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最後通牒的下達,波蘭國王開始恐慌起來。他沒想到破產的奧斯曼帝國居然能這麽快的恢複元氣並把目標盯上了自己。


    同樣的,他也沒想到自己曾經是幫助過奧斯曼帝國的居然換來一個這樣的下場,難道不應該是把矛頭對準安納托利亞的國家們麽?


    對於奧斯曼帝國的通牒,波蘭國王深知自己和立陶宛加在一起也頂不住無敵的安納托利亞天兵,更別說自己已經把注意力全部放下了莫斯科頭上,哪裏有時間去注意奧斯曼的動向?


    隻能說在中東歐作威作福慣了不記得南邊還有一個巨大的威脅了。


    不過既然如此,波蘭國王還是趕緊去找立陶宛大公去商量,畢竟搞不好自己就被莫斯科和奧斯曼兩麵包夾芝士了。


    “怎麽辦?我方兵力雖然能爆兵到50k上限,但最多就爆不出來了。該死的貴族議會一直在阻撓我擴軍的腳步!”


    波蘭國王咬牙切齒,目前波蘭上限不多也有40,50k,但考慮到國內問題,目前也隻保留了30k部隊,剩下的即使自己有再多人力再多,雇傭兵再多,貴族議會也死死的限製住了波蘭爆兵的步伐,導致波蘭國王在外交中心裏老是不踏實。


    畢竟嘴上說說施壓誰不會,真正到了打硬仗,特別是和一個大國打硬仗時就會顯得波蘭國力不足的事實。


    如果有人貸款抱著跟自己爆了的心理和自己打仗的話,那麽波蘭國王絕對會先割地,不願意空耗自己的國力。


    “不管怎麽說,眼下這樣情況還是趕緊把消息透露出去吧。不然在國際上沒有盟友還是恐嚇不了奧斯曼的。”


    立陶宛大公發話,說實話他並不想保護波蘭人的利益,隻是波蘭聯統了自己。至於摩爾達維亞,一個小國而已,放了就放了。反正不是同一個文化組。


    立陶宛大公很清楚,隻要奧斯曼帝國真的打過來,那麽自己隻有投降的份,割地求和是必然的。自己國內宗教一日不洗,自己國力一日發揮不出來。


    想必奧斯曼帝國的索要摩爾達維亞的威脅,立陶宛大公還是更想讓波蘭軍隊來幫助自己洗教平叛,然後再搞定波蘭貴族議會。


    這群牧首和貴族,就必須出重拳!


    攘外必先安內!


    “難道要讓全世界看到我們波蘭出醜的樣子?難道要讓那些德意誌人看笑話?”


    波蘭國王反對了立陶宛的主張,他知道,自己敢把這件事給捅出去,明天就有國家來看自己怎麽被奧斯曼帝國的威脅給逼到割地求和的。


    在波蘭國王看來,波蘭立陶宛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列強,不是擁有其匹配的實力,而是擁有的龐大領土和別人以為的超強國力。一旦被別人看清虛實,那麽波蘭立陶宛就完了。


    之後肯定會有人天天來波蘭立陶宛提錢或者拿點數,最壞的結果肯定是像曆史上一樣被瓜分。


    不僅以後對莫斯科造成不了威脅,就連和奧地利奧斯曼上桌博弈的機會都沒有了,哪裏還會有地塊擴張呢?


    “既然這樣就趕緊割地吧。不然讓莫斯科和奧斯曼聯係上了我們就慘了。”


    立陶宛大公還是那句話,隻不過他認為波蘭國王有點太天真了。你不透露出去難道就不會有人知道?你難道不知道有大量的外交官在查看各個列強的虛實嗎?


    不說之前的奧斯曼虛弱不堪的消息是從哪裏傳出來的,難道奧斯曼會蠢到把自己要破產的消息告訴別人嗎?


    就說前幾年的奧地利,大家怎麽會都知道奧地利突然開始不幹涉其他國家的擴張了呢?


