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帝被逼禪位


    在那漢室宮廷之中,漢獻帝劉協已如風雨中飄搖的孤葉,雖仍居皇位,可手中權勢早已被各路諸侯瓜分殆盡,徒留一個虛名罷了。他每日坐在那略顯冷清的大殿之上,眼神中滿是無奈與落寞,仿佛看著這漢室江山一點點從自己手中溜走,卻無能為力,那心情恰似墜入了無盡的深淵,黑暗且絕望。


    曹丕這邊,自繼位以來,野心便如那春日裏瘋長的野草,愈發不可收拾,心中對那至高無上的皇位覬覦已久。他召集了一眾心腹謀士,如華歆等人,在那密室之中謀劃著如何讓獻帝禪位,好讓自己名正言順地登上那天下共主之位。


    華歆本就是個趨炎附勢之人,一心想著攀附曹丕以謀得榮華富貴,他滿臉諂媚地對曹丕說道:“大王,如今漢室衰微,天下大亂,百姓皆盼有明主出現,平定這亂世啊。您雄才大略,又有曹家累世之功,這皇位理應由您來坐,那獻帝不過是個傀儡,隻需略施手段,不愁他不乖乖禪位呀。”曹丕聽後,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一絲陰狠與決然,仿佛已看到自己身著龍袍,接受眾人朝拜的場景,心中暗忖:“哼,這天下合該是我曹家的,劉協占著那皇位也太久了些,是時候讓他退位讓賢了。”


    於是,華歆等人便氣勢洶洶地闖入皇宮,直奔獻帝所在的大殿。劉協正坐在龍椅上,看著這些不速之客,心中一驚,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那原本就略顯蒼白的麵容此刻更是毫無血色,仿佛一張薄紙,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他強裝鎮定,聲音卻帶著一絲顫抖地問道:“你們……你們這是要做什麽?”


    華歆上前一步,臉上雖帶著一絲假意的恭敬,可那眼神中卻透著毫不掩飾的傲慢與逼迫,說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已無力迴天,魏王曹丕德才兼備,深受百姓愛戴,您應當順應天命,將皇位禪讓於魏王,也好讓這天下早日安定啊。”劉協聽聞,氣得渾身發抖,雙手緊緊抓住龍椅的扶手,那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將那扶手捏碎一般,大聲怒斥道:“朕乃漢室正統,這皇位乃祖宗所傳,哪有隨意禪讓之理,你們這是大逆不道!”


    華歆卻不以為然,他冷笑一聲,那笑聲在寂靜的大殿中顯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對獻帝最後的嘲諷,迴應道:“陛下,您如今不過是寄人籬下,若不乖乖聽話,恐怕這皇宮也容不下您了,您還是莫要做無謂的掙紮了吧。”說罷,他身後的一眾武士也都紛紛向前,那氣勢洶洶的模樣,仿佛隻要獻帝稍有不從,便要動手一般。


    劉協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滿是悲憤與絕望,他知道自己已無力抵抗,這些人早已將他視為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他的眼神中漸漸沒了那最後的倔強,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無奈,仿佛所有的精氣神都在這一刻被抽離了身體,整個人癱坐在龍椅上,猶如失去了靈魂的木偶,良久,才緩緩開口道:“罷了,罷了,朕……朕便下詔禪讓吧。”那聲音虛弱而無力,仿佛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帶著無盡的哀傷,在這大殿之中迴蕩,讓人聽之不禁心生憐憫。


    曹丕登壇受禪


    曹丕得知獻帝同意禪位的消息後,心中大喜,那喜悅猶如洶湧的潮水,瞬間將他淹沒,讓他的臉上滿是得意之色。他趕忙命人籌備禪讓大典,那洛陽城中頓時熱鬧起來,到處都在張燈結彩,可這看似喜慶的氛圍背後,卻藏著漢室的悲哀與無奈。


