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霸權雛形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荷蘭對布拉邦特宣戰!”
在迅速占領了弗裏斯蘭,海爾雷,烏勒支和等國家之後,荷蘭國王開啟了最後的征服。
隻要能再占領1塊地,那麽加上自己原本就有的3塊領土就能成立尼德蘭了,而這也隻是尼德蘭征服星辰大海的開始而已。
荷蘭國王率領天兵天將進駐於斯海爾托亨博斯(這塊最靠近荷蘭的土地),發現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抵抗,可能布拉邦特把兵都放在與法蘭西接壤的邊境上了吧。
荷蘭國王也等不急了,指揮雇傭兵開啟強攻,畢竟是一座沒有堡壘的城市,所以攻下來十分簡單。
於是在1481年中旬,荷蘭國王終於完成了任務所要求的10塊地。點下了“統一荷蘭”的任務,在一瞬間直接變身了黃色的尼德蘭王國。
“我們得知,尼德蘭王國的建立,是建立在不平等與剝削之上的。他們自稱星辰大海的征服者,勢必擺脫一切阻礙尼德蘭的枷鎖。”
“荷蘭國王獲得征服者特質,自動獲得尼德蘭省份治下的核心。同時建立一級政府改革省督君主製,采用尼德蘭選舉製,啟用議會,啟用議會vs奧蘭治派機製。其改革修正為:貿易效率+20%,重型船隻作戰能力+20%,君主死亡不會扣除穩定度,荷蘭東印度商船數量+20%,其他大陸的附屬國獨立傾向降低-10%。允許建立東印度商船。”
“由於尼德蘭王國的成立,尼德蘭與奧地利無條件和平。尼德蘭治下省份不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尼德蘭獲得低地地區永久宣稱。”
荷蘭國王,不,應該說是尼德蘭的國王,終於完成了自己籌劃多年以來的壯誌雄心。現在,自己終於能開始下一步的征服了。
不過目前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奧地利的態度。
誰叫自己無條件就牛走了半個低地和退出帝國了呢?
所以趕緊給奧地利和連帶著各位列強發送消息,希望能原諒自己的所作所為。
英格蘭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在他眼裏尼德蘭統一是必要的,能夠製衡法蘭西與奧地利的同時也不用自己多花費腦筋。唯一好奇的就是荷蘭如何短時間內成立尼德蘭的。
法蘭西正忙的焦頭爛額,目前也沒管尼德蘭的所做所為,隻是草草的看了一眼就繼續全神貫注的與奧地利開始搶地盤了。
奧地利可就傻眼了,你這一沒走程序,二沒經過皇帝的允許,怎麽就突然獨立出去了呢?
不過奧地利也沒有做出什麽不理智的事情,既然木已成舟,那麽就該思考如何去處理它。隻是按照目前的情況與自己的計劃,這個著實是給奧地利氣得不行。
對不起了卡斯蒂利亞,隻有半個低地了。
奧地利在心裏默念,操作著主力部隊向前麵頂過去,而後方的後勤部隊分兵占領布拉邦特剩下的區域,防止尼德蘭突然占領變成了自己的領土。
法蘭西和奧地利開始了激烈的競爭,生怕對方一個偷跑直接讓自己的努力白費,就像尼德蘭一樣。
尼德蘭國王見狀他兩並沒有記恨自己的表現,暫時鬆了一口氣,開始轉頭收拾國內的爛攤子。
為了籌備此次戰爭,荷蘭的國庫自己背上了數筆貸款,還要為英格蘭的高級雇傭兵團付費的同時也需要為低地的治安情況負責。
由於之前進攻迅猛激烈,大量的土地一片荒蕪,還等著自己去重建。
更要命的是還讓英格蘭給自己提供了一些貸款,這些貸款的利益是6%!遠遠高於銀行貸款的利益!(4%,市民貸款1%。)
加上出賣了貿易主權,自己的收入大打折扣,隻能通過其他方麵來對英格蘭償還貸款了。
“哎,先裁軍吧。”尼德蘭國王開始裁軍,陸軍裁到20k,海軍裁到25艘船。誰叫自己繼承這些低地小國的土地的同時還繼承了他們的陸軍和海軍呢?
