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戰爭前夜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帝國小賣部的出現和法蘭西重心的改變,讓奧地利大公著實是過了幾天好日子。
沒有土雞,沒有法雞能安心發育的時間實在是太好了。
在安心整合附庸的這段日子裏奧地利大公並非什麽也沒幹,他還在整頓國內,把因塔爾金礦造成的國內通貨膨脹度給狠狠降了降,然後用稍微多餘的外交點數去種種金礦,完成了一個任務,給了一個減少金礦枯竭概率的buff。
也是非常的舒服。
在帝國內部也是,帝國權威日益增長,馬上就可以繼續改革了。
至於這個小賣部部長,奧地利大公也有心去搶,但也知道這個不是由自己能隨意幹預的。
還有附庸,奧地利大公先去天主教小賣部買了一個減外交合並花費,並努力提高自己的外交聲譽。都說外交聲譽沒什麽用,可是真要吞附庸還是要的。目前也已經吞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了,也比自己想象的要快。
還好自己之前存了點外交點,加上送的特價商人,直接給他拉到5級加上焦點外交才能勉強能夠一次性吞兩個附庸,不過外交點還是在緩慢減少就是了。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的順利,東南西北的強敵大部分都被拖入了財政泥潭,自己家的小國們也足夠爭氣,能夠打敗丹麥。
至於意大利,奧地利大公之前為了幫助卡斯蒂利亞也是狠狠的拉了托斯卡納一把,畢竟以托斯卡納之前的實力不足以製衡威尼托倫巴第,而奧地利大公自己也在努力限製威尼托倫巴第的擴張。
畢竟比起托斯卡納來說威尼托倫巴第還是太大太強了。
正當奧地利大公還在思考到底怎麽處置威尼托倫巴第時,自己手下的外交官卻在此時慌忙的跑過來,告訴了奧地利大公一個驚人的消息:
“奧斯曼對波蘭動手了!”
“什麽?”奧地利大公趕緊把界麵切迴奧斯曼帝國的麵板,卻發現奧斯曼帝國並沒有和任何一個國家陷入戰爭。
難道是外交官的情報出問題了?
……
自1476年與馬穆魯克包圍網的戰爭結束後,奧斯曼蘇丹與周圍的國家進行了良好的外交,包括但不限於與周圍國家延長停戰協定,與宿敵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等等。
沒辦法,奧斯曼帝國被曠日已久的戰爭給拖垮了,在最後與奧地利的試探中也是強撐著沒有破產。
在徹底了解與周圍國家的內政外交之後,奧斯曼蘇丹也是如願以償的主動破產了。
在5年內造成了嚴重的國家內政危機,荒廢度上漲,部分建築核心消失,軍隊士氣也跌倒了穀底,更不用說顧問花費,理念花費大幅度增長的苛刻條件了。
不過得益於奧斯曼帝國的強悍生命力以及減腐化度的修正,也是用了整整10年國家才慢慢迴到了正軌。
而這10年內世界也發生了許多大事,比如奧斯曼蘇丹能看到的黑羊的覆滅,白羊的崛起,阿賈姆對波斯地區的霸權,主動割地的馬穆魯克徹底擊潰埃塞俄比亞完成了對非洲地區的整合等等。
法蘭西的失敗,卡斯蒂利亞的鬧劇等等……
在蘇丹眼中,奧斯曼帝國已經完全落後於世界潮流了。
自己的地不夠多,不夠大,貿易經濟也不好。
東邊的白羊卡自己任務,格魯吉亞都能吃掉切爾克西亞在高加索稱王稱霸;北邊的克裏米亞雖然被自己轉換成了附庸國,但盤踞在克裏米亞半島的狄奧多羅還在偷自己的錢。
而自己雖然有塞爾維亞的科索沃金礦,經濟還是不好。
理由肯定是貿易做的不夠好。
於是奧斯曼蘇丹開始正式思考起貿易問題。令他吃驚的是,關聯的克裏米亞節點,阿勒頗節點甚至拉古薩節點自己都沒有超過50%的貿易競爭力。
其中威尼斯,狄奧多羅和敘利亞在這裏瘋狂的偷錢,其他的奧地利,馬穆魯克就不用說了,還有一些小卡拉米也在到處轉移貿易競爭力。
這可直接讓蘇丹給整紅溫了,他決心繼續自己的征服大業,於是乎,他把目光放在了幾個主要偷錢的國家身上。
首先肯定是敘利亞,阿勒頗節點是君士坦丁堡節點的完全利益所在,雖然之前馬穆魯克割讓了一半敘利亞給自己,但是這還不夠!
