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君見過的小孩子很有限,以為小孩子脾氣不外乎跟墨君似的,有時候不知他擰到哪根筋,什麽話都聽不進去,專同金姨娘對著幹。這股脾氣遇上蘇牧亭就使不出來,可見小孩子脾氣自有天敵。
七爺的天敵就是他的身份。硯君說不出他是什麽身份,但他不是一般人,周圍有眾多規勸者,不會縱容他恣意妄為鑄成大錯。硯君這樣想著,沒將七爺的脾氣看得太重。昭慶既然扮了紅臉,索性好人做到底,親自帶領硯君去放人。
此時風冷如刀,一刀刀剔去眾人身上的熱量,入牢中如進冰窟。硯君千唿萬喚喚不醒金姨娘,唯有一顆發燙的頭倚在她肩上。硯君暗叫不妙,一刻不想多停,半拖著金姨娘向外挪。但金姨娘迷糊轉醒了,嘟囔著“等等”不容別人拉扯。“不等了。”硯君在她耳邊小聲催促:“快走吧!你發燒了,要趕緊治。”
聽她的話,金舜英更鬧起別扭。她當然知道自己正在發燒。眼下這關頭,她偏不肯在硯君麵前顯出弱勢,免得日後想起自己又成累贅,而蘇大小姐照樣還是扮演麵麵俱到的救星。她飄忽的思緒中,牢記著先前聽到的歌聲,口齒不清地咕噥:“我要見縣老爺。”
硯君正費勁扶攜這母子二人,隻當她燒糊塗了,敷衍道:“不必找,查大人將你放了,不追究你。”金舜英一個字也沒聽進去,自顧自搖頭喃喃道:“有人唱歌,明晚還來。”硯君顧不上理睬這些胡言亂語,忽聽牢房裏的黃頭發男人出聲:“喂!”
黑乎乎的陰影裏,一隻修長的手伸出牢籠,手心托著一塊圓表,表殼磨得光溜溜。“送給你弟弟。”他說。
硯君不敢隨便接。黃發男人不言語,手又向前伸出幾分,態度很堅決。硯君遲疑地接過懷表,含糊地道聲謝,匆匆扶著金舜英出了牢房。
冷風一吹,金舜英又清醒了一刹,從硯君話裏聽出來,自己前方的背影就是縣官大人。她本來歪歪斜斜地靠在硯君身上,忽然產生一股倔強。一定要親口告訴縣官大人牢房外的歌聲!金舜英忽然睜大眼睛,奮力向昭慶邁一步。可惜腳下無力而頭又太昏重,張口來不及說話,她就重重栽倒在昭慶懷裏。
毫無防備的昭慶著實嚇了一跳,低頭正對上女人的目光:這個女犯,眼珠黑得像吸飽了牢房裏的幽暗。可她的目光,竟能讓人從那深深的暗裏,察覺到熱烈。那雙混亂與熾熱交織的眼睛,放出驚人的妖豔。昭慶瞠目結舌,僵硬的雙臂不知該推開她還是扶著她。
女人揪著他的衣襟說:“有人要劫牢。”緊接著囫圇吐出幾個沒學像的音。昭慶大致聽明白是大庚方言的“明晚起事”,不禁大驚,連聲問:“哪來的消息?!”金舜英見他聽懂,很放心似的昏過去,任憑昭慶怎樣搖晃她,她雙目緊閉彷如不聞。昭慶急忙說:“她燒得昏了,要趕緊找醫生。”說完再不肯放他們走,一家人當即被安排住在縣衙後宅的客房。
昭慶做起事來十分利落,安頓好這家人,傳了兩名仆人守在門口,說:“請陳公子、蘇小姐見諒。我對二位的為人雖然放心,可這地方到底是官衙後宅,不宜諸位隨意走動。小姐若有需要,隻管吩咐他們。”守門的是聽差仆人而非衙役,顯出他並非將這家人當作犯人。如此細心,硯君自然不好質疑。
不消片刻,城裏的名醫來為金舜英看診。昭慶與景初一並迴避,待醫生開出藥方,昭慶立即差人去煎藥。陳景初又問病人情況如何,問完親自送醫生迴去。眾人散去後,硯君將煎好的藥給金舜英灌下,終於感覺倦意襲來,坐到床邊再也不想動。
折騰大半夜,墨君一會兒被喚醒、一會兒又犯困,早倒在床上睡著。硯君凝望弟弟的睡臉,又看看金舜英。想不透:人關在大牢裏,怎麽會有這些消息?萬一誤交匪類,又是一場禍事。此時慌亂也沒有用,隻有等金姨娘蘇醒之後,才有下文。
想不到金舜英這場高燒,天未亮時又反撲過來。硯君是個沒經驗的大小姐,向來隻有別人照顧她的份,她自己對著病人招架不及。眼看金舜英燒得直打哆嗦,硯君慌了神,急忙托人去將珍榮尋來。
衙門裏當差的人腿腳麻利,不多時就帶來珍榮。她進門就在袖子裏一摸,拿出了硯君見過的那個銀盒子。硯君好奇:“這是謝姨娘的藥嗎?”