    隻能說波蘭國王還是太天真了,像列強這個位置,就是會有無數閑的沒事幹的小國來打探消息。即便是歐洲地位最偏的英格蘭,也有來自其他列強的外交官在盯著,就等你虛弱自己好幹事。


    “……”


    波蘭國王開始認真思考,在這個節點上是肯定不能和奧斯曼幹一架傷自己元氣的,所以隻能割讓了。


    波蘭國王開始著手草擬與奧斯曼帝國的條約,希望他不會突然宣戰自己之後再改條件,那樣的話波蘭立陶宛肯定要承受一筆巨大的損失。


    《關於波蘭奧斯曼友好條約》


    1.波蘭轉讓衛戍國摩爾達維亞給奧斯曼,奧斯曼一方不得阻撓關於波蘭立陶宛一方的擴張。


    2.波蘭立陶宛將減少在克裏米亞貿易節點上的投入,奧斯曼一方不得幹預正常的波蘭立陶宛貿易收入。


    3.波蘭立陶宛放棄對克裏米亞節點的宣稱,奧斯曼一方將不得偽造波蘭立陶宛的宣稱。


    就以上條約,在和立陶宛大公確定之後被波蘭國王很快的發過去,意在通過解決兩國之間的領土爭端而草擬的條約。


    波蘭國王開始指示記者,說明這是一次完美的解決與奧斯曼領土爭端的條約,是一張好條約,其意義在於徹底解除了南邊奧斯曼帝國的威脅,對波蘭利大於弊。


    不過實際上真正是這樣嗎?


    其實波蘭國王也知道,這表麵上寫得很好看,你來我往,但實際上就是一張徹徹底底的賣國條約。


    關於克裏米亞節點,波蘭立陶宛根本在當地沒有任何商人,也沒有任何宣稱,而奧斯曼帝國也不至於要偽造波蘭立陶宛的宣稱,因為他任務書肯定會送永久宣稱。


    至於波蘭立陶宛的貿易收入,奧斯曼也沒有利益在這裏。波蘭立陶宛玩的是基輔節點,克拉科夫節點和波羅的海節點,實在不行加個諾夫哥羅德節點,哪裏會頭鐵到去搶奧斯曼的克裏米亞呢?


    況且商人也不夠用。


    不過好在對方簽署了這份協定,沒有再咄咄逼人提自己錢和點數,也算是保住了一點波蘭立陶宛的臉麵。


    不管怎麽說,這件事既然發生了,就一定有人知道並傳播下去。也正如立陶宛大公所說,在奧斯曼帝國逼迫波蘭立陶宛轉讓摩爾達維亞的時候,奧地利方麵已經知道了。在條約簽完後,這則消息已經被傳播的整個神羅都知道了。


    “啊?波蘭立陶宛虛了?連反抗都不反抗一下嗎?”


    “我以前還不信,看來波蘭立陶宛是真的不行,隻會欺負欺負小國。”


    “本來就是,之前不是有人說波蘭立陶宛務內而虛外嘛,我看是真的。”


    “幹得好!”


    大量的不堪的聲音充斥在帝國內部,大家明裏暗裏都表達了對波蘭立陶宛表現的不屑一顧。


    其中罵得狠的國家就是之前波蘭放通行權坑殺自己部隊的國家,他們可是對波蘭通敵的行為非常不滿。


    畢竟你名號是天主之矛,不來十字軍東征就算了,還放敵人進來坑殺自己的同宗兄弟?怎麽配和皇帝做一桌?


    在大量神羅小國們的眼裏,即便是人被打沒的匈牙利,奮起反抗奧地利殘暴統治和奧斯曼直麵神羅天征的波西米亞,還是之後被差點滅國部隊流亡勃蘭登堡的奧地利皇帝,都比波蘭立陶宛有種有能力。


    即使他們三可能國力不強,但深得神羅小國們的尊重,畢竟一個這樣在關鍵時刻不虛的皇帝就是大家所需要的,即便其有一些小缺點。所以在關鍵時刻小國們也願意加入十字軍幫一把皇帝,不僅僅是自己的威脅,甚至有些國家大敵當前也要派幾支軍隊來幫幫場子。


    這就是隱藏在遊戲規則之外的另一條默認規則。默認對玩家外交聲譽好的免費幫幫場子,對真出力的國家大家即使介入不了也會打一點小錢表明心意和立場。


    總而言之,大家都對波蘭被割讓領土感到高興,就連之前被大坑一把的奧地利大公都樂嗬嗬的。


    反正我有停戰協議,還早的很,要不是自己現在體量不夠,早就拉上勃蘭登堡和莫斯科一起背刺波蘭立陶宛了。


    所以他也樂見其成波蘭的被割地。


    不過稍微高興一下奧地利大公就開始認真思考死目前的局勢。


    目前的狀態可謂是很不好,奧斯曼敢對波蘭威脅開戰就說明奧斯曼肯定已經有實力進行一場大戰爭了,而且奧斯曼還在有意從改善自己的經濟出發,拿下克裏米亞節點,阿勒頗節點,以至於奧地利擁有大份額的拉古薩節點。


