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天黑已經足夠讓人難受,天黑之後遲遲沒有聽到歌聲,更讓昭慶沉不住氣。他開始懷疑金舜英,懷疑鶴慢利用了那對天真的母子。他命人打開鶴慢的牢房,負手站在門前,任由冷風向原本就不暖和的牢房裏灌。
鶴慢感到冷,更感到縣官大人的惡意,躲在棉被堆裏不動。“我知道你不擅長說實話。”昭慶說,“這次你不學會說真話,就沒收你的棉被。”
這跟威脅要鶴慢的命沒差別,西洋和尚無法保持緘默。“我又不是天生不會說實話。”他自嘲地迴應,“偶爾也會說幾句當練習,免得把說真話的本事忘了。”
“你利用那對母子,不就是想引我到這裏來嗎?我已經來了,你有什麽想說的?”
“我沒有利用誰。”
昭慶隻是嗬嗬冷笑。鶴慢見新來的縣官完全不信自己的話,不再辯護,嘿嘿笑道:“我淪落囹圄,沒有怨言。畢竟我做的就是活該蹲大牢的事——雖然是在大庚、大成的地界。我沒在大新犯過案,你們抓我也就罷了,既不審我,也不放我,為什麽?倘若想要我死在這裏,不要放人送進衣食棉被,我早就死了。既然不想要我死,你們究竟想要我怎麽樣?”
昭慶低垂著頭,像有為難的想法。片刻之後,他向鶴慢勾了勾手指。鶴慢裹著棉被挪到囚籠邊。
月光落在亂蓬蓬的黃毛發上,沒能照亮騙子的臉。昭慶看著那顆長滿荒草似的頭,低聲說:“世人都以為,弘輝皇帝的玉璽在琅霄宮大火中遺失,或許已化為烏有,但有人告訴我,玉璽落到攻占京城的大庚逆賊手中。他原本想擇吉日稱帝時公之於眾,想不到大新天王將他趕迴西南。後來大庚逆賊一直沒有再提玉璽的事,因為那重要的玉璽——被一個膽大包天的慣騙拐走了。”
“是你去世的堂弟告訴你的。他對我說過同樣的話。”鶴慢的聲調裏湧現出笑意。“現下有四個天王。誰拿到玉璽,隨便獻給一個天王,就有高官厚祿,何必藏著玉璽到處騙飯錢?”
“沒準那人對四個天王都不滿意,等著天下出現能配得上天子玉璽的人。沒準那人有心複辟大昱。”
鶴慢滿不在乎地聳聳肩,“大昱怎麽樣、天王們怎麽樣,我根本不在乎。不過……”他向昭慶不懷好意地笑了笑,“如果能讓我從中受益,也許我能找到玉璽的下落——騙子找騙子總是比較容易的。”
昭慶伸出手指示意他不要說話。
牆外傳來微弱的歌聲。清涼的聲音,沒詞沒調,但昭慶還是吃了一驚。鶴慢大獲全勝似的笑道:“我說什麽來著?”昭慶用力揮手,不準他幹擾,很快聽到佶屈聱牙的大庚方言出現。
隔著幾道門的牢房裏,有人被那歌聲感動,和了一嗓子。正是那幾個疑為妙高山人的婦女。鶴慢幹笑說:“現在足以證明,我沒有欺騙那對母子,向你說謊。”昭慶向鶴慢掃一眼,冷冰冰地評價:“遲早的事。”鶴慢笑著擠眼睛,樂觀地揮揮手說:“我們改天見,查大人。”
昭慶轉身離開鶴慢的牢房,向牢卒下令:“牢房裏唱歌的人,連夜提審。”
縣官之死和妙高山人有關,本來隻是一種懷疑。鹿知和方星沅聽說妙高山的奸細要劫牢,都警惕起來,想問問怎麽迴事。這案不宜聲張,恐亂民心,剛好有理刑院的巡使在,符合大新規定的後堂秘審的要求。
隻見那幾個婦女各個體態粗壯,膀闊腰圓,一望便知是做慣體力活兒的。但答起話來,沒有一個憨厚老實,人人言辭閃爍,隻說自己是外鄉人,在街頭賣藝,被前任縣官老爺當作賊人抓了起來。要緊之處都閉口不談。
