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國淵如何拋下妻、子打馬離開許都,也不說三日後邴原是怎樣在眾人詭異的目光中找到袁紹自薦,這一切都隻是《招賢令》造成的一點點微小結果。
實際上這道詔令對袁紹和許都朝廷來說幾乎沒有影響,反倒讓更多的士族主動加入到大將軍袁紹的麾下。士族子弟都是德才兼備,他們可不願去曹操麾下當什麽有才無才德之人。
就在邴原進入大將軍府的同一天,一隻從北方而來的車隊進入了許都。
被調到北門當值的劉四看著這隻由禁軍護衛的車隊不禁咋舌,一時間還以為是他的遠房弟弟劉協迴來了。
話說袁紹執掌許都之後也不是隻忙著處理政務、收斂人才,他對麾下軍隊同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袁紹先是廢除了大漢四百年的南北禁軍製度,將兗、豫、徐、冀、幽、並、青七州的各級兵馬,包括那些士族為了守衛地方而私自建立的私兵,總計八十萬眾全部劃為禁軍,自己這個大將軍兼任八十萬禁軍統領,任何一隻萬人級以上的軍隊調動都需要大將軍府的調令。
袁紹用這一招便將河北、中原全部軍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徹底改變了漢末以來的軍政合一的人事任命製度。
在軍政權力分割之後,袁紹加強了北方四個刺史的行政權利,幽、冀、並、青四州分別是他的三個兒子和外甥高幹管理,他授予了四人開府的權利,可以招募屬官。四人甚至可以任命郡守一級的高官,他們四個現在除了沒有麾下軍隊的調動權,幾乎等同於一方諸侯。
在中原,袁紹也加強了對豫州、兗州和徐州的控製,他在自己兼任兗州牧的同時將豫州刺史交給了從吳郡逃迴來的從弟袁胤,徐州刺史則交給了隻會清談的清河名士崔琰。這兩個州刺史幾乎沒有什麽權力,隻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負責兩州軍隊的高官分別是袁紹親信韓/猛與高覽,再加上中原地方郡守都換上了袁紹的親信人物,可以說中原也全部在袁紹的掌握之中。
正是由於袁紹有了如此的權勢,劉四見到那隻被禁軍守衛的車隊才會誤以為是自己好弟弟劉協迴來了。
車隊最終停在昔日的皇宮,今日的大將軍府門前,荀諶早在此等候多時。
車隊上率先走下來一位老者,荀諶恭敬的向其行禮。
老者迴禮,說道:“友若幹的不錯,非叫我來許都做什麽?”
荀諶道:“主公還希望田先生能繼續輔佐,我等也願意與田先生一同匡扶漢室。”
老者自然就是田豐,他嘴角微微翹起:“匡扶漢室,這種話友若自己信嗎?”
荀諶搖頭:“朝廷大義一日不在手中,我們就隻能選擇去匡扶漢室。”
田豐滿意的點頭:“所以我一直認為你比荀文若要強。放心吧,你的好侄子我已勸一路了,他會留下幫助大將軍的。”
荀諶再次向田豐行禮,田豐直著腰拄著拐杖走入大將軍府。
荀諶微微皺眉,在他的預想中田豐會大罵他沒有規勸袁紹僭越之事,但他卻沒有等到。他想不明白這種變化是好是壞,隻能以後再行觀察。
第二個人走下了車,年紀較荀諶大,卻恭敬的向荀諶行禮。
“叔父。”
荀諶衝那人道:“公達(荀攸),看過曹操的《招賢令》後你可想明白了?”