也就是這些軍隊,剛剛直接要了英格蘭3筆高利貸!
總而言之,尼德蘭國王需要去其他地方尋找金幣,去償還英格蘭的貸款,不然利益金幣越卷越高,自己這個國家就沒救了。
“要是能去殖民就好了……”
尼德蘭國王喃喃自語,突然記起來尼德蘭好像有殖民任務樹。
這樣就可以去新大陸跟土著狠狠爆金幣了。
不過從葡萄牙和英格蘭傳來的消息來看。新大陸好像都被瓜分殆盡了,那麽自己該去哪裏好呢?
對了。遙遠的東方不是流傳著黃金與香料的傳說嗎?讓這些關於黃金的傳言不再誘惑我們,尼德蘭將親自駛向遠方的未知之地。
說幹就幹,尼德蘭趕緊先發一個探索理念,然後點出早就完成的任務“駛向遠方的未知之地”,獲得一個免費的探險家和持續50年的殖民範圍+50%。同時發現好望角的視野。
然後將國內的艦隊全部編在一起,上探險家然後探索東印度。
至於費用,咬咬牙就好了。殖民的收益都是長久的。
進行殖民的同時開始整合低地工作,在各地區和州設立七省行政機構,獲得-10%發展成本,+10%商品產出,-25%省份治理成本,-10%建造花費與時間。同文化組省份人力+15%,降低自治度,授與議會議席,開始議會法案的討論等等。
在議會上,尼德蘭國王明麵上痛斥英格蘭的不當人行為,同時大肆宣傳殖民的好處,要求壟斷黃金與香料,通過殖民法案。
而在暗地裏,尼德蘭國王去給各個代表賄賂,希望能通過法案。
於是在賄賂完成後,法案通過了。國內也多了一批定居者階層,授與其殖民特權,教士的新大陸傳教活動和減殖民花費的特權都安排上,加上法案給的持續15年的殖民範圍+25%,使得尼德蘭艦隊尋找黃金的東方更有效率。
總而言之,除開國家特權被出賣,背上大量的沉重貸款來看,尼德蘭王國無疑是蒸蒸日上的。
……
在另一邊,在外征戰的奧地利突然聽到國內傳來的噩耗:帝國事變又一次開啟了。
“親愛的皇帝與諸侯們,一次帝國事變開始了。”
帝國事變:尼德蘭獨立
描述:15世紀末,尼德蘭北部從帝國內部獨立出來,而帝國內部尚沒有對這個新生的國家承認其合法性。如果我們無法承認其的地位,那麽這將對帝國的權威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選項1:我們承認低地的獨立的法理性,並與其重修於好。(所有帝國內部低地的國家與省份全部退出帝國,並且任何與低地國家交戰的帝國諸侯將與其無條件和平,帝國將保證整個低地地區國家的獨立性。該選項對帝國權威的影響改變為-10。)
選項2:木已成舟,就這樣算了吧。(尼德蘭獲得非法帝國領土持續50年,帝國權威修正-20%的增長速度,帝國治下所有低地省份將保持原樣。該修正對帝國權威的影響改變為-15。)
選項3:不如惡心一下其他人,做一個交易。(皇帝將給剩餘還在帝國內部的國家做出一個交易,可以通過給予哈布斯堡繼承人來間接控製剩餘的低地小國,皇帝將每年給予低地小國們大量的補貼和維護獨立地位,若他們同意,那麽他們將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半聯統國。該選項對於帝國權威的影響為+10。)
ps:半聯統國作為作者私設,擁有自主外交和自我操控國家的權力,隻是置於宗主國的保護下。如果半聯統國連續3任統治者都是與宗主國同一家族,那麽將徹底被宗主國聯統。
“選3,這一天天的帝國權威一直在掉,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權威又沒了。”