自己不僅要阿勒頗,還要大馬士革!
不過要敘利亞就是要和馬穆魯克作對,行為至少名義上敘利亞是馬穆魯克的屬國。
馬穆魯克嘛……
從之前的表現來看,應該是個妥妥的雞飼料罷了,跟有意大利聯盟機製保護的狄奧多羅和與奧地利看著的威尼斯來說,馬穆魯克應該是最好拿捏的一個國家。
並且從國家實力來看,馬穆魯克塚中枯骨,到1490年都沒能夠吞並敘利亞和法德勒,可以說是內政外交一團糟。正好也應了奧斯曼蘇丹的心願。
如果馬穆魯克識相,那麽我就要一個敘利亞和法德勒,暫時不動你馬穆魯克;如果不識相,奧斯曼蘇丹也不介意恢複實力後拿你來練練手。
雖然這十幾年自己實力大削弱,但現在已經慢慢恢複過來了,打個馬穆魯克也沒問題的。
而且主要是西歐中歐方向沒有什麽壓力,也沒有來自東歐波蘭的威脅過…
總而言之,奧斯曼蘇丹準備先恐嚇一下馬穆魯克,用威脅開戰的理由來獲得合法的入侵理由。
“我方需要敘利亞和法德勒,如果你願意的話,我想我們可以免於一場戰爭。”
這是奧斯曼蘇丹在1491年對馬穆魯克蘇丹說的話,直接用赤裸裸的戰爭威脅來恐嚇馬穆魯克。
馬穆魯克也確實是一開始想打太極,想拖時間看看事情有什麽變數,結果在拖了奧斯曼蘇丹一會後發現找不到盟友給予自己任何幫助之後,馬穆魯克蘇丹很果斷的從心了。
反正自己也吞不了這兩個小弟,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馬穆魯克一開始就知道奧斯曼帝國肯定是自己的對手,對自己有領土要求,本來自己還想拉上別人包圍一下奧斯曼的。
可是後來的結果讓他大吃所驚,神羅天征,包圍網都沒能打碎奧斯曼帝國的皇冠,原本鐵宿敵奧斯曼的波蘭和莫斯科對此都表示了沉默,都沒在奧斯曼帝國最虛弱的時候趁虛而入。奧地利更是簽了20年的和平條約。
這讓馬穆魯克蘇丹終於理解到為什麽人心隔肚皮了。大家都想讓奧斯曼打別人,都不想把火燒到自己身上。
原本馬穆魯克蘇丹還想著策應西方天主教世界集體閹雞的,結果發現他們大多隻顧自己的利益……
既然如此,幹脆我也擺了,割地以換取活的時間。
“到時候如果奧斯曼要吞自己我就轉生去東南亞,反正奧斯曼至少也要割3次100分才能吃完自己。”
沒錯,馬穆魯克蘇丹已經探索擴張理念組走起了,已經在東南亞的小島上建立了兩塊殖民地。
不過馬穆魯克蘇丹卻依然讓船繼續航行,因為他心中的理想之地還不是東南亞的小島。他心中的理想之地是美洲土著那裏,也就是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那邊。
畢竟不說東南亞島國的科技怎麽樣,就馬穆魯克僅有的東亞視野裏大大的“明”字就足夠讓他慌張了。
雖然大明目前沒有自己的視野,但馬穆魯克知道,假以時日大明一定會開個探索擴張的,不說搶不搶得過葡萄牙西班牙,但至少拿個澳大利亞是沒問題的。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跑的越遠越好。
美洲土著怎麽可能打得過我穆斯林天兵?
