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697 年 - 781 年 7 月 9 日),字子儀,別號郭令公、郭汾陽,華州鄭縣人,是唐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中興之臣。其出身太原郭氏,為壽州刺史郭敬之之子。
郭子儀一生曆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凡六十餘年。他的主要功績包括:
1. 平定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 年),安祿山反叛。郭子儀率軍出單於府,收靜邊軍,斬殺叛將周萬頃,又在河曲擊敗叛將高秀岩,收複雲中、馬邑,打通東陘關,因功加封禦史大夫。
至德元年(756 年),郭子儀與李光弼出井陘關,在九門大破蔡希德,南下攻打趙郡,生擒偽太守郭獻璆。後在嘉山列陣,大敗史思明軍,河北各郡紛紛斬殺史思明部守將,迎接郭子儀軍隊,河北就此平定。
至德二年(757 年),郭子儀率軍在京西香積寺以北與叛軍交戰,斬首六萬餘級,收複長安。休整三天後,繼續東征,又收複東都。河東、河西、河南三地郡邑都被平定,郭子儀因功被加司徒,封代國公。
2. 抵禦外族入侵: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 年),郭子儀在黃河之畔擊敗安軍,生擒叛將安守忠。
唐代宗時期,麵對吐蕃的入侵,郭子儀數次擊退吐蕃。仆固懷恩聯合吐蕃、迴紇入侵時,郭子儀勸退迴紇,穩定了唐朝的邊疆局勢。
郭子儀因功累遷至兵部尚書、司徒、太尉等職,爵至代國公,後又進位汾陽郡王。唐德宗李適朝尊郭子儀為“尚父”。建中二年(781 年),郭子儀於家中病逝,壽享 85 歲,獲贈太師,諡號“忠武”,陪葬建陵,配享代宗李豫廟庭。
郭子儀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忠誠的品德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成為唐朝的中流砥柱,為唐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後世所敬仰和讚譽。曆史上對他的評價極高,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人欲而人不非之”。
李光弼(708 年-764 年 8 月 15 日),契丹族,祖籍營州柳城,京兆萬年人。他是唐朝中期名將,與郭子儀並稱為“李郭”,也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將之一。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出身及早期經曆:
李光弼出身於“柳城李氏”,祖上為契丹貴族,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長,武後統治時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將軍與朔方節度副使,冊封薊郡公;其母李氏為燕國公李楷固之女,才貌雙全,後冊封為韓國太夫人。
李光弼自幼嚴肅、堅毅,有雄才大略,擅長騎射,熟讀班固的《漢書》。開元年間,年少從軍擔任左衛左郎將,後曆經多職曆練,逐漸嶄露頭角,因擊破吐蕃與吐穀渾的戰功,進封為雲麾將軍。
2. 平叛戰功:
常山、嘉山之戰:天寶十五年(756 年),經郭子儀舉薦,李光弼出任河東節度副使。他與郭子儀東出井陘,收複常山郡,善待降將史思義。後采用“以逸待勞”之策,以五百勁弩殺退史思明的兩萬兵馬。隨後又聯合郭子儀於九門西大敗史思明,收複槁城等十餘座縣城。六月,在嘉山之戰大勝叛將蔡希德、史思明和尹子奇,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四千,消息傳開,河北十餘郡重新歸順唐朝。