    大典當日,晴空萬裏,仿佛老天也在為這新朝的誕生“賀喜”一般,可那明媚的陽光卻照不進劉協灰暗的內心。曹丕身著華麗的冕服,那冕服上繡著精美的龍紋,金線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彰顯著他即將獲得的無上權威,他邁著沉穩而略顯急切的步伐,朝著那受禪之壇走去。


    那受禪之壇高高聳立,宛如一座連接天地的橋梁,象征著權力的交替與傳承。壇下站滿了文武百官,眾人神色各異,有的滿臉諂媚,急於向曹丕表忠心;有的則微微皺眉,心中雖對漢室有著不舍之情,可在這大勢所趨之下,也隻能無奈地接受現實。


    曹丕登上壇頂,站在那高台之上,俯瞰著台下的眾人,那眼神中透著誌得意滿,仿佛整個天下都已盡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微微抬起雙手,那動作帶著一種不可言說的威嚴,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自己的登基。此時,禮官高聲宣讀禪位詔書,那聲音洪亮而清晰,在這空曠的場地中迴蕩,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重錘,敲打著在場眾人的心,也敲碎了漢室最後的尊嚴。


    當詔書宣讀完畢,曹丕接過象征皇位的玉璽,那玉璽入手溫潤,卻又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整個天下的重量,他緊緊握住玉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那笑容猶如偷到了糖果的孩童,透著滿足與驕傲,心中暗自想道:“這天下終於歸我曹丕所有了,我定要建立一番豐功偉業,讓世人都知道我曹家的厲害。”


    台下的眾人見狀,紛紛跪地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唿喊聲此起彼伏,匯聚成一片聲浪,在洛陽城的上空迴蕩,震耳欲聾。而劉協則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切,眼中滿是淚水,那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打濕了他的衣衫,卻無人在意,他就像一個被遺忘的過客,見證著漢室的滅亡,心中的痛苦猶如萬千蟻蟲啃噬,卻又無法言說,隻能默默承受這命運的捉弄。


    自此,曹丕正式登壇受禪,國號大魏,改元黃初,東漢王朝在曆經數百年的風雨後,終於落下了帷幕,那曾經輝煌的漢室正統,如今也成了過眼雲煙,消散在這曆史的長河之中,隻留下無盡的感慨與歎息。


    劉備聞變之心


    遠在成都的劉備,聽聞曹丕逼迫獻帝禪位,東漢滅亡的消息後,猶如遭受了晴天霹靂,整個人呆立當場,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的眼神中先是閃過一絲難以置信,仿佛不敢相信那傳承數百年的漢室江山就這麽易主了,隨後便是無盡的悲痛與憤怒,那憤怒猶如燃燒的火焰,在他的胸膛中熊熊燃燒,燒得他臉色通紅,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成拳,指節泛白,仿佛要將那無形的命運狠狠揍上一頓。


    劉備在府中來迴踱步,那腳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好似踏在自己那悲憤交加的心上,他心中暗自思忖:“曹丕這逆賊,竟敢篡奪漢室江山,我身為漢室宗親,怎能眼睜睜看著祖宗基業毀於一旦,我定要興複漢室,延續大漢正統,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身邊的臣子們看著劉備這般模樣,也皆是一臉憤慨,有的上前勸慰道:“主公,莫要過於傷懷,如今雖漢室傾頹,但您乃中山靖王之後,有匡扶漢室之責,咱們當早做打算才是呀。”


    劉備聽後,停下腳步,微微點頭,那眼中的決然之色愈發濃烈,仿佛已經下定決心,要踏上這條艱難的興複之路。他召集眾臣,在那議事廳中開始商討對策,眾人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卻又透著一股凝重,仿佛都知道接下來要麵臨的是一條布滿荊棘的坎坷征程。