基於以上的思考,馬穆魯克很痛快的就把小弟給賣了。還主動和奧斯曼蘇丹簽訂了一份不平等協定。
《關於馬穆魯克移交領土協定》
1.馬穆魯克將轉讓所有占有的阿勒頗節點的土地給奧斯曼帝國,並移交核心祛除自己屬國的核心。
2.馬穆魯克支付1000金幣給奧斯曼帝國,並給予奧斯曼蘇丹一筆為期10年的賠款一直持續到自己不再是馬穆魯克。作為迴報,奧斯曼帝國將保護馬穆魯克在新大陸海外的利益,並保證獨立。
3.等到馬穆魯克吞並全部的東非領土,馬穆魯克將自動轉移一部分奧斯曼帝國所需的土地,直到全部的黎凡特文化組被割讓。在其中奧斯曼帝國需要保護馬穆魯克任務的完成度,也就是優先讓馬穆魯克完成任務。
4.奧斯曼帝國與馬穆魯克簽訂友好協定,馬穆魯克承諾不在阿勒頗節點損害奧斯曼帝國的利益。
5.基於馬穆魯克蘇丹的巨大讓步,馬穆魯克在以後如若需要奧斯曼帝國的土地以完成任務時,奧斯曼帝國將要給予一段時間的馬穆魯克省份使用權。
6.其中領土交換所造成的點數損失金幣損失由馬穆魯克自行承擔。
基於以上的條約,馬穆魯克蘇丹可謂是把自己的國家賣到一分都不剩了,隻為換取活下去的基本權利。
而奧斯曼蘇丹看到馬穆魯克蘇丹這麽聽話,也是爽快的答應了馬穆魯克蘇丹的條件。雖然這次之後下次自己還要吃馬穆魯克,但是既然他都主動要求把自己的核心文化土地給自己了,那麽自己也不好繼續追殺人家。
畢竟如果送錢送地還要去打人家的話未免也太……
不過奧斯曼蘇丹還是放了一個小心眼,在馬穆魯克沒有轉讓自己所需要的聖地時自己不會相信他的鬼話的,不知道是不是馬穆魯克蘇丹的拖延大法。
很快,馬穆魯克主動宣戰了自己,也很快的提出了條件。在草草看了一眼條約後發現確實該有的都有,有秘密協定的賠款和1000金幣,也有給予奧斯曼帝國敘利亞和法德勒核心的條約,甚至他還免費幫助自己展現了實力,提了300點點數。
奧斯曼蘇丹對馬穆魯克蘇丹的心意甚是欣慰,至少他言而有信。
至於敘利亞和法德勒?
失去了他們自己本土的核心時擁有不斷的過度擴張的debuff不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麽想法。
反正奧斯曼蘇丹可不會管,畢竟一個不能給自己帶來收益的小弟還是趕緊去死吧。
之後他兩的結局肯定是被無窮無盡的奧斯曼分離主義者的叛軍給毀滅吧。
奧斯曼蘇丹複雜的看著南邊不斷對自己諂媚的馬穆魯克,希望他說的真的是如他的條件一樣吧。
那這樣奧斯曼蘇丹也會拚死保護他的。
總而言之,不管馬穆魯克到底抱著什麽樣的心思,自己也可以暫時放下馬穆魯克這個南邊的巨大威脅了。敘利亞和法德勒也是成功拿到了,就暫時看看馬穆魯克的表現吧。
在放下了南邊的威脅之後,奧斯曼蘇丹的眼神在狄奧多羅和波蘭身上晃悠。
狄奧多羅不必說,是肯定要打的,也沒什麽盟友,可是其前身的熱亞那在變狄奧多羅前可是把克裏米亞的4塊地給抬進入了意大利聯盟裏,加上其四塊地有2塊是貿易港口,需要的行政點核心化肯定是天價的。
自己目前還吃不起這四塊地,畢竟才剛剛搶吃懲罰點完了9級行政科技。
不僅如此,還有ae修正的懲罰。
自己也不好頂著一定的過度擴張debuff去打架的同時還因為吃了幾塊克裏米亞的地就被西歐給包圍了。
那既然這樣就讓他暫時等等吧。
於是奧斯曼蘇丹的目光徹底鎖定在了波蘭身上,準確的來說是摩爾達維亞身上。其擁有一個重要的黑海港口(任務送的),其本身還在克裏米亞節點上,其宗主國也虛弱的出乎奧斯曼蘇丹的預料。
基於以上條件,奧斯曼蘇丹決定繼續老本行,用戰爭恐嚇的理由繼續索求自己所需要的土地。
就算對方由於列強尊嚴不給想和自己打一架,那自己也奉陪,畢竟現在自己兵精糧足,國庫充盈,足以與波蘭一戰。
於是奧斯曼帝國向波蘭發出外交例會,而匆匆來遲的波蘭代表到場之後也隻看到了奧斯曼蘇丹留下的一句話:
“摩爾達維亞或戰爭。”
