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親是兄弟們之間心知肚明的事。冰彌、月盛從二十歲拖到三十好幾,天王本來想放棄他倆,結果下麵的幾個有樣學樣,天王終於明白:必須一口氣全員拿下,否則這些家夥推三阻四都定不下來。這一次天王再也不想等,非要給他弟弟們安排終身,願不願意都不由他們了。
鹿知才拖了三四年,天王向來當他是最有希望的突破口。但他最近越發囂張,東南西北亂竄,盡量躲著天王不見麵。冰彌走時警告小弟:“你最好還是先迴京城一趟,給天王放個準話。不聲不響地躲,當心下次迴去,發現家裏多了一個媳婦。”
“怎麽可能呢!天王才不會學昱朝那套,麵都沒見過就定終身。就算他忍心坑我,也不忍心害別人家女兒一輩子。”鹿知笑嘻嘻送走三哥,帶著他的侍從們又走迴悅仙樓,仍住之前的房間。
距離南下的日子還有四五天,他不想過早做出啟程的樣子,免得泄露行蹤。
樓道裏眾多丫鬟簇擁著一位貴婦,遠遠地看見他就打招唿:“是七爺嗎?”鹿知保持安全的距離,沒有立刻迴答,漠然地打量她。昱朝士族女子通常不會在公開場所旁若無人地同男子打招唿,不過自從見識張牙舞爪的蘇硯君,鹿知對這個認知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貴婦走上前,既沒有施昱朝的舊禮,也沒有用大新的方式同鹿知正式行禮。微笑就是她的禮貌,而且她很自信這就足夠。“久仰大名,一直想同七爺見見,可惜沒有機會。今天湊巧遇見,實在有幸。”
曲安在旁邊客氣地提醒:“這位連夫人,是陳大爺陳二爺的妹妹。”
原來她就是陳家老仆人們稱為三小姐的連夫人。鹿知點了點頭,不知道她特意同自己打招唿是盤算什麽。
“民婦連陳氏,日後要在大新治下做點生意,萬望七爺常常關照。”
陳家個個都在做生意,這是鹿知早就知道的,可這位貴婦手裏是什麽買賣,特意找上來要他關照,他絲毫不感興趣。疏離地點了點頭就算知道有這迴事了。連夫人也不多耽誤他,含笑帶著一眾侍女飄然而去。
她的言語神態,仿佛已經知道鹿知的身份。他四處走動,偶爾被人識破,倒也沒什麽。但在這地方,卻不得不防備。
鹿知先問曲安:“這位夫人談吐行動和我所知的昱朝女性大不相同。是因為從商的緣故嗎?”曲安怔忡片刻,迴答說:“陳家的女孩子十來歲就跟著長輩們走南闖北,的確不太一樣。不過那位夫人的性格,從小就像男孩子似的,恐怕生在別人家,也不會有什麽不同吧。”
鹿知隨便聽個大概,沒往心裏去,向店堂望了一圈,隨口問:“你家親戚的兒子,怎麽不在店裏跑前跑後?”曲安還沒有收迴思緒,被他一問,突然驚慌了一瞬似的,迅速鎮定下來賠笑迴答:“他父母親聽說妙高山人攻城的事,嚇得夠嗆,城門一開就來帶他迴家去了。”想了想,躊躇地說:“沒想到一麵之緣能得到七爺惦記。這是他的福氣。”
鹿知笑笑,說:“小孩子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我平常總分不清楚。難得你這個外甥說話鏗鏘,我倒是能記得一點。官話說得很流利,不像你有落烏郡的口音。”曲安陪著笑,不置可否,卻想起另外一事:“哦,對了,昨天景初少爺跟我說,七爺恩重如山,一定要鄭重報答。隻要小店能做到的,敬請吩咐。”
鹿知看他一眼,說:“暫時沒有。”兩人說著就快走到鹿知的房間。見門前站著一個女子,鹿知不動聲色走過去。
“蘇硯君,你又想幹什麽?”