“你猜今天誰住到悅仙樓?謝姨娘。就住在我們對麵。”珍榮說:“聽差人說墨君的娘燒得厲害,我也不知道怎麽靈光一閃,想起來這種藥。”
她肯為了金舜英去求人,硯君有些意外。珍榮似乎自己也感到忸怩,說:“真沒想到,這輩子會為了她低頭求人!你看謝姨娘像是仗義輕財的人嗎?更何況,大半夜把人弄醒,臉色那叫一個難看!”
話是那麽說,珍榮也沒閑著,給金舜英服過藥丸,轉身出去提了一桶冷水,不住給她擦拭,嘴裏還在嘮叨:“真是上輩子造孽!父親傾家蕩產,被哥哥賣給人做小妾,老爺又傾家蕩產,兒子還闖禍!”硯君嗔道:“這些跟她有什麽關係呢?反倒成她上輩子的錯了!待會兒她好些,你去睡吧,消一消滿肚子怨氣。”珍榮見她疲勞的神態,歎道:“你倒是無怨無悔。”硯君不理睬她,邊擰著濕手巾,邊慢悠悠說:“我自己從小沒娘,知道那是什麽滋味,總不能眼看墨君也沒了娘。”
七爺的天敵就是他的身份。硯君說不出他是什麽身份,但他不是一般人,周圍有眾多規勸者,不會縱容他恣意妄為鑄成大錯。硯君這樣想著,沒將七爺的脾氣看得太重。昭慶既然扮了紅臉,索性好人做到底,親自帶領硯君去放人。
此時風冷如刀,一刀刀剔去眾人身上的熱量,入牢中如進冰窟。硯君千唿萬喚喚不醒金姨娘,唯有一顆發燙的頭倚在她肩上。硯君暗叫不妙,一刻不想多停,半拖著金姨娘向外挪。但金姨娘迷糊轉醒了,嘟囔著“等等”不容別人拉扯。“不等了。”硯君在她耳邊小聲催促:“快走吧!你發燒了,要趕緊治。”
聽她的話,金舜英更鬧起別扭。她當然知道自己正在發燒。眼下這關頭,她偏不肯在硯君麵前顯出弱勢,免得日後想起自己又成累贅,而蘇大小姐照樣還是扮演麵麵俱到的救星。她飄忽的思緒中,牢記著先前聽到的歌聲,口齒不清地咕噥:“我要見縣老爺。”
硯君正費勁扶攜這母子二人,隻當她燒糊塗了,敷衍道:“不必找,查大人將你放了,不追究你。”金舜英一個字也沒聽進去,自顧自搖頭喃喃道:“有人唱歌,明晚還來。”硯君顧不上理睬這些胡言亂語,忽聽牢房裏的黃頭發男人出聲:“喂!”