沒有土雞,沒有法雞能安心發育的時間實在是太好了。
在安心整合附庸的這段日子裏奧地利大公並非什麽也沒幹,他還在整頓國內,把因塔爾金礦造成的國內通貨膨脹度給狠狠降了降,然後用稍微多餘的外交點數去種種金礦,完成了一個任務,給了一個減少金礦枯竭概率的buff。
也是非常的舒服。
在帝國內部也是,帝國權威日益增長,馬上就可以繼續改革了。
至於這個小賣部部長,奧地利大公也有心去搶,但也知道這個不是由自己能隨意幹預的。
還有附庸,奧地利大公先去天主教小賣部買了一個減外交合並花費,並努力提高自己的外交聲譽。都說外交聲譽沒什麽用,可是真要吞附庸還是要的。目前也已經吞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了,也比自己想象的要快。
還好自己之前存了點外交點,加上送的特價商人,直接給他拉到5級加上焦點外交才能勉強能夠一次性吞兩個附庸,不過外交點還是在緩慢減少就是了。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的順利,東南西北的強敵大部分都被拖入了財政泥潭,自己家的小國們也足夠爭氣,能夠打敗丹麥。
至於意大利,奧地利大公之前為了幫助卡斯蒂利亞也是狠狠的拉了托斯卡納一把,畢竟以托斯卡納之前的實力不足以製衡威尼托倫巴第,而奧地利大公自己也在努力限製威尼托倫巴第的擴張。
畢竟比起托斯卡納來說威尼托倫巴第還是太大太強了。
正當奧地利大公還在思考到底怎麽處置威尼托倫巴第時,自己手下的外交官卻在此時慌忙的跑過來,告訴了奧地利大公一個驚人的消息:
“奧斯曼對波蘭動手了!”
“什麽?”奧地利大公趕緊把界麵切迴奧斯曼帝國的麵板,卻發現奧斯曼帝國並沒有和任何一個國家陷入戰爭。
難道是外交官的情報出問題了?
……
自1476年與馬穆魯克包圍網的戰爭結束後,奧斯曼蘇丹與周圍的國家進行了良好的外交,包括但不限於與周圍國家延長停戰協定,與宿敵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等等。
沒辦法,奧斯曼帝國被曠日已久的戰爭給拖垮了,在最後與奧地利的試探中也是強撐著沒有破產。
在徹底了解與周圍國家的內政外交之後,奧斯曼蘇丹也是如願以償的主動破產了。
在5年內造成了嚴重的國家內政危機,荒廢度上漲,部分建築核心消失,軍隊士氣也跌倒了穀底,更不用說顧問花費,理念花費大幅度增長的苛刻條件了。
不過得益於奧斯曼帝國的強悍生命力以及減腐化度的修正,也是用了整整10年國家才慢慢迴到了正軌。
而這10年內世界也發生了許多大事,比如奧斯曼蘇丹能看到的黑羊的覆滅,白羊的崛起,阿賈姆對波斯地區的霸權,主動割地的馬穆魯克徹底擊潰埃塞俄比亞完成了對非洲地區的整合等等。
法蘭西的失敗,卡斯蒂利亞的鬧劇等等……
在蘇丹眼中,奧斯曼帝國已經完全落後於世界潮流了。
自己的地不夠多,不夠大,貿易經濟也不好。
東邊的白羊卡自己任務,格魯吉亞都能吃掉切爾克西亞在高加索稱王稱霸;北邊的克裏米亞雖然被自己轉換成了附庸國,但盤踞在克裏米亞半島的狄奧多羅還在偷自己的錢。
而自己雖然有塞爾維亞的科索沃金礦,經濟還是不好。
理由肯定是貿易做的不夠好。
於是奧斯曼蘇丹開始正式思考起貿易問題。令他吃驚的是,關聯的克裏米亞節點,阿勒頗節點甚至拉古薩節點自己都沒有超過50%的貿易競爭力。
其中威尼斯,狄奧多羅和敘利亞在這裏瘋狂的偷錢,其他的奧地利,馬穆魯克就不用說了,還有一些小卡拉米也在到處轉移貿易競爭力。
這可直接讓蘇丹給整紅溫了,他決心繼續自己的征服大業,於是乎,他把目光放在了幾個主要偷錢的國家身上。
首先肯定是敘利亞,阿勒頗節點是君士坦丁堡節點的完全利益所在,雖然之前馬穆魯克割讓了一半敘利亞給自己,但是這還不夠!
