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365或372或376—427),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人,東晉文學家。他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曆:
早年閑居: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雖位重兵強,但陶家到陶淵明一代隻能算是寒微門第。他父親去世較早,青年時生活清貧,需自理家事、親自耕種。他亦耕亦讀,青年時期就展現出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喜愛。
仕宦生涯:太元十八年(393),陶淵明任江州祭酒,不久後因受不了官場束縛辭去職務。此後,他又相繼擔任過劉牢之、桓玄、劉裕、劉敬宣等人的參軍。在桓玄謀反、劉裕陰懷篡逆等一係列政治變故中,他的政治熱情逐漸消退。義熙元年(405)八月,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僅八十餘日便辭任還家,開始了真正的歸隱生活。
晚年生活:歸隱後,陶淵明的生活也並非一帆風順。義熙四年(408),他居住的園田居遭遇火災,此後生活更加困苦,但他依然堅持隱居讀書、躬耕勞作。從元嘉元年(424)開始,他纏綿病榻,直到元嘉四年(427)十一月,死於瘧病。
2. 主要作品:
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如《歸園田居》組詩,生動地描繪了他歸隱後的田園生活,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的厭惡;《飲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腐朽,或反映仕途險惡,或表現退出官場後的怡然心情。
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多表現自己歸隱後有誌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人格。
散文辭賦:《五柳先生傳》采用正史紀傳體的形式,重在表現生活情趣,塑造了一個清高灑脫、怡然自得、安貧樂道的隱士形象;《歸去來兮辭》是脫離仕途迴歸田園的宣言,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3. 文學成就與影響:
陶淵明是中國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
他的作品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文人墨客對他推崇備至,如唐代的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宋代的蘇軾等都受到他的影響。
他的詩歌風格對後世詩人也有很大的啟示,其平淡自然、渾融完整、意境高遠、語言精工而本色的特點,成為後世詩歌創作的典範。
五柳先生一般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
陶淵明曾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在這篇文章中,他描述自己“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也就是說,人們不知道他是哪裏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隻因他住宅旁邊種著五棵柳樹,所以他便以此作為自己的號。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塑造了一個安貧樂道、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率真自然的人物形象。文中提到五柳先生“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誌”。這其實也是陶淵明自己的真實寫照,反映了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
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他的代表作品除了《五柳先生傳》外,還有《歸園田居》組詩、《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等。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漁人捕魚時意外發現桃花源的故事。漁人沿著溪流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長在溪流兩岸,長達數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地散在地上。漁人繼續前行,走到林子的盡頭,發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
裏麵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他們看到漁人,非常驚訝,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細地作了迴答。有人便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漁人在村裏逗留了幾天後,就告辭離開。漁人順著舊路迴去,處處都做了標記。
太守聽聞後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桃花源記》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係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文中的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象征著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的美好社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同時,也體現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後的道家思想。這篇文章語言質樸自然,敘事簡潔流暢,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1. 生平經曆:
早年閑居: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雖位重兵強,但陶家到陶淵明一代隻能算是寒微門第。他父親去世較早,青年時生活清貧,需自理家事、親自耕種。他亦耕亦讀,青年時期就展現出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喜愛。
仕宦生涯:太元十八年(393),陶淵明任江州祭酒,不久後因受不了官場束縛辭去職務。此後,他又相繼擔任過劉牢之、桓玄、劉裕、劉敬宣等人的參軍。在桓玄謀反、劉裕陰懷篡逆等一係列政治變故中,他的政治熱情逐漸消退。義熙元年(405)八月,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僅八十餘日便辭任還家,開始了真正的歸隱生活。
晚年生活:歸隱後,陶淵明的生活也並非一帆風順。義熙四年(408),他居住的園田居遭遇火災,此後生活更加困苦,但他依然堅持隱居讀書、躬耕勞作。從元嘉元年(424)開始,他纏綿病榻,直到元嘉四年(427)十一月,死於瘧病。
2. 主要作品:
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如《歸園田居》組詩,生動地描繪了他歸隱後的田園生活,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的厭惡;《飲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腐朽,或反映仕途險惡,或表現退出官場後的怡然心情。
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多表現自己歸隱後有誌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人格。
散文辭賦:《五柳先生傳》采用正史紀傳體的形式,重在表現生活情趣,塑造了一個清高灑脫、怡然自得、安貧樂道的隱士形象;《歸去來兮辭》是脫離仕途迴歸田園的宣言,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3. 文學成就與影響:
陶淵明是中國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
他的作品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文人墨客對他推崇備至,如唐代的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宋代的蘇軾等都受到他的影響。
他的詩歌風格對後世詩人也有很大的啟示,其平淡自然、渾融完整、意境高遠、語言精工而本色的特點,成為後世詩歌創作的典範。
五柳先生一般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
陶淵明曾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在這篇文章中,他描述自己“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也就是說,人們不知道他是哪裏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隻因他住宅旁邊種著五棵柳樹,所以他便以此作為自己的號。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塑造了一個安貧樂道、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率真自然的人物形象。文中提到五柳先生“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誌”。這其實也是陶淵明自己的真實寫照,反映了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
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他的代表作品除了《五柳先生傳》外,還有《歸園田居》組詩、《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等。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漁人捕魚時意外發現桃花源的故事。漁人沿著溪流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長在溪流兩岸,長達數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地散在地上。漁人繼續前行,走到林子的盡頭,發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
裏麵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他們看到漁人,非常驚訝,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細地作了迴答。有人便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漁人在村裏逗留了幾天後,就告辭離開。漁人順著舊路迴去,處處都做了標記。
太守聽聞後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桃花源記》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係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文中的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象征著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的美好社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同時,也體現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後的道家思想。這篇文章語言質樸自然,敘事簡潔流暢,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