太原之戰:至德二年(757 年),叛將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率眾十餘萬攻打太原。當時李光弼曆經河北苦戰,麾下僅有不足一萬的士卒,但他否決築池固守的建議,親率士卒百姓於外城挖掘數十萬壕溝。他還采用挖地道、用拋石車、地道擒敵等策略,成功抵禦叛軍。最終大破敵軍,斬首七萬餘級,極大地鼓舞了唐軍士氣,為收複兩京奠定了基礎。
河陽之戰:乾元二年(759 年),史思明兵分四路進攻汴州,李光弼讓汴滑節度使許叔冀堅守汴州十五日,自己則返迴洛陽布置。許叔冀歸順敵將史思明後,敵軍兵鋒直指江淮地區。李光弼率部趕至洛陽,決定移軍河陽。在河陽之戰中,他指揮若定,讓部將李抱玉堅守南城,自己則鎮守中潬城,采用部將荔非元禮之策,擊潰敵將周摯的進攻。最終唐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人,俘獲二千馬匹,軍資器械不計其數,李光弼取得大勝。
鎮壓起義:廣德元年(763 年),他還平定了浙東袁晁起義,維持了東南的穩定。
3. 晚年及結局:隨著戰功的不斷累積,宦官魚朝恩開始擔心李光弼功勞過大壓自己一頭,所以處處使絆子。李光弼自安史之亂開始一直戰鬥到結束,卻因郭子儀被棄用、來瑱被誣陷致死等事件,對宦官產生恐懼。安史之亂之後,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麽召見他、需要他,他都不敢前去麵見皇帝,這讓他在別人看來有擁兵自重之嫌,他曾經的老部下也不再敬重他,最終他憂鬱生疾,於廣德二年(764 年)病逝於徐州,終年五十七歲。
李光弼足智多謀、治軍嚴謹,善於謀定而後動,以少勝多,戰功卓越,被《新唐書》評價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他為唐朝的穩定和複興做出了重要貢獻,其軍事才能和功績在曆史上得到了高度認可。
李泌(722 年 - 789 年 4 月 1 日),字長源,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學者、政治家、謀臣、詩人。他是北周“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祖籍遼東襄平,西魏時遷居京兆府。其一生主要經曆如下:
1. 早年經曆:
聰慧早顯:李泌自幼便以聰慧過人聞名,唐開元十六年(728 年),年僅六歲的他在朝廷廣招講論佛、道、儒三教之人到宮中辯論時被推薦入朝。麵對唐玄宗和燕國公張說的測試,他對出“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的下聯,得到玄宗賞識,被賜五匹錦緞。張九齡也對他的前途極為看好,與他交往密切,還稱他為“小友”。
才學廣博:長大後,李泌對《易經》研究尤為精湛,經常漫遊於嵩山、華山、終南山之間,思慕神仙的長生之術。天寶年間,他向玄宗上書《複明堂九鼎議》,論及時勢和治國之道,得以授詔翰林,供奉東宮,因此與太子李亨結為布衣之交。
2. 安史之亂期間的貢獻:
輔佐肅宗:天寶十四年(755 年)爆發“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求訪賢士,李泌前來相助。肅宗欲任命他為右丞相,但他堅辭不受,隻願以賓客身份相隨。肅宗與他外出並馬而行,就寢對榻而眠,大小事情都和他商議。
出謀劃策:
任立元帥之議:肅宗想讓建寧王李倓為兵馬元帥,李泌認為廣平王李豫是長子,將來要立為太子,若建寧王任元帥立下戰功,可能會引發皇位爭奪,建議讓廣平王任兵馬元帥,肅宗聽從了他的建議。
平叛戰略規劃:李泌提出了一套平叛策略,建議命李光弼駐守太原,出道井陘;郭子儀收複馮翊,進入河東,以牽製叛軍的四員大將,再命建寧王為範陽節度大使,北靠邊塞與李光弼形成犄角之勢,攻取範陽,使叛賊失去巢穴。但肅宗急欲收複長安,沒有完全采納他的建議。
3. 曆經四朝,多次外放與歸隱:
遭人忌恨:李泌因和肅宗親近,遭到崔圓、李輔國忌恨。兩京收複後,他便遠離朝堂,隱居衡山。在衡山期間,他潛心研究《中庸》等儒家經典,還曾將一根形狀如龍的鬆枝獻給肅宗。
代宗、德宗時期的起起落落:唐代宗即位後,召李泌迴宮,起初安排他居住蓬萊店書閣,後因權臣元載、常袞忌恨,他先後被外任江南西道判官、楚州刺史、澧朗峽團練使、杭州刺史等職。唐德宗即位後,將他召迴行宮,授官左散騎常侍。