自己不僅要阿勒頗,還要大馬士革!
不過要敘利亞就是要和馬穆魯克作對,行為至少名義上敘利亞是馬穆魯克的屬國。
馬穆魯克嘛……
從之前的表現來看,應該是個妥妥的雞飼料罷了,跟有意大利聯盟機製保護的狄奧多羅和與奧地利看著的威尼斯來說,馬穆魯克應該是最好拿捏的一個國家。
並且從國家實力來看,馬穆魯克塚中枯骨,到1490年都沒能夠吞並敘利亞和法德勒,可以說是內政外交一團糟。正好也應了奧斯曼蘇丹的心願。
如果馬穆魯克識相,那麽我就要一個敘利亞和法德勒,暫時不動你馬穆魯克;如果不識相,奧斯曼蘇丹也不介意恢複實力後拿你來練練手。
雖然這十幾年自己實力大削弱,但現在已經慢慢恢複過來了,打個馬穆魯克也沒問題的。
而且主要是西歐中歐方向沒有什麽壓力,也沒有來自東歐波蘭的威脅過…
總而言之,奧斯曼蘇丹準備先恐嚇一下馬穆魯克,用威脅開戰的理由來獲得合法的入侵理由。
“我方需要敘利亞和法德勒,如果你願意的話,我想我們可以免於一場戰爭。”
這是奧斯曼蘇丹在1491年對馬穆魯克蘇丹說的話,直接用赤裸裸的戰爭威脅來恐嚇馬穆魯克。
馬穆魯克也確實是一開始想打太極,想拖時間看看事情有什麽變數,結果在拖了奧斯曼蘇丹一會後發現找不到盟友給予自己任何幫助之後,馬穆魯克蘇丹很果斷的從心了。
反正自己也吞不了這兩個小弟,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馬穆魯克一開始就知道奧斯曼帝國肯定是自己的對手,對自己有領土要求,本來自己還想拉上別人包圍一下奧斯曼的。
可是後來的結果讓他大吃所驚,神羅天征,包圍網都沒能打碎奧斯曼帝國的皇冠,原本鐵宿敵奧斯曼的波蘭和莫斯科對此都表示了沉默,都沒在奧斯曼帝國最虛弱的時候趁虛而入。奧地利更是簽了20年的和平條約。
這讓馬穆魯克蘇丹終於理解到為什麽人心隔肚皮了。大家都想讓奧斯曼打別人,都不想把火燒到自己身上。
原本馬穆魯克蘇丹還想著策應西方天主教世界集體閹雞的,結果發現他們大多隻顧自己的利益……
既然如此,幹脆我也擺了,割地以換取活的時間。
“到時候如果奧斯曼要吞自己我就轉生去東南亞,反正奧斯曼至少也要割3次100分才能吃完自己。”
沒錯,馬穆魯克蘇丹已經探索擴張理念組走起了,已經在東南亞的小島上建立了兩塊殖民地。
不過馬穆魯克蘇丹卻依然讓船繼續航行,因為他心中的理想之地還不是東南亞的小島。他心中的理想之地是美洲土著那裏,也就是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那邊。
畢竟不說東南亞島國的科技怎麽樣,就馬穆魯克僅有的東亞視野裏大大的“明”字就足夠讓他慌張了。
雖然大明目前沒有自己的視野,但馬穆魯克知道,假以時日大明一定會開個探索擴張的,不說搶不搶得過葡萄牙西班牙,但至少拿個澳大利亞是沒問題的。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跑的越遠越好。
美洲土著怎麽可能打得過我穆斯林天兵?