    諸葛亮坐在一旁,手持羽扇,輕輕搖動,那神態依舊從容淡定,可眼神中卻透著深思熟慮,他看著劉備,緩緩開口道:“主公,如今曹丕篡位,天下人心惶惶,正是我們表明立場,凝聚人心之時。您身為漢室宗親,理當稱帝,以繼承漢室正統,如此一來,便可名正言順地招攬天下有誌之士,共同對抗曹魏,興複漢室啊。”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微微皺眉,心中雖有稱帝之意,可又怕落人口實,被人詬病是為了一己私欲,便猶豫道:“孔明啊,此事茲事體大,還需從長計議,我怕貿然稱帝,會失了民心呀。”


    諸葛亮見狀,站起身來,走到劉備麵前,一臉正色地說道:“主公,如今這天下局勢,您若不稱帝,如何能與曹丕抗衡,又如何能讓天下人看到興複漢室的希望呢?況且您稱帝並非為了私利,而是為了延續大漢的江山社稷,這是大義所在啊。”其他臣子也紛紛附和,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說著劉備,劉備聽著眾人的話語,心中的顧慮漸漸消散,那眼神也變得越發堅定起來,仿佛看到了興複漢室的曙光就在前方,雖然微弱,卻足以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劉備成都稱帝


    在眾人的勸說下,劉備終於下定決心,在成都舉行稱帝大典。那成都城內,百姓們聽聞此事,也是議論紛紛,有的滿心歡喜,覺得終於有了主心骨,能在這亂世中尋得一絲安穩;有的則心存疑慮,擔心這稱帝之舉是否真的能讓漢室再次興盛起來。


    大典之日,成都城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一種別樣的喜慶氛圍,仿佛這座城市在努力忘卻那遠方漢室滅亡的悲傷,去迎接一個新的開始。劉備身著龍袍,頭戴冕旒,那龍袍上的龍紋栩栩如生,仿佛要騰飛而出,彰顯著帝王的威嚴,冕旒上的珠簾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聲響,似在訴說著這來之不易的皇位背後的故事。


    他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走向那稱帝的高台,每一步都走得沉穩而莊重,仿佛承載著整個漢室的期望與未來。他的臉上透著一種使命感與凝重,眼神中滿是對興複漢室的堅定信念,仿佛在告訴世人,他劉備定要讓漢室再次輝煌起來。


    待登上高台,劉備轉身麵向眾人,那台下站滿了蜀漢的文武百官以及眾多前來觀禮的百姓,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劉備,眼神中透著期盼、信任與敬畏。劉備深吸一口氣,那氣息在胸腔內起伏,仿佛在積聚著力量,隨後,他大聲說道:“朕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今見曹丕篡逆,漢室傾頹,朕痛心疾首,誓要興複漢室,還於舊都。今日在此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願與諸位愛卿齊心協力,共鑄大漢輝煌!”那聲音洪亮有力,如洪鍾大呂,在成都城的上空迴蕩,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熱血沸騰,仿佛看到了那曾經強大的漢室即將再次崛起。


    眾人聽聞,紛紛跪地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唿喊聲震耳欲聾,響徹雲霄,仿佛是蜀漢對曹魏的宣戰,也是對興複漢室這一偉大目標的堅定誓言。劉備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從此刻起,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了,那興複漢室的道路雖艱難險阻,布滿荊棘,可他已沒有退路,隻能勇往直前,哪怕付出一切代價,也要讓漢室的正統得以延續。


    隨後,劉備開始冊封群臣,封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跪地謝恩,眼中滿是感激與忠誠,他深知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今後定要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封許靖為司徒,許靖趕忙叩首,臉上滿是驚喜與惶恐,惶恐自己何德何能能擔此重任,驚喜於能在這新朝之中得享榮華富貴。就這樣,蜀漢政權正式建立,在這亂世之中,宛如一顆新星升起,雖麵臨諸多挑戰,卻也懷揣著無限的希望,準備在這三國的舞台上,書寫屬於自己的壯麗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群英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名一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名一品並收藏三國群英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