荀攸臉色陰沉,但還是點頭道:“家中長輩讓我追隨大將軍,既如此,我便進入大將軍府吧。”
荀諶歎了口氣:“如不願意也沒關係,我可以安排你入朝為官,這樣就不算背主了。”
荀攸感激得再次向他行禮。
但荀諶又道:“下月沐休,你我一同迴家祭祖,家中長輩將宣布改任我為族長。”
荀攸神色再次一暗,低頭邁入大將軍府。
在荀攸身後又下來幾人,有王垕的老上司任/峻、曹操的長史薛悌、司空府掾屬涼茂等人,他們都是在官渡之戰中被俘的曹軍中高層,也同樣都是士族出身。他們一並被拉倒鄴城關押了幾個月都沒有投降,但見到曹操的《招賢令》後反倒鬆了口,和田豐、荀攸一道迴到許都。
袁紹為表示大度,一並賜這幾人為官,但同樣他們沒有一個人願意加入到大將軍府中。
沒關係,袁紹現在大權獨攬,他不在意這點小事,士族之中有的是人才,他開始將目光看向司隸,等待秋後糧草豐滿的時候。
————
荊州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士雲集之地,漢末的荊州更是如此。這裏有龐、黃、蔡、蒯、馬、習、楊七大家族,還有從北方避難而來的諸葛家族,潁川名士司馬徽等人,可謂眾正雲集。
劉表來到荊州後也不斷加強和荊州士族的聯係,後來更是迎娶了蔡家之女。在這種前提下,整個荊州都與中原、河北呈現出不同的文華之風,因而很多士族子弟都來到荊州遊學。
襄陽郊外一處民居。
崔鈞手中拿著抄撰的《招賢令》同好友石韜、孟建道:“廣元、公威,你們看過這道《招賢令》了嗎?”
石韜道:“當然看過,曹操技窮矣。”
孟建也道:“現在袁氏占據了半壁天下,也許過不了多久,天下就要太平了。”
崔鈞譏諷道:“就算天下太平了,這天下也不屬於劉漢。”
這時屋外傳來一陣聲音:“無所謂,隻要天下太平,任誰平定的天下又有什麽區別。”
三人一同喜道:“元直來了。”
徐庶一步步走入房內,向三人行禮:“廣元、公威、州平,我是來向你們道別的。”
三人一驚:“元直如何要走?”
徐庶道:“我求學至今已有十二年,隻希望能找到一名主公一展胸中才幹,但無奈我出生‘單家’,不像你們都有顯赫的家世,留在荊州也沒有機會。”
石韜怒道:“可是蔡家、蒯家那些小人又編排你了?”
徐庶默然搖頭:“是習珍的從弟。”
三人相繼無語,習/氏為荊州大族,族內大多數人都是謙謙君子,但難免會出一兩個沒有才學和德行的庸碌之輩,但幾人求學途中又多受習/氏恩惠,不好出言相勸。
孟建道:“元直要去何處?去許都見大將軍紹?”
徐庶看向崔鈞手中的《求賢令》,正色道:“司隸。”
三人一驚,均道:“元直大才,如何要與販夫走卒之輩為伍?”
徐庶搖頭:“是孔明和士元為我推薦的。”
三人又道:“為何?”
徐庶道:“爾等看過邸報後就明白了。我與你們不同,非是士族,如果想要一展抱負,就必須另辟蹊徑。現在有了一個公平的機會,必須想辦法把握住。諸君,我去了,他日再見。”
三人隻能連忙去送徐庶,直到轉天返迴襄陽才去尋找徐庶所說的邸報,這時他們才明白徐庶是要去參加尚書台籌備的所謂什麽考試,一齊搖頭不已,為友人一身才學得不到施展而感到惋惜。
他們不知道,這天下間得不到別人看重卻有真才實學的又何止徐庶一人。這些人在看到《求賢令》後和士族子弟不同,他們真的第一次看到了出頭的希望。
————
益州,新都縣。
新都縣令無聊的在縣衙大堂上飲酒,過不多時還趴在案幾上打起瞌睡來,直到他的一名好友拿著一份詔書找到了他。
“孝直,你可看過曹司空的《招賢令》?你我等了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
“別傻了,曹操不過是在給世人做一個姿態,沒有人舉薦,你我又如何能入他眼中。”
法正微微睜眼,看著好友孟達嬉笑起來:“蜀中多好啊,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有遍地的好姑娘,傻子才去司隸看風沙呢。你想去就去,我可不去。”
孟達又從懷中拿出一份帛書,這是他偷偷順來的邸報。
“你再看看這個!”
法正趴在案幾上,睡眼惺忪的一目十行看完整份邸報,猛地睜開眼,一拍案幾站了起來:“這是真的嗎?”
孟達點頭:“寫的清清楚楚,公平公正,能者上,劣者下。”
法正忍不住踱起了步子:“邸報上隻說通過考試者會授予下級官員,我現在雖然不受劉州牧重視,但年初才多方哀求苦苦求得一個六百石的新都縣令,萬一去了司隸,以你我的才能通過考試不會很難,但若是隻給個一兩百石的小官,豈不反倒不如此間?”