鹿知湊到方星沅耳邊,問:“你們理刑院不是最擅長觀察氣色什麽的——”
“辭、色、氣、耳、目。”方星沅低聲說,“我看大致是真的,但也有謊話。”她說著向昭慶打了個手勢。鹿知認得那手勢是“夥伴”的意思,是要問同夥。
然而那些婦女沒一個吱聲,昭慶逼問急了,她們竟有寧死不屈的神氣,仿佛外麵同夥的性命比她們全部加起來更重要。鹿知暗自覺得蹊蹺,反而更要將那準備劫牢的人抓住不可。
第二天那些女犯們移往別處,鹿知帶了士兵埋伏在她們牢房內。等到傍晚時分,除了有個孕婦帶著丫鬟給旁邊牢房的犯人送飯,並沒有什麽異樣。
過了約摸半個鍾頭,忽然又有動靜。一個清脆的童音對禁卒說:“陳大爺家施舍功德粥,煩勞官爺讓我進去分發。”禁卒問:“陳大爺什麽時候管起這些犯人的事?我怎麽沒聽說有這事?”女孩子笑道:“昨天臘八,大爺家裏舍粥。今年城裏又有好多人家跑了,粥多得分不完。大爺說,讓這些犯人在牢裏凍死餓死,終歸有損我們大新的名聲。就將剩粥送來便宜他們了。”禁卒還在半信半疑,那女孩子取出一壺酒、一碟鹵肉,說:“大爺連這些貨色都關照,當然不會忘了官爺。”雖然是冷酒,自有一股醇香。禁卒喜道:“果然是陳大爺樂善好施。”那女孩子又笑嘻嘻說:“粥就這麽一桶,官爺讓我隨便分完了,也好早點迴去交差。”
禁卒早就得過上頭吩咐,要留心今天異樣,但早知道牢裏有伏兵,倒也不怕這小女孩子玩出什麽花樣。當下應承說:“陳大爺行善積德,我哪能礙事呢。不過大牢到底不能太隨便。你就到第一號裏隨便分一分。”邊說邊領她向裏走,連開兩道門。到了第一間牢房前,禁卒彎腰去開門,向裏麵高聲說:“陳大爺做善事,真是你們的運——”
話沒有說完,女孩子忽然提起粥桶的木頭蓋子,飛快地向他後腦勺劈下去。那木蓋子有兩寸多厚,禁卒一聲沒哼便歪倒在地。女孩子摘了禁卒的鑰匙串,轉身提起桶倒掉粥,從桶底扯出一個油紙包。
鹿知埋伏的牢房恰是朝向他們,見這變故不由得吃驚:那女孩子不過十來歲,隻是個瘦小的孩子,然而做這一切時,麵不改色,拿了鑰匙直奔原先囚禁女犯的牢房,顯然對她要做的事情胸有成竹。
鹿知示意士兵們不要作聲。那女孩子並未起疑,徑直打開牢門。裏麵黑魆魆的,她不等看清楚便向內邁步。士兵們大喝一聲將她團團包圍,她才驚得僵住。
鹿知奪了她手裏的油紙包,打開隻見裏麵是七八根錚亮的鋼簪,尾部纏了絲繩,更像是便於手握的錐子。幾把窄刃短匕首。還有一條折起來的鐵絲繩,由幾十根細如發絲的鐵絲纏紐,足有一丈多長。那女孩子被一群士兵圍住,並不抵抗,隻是瞪著鹿知。
“直接拉去過堂吧。”鹿知說著觀察女孩子的表情。不知她是無知還是無畏,對這句冷冰冰的話無動於衷,被士兵們押著走,她臉上也不見一絲驚懼焦慮。
鶴慢感到冷,更感到縣官大人的惡意,躲在棉被堆裏不動。“我知道你不擅長說實話。”昭慶說,“這次你不學會說真話,就沒收你的棉被。”
這跟威脅要鶴慢的命沒差別,西洋和尚無法保持緘默。“我又不是天生不會說實話。”他自嘲地迴應,“偶爾也會說幾句當練習,免得把說真話的本事忘了。”
“你利用那對母子,不就是想引我到這裏來嗎?我已經來了,你有什麽想說的?”