奧地利大公不滿的說道。他剛剛又點了一個事件“尼德蘭獨立的影響”扣了帝國權威10,搞得自己心煩意燥。
於是在皇帝帶頭下,大量諸侯依舊聽從了皇帝的指揮,與奧地利交戰的幾個低地小國也收到了來自帝國的交易。
“布拉邦特同意了我們的請求,皇帝會繼續保護他們的。”
“佛蘭德同意了我們的請求。”
“列日,盧森堡同意了我們的請求。”
“以上國家變成奧地利的半聯統國,他們下一任國王\/執政官有一定概率是哈布斯堡家族。”
“列日,盧森堡,布拉邦特,佛蘭德獲得對皇帝的忠誠:年稅收+36,國家稅收+10%,陸軍士氣+10%。”
“由於我們在與其交戰,我們將與其達成無條件和平。”
“由於我們的半聯統國正在被入侵,所以我們將加入其的防守戰爭。”
“親愛的皇帝,我們正在與法蘭西交戰,由於我們的實力,我們將成為這場戰爭的戰爭盟主。”
這一連串的消息直接給奧地利搞暈了,不過他很快迴過神來,終於可以肢解法蘭西了。
而且時間卡的正好,之前的包圍網戰爭在1472年結束的,現在也已經1482年中旬了,正好避免了吃撕毀停戰協議的處罰。
想到這裏,奧地利趕緊去給卡斯蒂利亞發消息,趕緊組建包圍網,繼續宣戰貪得無厭的法蘭西,讓他吃到教訓。
另一邊的卡斯蒂利亞雖然也對一個低地變半個低地也不滿,但是形勢在前,也不想徹底得罪盟友奧地利,雖然也不是奧地利的錯就是了。
同時在心裏默默記下了尼德蘭,準備在未來對其進行一次特別軍事行動。
手上也沒停下來,趕緊拉萊茵蘭小國們的包圍網。而這些小國們一聽打法蘭西,屁顛屁顛馬上就來了。
第三次反法包圍網正式組建。
“卡斯蒂利亞對法蘭西宣戰!他們以可恥敗類為戰爭借口!”
卡斯蒂利亞直接就宣戰了上去,不給法蘭西任何機會。
不是,哥們?
法蘭西一臉懵逼,怎麽自己又和奧地利又和卡斯蒂利亞交戰了?
難道我不是在打幾個小國嗎?
算了,吐一點地消一下ae吧,不然這卡斯蒂利亞天天趁著自己高ae瘋狂提款自己。
法蘭西在內心做出了決議,準備放棄抵抗。把自己的軍隊趕緊藏到新大陸去,免得又被消耗人力。
就這樣,正在圍城佛蘭德的法蘭西雇傭兵團突然發現臉上衝出來至少150k的軍隊,直接數量碾壓。
後續直接追上潰兵,全殲法蘭西新招募的雇傭兵團。
“一定要給法蘭西放放血啊。”
奧地利大公與卡斯蒂利亞國王在巴黎笑著談話,就在前不久由於法蘭西和其封邑的被迫不抵抗運動直接就拿下了巴黎堡壘,接下來就等著小國們慢慢踩地把戰爭分數漲上去就可以了。
“放心,我賠款都不要了,就放出一個小小勃艮第,然後分數就差不多了。然後你在歸還勃艮第的核心領土,送一個繼承人就差不多了。”
卡斯蒂利亞國王頓了頓,接著說,“不如我們現在就把條約簽了吧?免得夜長夢多。”
“真是求之不得啊,哈哈哈……”
奧地利大公跟著陪笑,心裏卻在痛罵卡斯蒂利亞對自己的不信任。
你以為我會要勃艮第和低地這兩個燙手山芋?拿了就代表和英格蘭法蘭西不死不休了啊。我會那麽蠢?
反正自己也需要的隻是時間,也許現在不是卡斯蒂利亞,法蘭西,這些列強的對手,但等自己消除了波西米亞貴族和匈牙利貴族的影響,整合成了奧地利帝國,那麽自己將不再受限於別人了。
想到這裏,奧地利大公緊握拳頭,一定會把之前的恥辱都洗刷幹淨的。
奧斯曼,波蘭,你們給我等著吧。
1482年末,奧地利大公與卡斯蒂利亞國王在巴黎聖母院簽訂了一份秘密協定。
奧地利轉讓低地小國的宗主權給予卡斯蒂利亞,而新放出來的勃艮第則將自動受到卡斯蒂利亞的保護!