孟達急道:“哎呀,你我人脈具在扶風,當年若不是為了避禍何以南下入蜀。但你我在蜀中比不過本地士族,既如此何不換一種活法,一同前去司隸碰碰運氣?蜀中雖好,但雒陽的風景也未必就不堪啊。”
法正笑道:“子度何必著急,我又沒說不去,就算要走,也不能直接扔下這一攤直接走啊。現在距離秋後還有四個月,足夠趕路。待我處理完縣內堆積的政務再行離去,也算不遲。”
孟達愁道:“你上任以來整日喝酒,政務的文書都堆積了幾間屋子,這要處理到何時?”
法正道:“你且等。”
隨即法正唿喚公吏,將上任以來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吏皆紛然齎抱案卷上廳,訴詞被告人等,環跪階下。法正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曲直分明,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
不過少半日,法正便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他投筆於地對孟達道:“這種小事哪會浪費時間!袁紹、劉表之輩,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
孟達早知法正有大才,依然大驚,起身正道:“孝直大才,他日必一鳴驚人,到時一定還要記得我這個老朋友啊。”
法正大笑不已,二人辭官去職,如同徐庶一般前往司隸“趕考”去了。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1、袁胤是袁紹、袁術的從弟,一直跟隨袁術,在袁術死後與黃猗等抬著袁術的棺柩帶領餘眾投奔皖城劉勳,但皖城後來被孫策擊敗,他便逃亡了吳郡,自此從史書中消失。本書中就當他還活著,並且從吳郡又逃迴了豫州,迴到了另一個大哥袁紹的身邊。
2、習珍曾任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將軍。關羽北伐中原時,習珍留守零陵,後呂蒙白衣渡江,荊州各郡陸續降於東吳,隻有習珍在零陵孤軍抗擊。孫權派使者前來招降,習珍大義凜然地說:“請迴去告訴碧眼兒,我寧做漢鬼,不做吳臣!“最後因糧絕,援兵不到,拔劍自刎。
3、法正處理政務那一段是cos《三國演義》龐統的原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來看。
實際上這道詔令對袁紹和許都朝廷來說幾乎沒有影響,反倒讓更多的士族主動加入到大將軍袁紹的麾下。士族子弟都是德才兼備,他們可不願去曹操麾下當什麽有才無才德之人。
就在邴原進入大將軍府的同一天,一隻從北方而來的車隊進入了許都。
被調到北門當值的劉四看著這隻由禁軍護衛的車隊不禁咋舌,一時間還以為是他的遠房弟弟劉協迴來了。
話說袁紹執掌許都之後也不是隻忙著處理政務、收斂人才,他對麾下軍隊同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袁紹先是廢除了大漢四百年的南北禁軍製度,將兗、豫、徐、冀、幽、並、青七州的各級兵馬,包括那些士族為了守衛地方而私自建立的私兵,總計八十萬眾全部劃為禁軍,自己這個大將軍兼任八十萬禁軍統領,任何一隻萬人級以上的軍隊調動都需要大將軍府的調令。
袁紹用這一招便將河北、中原全部軍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徹底改變了漢末以來的軍政合一的人事任命製度。
在軍政權力分割之後,袁紹加強了北方四個刺史的行政權利,幽、冀、並、青四州分別是他的三個兒子和外甥高幹管理,他授予了四人開府的權利,可以招募屬官。四人甚至可以任命郡守一級的高官,他們四個現在除了沒有麾下軍隊的調動權,幾乎等同於一方諸侯。
在中原,袁紹也加強了對豫州、兗州和徐州的控製,他在自己兼任兗州牧的同時將豫州刺史交給了從吳郡逃迴來的從弟袁胤,徐州刺史則交給了隻會清談的清河名士崔琰。這兩個州刺史幾乎沒有什麽權力,隻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負責兩州軍隊的高官分別是袁紹親信韓/猛與高覽,再加上中原地方郡守都換上了袁紹的親信人物,可以說中原也全部在袁紹的掌握之中。
正是由於袁紹有了如此的權勢,劉四見到那隻被禁軍守衛的車隊才會誤以為是自己好弟弟劉協迴來了。
車隊最終停在昔日的皇宮,今日的大將軍府門前,荀諶早在此等候多時。
車隊上率先走下來一位老者,荀諶恭敬的向其行禮。
老者迴禮,說道:“友若幹的不錯,非叫我來許都做什麽?”