黑乎乎的陰影裏,一隻修長的手伸出牢籠,手心托著一塊圓表,表殼磨得光溜溜。“送給你弟弟。”他說。
硯君不敢隨便接。黃發男人不言語,手又向前伸出幾分,態度很堅決。硯君遲疑地接過懷表,含糊地道聲謝,匆匆扶著金舜英出了牢房。
冷風一吹,金舜英又清醒了一刹,從硯君話裏聽出來,自己前方的背影就是縣官大人。她本來歪歪斜斜地靠在硯君身上,忽然產生一股倔強。一定要親口告訴縣官大人牢房外的歌聲!金舜英忽然睜大眼睛,奮力向昭慶邁一步。可惜腳下無力而頭又太昏重,張口來不及說話,她就重重栽倒在昭慶懷裏。
毫無防備的昭慶著實嚇了一跳,低頭正對上女人的目光:這個女犯,眼珠黑得像吸飽了牢房裏的幽暗。可她的目光,竟能讓人從那深深的暗裏,察覺到熱烈。那雙混亂與熾熱交織的眼睛,放出驚人的妖豔。昭慶瞠目結舌,僵硬的雙臂不知該推開她還是扶著她。
女人揪著他的衣襟說:“有人要劫牢。”緊接著囫圇吐出幾個沒學像的音。昭慶大致聽明白是大庚方言的“明晚起事”,不禁大驚,連聲問:“哪來的消息?!”金舜英見他聽懂,很放心似的昏過去,任憑昭慶怎樣搖晃她,她雙目緊閉彷如不聞。昭慶急忙說:“她燒得昏了,要趕緊找醫生。”說完再不肯放他們走,一家人當即被安排住在縣衙後宅的客房。
昭慶做起事來十分利落,安頓好這家人,傳了兩名仆人守在門口,說:“請陳公子、蘇小姐見諒。我對二位的為人雖然放心,可這地方到底是官衙後宅,不宜諸位隨意走動。小姐若有需要,隻管吩咐他們。”守門的是聽差仆人而非衙役,顯出他並非將這家人當作犯人。如此細心,硯君自然不好質疑。
不消片刻,城裏的名醫來為金舜英看診。昭慶與景初一並迴避,待醫生開出藥方,昭慶立即差人去煎藥。陳景初又問病人情況如何,問完親自送醫生迴去。眾人散去後,硯君將煎好的藥給金舜英灌下,終於感覺倦意襲來,坐到床邊再也不想動。
折騰大半夜,墨君一會兒被喚醒、一會兒又犯困,早倒在床上睡著。硯君凝望弟弟的睡臉,又看看金舜英。想不透:人關在大牢裏,怎麽會有這些消息?萬一誤交匪類,又是一場禍事。此時慌亂也沒有用,隻有等金姨娘蘇醒之後,才有下文。
想不到金舜英這場高燒,天未亮時又反撲過來。硯君是個沒經驗的大小姐,向來隻有別人照顧她的份,她自己對著病人招架不及。眼看金舜英燒得直打哆嗦,硯君慌了神,急忙托人去將珍榮尋來。
衙門裏當差的人腿腳麻利,不多時就帶來珍榮。她進門就在袖子裏一摸,拿出了硯君見過的那個銀盒子。硯君好奇:“這是謝姨娘的藥嗎?”
“你猜今天誰住到悅仙樓?謝姨娘。就住在我們對麵。”珍榮說:“聽差人說墨君的娘燒得厲害,我也不知道怎麽靈光一閃,想起來這種藥。”
她肯為了金舜英去求人,硯君有些意外。珍榮似乎自己也感到忸怩,說:“真沒想到,這輩子會為了她低頭求人!你看謝姨娘像是仗義輕財的人嗎?更何況,大半夜把人弄醒,臉色那叫一個難看!”
話是那麽說,珍榮也沒閑著,給金舜英服過藥丸,轉身出去提了一桶冷水,不住給她擦拭,嘴裏還在嘮叨:“真是上輩子造孽!父親傾家蕩產,被哥哥賣給人做小妾,老爺又傾家蕩產,兒子還闖禍!”硯君嗔道:“這些跟她有什麽關係呢?反倒成她上輩子的錯了!待會兒她好些,你去睡吧,消一消滿肚子怨氣。”珍榮見她疲勞的神態,歎道:“你倒是無怨無悔。”硯君不理睬她,邊擰著濕手巾,邊慢悠悠說:“我自己從小沒娘,知道那是什麽滋味,總不能眼看墨君也沒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