這標誌著奧地利在低地西歐的退出和卡斯蒂利亞的霸權之路正式開啟。
在迅速占領了弗裏斯蘭,海爾雷,烏勒支和等國家之後,荷蘭國王開啟了最後的征服。
隻要能再占領1塊地,那麽加上自己原本就有的3塊領土就能成立尼德蘭了,而這也隻是尼德蘭征服星辰大海的開始而已。
荷蘭國王率領天兵天將進駐於斯海爾托亨博斯(這塊最靠近荷蘭的土地),發現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抵抗,可能布拉邦特把兵都放在與法蘭西接壤的邊境上了吧。
荷蘭國王也等不急了,指揮雇傭兵開啟強攻,畢竟是一座沒有堡壘的城市,所以攻下來十分簡單。
於是在1481年中旬,荷蘭國王終於完成了任務所要求的10塊地。點下了“統一荷蘭”的任務,在一瞬間直接變身了黃色的尼德蘭王國。
“我們得知,尼德蘭王國的建立,是建立在不平等與剝削之上的。他們自稱星辰大海的征服者,勢必擺脫一切阻礙尼德蘭的枷鎖。”
“荷蘭國王獲得征服者特質,自動獲得尼德蘭省份治下的核心。同時建立一級政府改革省督君主製,采用尼德蘭選舉製,啟用議會,啟用議會vs奧蘭治派機製。其改革修正為:貿易效率+20%,重型船隻作戰能力+20%,君主死亡不會扣除穩定度,荷蘭東印度商船數量+20%,其他大陸的附屬國獨立傾向降低-10%。允許建立東印度商船。”
“由於尼德蘭王國的成立,尼德蘭與奧地利無條件和平。尼德蘭治下省份不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尼德蘭獲得低地地區永久宣稱。”
荷蘭國王,不,應該說是尼德蘭的國王,終於完成了自己籌劃多年以來的壯誌雄心。現在,自己終於能開始下一步的征服了。
不過目前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奧地利的態度。
誰叫自己無條件就牛走了半個低地和退出帝國了呢?
所以趕緊給奧地利和連帶著各位列強發送消息,希望能原諒自己的所作所為。
英格蘭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在他眼裏尼德蘭統一是必要的,能夠製衡法蘭西與奧地利的同時也不用自己多花費腦筋。唯一好奇的就是荷蘭如何短時間內成立尼德蘭的。
法蘭西正忙的焦頭爛額,目前也沒管尼德蘭的所做所為,隻是草草的看了一眼就繼續全神貫注的與奧地利開始搶地盤了。
奧地利可就傻眼了,你這一沒走程序,二沒經過皇帝的允許,怎麽就突然獨立出去了呢?
不過奧地利也沒有做出什麽不理智的事情,既然木已成舟,那麽就該思考如何去處理它。隻是按照目前的情況與自己的計劃,這個著實是給奧地利氣得不行。
對不起了卡斯蒂利亞,隻有半個低地了。
奧地利在心裏默念,操作著主力部隊向前麵頂過去,而後方的後勤部隊分兵占領布拉邦特剩下的區域,防止尼德蘭突然占領變成了自己的領土。
法蘭西和奧地利開始了激烈的競爭,生怕對方一個偷跑直接讓自己的努力白費,就像尼德蘭一樣。
尼德蘭國王見狀他兩並沒有記恨自己的表現,暫時鬆了一口氣,開始轉頭收拾國內的爛攤子。
為了籌備此次戰爭,荷蘭的國庫自己背上了數筆貸款,還要為英格蘭的高級雇傭兵團付費的同時也需要為低地的治安情況負責。
由於之前進攻迅猛激烈,大量的土地一片荒蕪,還等著自己去重建。
更要命的是還讓英格蘭給自己提供了一些貸款,這些貸款的利益是6%!遠遠高於銀行貸款的利益!(4%,市民貸款1%。)
加上出賣了貿易主權,自己的收入大打折扣,隻能通過其他方麵來對英格蘭償還貸款了。
“哎,先裁軍吧。”尼德蘭國王開始裁軍,陸軍裁到20k,海軍裁到25艘船。誰叫自己繼承這些低地小國的土地的同時還繼承了他們的陸軍和海軍呢?