硯君局促不安地眨動眼睛,“有件事想要當麵對王爺說。”
鹿知聽見“王爺”兩字瞪了她一眼,“進來。”
一群侍從個個都認識蘇硯君,謹慎地將鹿知護在中間,仿佛怕這女人又對他們七爺做出不知天高地厚的怪事。
原本進門是會客之處,有擺放茶具的圓桌椅。三爺為防遇到意外時家具礙事,自行改變了室內的布局,桌椅都撤掉,改成能夠行動自如的寬敞空間。鹿知指向碧紗櫥隔出的書房,示意蘇硯君跟來。
一群侍衛流水似的擠進去,小書房頓時十分擁擠。鹿知趕走五六個人,騰出蘇硯君站的地方。她在一群男子眾目睽睽之下有些尷尬。鹿知不管她,坐到書桌後麵問:“你什麽時候發現的?”
“我又不傻。”
鹿知嗤的笑一聲:“你對自己的評價還挺高。”看見她臉上有不服之色,皺起眉批評:“我就是不願意人盡皆知,才要人喊我七爺。你剛才當著曲安的麵,怎麽叫我?”
硯君仿佛十分詫異,忽閃大眼睛看著他說:“連我都看出七爺的身份,曲先生閱人無數豈有看不出來的道理!當然是早知道王爺不喜歡被人識破,他才一直叫七爺。”
意思是說所有人早就知道,隻有我還在努力偽裝嗎?鹿知頓感掃興,冷冷地瞪著她問:“找我什麽事?”
“多謝王爺。”硯君一聲感激發自肺腑,怕鹿知不明白,她又補充:“葛鶴慢的事。”
“就是這事?”
硯君拿不準他的口風,遲疑地說:“雖然孩子不幸夭折,但產婦的命保住了。多虧王爺通融。民女當時情急,多有失禮,還望王爺包涵。”鹿知板著臉訂正:“你把我當成什麽人?我眼裏可沒有‘通融’這兩個字。隻不過翻了翻案卷,剛好看到西洋僧侶的案子語焉不詳,羈押過久。方女爵說,他這種情況可以先放了。”
可你到底還是去看案卷了。既然他不樂意提,硯君也就不明說,微微地笑了一下。
那心照不宣的笑,卻讓鹿知無端惱火,陰沉地提醒:“你是不是該賠我的鬥篷?新做的,好幾個地方都開線了!還有這傷!”衝她伸直胳膊揮了揮,“傷口剛收斂,那麽一掙紮又裂開了!”
當時明明把鬥篷摔到地上,一副這輩子都不想再看見它的樣子。硯君想起這事臉上發燙,極其希望能有辦法勾銷迴憶,至少找個法子讓它不再被人提起。她小聲說:“我眼下有些拮據,而且急用錢,沒有多餘的錢給王爺做衣服治傷……你看,以物易物來賠你,行不行?”
我要你的東西能幹什麽?鹿知張了張嘴還沒發聲,隻見她真從懷裏拿出一件細布包裹的東西。
解開細布,是一塊硯台。鹿知看那石頭挺重的樣子,身子不由得向方便躲閃的位置挪了挪。
硯君小心翼翼將硯台放在書桌上,輕聲說:“這東西,前幾年十分珍貴,可最近就……盡管跌價,始終是一件上品,自用也很順手。我想足夠賠王爺的鬥篷。”
別人逃命都帶些輕便值錢的,隻有這女人,隨便拿出來都是些奇怪東西。鹿知盯著硯台看了一會兒,抬起頭問:“我像是不嫌行李重,帶著一塊石頭走來走去的人嗎?”硯君愣一下,眨了眨眼睛,低垂眼睛含糊地說:“不像。”
鹿知鼻腔裏噴出一聲不屑,冷冷地問:“你怎麽又缺錢?金條都捐給複辟黨了嗎?”硯君咬著嘴唇不說話。鹿知皺著眉向她揮揮手:“眼看活不下去,別總幹蠢事。就你這樣,還跟著陳景初胡鬧?人家闖縣衙嚷嚷放人,你亂摻和什麽——人家的爹是陳鬆海,你爹是誰?”
