國軍隊呢?”趙王說:“秦國不遺餘力,一定是想打敗趙國軍隊。”虞卿說:“大王聽我的,派出使者帶著貴重的寶物去依附楚國、魏國,楚國、魏國想得到大王的寶物,一定會接納我們的使者。趙國使者進入楚國、魏國,秦國一定會懷疑天下諸侯合縱抗秦,而且一定會害怕。這樣的話,求和才有可能成功。”趙王不聽,和平陽君決定求和,派鄭朱到秦國去。秦國接納了鄭朱。趙王召見虞卿說:“我讓平陽君到秦國求和,秦國已經接納鄭朱了,您認為怎麽樣?”虞卿迴答說:“大王不能求和成功,軍隊一定會被打敗。天下諸侯祝賀秦國勝利的人都已經在秦國了。鄭朱是個顯貴的人,他到了秦國,秦國一定會把他當作重要人物來向天下諸侯顯示。天下諸侯看到大王向秦國求和,一定不會來救大王。秦國知道天下諸侯不會來救大王,那麽求和就不可能成功了。”應侯果然把鄭朱當作重要人物來向天下祝賀秦國勝利的人展示,最終不肯和趙國求和。趙國在長平大敗,秦軍接著就包圍了邯鄲,趙國被天下人嘲笑。
秦國解除邯鄲之圍後,趙王要到秦國去朝見秦王,派趙郝去和秦國訂立和約,準備割讓六座城來求和。虞卿對趙王說:“秦國攻打大王,是因為疲憊了才撤兵的呢?還是因為力量還能進攻,隻是因為可憐大王才不進攻的呢?”趙王說:“秦國攻打我,是不遺餘力的,一定是因為疲憊了才撤兵的。”虞卿說:“秦國用它的全部力量來攻打它不能奪取的地方,疲憊了才撤兵,大王又把它力量不能奪取的土地送給它,這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來年秦國再來攻打大王,大王就沒有救了。”趙王把虞卿的話告訴趙郝。趙郝說:“虞卿真的能完全了解秦國力量的極限嗎?真的知道秦國力量不能再前進了嗎?現在這彈丸之地不送給秦國,假如來年秦國再來攻打大王,大王難道不會割讓國內更多的土地去求和嗎?”趙王說:“請聽你的,割讓土地吧。你能保證來年秦國不再攻打我嗎?”趙郝迴答說:“這不是我敢承擔的。以前韓、趙、魏三國和秦國交往,關係很好。現在秦國和韓、魏兩國關係好卻攻打大王,這說明大王侍奉秦國一定不如韓、魏兩國。現在我為您解除因為背叛秦國而遭受的進攻,開放邊境,互通使者,和韓、魏兩國一樣和秦國交好。到了來年大王卻單獨遭受秦國的進攻,這說明大王侍奉秦國一定在韓、魏兩國之後。這不是我敢承擔的。”
趙王把這些話告訴虞卿,虞卿迴答說:“趙郝說‘不求和,來年秦國再來攻打大王,大王難道不會割讓國內更多的土地去求和嗎’。現在求和,趙郝又不能保證秦國不再攻打。現在即使割讓六座城,有什麽好處呢!來年秦國再來進攻,又要割讓它力量不能奪取的土地去求和,這是自取滅亡的做法,不如不求和。秦國雖然善於進攻,但是不能奪取六座縣城;趙國雖然不能堅守,但是最終也不會失去這六座城。秦國疲憊地撤兵,軍隊一定很疲憊。我們用六座城來聯合天下諸侯去攻打疲憊的秦國,這樣我們在諸侯那裏失去的可以從秦國那裏得到補償。對我們國家還是有利的,這和坐著割讓土地使自己削弱來增強秦國相比,哪個更好呢?現在趙郝說‘秦國和韓、魏兩國關係好卻攻打趙國,一定是因為大王侍奉秦國不如韓、魏兩國’,這是讓大王每年用六座城去侍奉秦國,這樣很快趙國的城就會割讓完。來年秦國再要求割地,大王還會給它嗎?不給,是放棄以前的成果而挑起秦國的禍患;給它,就沒有土地可以給了。俗話說:‘強者善於進攻,弱者不能堅守’。