基於以上的思考,馬穆魯克很痛快的就把小弟給賣了。還主動和奧斯曼蘇丹簽訂了一份不平等協定。
《關於馬穆魯克移交領土協定》
1.馬穆魯克將轉讓所有占有的阿勒頗節點的土地給奧斯曼帝國,並移交核心祛除自己屬國的核心。
2.馬穆魯克支付1000金幣給奧斯曼帝國,並給予奧斯曼蘇丹一筆為期10年的賠款一直持續到自己不再是馬穆魯克。作為迴報,奧斯曼帝國將保護馬穆魯克在新大陸海外的利益,並保證獨立。
3.等到馬穆魯克吞並全部的東非領土,馬穆魯克將自動轉移一部分奧斯曼帝國所需的土地,直到全部的黎凡特文化組被割讓。在其中奧斯曼帝國需要保護馬穆魯克任務的完成度,也就是優先讓馬穆魯克完成任務。
4.奧斯曼帝國與馬穆魯克簽訂友好協定,馬穆魯克承諾不在阿勒頗節點損害奧斯曼帝國的利益。
5.基於馬穆魯克蘇丹的巨大讓步,馬穆魯克在以後如若需要奧斯曼帝國的土地以完成任務時,奧斯曼帝國將要給予一段時間的馬穆魯克省份使用權。
6.其中領土交換所造成的點數損失金幣損失由馬穆魯克自行承擔。
基於以上的條約,馬穆魯克蘇丹可謂是把自己的國家賣到一分都不剩了,隻為換取活下去的基本權利。
而奧斯曼蘇丹看到馬穆魯克蘇丹這麽聽話,也是爽快的答應了馬穆魯克蘇丹的條件。雖然這次之後下次自己還要吃馬穆魯克,但是既然他都主動要求把自己的核心文化土地給自己了,那麽自己也不好繼續追殺人家。
畢竟如果送錢送地還要去打人家的話未免也太……
不過奧斯曼蘇丹還是放了一個小心眼,在馬穆魯克沒有轉讓自己所需要的聖地時自己不會相信他的鬼話的,不知道是不是馬穆魯克蘇丹的拖延大法。
很快,馬穆魯克主動宣戰了自己,也很快的提出了條件。在草草看了一眼條約後發現確實該有的都有,有秘密協定的賠款和1000金幣,也有給予奧斯曼帝國敘利亞和法德勒核心的條約,甚至他還免費幫助自己展現了實力,提了300點點數。
奧斯曼蘇丹對馬穆魯克蘇丹的心意甚是欣慰,至少他言而有信。
至於敘利亞和法德勒?
失去了他們自己本土的核心時擁有不斷的過度擴張的debuff不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麽想法。
反正奧斯曼蘇丹可不會管,畢竟一個不能給自己帶來收益的小弟還是趕緊去死吧。
之後他兩的結局肯定是被無窮無盡的奧斯曼分離主義者的叛軍給毀滅吧。
奧斯曼蘇丹複雜的看著南邊不斷對自己諂媚的馬穆魯克,希望他說的真的是如他的條件一樣吧。
那這樣奧斯曼蘇丹也會拚死保護他的。
總而言之,不管馬穆魯克到底抱著什麽樣的心思,自己也可以暫時放下馬穆魯克這個南邊的巨大威脅了。敘利亞和法德勒也是成功拿到了,就暫時看看馬穆魯克的表現吧。
在放下了南邊的威脅之後,奧斯曼蘇丹的眼神在狄奧多羅和波蘭身上晃悠。
狄奧多羅不必說,是肯定要打的,也沒什麽盟友,可是其前身的熱亞那在變狄奧多羅前可是把克裏米亞的4塊地給抬進入了意大利聯盟裏,加上其四塊地有2塊是貿易港口,需要的行政點核心化肯定是天價的。
自己目前還吃不起這四塊地,畢竟才剛剛搶吃懲罰點完了9級行政科技。
不僅如此,還有ae修正的懲罰。
自己也不好頂著一定的過度擴張debuff去打架的同時還因為吃了幾塊克裏米亞的地就被西歐給包圍了。
那既然這樣就讓他暫時等等吧。
於是奧斯曼蘇丹的目光徹底鎖定在了波蘭身上,準確的來說是摩爾達維亞身上。其擁有一個重要的黑海港口(任務送的),其本身還在克裏米亞節點上,其宗主國也虛弱的出乎奧斯曼蘇丹的預料。
基於以上條件,奧斯曼蘇丹決定繼續老本行,用戰爭恐嚇的理由繼續索求自己所需要的土地。
就算對方由於列強尊嚴不給想和自己打一架,那自己也奉陪,畢竟現在自己兵精糧足,國庫充盈,足以與波蘭一戰。
於是奧斯曼帝國向波蘭發出外交例會,而匆匆來遲的波蘭代表到場之後也隻看到了奧斯曼蘇丹留下的一句話:
“摩爾達維亞或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