硯君猛然抬起頭,眼睛閃亮但是沒有淚。鹿知意識到自己說過了,幹咳一聲揮揮手:“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別給人添亂了。”硯君轉身走了一步,就停下不動。鹿知仔細看她的背影,看出來她氣得哆嗦。
她像是有無數沉重的言語需要宣泄,沉重得讓她邁不動腿腳,不發泄出來就沒法繼續前進。鹿知知道,這次一定能等到她大放厥詞。
果然,她轉迴頭沉聲說:“昱朝滅亡,多半是咎由自取。我父親的所作所為,我也不能全部認可。但是七爺,我從沒有抱怨過他怎麽不能像那些乘勢而起的人,再幹一番發家致富的事業!也許陳鬆海那樣的人,可以推進世道,但我父親那樣的人,可以為世人明晰節義。如果有一天大新亡了,七爺是希望天下有陳鬆海那樣發國難財的人,還是有我父親那樣的人呢?”
鹿知逐字細聽,安穩地迴答:“如果有一天大新墮落,百姓要大新滅亡,那麽大新就滅亡吧——這兩種人,百姓都不需要。我希望那時候天下能有一些更有益的人。”
硯君從未聽過這樣的話,大大地睜著眼睛直視他,被那股泰然的氣勢擊敗了。鹿知以為她應該趕緊灰溜溜地告辭,她卻定定地站著不動。“你還有什麽事?”
硯君的話已經到嗓子眼,心裏卻翻起一個念頭:說出來會是多麽不現實。短暫的猶豫之後,她低下頭搪塞:“今天打擾您已經夠久了。有機會我再向七爺說吧。”
所以你隻是揣著一塊挺貴的硯台,專程來謝謝我放人救人?鹿知才不信。但她不想說,他也不問。
鹿知才拖了三四年,天王向來當他是最有希望的突破口。但他最近越發囂張,東南西北亂竄,盡量躲著天王不見麵。冰彌走時警告小弟:“你最好還是先迴京城一趟,給天王放個準話。不聲不響地躲,當心下次迴去,發現家裏多了一個媳婦。”
“怎麽可能呢!天王才不會學昱朝那套,麵都沒見過就定終身。就算他忍心坑我,也不忍心害別人家女兒一輩子。”鹿知笑嘻嘻送走三哥,帶著他的侍從們又走迴悅仙樓,仍住之前的房間。
距離南下的日子還有四五天,他不想過早做出啟程的樣子,免得泄露行蹤。
樓道裏眾多丫鬟簇擁著一位貴婦,遠遠地看見他就打招唿:“是七爺嗎?”鹿知保持安全的距離,沒有立刻迴答,漠然地打量她。昱朝士族女子通常不會在公開場所旁若無人地同男子打招唿,不過自從見識張牙舞爪的蘇硯君,鹿知對這個認知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貴婦走上前,既沒有施昱朝的舊禮,也沒有用大新的方式同鹿知正式行禮。微笑就是她的禮貌,而且她很自信這就足夠。“久仰大名,一直想同七爺見見,可惜沒有機會。今天湊巧遇見,實在有幸。”
曲安在旁邊客氣地提醒:“這位連夫人,是陳大爺陳二爺的妹妹。”
原來她就是陳家老仆人們稱為三小姐的連夫人。鹿知點了點頭,不知道她特意同自己打招唿是盤算什麽。
“民婦連陳氏,日後要在大新治下做點生意,萬望七爺常常關照。”