4. 晚年拜相及貢獻:
貞元三年(787 年)拜相:李泌在唐德宗時期最終拜相,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封鄴縣侯。他提出屯田、複議府兵製等建議,增強了邊境軍事力量;還鑿山開路,解決了京城糧草問題;建議罷宣索,減輕了百姓的經濟負擔。
對外策略:對外采取“聯弱製強”的方針,聯結迴紇、大食等國遏製吐蕃,達成“貞元之盟”,使邊陲安定,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貞元時期唐朝的穩定。
李泌博涉經史,精究《易象》,善屬文,尤工詩。著有《明心論》《養和篇》等,有《李泌集》20 卷行於世,但已佚失。《全唐詩》收其詩 5 首,《全唐文》存文 2 篇,《唐文拾遺》存文 1 篇。他曆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多次化解朝廷內部和外部的危機,為唐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唐肅宗李亨(711 年 10 月 19 日 - 762 年 5 月 16 日),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以下是關於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1. 早年經曆:
身世背景: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生母為元獻皇後楊氏。出生前,父親李隆基正與太平公主爭鬥,曾想讓母親楊氏墮胎,但最終作罷。他出生後被送到太子妃王氏(王皇後)身邊撫養,王皇後被廢後,他失去了這一重要庇護。
封王與立儲:李亨兩歲時被封為陝王,開元十五年(727 年)正月,被封為忠王,改名李浚,後又兼領朔方大使、單於大都護。開元二十三年(735 年),因遙率諸將大破奚、契丹等部落的兵馬之功,加封司徒。開元二十五年(737 年),太子李瑛被廢殺,次年六月,李亨被立為皇太子,後改名李亨。
2. 太子生涯:擔任太子期間,李亨麵臨諸多危機:
韋堅之禍:李亨妻子韋妃的哥哥韋堅與邊關將領皇甫惟明交往,被李林甫誣陷結謀擁立太子,唐玄宗將韋堅和皇甫惟明貶官,李亨為表清白,請求與韋妃分開,才未受波及。
柳積之禍:李亨的良娣杜氏的父親杜有鄰被柳積誣告勾結太子謀反,李林甫借此大做文章,杜有鄰、柳積等人被杖殺,李亨廢除杜良娣為庶人,太子之位多次遭遇威脅。
3. 馬嵬兵變與靈武稱帝:
馬嵬兵變:天寶十四年(755 年),安祿山起兵造反,唐玄宗逃奔至馬嵬驛,發生兵變,楊貴妃與兄長楊國忠被殺。李亨在此與玄宗分開,領兵北上。
靈武稱帝:李亨抵達靈武後,裴冕、杜鴻漸等人上諫,請求李亨即位為天子,以安定國家。李亨起初拒絕,後經眾人多次上書,於天寶十五載(756 年)七月十二日在靈武登基稱帝,改元至德,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4. 平叛與統治:
收複二京:李亨即位後,致力於收複東京洛陽與西京長安。至德二年(757 年),在迴紇等勢力的援助下,唐軍先後收複長安、洛陽。
重用宦官:李亨認為武將難相統屬,乾元元年(758 年)九月,他詔令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共同討伐安慶緒,但派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致使宦官勢力進一步擴大。
政治改製:李亨執政期間,政治上改“三京”為“五都”體製,限製太上皇玄宗的權力;經濟上任用第五琦鹽鐵鑄錢使,實行榷鹽法和貨幣改革,緩解當時唐朝麵臨的財政危機。
5. 晚年與去世:寶應元年(762 年),李亨病重,命太子李豫監國,同年五月病逝於長生殿,終年五十二歲。寶應二年(763 年)三月二十七日,李亨被安葬在建陵。