“我沒有利用誰。”
昭慶隻是嗬嗬冷笑。鶴慢見新來的縣官完全不信自己的話,不再辯護,嘿嘿笑道:“我淪落囹圄,沒有怨言。畢竟我做的就是活該蹲大牢的事——雖然是在大庚、大成的地界。我沒在大新犯過案,你們抓我也就罷了,既不審我,也不放我,為什麽?倘若想要我死在這裏,不要放人送進衣食棉被,我早就死了。既然不想要我死,你們究竟想要我怎麽樣?”
昭慶低垂著頭,像有為難的想法。片刻之後,他向鶴慢勾了勾手指。鶴慢裹著棉被挪到囚籠邊。
月光落在亂蓬蓬的黃毛發上,沒能照亮騙子的臉。昭慶看著那顆長滿荒草似的頭,低聲說:“世人都以為,弘輝皇帝的玉璽在琅霄宮大火中遺失,或許已化為烏有,但有人告訴我,玉璽落到攻占京城的大庚逆賊手中。他原本想擇吉日稱帝時公之於眾,想不到大新天王將他趕迴西南。後來大庚逆賊一直沒有再提玉璽的事,因為那重要的玉璽——被一個膽大包天的慣騙拐走了。”
“是你去世的堂弟告訴你的。他對我說過同樣的話。”鶴慢的聲調裏湧現出笑意。“現下有四個天王。誰拿到玉璽,隨便獻給一個天王,就有高官厚祿,何必藏著玉璽到處騙飯錢?”
“沒準那人對四個天王都不滿意,等著天下出現能配得上天子玉璽的人。沒準那人有心複辟大昱。”
鶴慢滿不在乎地聳聳肩,“大昱怎麽樣、天王們怎麽樣,我根本不在乎。不過……”他向昭慶不懷好意地笑了笑,“如果能讓我從中受益,也許我能找到玉璽的下落——騙子找騙子總是比較容易的。”
昭慶伸出手指示意他不要說話。
牆外傳來微弱的歌聲。清涼的聲音,沒詞沒調,但昭慶還是吃了一驚。鶴慢大獲全勝似的笑道:“我說什麽來著?”昭慶用力揮手,不準他幹擾,很快聽到佶屈聱牙的大庚方言出現。
隔著幾道門的牢房裏,有人被那歌聲感動,和了一嗓子。正是那幾個疑為妙高山人的婦女。鶴慢幹笑說:“現在足以證明,我沒有欺騙那對母子,向你說謊。”昭慶向鶴慢掃一眼,冷冰冰地評價:“遲早的事。”鶴慢笑著擠眼睛,樂觀地揮揮手說:“我們改天見,查大人。”
昭慶轉身離開鶴慢的牢房,向牢卒下令:“牢房裏唱歌的人,連夜提審。”
縣官之死和妙高山人有關,本來隻是一種懷疑。鹿知和方星沅聽說妙高山的奸細要劫牢,都警惕起來,想問問怎麽迴事。這案不宜聲張,恐亂民心,剛好有理刑院的巡使在,符合大新規定的後堂秘審的要求。
隻見那幾個婦女各個體態粗壯,膀闊腰圓,一望便知是做慣體力活兒的。但答起話來,沒有一個憨厚老實,人人言辭閃爍,隻說自己是外鄉人,在街頭賣藝,被前任縣官老爺當作賊人抓了起來。要緊之處都閉口不談。
鹿知湊到方星沅耳邊,問:“你們理刑院不是最擅長觀察氣色什麽的——”