陳家個個都在做生意,這是鹿知早就知道的,可這位貴婦手裏是什麽買賣,特意找上來要他關照,他絲毫不感興趣。疏離地點了點頭就算知道有這迴事了。連夫人也不多耽誤他,含笑帶著一眾侍女飄然而去。
她的言語神態,仿佛已經知道鹿知的身份。他四處走動,偶爾被人識破,倒也沒什麽。但在這地方,卻不得不防備。
鹿知先問曲安:“這位夫人談吐行動和我所知的昱朝女性大不相同。是因為從商的緣故嗎?”曲安怔忡片刻,迴答說:“陳家的女孩子十來歲就跟著長輩們走南闖北,的確不太一樣。不過那位夫人的性格,從小就像男孩子似的,恐怕生在別人家,也不會有什麽不同吧。”
鹿知隨便聽個大概,沒往心裏去,向店堂望了一圈,隨口問:“你家親戚的兒子,怎麽不在店裏跑前跑後?”曲安還沒有收迴思緒,被他一問,突然驚慌了一瞬似的,迅速鎮定下來賠笑迴答:“他父母親聽說妙高山人攻城的事,嚇得夠嗆,城門一開就來帶他迴家去了。”想了想,躊躇地說:“沒想到一麵之緣能得到七爺惦記。這是他的福氣。”
鹿知笑笑,說:“小孩子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我平常總分不清楚。難得你這個外甥說話鏗鏘,我倒是能記得一點。官話說得很流利,不像你有落烏郡的口音。”曲安陪著笑,不置可否,卻想起另外一事:“哦,對了,昨天景初少爺跟我說,七爺恩重如山,一定要鄭重報答。隻要小店能做到的,敬請吩咐。”
鹿知看他一眼,說:“暫時沒有。”兩人說著就快走到鹿知的房間。見門前站著一個女子,鹿知不動聲色走過去。
“蘇硯君,你又想幹什麽?”
硯君局促不安地眨動眼睛,“有件事想要當麵對王爺說。”
鹿知聽見“王爺”兩字瞪了她一眼,“進來。”
一群侍從個個都認識蘇硯君,謹慎地將鹿知護在中間,仿佛怕這女人又對他們七爺做出不知天高地厚的怪事。
原本進門是會客之處,有擺放茶具的圓桌椅。三爺為防遇到意外時家具礙事,自行改變了室內的布局,桌椅都撤掉,改成能夠行動自如的寬敞空間。鹿知指向碧紗櫥隔出的書房,示意蘇硯君跟來。
一群侍衛流水似的擠進去,小書房頓時十分擁擠。鹿知趕走五六個人,騰出蘇硯君站的地方。她在一群男子眾目睽睽之下有些尷尬。鹿知不管她,坐到書桌後麵問:“你什麽時候發現的?”
“我又不傻。”
鹿知嗤的笑一聲:“你對自己的評價還挺高。”看見她臉上有不服之色,皺起眉批評:“我就是不願意人盡皆知,才要人喊我七爺。你剛才當著曲安的麵,怎麽叫我?”
硯君仿佛十分詫異,忽閃大眼睛看著他說:“連我都看出七爺的身份,曲先生閱人無數豈有看不出來的道理!當然是早知道王爺不喜歡被人識破,他才一直叫七爺。”
意思是說所有人早就知道,隻有我還在努力偽裝嗎?鹿知頓感掃興,冷冷地瞪著她問:“找我什麽事?”
“多謝王爺。”硯君一聲感激發自肺腑,怕鹿知不明白,她又補充:“葛鶴慢的事。”
“就是這事?”
