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吳國俊作為總兵想法肯定和一般的小兵不一樣,別人還打算等援軍呢,他倒好直接跑路,不帶半點猶豫的。


    誓死抵抗?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吳國俊這輩子都不可能和這幾個字有半毛錢關係。


    猶豫就會敗北,城牆上的士兵還在奮力抵抗清軍的時候,咱們親愛的吳國俊大人已經一溜煙的跑下城牆,收拾了金銀細軟,穿上了紫花布甲,騎上馬準備逃命了。


    別的不說,他現在這一身著裝,比剛剛帶人去城牆的時候還像去打仗,如果別人不清楚情況的看見,估計還以為他剛剛穿戴好正要往戰場上趕呢!


    隻是顯然不是那麽迴事,吳國俊馬鞭一抽奔著反方向便疾馳而去了。


    “哎!大人,你去哪兒啊,走錯方向了!”


    有人看見還想攔一下,隻是這隻能讓吳國俊更加快速的逃離這裏而已。


    吳國俊這麽果斷的逃走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在他看來,守是肯定守不住的,失守隻是早晚的事,到時候自己還是要跑,既然如此自己現在跑了到時候再迴去,活下去的機會還大一點,到時候也不會有什麽人非要找自己麻煩的。


    再加上自己走了,這也不是完全沒人指揮,上麵還有一個薊遼總督吳阿衡呢,到時候守得住還是守不住都是跟他關係更大一些,自己都是次要人物,最多也就是如果守住了沒獎勵,守不住了降下級而已,比在這丟了性命要好的多。


    他這樣想是沒什麽問題的,隻是因為他這麽隨便一想,被坑的人可不隻是這些普通的士兵。


    不說其他人,吳阿衡就是首當其衝第一位。


    他本身是萬曆年間進士出身,能混到如今的兵部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武,節製寧遠、山海、順天三地巡撫的位置靠的可是真刀真槍的一點點打出來的。


    你要是說他沒有沒有能力那是胡扯,但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是能力的能決定的。


    運氣是真的很重要!


    隻是這一次他確實是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吳俊國跑了沒一會兒,戰場上的士兵便發現了不對勁,到處找不到人啊!


    沒人發布命令,下麵的人也不知道誰該去什麽位置,什麽位置缺人需要增援需要調動,亂成了一鍋粥。


    而且“總兵不見了”這個消息還很快傳播到了更多士兵那裏。


    士氣這個東西很重要,很多時候甚至比多上幾百號人都好使。


    但是這玩意兒建立起來很不容易,崩塌卻又往往就在一瞬間,強子嶺現在就是這麽個情況。


    剛剛還在奮勇殺敵的士兵開始疲於應付,還沒有登上城牆的士兵心裏開始有了後退的念頭,城頭上轟鳴的大炮聲似乎都變得有些“萎靡不振”。


    這讓本來就不是很樂觀的防守情況雪上加霜。


    ...


    清軍來襲的消息很快也傳到了吳阿衡那裏。


    吳阿衡的反應明顯與吳國俊的不同,本來他酒酒喝的沒有那麽多,此時的意識還算是清醒的,於是立即叫人拿來了地圖開始分析現在的情況。


    清軍突然襲擊確實是出乎了眾人的意料,隻是作為打仗多年的老將,吳阿衡現在內心還是很穩定的。


    敵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是想要攻破城管也尚需費些時間,吳阿衡對於自己到任之後對於這部分地區的防務整頓還是有點信心的,雖然擊退有難度,但是暫時堅守問題不大。


    大概了解了情況之後,吳阿衡果斷向崇禎發出信息,請求來兵增援。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雖然名義上將他吳阿衡是薊遼總督,節製三地,但是實際手頭能夠調動的官兵其實並不多,每個地方都是要有人守的。


    現在敵人的進攻情況不明朗,冒然從一地調兵,很容易導致一地防務空虛,使得敵人有機會趁虛而入。


    他現在能做的便是帶著手頭能用的士兵暫時堅守,等待朝廷能從其他地方調來援兵。


    發往京城的信很快上路,吳阿衡也動身率領著手頭暫時能夠調動的幾千兵馬趕往強子嶺進行支援。


    抗敵過程當時,白蓮教數萬人攻曆城,吳阿衡設伏兵,白蓮教大敗。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明朝皇帝欽錫盔甲,並賜禦製“忠”字,不久升任湖廣道禦史。吳阿衡首行向皇帝揭發魏忠賢的惡跡,魏黨對吳切齒痛恨,欲派人殺之,適適吳迴家奔喪,得免於難。在家守孝時,農民起義軍占據方城山,準備攻打州城。吳阿衡急命建敵樓、造大炮、修城壕,並捐款散糧,驅使兵、民登城嚴守。義軍見防守嚴固,遂去。後吳任浙江巡按,明察公斷,貪吏斂跡,又升遷河東(山西蒲州)副使。當時在蒲州的宗室,持強害民,吳阿衡誅其首惡,以平民憤,遂升為兵部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節製寧遠、山海、順天三地巡撫。他到任後,即訓練士卒,籌集輜重,嚴設壁壘。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秋,清兵由牆子嶺、青山口分道而入。吳部總兵吳國俊,前往祝賀監軍鄧希詔生辰,大醉,聽說清軍逼近,不戰逃去。唯吳阿衡孤軍拒敵,他躍馬揮刀,-五晝夜,直殺得天昏地暗,屍堆如山,毫無懼意,怎奈援兵不至,兵盡糧絕,力竭被俘,清軍逼降,吳阿衡大義凜然,慷慨陳詞:“我生為大明將領,死為天國英靈,決不屈膝”,清軍惱羞成怒,吳被雙膝被砍,齒被擊落,舌被拔掉。是年九月二十一日被殺。福王時追諡忠毅。吳阿衡死後,經友人資助,將其靈柩運迴裕州,葬城南朱床西北隅。


    年)秋,清兵由牆子嶺、青山口分道而入。吳部總兵吳國俊,前往祝賀監軍鄧希詔生辰,大醉,聽說清軍逼近,不戰逃去。唯吳阿衡孤軍拒敵,他躍馬揮刀,-五晝夜,直殺得天昏地暗,屍堆如山,毫無懼意,怎奈援兵不至,兵盡糧絕,力竭被俘,清軍逼降,吳阿衡大義凜然,慷慨陳詞:“我生為大明將領,死為天國英靈,決不屈膝”,清軍惱羞成怒,吳被雙膝被砍,齒被擊落,舌被拔掉。是年九月二十一日被殺。福王時追諡忠毅。吳阿衡死後,經友人資助,將其靈柩運迴裕州,葬城南朱床西北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清覆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嶠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嶠北並收藏抗清覆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