荀諶道:“主公還希望田先生能繼續輔佐,我等也願意與田先生一同匡扶漢室。”
老者自然就是田豐,他嘴角微微翹起:“匡扶漢室,這種話友若自己信嗎?”
荀諶搖頭:“朝廷大義一日不在手中,我們就隻能選擇去匡扶漢室。”
田豐滿意的點頭:“所以我一直認為你比荀文若要強。放心吧,你的好侄子我已勸一路了,他會留下幫助大將軍的。”
荀諶再次向田豐行禮,田豐直著腰拄著拐杖走入大將軍府。
荀諶微微皺眉,在他的預想中田豐會大罵他沒有規勸袁紹僭越之事,但他卻沒有等到。他想不明白這種變化是好是壞,隻能以後再行觀察。
第二個人走下了車,年紀較荀諶大,卻恭敬的向荀諶行禮。
“叔父。”
荀諶衝那人道:“公達(荀攸),看過曹操的《招賢令》後你可想明白了?”
荀攸臉色陰沉,但還是點頭道:“家中長輩讓我追隨大將軍,既如此,我便進入大將軍府吧。”
荀諶歎了口氣:“如不願意也沒關係,我可以安排你入朝為官,這樣就不算背主了。”
荀攸感激得再次向他行禮。
但荀諶又道:“下月沐休,你我一同迴家祭祖,家中長輩將宣布改任我為族長。”
荀攸神色再次一暗,低頭邁入大將軍府。
在荀攸身後又下來幾人,有王垕的老上司任/峻、曹操的長史薛悌、司空府掾屬涼茂等人,他們都是在官渡之戰中被俘的曹軍中高層,也同樣都是士族出身。他們一並被拉倒鄴城關押了幾個月都沒有投降,但見到曹操的《招賢令》後反倒鬆了口,和田豐、荀攸一道迴到許都。
袁紹為表示大度,一並賜這幾人為官,但同樣他們沒有一個人願意加入到大將軍府中。
沒關係,袁紹現在大權獨攬,他不在意這點小事,士族之中有的是人才,他開始將目光看向司隸,等待秋後糧草豐滿的時候。
————
荊州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士雲集之地,漢末的荊州更是如此。這裏有龐、黃、蔡、蒯、馬、習、楊七大家族,還有從北方避難而來的諸葛家族,潁川名士司馬徽等人,可謂眾正雲集。
劉表來到荊州後也不斷加強和荊州士族的聯係,後來更是迎娶了蔡家之女。在這種前提下,整個荊州都與中原、河北呈現出不同的文華之風,因而很多士族子弟都來到荊州遊學。
襄陽郊外一處民居。
崔鈞手中拿著抄撰的《招賢令》同好友石韜、孟建道:“廣元、公威,你們看過這道《招賢令》了嗎?”
石韜道:“當然看過,曹操技窮矣。”
孟建也道:“現在袁氏占據了半壁天下,也許過不了多久,天下就要太平了。”
崔鈞譏諷道:“就算天下太平了,這天下也不屬於劉漢。”
這時屋外傳來一陣聲音:“無所謂,隻要天下太平,任誰平定的天下又有什麽區別。”
三人一同喜道:“元直來了。”
徐庶一步步走入房內,向三人行禮:“廣元、公威、州平,我是來向你們道別的。”
三人一驚:“元直如何要走?”
徐庶道:“我求學至今已有十二年,隻希望能找到一名主公一展胸中才幹,但無奈我出生‘單家’,不像你們都有顯赫的家世,留在荊州也沒有機會。”
石韜怒道:“可是蔡家、蒯家那些小人又編排你了?”
徐庶默然搖頭:“是習珍的從弟。”
三人相繼無語,習/氏為荊州大族,族內大多數人都是謙謙君子,但難免會出一兩個沒有才學和德行的庸碌之輩,但幾人求學途中又多受習/氏恩惠,不好出言相勸。
孟建道:“元直要去何處?去許都見大將軍紹?”
