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生於河南滎陽。他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


    李商隱的一生充滿坎坷,在仕途和情感上都曆經波折。他少年喪父,生活困苦。早年得到令狐楚的賞識,令狐楚親自教授他撰寫文章的方法。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考中進士。但後來他因娶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被卷入“牛李黨爭”。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而王茂元被認為是李黨成員,李商隱的這一行為被視為對牛黨的背叛,從此他在仕途上備受排擠。他曾擔任過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輾轉於各地幕府,四處漂泊,一直未能得到重用。


    在詩歌創作方麵,李商隱成就極高。他的詩歌風格獨特,構思新奇,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其詩體工於比興、善於用典且語言凝練,被後人稱為“義山體”。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可歸納為政治抒情詩、詠物詩、愛情詩、應酬唱和詩、無題詩等。尤其是他的無題詩,寫得朦朧隱晦、深情綿邈,引發後人諸多猜測和解讀。如“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以男女離別為題材,情感真摯深沉,對仗工整,成為千古名句。《錦瑟》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用典貼切,意境朦朧,寓意深遠,對於其主題的理解眾說紛紜。


    李商隱的詩歌情感深沉、意象豐富,具有沉痛淒切的抑鬱情調和憂傷美,在精工富麗的辭藻中,朦朧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思,成為傷感唯美文學的典型。他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宋代的王安石、黃庭堅等人都深受其影響。


    杜牧(803 年—853 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他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出身背景:


    杜牧出生於京兆萬年,京兆杜氏是魏晉以來的高門世族,家世顯赫。他的十六世祖杜預是晉代的鎮南大將軍、當陽侯;曾祖杜希望文武雙全,深受唐玄宗器重;祖父杜佑官至宰相,封岐國公,曾撰有《通典》二百卷;他的兩個伯父分別官至司農少卿和桂管觀察使,父親杜從鬱官至駕部員外郎;從兄杜悰迎娶了憲宗愛女岐陽公主,後來官至宰相,封邠國公。這樣的家庭背景使杜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2. 生平經曆:


    早年才華初顯:杜牧自幼聰慧,讀書勤奮,對經史子集有著廣泛的涉獵。唐文宗大和二年(828 年),杜牧中進士,同年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被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兵曹參軍。他的《阿房宮賦》在當時就已聲名遠揚,這篇賦文起筆雄偉警拔,以秦朝阿房宮的興建與毀滅,諷諫唐敬宗要引以為戒,莫蹈前人覆轍。


    幕僚生涯與仕途起伏:此後,杜牧在江西、淮南等地使幕做了十年幕僚。這期間,他寫了不少詩文。大和九年(835 年),杜牧被朝廷征為監察禦史,後因政治鬥爭等原因,仕途並不順暢,曾被貶為黃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


    晚年迴京任職:大中二年(848 年),杜牧迴到長安任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等職,後來官至中書舍人。但他的身體狀況逐漸不佳,大中六年(852 年)十一月患病,自撰墓誌銘。最終,杜牧病卒於長安安仁坊宅中,享年五十歲。


    3. 文學成就:


    詩歌方麵:


    題材豐富:杜牧的詩歌題材廣泛,包括政治詩、詠史詩、寫景抒情詩等。他的政治詩多揭露時弊,表達對現實的關切,如《早雁》以雁喻人,反映了邊地人民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痛苦;詠史詩是他的一大特色,諷刺帝王的荒淫,議論朝政得失,如《過華清宮絕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以小見大,批判了唐玄宗的驕奢淫逸;寫景抒情詩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如《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通過對秋日山林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風格獨特:杜牧的詩歌風格清新俊逸,語言明麗雋永,在晚唐詩歌中獨樹一幟。他的絕句尤其出色,意境幽美、議論精拔、韻味雋永,受到後人的高度評價。


    散文方麵:杜牧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阿房宮賦》是其散文的代表作,開宋代文賦先河,為後世傳誦。


    4. 曆史評價:杜牧在文學上的成就得到了後世的廣泛認可,他的詩歌和散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以其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唐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賦體文章。


    一、寫作背景


    杜牧所處的晚唐時期,政治腐敗,藩鎮割據,社會危機日益嚴重。他希望通過這篇賦,借古諷今,以秦朝阿房宮的興建與毀滅為教訓,警示當時的統治者不要重蹈覆轍。


    二、主要內容


    1. 宮殿的宏偉壯麗


    開篇先以“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極言阿房宮建造的背景和工程的浩大。


    接著詳細描繪阿房宮的規模:“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展現出宮殿占地之廣、樓閣之高、地勢之雄偉。


    對宮殿的內部裝飾也進行了細致刻畫:“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突出其樓閣之密集、結構之精巧、裝飾之華麗。


    2. 宮中的生活奢華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描繪了宮殿中歌舞升平的場景,暗示了統治者的奢靡享樂。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通過對宮中女子的梳妝打扮、出行等方麵的描寫,進一步展現了宮廷生活的奢華。


    3. 秦朝的滅亡教訓


    “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用誇張的手法,將阿房宮的奢華與百姓的困苦進行對比,揭示了秦朝統治者的橫征暴斂,最終導致了人民的反抗和秦朝的滅亡。


    “嗚唿!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作者在此發出感慨,強調了統治者要愛護百姓,否則必將走向滅亡。


    三、藝術特色


    1. 語言優美


    運用大量的駢句,如“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節奏感。


    用詞精準生動,如“蜀山兀,阿房出”的“兀”字,形象地表現出蜀山因砍伐樹木而變得光禿禿的樣子;“廊腰縵迴”的“縵”字,描繪出走廊曲折迴環的形態。


    2. 結構嚴謹


    文章以阿房宮的興建、繁華、毀滅為線索,層層遞進,條理清晰。先描寫阿房宮的宏偉壯麗和宮中的奢華生活,為後文的議論做鋪墊;最後通過對秦朝滅亡的反思,點明主題,結構完整。


    3. 主題深刻


    杜牧通過對阿房宮的描寫,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殘暴統治必然導致滅亡的曆史規律,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警示作用。


    四、曆史影響


    《阿房宮賦》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優美的語言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在當時對晚唐統治者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而且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和曆史研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文人墨客在評價曆史興衰時,常常引用《阿房宮賦》中的語句,使其成為了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符號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答題:從始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皇並收藏答題:從始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