    雖然之前奧地利把貿易本埠遷到了威尼斯節點上,但從拉古薩節點導的錢還是十分樂觀的,畢竟威尼斯也在導錢。


    這就讓奧地利大公需要思考未來與奧斯曼的關係了。和平肯定是不可能的,之前十字軍的時候奧斯曼帝國都一鼓作氣打下了整個匈牙利都不願意和談,就說明奧斯曼肯定是對奧地利的地有任務要求的。


    而之前的和談停戰協定是基於兩國各自的國情決定的,一個要合並聯統國,一個要破產,雙方都不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進行最後的終局之戰,這關乎著生命,也很可能被別人趁虛而入做了嫁衣。


    現在就不一樣了。


    這給大家釋放了一個信號,奧斯曼也開始了繼續征服的運動。安納托利亞,波斯,黎凡特,埃及甚至巴爾幹,每個處於以上地塊的國家都要開始掂量掂量自己的處境,到底是直接臣服還是趁著停戰期大口吃地保證發育,還是直接和奧斯曼蘇丹說好直接轉進新大陸,這是個問題。


    但無可置疑的一點是,奧斯曼蘇丹,那個令人恐懼的男人,又迴來了。


    ……


    “下個就打格魯吉亞吧。直接宣。”


    “順便打一手白羊,雖然之前吃了一半多的地,但現在他又吃了黑羊的地,也正好還吃了一些巴士拉節點的地,都宣了。”


    “還好哈桑凱夫伊,穆莎莎這種小飼料都被他們瓜分完了,打起來也好打。”


    位於安納托利亞和波斯邊境的小國家們也是如願以償的被大國吃掉了,不過出乎預料的是穆莎莎這種小大型國家居然也沒了,也是出乎奧斯曼蘇丹的預料。


    看來對於波斯地區的霸權還是太放縱了啊。


    奧斯曼蘇丹看著吃完法爾斯穆莎莎還有北邊阿爾達比勒等一地小國的阿賈姆,發現其不僅吃了大不裏士,還吃掉了伊斯法罕,看來變波斯已經刻不容緩了。


    而為了防止這件事發生,奧斯曼一口氣直接宣戰了阻礙到自己擴張到波斯地區的一些大國家。


    “奧斯曼對白羊宣戰!他們以收複核心省份為借口!”


    “奧斯曼對格魯吉亞宣戰!他們以征服為戰爭借口!”


    還有一些國家的,可惜奧斯曼帝國的邊境與其不接壤,不然直接一鼓作氣全部宣戰上去。


    而和格魯吉亞白羊結盟的阿賈姆果斷跑了,也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吧。畢竟變身波斯在即,阿賈姆應該趕快拿下其他的伊朗文化的地,為變身後提高體量。


    “阿賈姆對希爾凡宣戰!他們以征服為戰爭借口!”


    奧斯曼蘇丹一邊操控軍隊推進時,一邊就此事發表了評論:


    “是要變襖教嗎?要拿巴庫聖火廟的話早知道就強宣希爾凡了,不然變身襖教擁有全遊戲最強戰鬥力加成的奇觀的波斯還是有點麻煩的。”


    奧斯曼蘇丹說這話也不是害怕波斯兵的戰鬥力,他雖然不懼,但就怕其依靠波斯惡心的山地堡壘以及強大的戰鬥力對自己的人力造成大量傷害。


    這個陸軍損耗實在是惡心人。


    想要不吃損耗就要分兵,分兵就意味著人少,人少可能圍不了堡壘,也容易被抓單。


    就像之前法蘭西第一次動員圍城四級堡壘的弗朗什孔泰一樣。被士氣兵力比自己少的勃艮第以少勝多,拖到了奧地利入局。


    奧斯曼蘇丹肯定要極力避免這個慘劇發生的,自己之後還要卡停戰期打奧地利呢。


    在奧斯曼蘇丹的戰略規劃裏,打完安納托利亞就去打馬什裏克,打完白羊去打阿賈姆,讓他吐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此時肯定阿賈姆沒有10級行政變不了波斯,打完阿賈姆以後就趕緊迴過頭來催一下馬穆魯克讓他給地。最後再打一手奧地利,趁其沒合並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爾加大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爾加大佐並收藏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