也就是這些軍隊,剛剛直接要了英格蘭3筆高利貸!
總而言之,尼德蘭國王需要去其他地方尋找金幣,去償還英格蘭的貸款,不然利益金幣越卷越高,自己這個國家就沒救了。
“要是能去殖民就好了……”
尼德蘭國王喃喃自語,突然記起來尼德蘭好像有殖民任務樹。
這樣就可以去新大陸跟土著狠狠爆金幣了。
不過從葡萄牙和英格蘭傳來的消息來看。新大陸好像都被瓜分殆盡了,那麽自己該去哪裏好呢?
對了。遙遠的東方不是流傳著黃金與香料的傳說嗎?讓這些關於黃金的傳言不再誘惑我們,尼德蘭將親自駛向遠方的未知之地。
說幹就幹,尼德蘭趕緊先發一個探索理念,然後點出早就完成的任務“駛向遠方的未知之地”,獲得一個免費的探險家和持續50年的殖民範圍+50%。同時發現好望角的視野。
然後將國內的艦隊全部編在一起,上探險家然後探索東印度。
至於費用,咬咬牙就好了。殖民的收益都是長久的。
進行殖民的同時開始整合低地工作,在各地區和州設立七省行政機構,獲得-10%發展成本,+10%商品產出,-25%省份治理成本,-10%建造花費與時間。同文化組省份人力+15%,降低自治度,授與議會議席,開始議會法案的討論等等。
在議會上,尼德蘭國王明麵上痛斥英格蘭的不當人行為,同時大肆宣傳殖民的好處,要求壟斷黃金與香料,通過殖民法案。
而在暗地裏,尼德蘭國王去給各個代表賄賂,希望能通過法案。
於是在賄賂完成後,法案通過了。國內也多了一批定居者階層,授與其殖民特權,教士的新大陸傳教活動和減殖民花費的特權都安排上,加上法案給的持續15年的殖民範圍+25%,使得尼德蘭艦隊尋找黃金的東方更有效率。
總而言之,除開國家特權被出賣,背上大量的沉重貸款來看,尼德蘭王國無疑是蒸蒸日上的。
……
在另一邊,在外征戰的奧地利突然聽到國內傳來的噩耗:帝國事變又一次開啟了。
“親愛的皇帝與諸侯們,一次帝國事變開始了。”
帝國事變:尼德蘭獨立
描述:15世紀末,尼德蘭北部從帝國內部獨立出來,而帝國內部尚沒有對這個新生的國家承認其合法性。如果我們無法承認其的地位,那麽這將對帝國的權威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選項1:我們承認低地的獨立的法理性,並與其重修於好。(所有帝國內部低地的國家與省份全部退出帝國,並且任何與低地國家交戰的帝國諸侯將與其無條件和平,帝國將保證整個低地地區國家的獨立性。該選項對帝國權威的影響改變為-10。)
選項2:木已成舟,就這樣算了吧。(尼德蘭獲得非法帝國領土持續50年,帝國權威修正-20%的增長速度,帝國治下所有低地省份將保持原樣。該修正對帝國權威的影響改變為-15。)
選項3:不如惡心一下其他人,做一個交易。(皇帝將給剩餘還在帝國內部的國家做出一個交易,可以通過給予哈布斯堡繼承人來間接控製剩餘的低地小國,皇帝將每年給予低地小國們大量的補貼和維護獨立地位,若他們同意,那麽他們將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半聯統國。該選項對於帝國權威的影響為+10。)
ps:半聯統國作為作者私設,擁有自主外交和自我操控國家的權力,隻是置於宗主國的保護下。如果半聯統國連續3任統治者都是與宗主國同一家族,那麽將徹底被宗主國聯統。
“選3,這一天天的帝國權威一直在掉,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權威又沒了。”