總的來說,李亨在安史之亂的動蕩局勢中即位,為平定叛亂、穩定唐朝局勢做出了一定貢獻,但他重用宦官等舉措也為唐朝後期的宦官專權埋下了隱患。他的一生充滿了波折和挑戰,是唐朝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皇帝。
郭子儀一生曆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凡六十餘年。他的主要功績包括:
1. 平定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 年),安祿山反叛。郭子儀率軍出單於府,收靜邊軍,斬殺叛將周萬頃,又在河曲擊敗叛將高秀岩,收複雲中、馬邑,打通東陘關,因功加封禦史大夫。
至德元年(756 年),郭子儀與李光弼出井陘關,在九門大破蔡希德,南下攻打趙郡,生擒偽太守郭獻璆。後在嘉山列陣,大敗史思明軍,河北各郡紛紛斬殺史思明部守將,迎接郭子儀軍隊,河北就此平定。
至德二年(757 年),郭子儀率軍在京西香積寺以北與叛軍交戰,斬首六萬餘級,收複長安。休整三天後,繼續東征,又收複東都。河東、河西、河南三地郡邑都被平定,郭子儀因功被加司徒,封代國公。
2. 抵禦外族入侵: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 年),郭子儀在黃河之畔擊敗安軍,生擒叛將安守忠。
唐代宗時期,麵對吐蕃的入侵,郭子儀數次擊退吐蕃。仆固懷恩聯合吐蕃、迴紇入侵時,郭子儀勸退迴紇,穩定了唐朝的邊疆局勢。
郭子儀因功累遷至兵部尚書、司徒、太尉等職,爵至代國公,後又進位汾陽郡王。唐德宗李適朝尊郭子儀為“尚父”。建中二年(781 年),郭子儀於家中病逝,壽享 85 歲,獲贈太師,諡號“忠武”,陪葬建陵,配享代宗李豫廟庭。
郭子儀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忠誠的品德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成為唐朝的中流砥柱,為唐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後世所敬仰和讚譽。曆史上對他的評價極高,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人欲而人不非之”。
李光弼(708 年-764 年 8 月 15 日),契丹族,祖籍營州柳城,京兆萬年人。他是唐朝中期名將,與郭子儀並稱為“李郭”,也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將之一。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出身及早期經曆:
李光弼出身於“柳城李氏”,祖上為契丹貴族,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長,武後統治時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將軍與朔方節度副使,冊封薊郡公;其母李氏為燕國公李楷固之女,才貌雙全,後冊封為韓國太夫人。
李光弼自幼嚴肅、堅毅,有雄才大略,擅長騎射,熟讀班固的《漢書》。開元年間,年少從軍擔任左衛左郎將,後曆經多職曆練,逐漸嶄露頭角,因擊破吐蕃與吐穀渾的戰功,進封為雲麾將軍。
2. 平叛戰功:
常山、嘉山之戰:天寶十五年(756 年),經郭子儀舉薦,李光弼出任河東節度副使。他與郭子儀東出井陘,收複常山郡,善待降將史思義。後采用“以逸待勞”之策,以五百勁弩殺退史思明的兩萬兵馬。隨後又聯合郭子儀於九門西大敗史思明,收複槁城等十餘座縣城。六月,在嘉山之戰大勝叛將蔡希德、史思明和尹子奇,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四千,消息傳開,河北十餘郡重新歸順唐朝。
太原之戰:至德二年(757 年),叛將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率眾十餘萬攻打太原。當時李光弼曆經河北苦戰,麾下僅有不足一萬的士卒,但他否決築池固守的建議,親率士卒百姓於外城挖掘數十萬壕溝。他還采用挖地道、用拋石車、地道擒敵等策略,成功抵禦叛軍。最終大破敵軍,斬首七萬餘級,極大地鼓舞了唐軍士氣,為收複兩京奠定了基礎。