“辭、色、氣、耳、目。”方星沅低聲說,“我看大致是真的,但也有謊話。”她說著向昭慶打了個手勢。鹿知認得那手勢是“夥伴”的意思,是要問同夥。
然而那些婦女沒一個吱聲,昭慶逼問急了,她們竟有寧死不屈的神氣,仿佛外麵同夥的性命比她們全部加起來更重要。鹿知暗自覺得蹊蹺,反而更要將那準備劫牢的人抓住不可。
第二天那些女犯們移往別處,鹿知帶了士兵埋伏在她們牢房內。等到傍晚時分,除了有個孕婦帶著丫鬟給旁邊牢房的犯人送飯,並沒有什麽異樣。
過了約摸半個鍾頭,忽然又有動靜。一個清脆的童音對禁卒說:“陳大爺家施舍功德粥,煩勞官爺讓我進去分發。”禁卒問:“陳大爺什麽時候管起這些犯人的事?我怎麽沒聽說有這事?”女孩子笑道:“昨天臘八,大爺家裏舍粥。今年城裏又有好多人家跑了,粥多得分不完。大爺說,讓這些犯人在牢裏凍死餓死,終歸有損我們大新的名聲。就將剩粥送來便宜他們了。”禁卒還在半信半疑,那女孩子取出一壺酒、一碟鹵肉,說:“大爺連這些貨色都關照,當然不會忘了官爺。”雖然是冷酒,自有一股醇香。禁卒喜道:“果然是陳大爺樂善好施。”那女孩子又笑嘻嘻說:“粥就這麽一桶,官爺讓我隨便分完了,也好早點迴去交差。”
禁卒早就得過上頭吩咐,要留心今天異樣,但早知道牢裏有伏兵,倒也不怕這小女孩子玩出什麽花樣。當下應承說:“陳大爺行善積德,我哪能礙事呢。不過大牢到底不能太隨便。你就到第一號裏隨便分一分。”邊說邊領她向裏走,連開兩道門。到了第一間牢房前,禁卒彎腰去開門,向裏麵高聲說:“陳大爺做善事,真是你們的運——”
話沒有說完,女孩子忽然提起粥桶的木頭蓋子,飛快地向他後腦勺劈下去。那木蓋子有兩寸多厚,禁卒一聲沒哼便歪倒在地。女孩子摘了禁卒的鑰匙串,轉身提起桶倒掉粥,從桶底扯出一個油紙包。
鹿知埋伏的牢房恰是朝向他們,見這變故不由得吃驚:那女孩子不過十來歲,隻是個瘦小的孩子,然而做這一切時,麵不改色,拿了鑰匙直奔原先囚禁女犯的牢房,顯然對她要做的事情胸有成竹。
鹿知示意士兵們不要作聲。那女孩子並未起疑,徑直打開牢門。裏麵黑魆魆的,她不等看清楚便向內邁步。士兵們大喝一聲將她團團包圍,她才驚得僵住。
鹿知奪了她手裏的油紙包,打開隻見裏麵是七八根錚亮的鋼簪,尾部纏了絲繩,更像是便於手握的錐子。幾把窄刃短匕首。還有一條折起來的鐵絲繩,由幾十根細如發絲的鐵絲纏紐,足有一丈多長。那女孩子被一群士兵圍住,並不抵抗,隻是瞪著鹿知。
“直接拉去過堂吧。”鹿知說著觀察女孩子的表情。不知她是無知還是無畏,對這句冷冰冰的話無動於衷,被士兵們押著走,她臉上也不見一絲驚懼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