現在坐著聽任秦國的要求,秦國軍隊不疲憊卻能得到更多的土地,這是增強秦國而削弱趙國。用越來越強大的秦國來割取越來越弱小的趙國的土地,秦國的欲望是不會停止的。而且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國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用有限的土地來滿足沒有止境的要求,這樣趙國最終一定會滅亡。”
趙王的主意還沒定,樓緩從秦國來,趙王和樓緩商量這件事,說:“給秦國土地還是不給,哪個更好呢?”樓緩推辭說:“這不是我能知道的。”趙王說:“即使這樣,試著說說你的個人意見。”樓緩迴答說:“大王也聽說過公甫文伯母親的事情嗎?公甫文伯在魯國做官,病死了,有兩個女子在房間裏為他自殺。他的母親聽說後,沒有哭。他的管家說:‘哪有兒子死了母親不哭的呢?’他的母親說:‘孔子是個賢人,被魯國驅逐,這個人卻不跟隨孔子。現在他死了,有兩個婦人為他自殺,像這樣的人一定是對長輩感情淡薄而對婦人感情深厚。’所以從母親的角度來說,這是個賢母;從妻子的角度來說,這一定是個嫉妒的妻子。所以同樣的話,說話的人不同,人們的看法就會改變。現在我剛從秦國來,如果說不要給秦國土地,這不是好的計策;如果說給秦國土地,又怕大王認為我是為秦國說話。所以我不敢迴答。如果讓我為大王考慮,不如給秦國土地。”趙王說:“好。”
虞卿聽說後,進宮見趙王說:“這是花言巧語,大王千萬不要給秦國土地!”樓緩聽說後,去見趙王。趙王又把虞卿的話告訴樓緩,樓緩迴答說:“不是這樣,虞卿隻看到一方麵,沒有看到另一方麵。秦、趙兩國結仇,天下諸侯都很高興,為什麽呢?他們說‘我們將要依靠強國來欺淩弱國了’。現在趙國軍隊被秦國圍困,天下諸侯祝賀秦國勝利的一定都在秦國了。所以不如趕快割讓土地求和,來迷惑天下諸侯,安慰秦國的心。不然的話,天下諸侯將要依靠秦國的強大,趁著趙國的疲憊,來瓜分趙國。趙國將要滅亡,還怎麽對付秦國呢?所以說虞卿隻看到一方麵,沒有看到另一方麵。希望大王根據這個來決定,不要再考慮別的了。”
虞卿聽說後,去見趙王說:“樓緩這樣做是為秦國考慮,多麽危險啊!這會更加讓天下諸侯懷疑趙國,又怎麽能安慰秦國的心呢?難道他就不說這樣做是向天下諸侯顯示趙國的軟弱嗎?而且我說不要給秦國土地,不是單純地不給就完了。秦國向大王索要六座城,大王可以用這六座城賄賂齊國。齊國是秦國的深仇大敵,得到大王的六座城後,會和趙國合力向西攻打秦國,齊國聽從大王的要求,不用等您把話說完。這樣大王在齊國那裏失去的可以從秦國那裏得到補償。而且齊國和趙國的深仇可以報了,還向天下諸侯顯示趙國是有能力有所作為的。大王如果這樣做,還沒等趙國軍隊窺視秦國邊境,我就看到秦國帶著豐厚的禮物來向大王求和了。和秦國求和後,韓、魏兩國聽說了,一定會更加尊重大王;尊重大王,一定會拿出貴重的寶物爭先送給大王。這樣大王一舉就和三個國家交好,和秦國的處境就改變了。”趙王說:“好。”於是派虞卿向東去見齊王,和他商量對付秦國的事情。虞卿還沒迴來,秦國的使者已經到趙國了。樓緩聽說後,就逃跑了。趙國於是封虞卿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