奧地利大公不滿的說道。他剛剛又點了一個事件“尼德蘭獨立的影響”扣了帝國權威10,搞得自己心煩意燥。
於是在皇帝帶頭下,大量諸侯依舊聽從了皇帝的指揮,與奧地利交戰的幾個低地小國也收到了來自帝國的交易。
“布拉邦特同意了我們的請求,皇帝會繼續保護他們的。”
“佛蘭德同意了我們的請求。”
“列日,盧森堡同意了我們的請求。”
“以上國家變成奧地利的半聯統國,他們下一任國王\/執政官有一定概率是哈布斯堡家族。”
“列日,盧森堡,布拉邦特,佛蘭德獲得對皇帝的忠誠:年稅收+36,國家稅收+10%,陸軍士氣+10%。”
“由於我們在與其交戰,我們將與其達成無條件和平。”
“由於我們的半聯統國正在被入侵,所以我們將加入其的防守戰爭。”
“親愛的皇帝,我們正在與法蘭西交戰,由於我們的實力,我們將成為這場戰爭的戰爭盟主。”
這一連串的消息直接給奧地利搞暈了,不過他很快迴過神來,終於可以肢解法蘭西了。
而且時間卡的正好,之前的包圍網戰爭在1472年結束的,現在也已經1482年中旬了,正好避免了吃撕毀停戰協議的處罰。
想到這裏,奧地利趕緊去給卡斯蒂利亞發消息,趕緊組建包圍網,繼續宣戰貪得無厭的法蘭西,讓他吃到教訓。
另一邊的卡斯蒂利亞雖然也對一個低地變半個低地也不滿,但是形勢在前,也不想徹底得罪盟友奧地利,雖然也不是奧地利的錯就是了。
同時在心裏默默記下了尼德蘭,準備在未來對其進行一次特別軍事行動。
手上也沒停下來,趕緊拉萊茵蘭小國們的包圍網。而這些小國們一聽打法蘭西,屁顛屁顛馬上就來了。
第三次反法包圍網正式組建。
“卡斯蒂利亞對法蘭西宣戰!他們以可恥敗類為戰爭借口!”
卡斯蒂利亞直接就宣戰了上去,不給法蘭西任何機會。
不是,哥們?
法蘭西一臉懵逼,怎麽自己又和奧地利又和卡斯蒂利亞交戰了?
難道我不是在打幾個小國嗎?
算了,吐一點地消一下ae吧,不然這卡斯蒂利亞天天趁著自己高ae瘋狂提款自己。
法蘭西在內心做出了決議,準備放棄抵抗。把自己的軍隊趕緊藏到新大陸去,免得又被消耗人力。
就這樣,正在圍城佛蘭德的法蘭西雇傭兵團突然發現臉上衝出來至少150k的軍隊,直接數量碾壓。
後續直接追上潰兵,全殲法蘭西新招募的雇傭兵團。
“一定要給法蘭西放放血啊。”
奧地利大公與卡斯蒂利亞國王在巴黎笑著談話,就在前不久由於法蘭西和其封邑的被迫不抵抗運動直接就拿下了巴黎堡壘,接下來就等著小國們慢慢踩地把戰爭分數漲上去就可以了。
“放心,我賠款都不要了,就放出一個小小勃艮第,然後分數就差不多了。然後你在歸還勃艮第的核心領土,送一個繼承人就差不多了。”
卡斯蒂利亞國王頓了頓,接著說,“不如我們現在就把條約簽了吧?免得夜長夢多。”
“真是求之不得啊,哈哈哈……”
奧地利大公跟著陪笑,心裏卻在痛罵卡斯蒂利亞對自己的不信任。
你以為我會要勃艮第和低地這兩個燙手山芋?拿了就代表和英格蘭法蘭西不死不休了啊。我會那麽蠢?
反正自己也需要的隻是時間,也許現在不是卡斯蒂利亞,法蘭西,這些列強的對手,但等自己消除了波西米亞貴族和匈牙利貴族的影響,整合成了奧地利帝國,那麽自己將不再受限於別人了。
想到這裏,奧地利大公緊握拳頭,一定會把之前的恥辱都洗刷幹淨的。
奧斯曼,波蘭,你們給我等著吧。
1482年末,奧地利大公與卡斯蒂利亞國王在巴黎聖母院簽訂了一份秘密協定。
奧地利轉讓低地小國的宗主權給予卡斯蒂利亞,而新放出來的勃艮第則將自動受到卡斯蒂利亞的保護!
這標誌著奧地利在低地西歐的退出和卡斯蒂利亞的霸權之路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