徐庶看向崔鈞手中的《求賢令》,正色道:“司隸。”
三人一驚,均道:“元直大才,如何要與販夫走卒之輩為伍?”
徐庶搖頭:“是孔明和士元為我推薦的。”
三人又道:“為何?”
徐庶道:“爾等看過邸報後就明白了。我與你們不同,非是士族,如果想要一展抱負,就必須另辟蹊徑。現在有了一個公平的機會,必須想辦法把握住。諸君,我去了,他日再見。”
三人隻能連忙去送徐庶,直到轉天返迴襄陽才去尋找徐庶所說的邸報,這時他們才明白徐庶是要去參加尚書台籌備的所謂什麽考試,一齊搖頭不已,為友人一身才學得不到施展而感到惋惜。
他們不知道,這天下間得不到別人看重卻有真才實學的又何止徐庶一人。這些人在看到《求賢令》後和士族子弟不同,他們真的第一次看到了出頭的希望。
————
益州,新都縣。
新都縣令無聊的在縣衙大堂上飲酒,過不多時還趴在案幾上打起瞌睡來,直到他的一名好友拿著一份詔書找到了他。
“孝直,你可看過曹司空的《招賢令》?你我等了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
“別傻了,曹操不過是在給世人做一個姿態,沒有人舉薦,你我又如何能入他眼中。”
法正微微睜眼,看著好友孟達嬉笑起來:“蜀中多好啊,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有遍地的好姑娘,傻子才去司隸看風沙呢。你想去就去,我可不去。”
孟達又從懷中拿出一份帛書,這是他偷偷順來的邸報。
“你再看看這個!”
法正趴在案幾上,睡眼惺忪的一目十行看完整份邸報,猛地睜開眼,一拍案幾站了起來:“這是真的嗎?”
孟達點頭:“寫的清清楚楚,公平公正,能者上,劣者下。”
法正忍不住踱起了步子:“邸報上隻說通過考試者會授予下級官員,我現在雖然不受劉州牧重視,但年初才多方哀求苦苦求得一個六百石的新都縣令,萬一去了司隸,以你我的才能通過考試不會很難,但若是隻給個一兩百石的小官,豈不反倒不如此間?”
孟達急道:“哎呀,你我人脈具在扶風,當年若不是為了避禍何以南下入蜀。但你我在蜀中比不過本地士族,既如此何不換一種活法,一同前去司隸碰碰運氣?蜀中雖好,但雒陽的風景也未必就不堪啊。”
法正笑道:“子度何必著急,我又沒說不去,就算要走,也不能直接扔下這一攤直接走啊。現在距離秋後還有四個月,足夠趕路。待我處理完縣內堆積的政務再行離去,也算不遲。”
孟達愁道:“你上任以來整日喝酒,政務的文書都堆積了幾間屋子,這要處理到何時?”
法正道:“你且等。”
隨即法正唿喚公吏,將上任以來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吏皆紛然齎抱案卷上廳,訴詞被告人等,環跪階下。法正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曲直分明,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
不過少半日,法正便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他投筆於地對孟達道:“這種小事哪會浪費時間!袁紹、劉表之輩,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
孟達早知法正有大才,依然大驚,起身正道:“孝直大才,他日必一鳴驚人,到時一定還要記得我這個老朋友啊。”
法正大笑不已,二人辭官去職,如同徐庶一般前往司隸“趕考”去了。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1、袁胤是袁紹、袁術的從弟,一直跟隨袁術,在袁術死後與黃猗等抬著袁術的棺柩帶領餘眾投奔皖城劉勳,但皖城後來被孫策擊敗,他便逃亡了吳郡,自此從史書中消失。本書中就當他還活著,並且從吳郡又逃迴了豫州,迴到了另一個大哥袁紹的身邊。
2、習珍曾任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將軍。關羽北伐中原時,習珍留守零陵,後呂蒙白衣渡江,荊州各郡陸續降於東吳,隻有習珍在零陵孤軍抗擊。孫權派使者前來招降,習珍大義凜然地說:“請迴去告訴碧眼兒,我寧做漢鬼,不做吳臣!“最後因糧絕,援兵不到,拔劍自刎。
3、法正處理政務那一段是cos《三國演義》龐統的原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