硯君拿不準他的口風,遲疑地說:“雖然孩子不幸夭折,但產婦的命保住了。多虧王爺通融。民女當時情急,多有失禮,還望王爺包涵。”鹿知板著臉訂正:“你把我當成什麽人?我眼裏可沒有‘通融’這兩個字。隻不過翻了翻案卷,剛好看到西洋僧侶的案子語焉不詳,羈押過久。方女爵說,他這種情況可以先放了。”
可你到底還是去看案卷了。既然他不樂意提,硯君也就不明說,微微地笑了一下。
那心照不宣的笑,卻讓鹿知無端惱火,陰沉地提醒:“你是不是該賠我的鬥篷?新做的,好幾個地方都開線了!還有這傷!”衝她伸直胳膊揮了揮,“傷口剛收斂,那麽一掙紮又裂開了!”
當時明明把鬥篷摔到地上,一副這輩子都不想再看見它的樣子。硯君想起這事臉上發燙,極其希望能有辦法勾銷迴憶,至少找個法子讓它不再被人提起。她小聲說:“我眼下有些拮據,而且急用錢,沒有多餘的錢給王爺做衣服治傷……你看,以物易物來賠你,行不行?”
我要你的東西能幹什麽?鹿知張了張嘴還沒發聲,隻見她真從懷裏拿出一件細布包裹的東西。
解開細布,是一塊硯台。鹿知看那石頭挺重的樣子,身子不由得向方便躲閃的位置挪了挪。
硯君小心翼翼將硯台放在書桌上,輕聲說:“這東西,前幾年十分珍貴,可最近就……盡管跌價,始終是一件上品,自用也很順手。我想足夠賠王爺的鬥篷。”
別人逃命都帶些輕便值錢的,隻有這女人,隨便拿出來都是些奇怪東西。鹿知盯著硯台看了一會兒,抬起頭問:“我像是不嫌行李重,帶著一塊石頭走來走去的人嗎?”硯君愣一下,眨了眨眼睛,低垂眼睛含糊地說:“不像。”
鹿知鼻腔裏噴出一聲不屑,冷冷地問:“你怎麽又缺錢?金條都捐給複辟黨了嗎?”硯君咬著嘴唇不說話。鹿知皺著眉向她揮揮手:“眼看活不下去,別總幹蠢事。就你這樣,還跟著陳景初胡鬧?人家闖縣衙嚷嚷放人,你亂摻和什麽——人家的爹是陳鬆海,你爹是誰?”
硯君猛然抬起頭,眼睛閃亮但是沒有淚。鹿知意識到自己說過了,幹咳一聲揮揮手:“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別給人添亂了。”硯君轉身走了一步,就停下不動。鹿知仔細看她的背影,看出來她氣得哆嗦。
她像是有無數沉重的言語需要宣泄,沉重得讓她邁不動腿腳,不發泄出來就沒法繼續前進。鹿知知道,這次一定能等到她大放厥詞。
果然,她轉迴頭沉聲說:“昱朝滅亡,多半是咎由自取。我父親的所作所為,我也不能全部認可。但是七爺,我從沒有抱怨過他怎麽不能像那些乘勢而起的人,再幹一番發家致富的事業!也許陳鬆海那樣的人,可以推進世道,但我父親那樣的人,可以為世人明晰節義。如果有一天大新亡了,七爺是希望天下有陳鬆海那樣發國難財的人,還是有我父親那樣的人呢?”
鹿知逐字細聽,安穩地迴答:“如果有一天大新墮落,百姓要大新滅亡,那麽大新就滅亡吧——這兩種人,百姓都不需要。我希望那時候天下能有一些更有益的人。”
硯君從未聽過這樣的話,大大地睜著眼睛直視他,被那股泰然的氣勢擊敗了。鹿知以為她應該趕緊灰溜溜地告辭,她卻定定地站著不動。“你還有什麽事?”
硯君的話已經到嗓子眼,心裏卻翻起一個念頭:說出來會是多麽不現實。短暫的猶豫之後,她低下頭搪塞:“今天打擾您已經夠久了。有機會我再向七爺說吧。”
所以你隻是揣著一塊挺貴的硯台,專程來謝謝我放人救人?鹿知才不信。但她不想說,他也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