河陽之戰:乾元二年(759 年),史思明兵分四路進攻汴州,李光弼讓汴滑節度使許叔冀堅守汴州十五日,自己則返迴洛陽布置。許叔冀歸順敵將史思明後,敵軍兵鋒直指江淮地區。李光弼率部趕至洛陽,決定移軍河陽。在河陽之戰中,他指揮若定,讓部將李抱玉堅守南城,自己則鎮守中潬城,采用部將荔非元禮之策,擊潰敵將周摯的進攻。最終唐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人,俘獲二千馬匹,軍資器械不計其數,李光弼取得大勝。
鎮壓起義:廣德元年(763 年),他還平定了浙東袁晁起義,維持了東南的穩定。
3. 晚年及結局:隨著戰功的不斷累積,宦官魚朝恩開始擔心李光弼功勞過大壓自己一頭,所以處處使絆子。李光弼自安史之亂開始一直戰鬥到結束,卻因郭子儀被棄用、來瑱被誣陷致死等事件,對宦官產生恐懼。安史之亂之後,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麽召見他、需要他,他都不敢前去麵見皇帝,這讓他在別人看來有擁兵自重之嫌,他曾經的老部下也不再敬重他,最終他憂鬱生疾,於廣德二年(764 年)病逝於徐州,終年五十七歲。
李光弼足智多謀、治軍嚴謹,善於謀定而後動,以少勝多,戰功卓越,被《新唐書》評價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他為唐朝的穩定和複興做出了重要貢獻,其軍事才能和功績在曆史上得到了高度認可。
李泌(722 年 - 789 年 4 月 1 日),字長源,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學者、政治家、謀臣、詩人。他是北周“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祖籍遼東襄平,西魏時遷居京兆府。其一生主要經曆如下:
1. 早年經曆:
聰慧早顯:李泌自幼便以聰慧過人聞名,唐開元十六年(728 年),年僅六歲的他在朝廷廣招講論佛、道、儒三教之人到宮中辯論時被推薦入朝。麵對唐玄宗和燕國公張說的測試,他對出“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的下聯,得到玄宗賞識,被賜五匹錦緞。張九齡也對他的前途極為看好,與他交往密切,還稱他為“小友”。
才學廣博:長大後,李泌對《易經》研究尤為精湛,經常漫遊於嵩山、華山、終南山之間,思慕神仙的長生之術。天寶年間,他向玄宗上書《複明堂九鼎議》,論及時勢和治國之道,得以授詔翰林,供奉東宮,因此與太子李亨結為布衣之交。
2. 安史之亂期間的貢獻:
輔佐肅宗:天寶十四年(755 年)爆發“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求訪賢士,李泌前來相助。肅宗欲任命他為右丞相,但他堅辭不受,隻願以賓客身份相隨。肅宗與他外出並馬而行,就寢對榻而眠,大小事情都和他商議。
出謀劃策:
任立元帥之議:肅宗想讓建寧王李倓為兵馬元帥,李泌認為廣平王李豫是長子,將來要立為太子,若建寧王任元帥立下戰功,可能會引發皇位爭奪,建議讓廣平王任兵馬元帥,肅宗聽從了他的建議。
平叛戰略規劃:李泌提出了一套平叛策略,建議命李光弼駐守太原,出道井陘;郭子儀收複馮翊,進入河東,以牽製叛軍的四員大將,再命建寧王為範陽節度大使,北靠邊塞與李光弼形成犄角之勢,攻取範陽,使叛賊失去巢穴。但肅宗急欲收複長安,沒有完全采納他的建議。
3. 曆經四朝,多次外放與歸隱:
遭人忌恨:李泌因和肅宗親近,遭到崔圓、李輔國忌恨。兩京收複後,他便遠離朝堂,隱居衡山。在衡山期間,他潛心研究《中庸》等儒家經典,還曾將一根形狀如龍的鬆枝獻給肅宗。
代宗、德宗時期的起起落落:唐代宗即位後,召李泌迴宮,起初安排他居住蓬萊店書閣,後因權臣元載、常袞忌恨,他先後被外任江南西道判官、楚州刺史、澧朗峽團練使、杭州刺史等職。唐德宗即位後,將他召迴行宮,授官左散騎常侍。
4. 晚年拜相及貢獻:
貞元三年(787 年)拜相:李泌在唐德宗時期最終拜相,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封鄴縣侯。他提出屯田、複議府兵製等建議,增強了邊境軍事力量;還鑿山開路,解決了京城糧草問題;建議罷宣索,減輕了百姓的經濟負擔。
對外策略:對外采取“聯弱製強”的方針,聯結迴紇、大食等國遏製吐蕃,達成“貞元之盟”,使邊陲安定,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貞元時期唐朝的穩定。
李泌博涉經史,精究《易象》,善屬文,尤工詩。著有《明心論》《養和篇》等,有《李泌集》20 卷行於世,但已佚失。《全唐詩》收其詩 5 首,《全唐文》存文 2 篇,《唐文拾遺》存文 1 篇。他曆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多次化解朝廷內部和外部的危機,為唐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唐肅宗李亨(711 年 10 月 19 日 - 762 年 5 月 16 日),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以下是關於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1. 早年經曆:
身世背景: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生母為元獻皇後楊氏。出生前,父親李隆基正與太平公主爭鬥,曾想讓母親楊氏墮胎,但最終作罷。他出生後被送到太子妃王氏(王皇後)身邊撫養,王皇後被廢後,他失去了這一重要庇護。
封王與立儲:李亨兩歲時被封為陝王,開元十五年(727 年)正月,被封為忠王,改名李浚,後又兼領朔方大使、單於大都護。開元二十三年(735 年),因遙率諸將大破奚、契丹等部落的兵馬之功,加封司徒。開元二十五年(737 年),太子李瑛被廢殺,次年六月,李亨被立為皇太子,後改名李亨。
2. 太子生涯:擔任太子期間,李亨麵臨諸多危機:
韋堅之禍:李亨妻子韋妃的哥哥韋堅與邊關將領皇甫惟明交往,被李林甫誣陷結謀擁立太子,唐玄宗將韋堅和皇甫惟明貶官,李亨為表清白,請求與韋妃分開,才未受波及。
柳積之禍:李亨的良娣杜氏的父親杜有鄰被柳積誣告勾結太子謀反,李林甫借此大做文章,杜有鄰、柳積等人被杖殺,李亨廢除杜良娣為庶人,太子之位多次遭遇威脅。
3. 馬嵬兵變與靈武稱帝:
馬嵬兵變:天寶十四年(755 年),安祿山起兵造反,唐玄宗逃奔至馬嵬驛,發生兵變,楊貴妃與兄長楊國忠被殺。李亨在此與玄宗分開,領兵北上。
靈武稱帝:李亨抵達靈武後,裴冕、杜鴻漸等人上諫,請求李亨即位為天子,以安定國家。李亨起初拒絕,後經眾人多次上書,於天寶十五載(756 年)七月十二日在靈武登基稱帝,改元至德,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4. 平叛與統治:
收複二京:李亨即位後,致力於收複東京洛陽與西京長安。至德二年(757 年),在迴紇等勢力的援助下,唐軍先後收複長安、洛陽。
重用宦官:李亨認為武將難相統屬,乾元元年(758 年)九月,他詔令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共同討伐安慶緒,但派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致使宦官勢力進一步擴大。
政治改製:李亨執政期間,政治上改“三京”為“五都”體製,限製太上皇玄宗的權力;經濟上任用第五琦鹽鐵鑄錢使,實行榷鹽法和貨幣改革,緩解當時唐朝麵臨的財政危機。
5. 晚年與去世:寶應元年(762 年),李亨病重,命太子李豫監國,同年五月病逝於長生殿,終年五十二歲。寶應二年(763 年)三月二十七日,李亨被安葬在建陵。
總的來說,李亨在安史之亂的動蕩局勢中即位,為平定叛亂、穩定唐朝局勢做出了一定貢獻,但他重用宦官等舉措也為唐朝後期的宦官專權埋下了隱患。他的一生充滿了波折和挑戰,是唐朝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