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慢慢流逝,轉眼之間就已經到1485年了。在這段時間內,所有的國家基本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修養生息,擴張,種田,或者又是看海。


    不過在奧地利大公準備放棄繼續監視奧斯曼,轉而把目光放到國內時,帝國內部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親愛的皇帝與諸侯們,一次帝國事變開始了。”


    看著熟悉的字眼,大量的神羅小國都把目光重新聚集在了帝國內部,連一些大國也注意到了此處。


    “帝國事變:低地人民大起義。自帝國成立以來。低地就一直都是帝國內部最富庶的地區,而現在帝國的政策嚴重影響了低地地區的財富,尼德蘭地區的人們已經再也無法忍受帝國內部的暴政了,他們希望能夠從帝國中獨立出來,以換取尼德蘭地區的統一。”


    選項一:我們絕不承認低地地區的獨立!(奧地利對所有首都在尼德蘭地區的國家宣戰,並啟用特殊的戰爭借口“臣服”,可以使用該借口獲得一些低地國家的繼承權。對帝國權威的影響改變為正10)


    選項二:想要獨立自主,讓他們用劍來拿!(所有低地國家可以啟用特殊的戰爭借口“要求低地脫離帝國”,使用該借口對皇帝宣戰時隻要能夠保持2年內自己首都的地塊沒有被圍城或者占領就能夠自動與皇帝的戰爭達成無條件和平,同時退出帝國。該選項對於帝國權威的影響變化為0)


    選項三:我們承認低地地區在法理上的獨立地位,但是不允許低地退出帝國!(任意低地國家統一成立尼德蘭之後將無法自行退出帝國,並且皇帝將授與尼德蘭選帝侯身份,深度將其綁定在德意誌。該選項對於帝國權威的影響變化為負5)


    林天仔細看了這3個選項,發現隻有選項1是最符合奧地利和帝國利益的。


    低地地區,是帝國最富庶的地區。這裏緊靠英吉利海峽貿易節點,同時又與法蘭西的皮卡第大區接壤,可謂是天然的衝突點。


    這裏自古以來就是不列顛,法蘭西和德意誌三方博弈最激烈的地區。而自帝國建立以來把低地納入自己勢力以後不列顛和法蘭西就徹底淪為了外部勢力,隻能眼巴巴的看著低地每年給帝國上繳的大量貿易收入。


    但是這也讓低地地區的人民非常不滿,憑什麽我們每年要交那麽多稅?而且在帝國內部權力不僅沒有上漲,還隨著各個皇帝的持續剝削使得尼德蘭地區徹底淪為了帝國內部商人銷售商品的殖民地。


    也就是說低地地區空有發展度,卻因為帝國的存在導致自己本來不多的收入更少了,沒錢建立一些教堂,工坊之類的建築根本就吃不到高發展度帶來的紅利。


    畢竟不是哪裏都有金礦,而金礦才叫的上真正的“發展度”。


    總而言之,在林天看來,這次帝國事變估計要讓低地獨立了。


    法蘭西,英格蘭雖然現在在殖民,可是在麵對瓦解帝國勢力,將低地納入自己的統治上這方麵都是有共同的利益基礎的。


    而說不好其他人也可能趁這次機會來打擊在外交上持續獲得突破的奧地利。


    奧地利大公,現任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此刻正在維也納的霍夫堡焦急的踱步,看完了手下發來的消息,奧地利就知道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帝國事變了,而是一場能夠改變格局的大事件。


    一個處理不好就很可能被四周夾擊。


    “該死!這些尼德蘭人究竟想幹什麽?難道帝國待他們不薄嗎?”奧地利大公為此評價怒罵道。


    在他看來,雖然自己皇帝的收入大部分來自於低地,但是皇帝本人也在為尼德蘭地區的安全負責啊。


    多少年來,帝國四周強鄰四顧,全賴皇帝自己保衛帝國。畢竟他們要打帝國內部的國家首先就是要直麵皇帝的威嚴。


    可是這些人不僅不記得帝國和皇帝的好,還天天想著獨立。這難道不是一種可恥的背叛嗎?


    但是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奧地利大公還是覺得這件事要盡快解決得好。趁現在奧斯曼虛弱不堪,波蘭守內而虛外,法蘭西英格蘭深陷殖民不可自拔,一舉將低地的叛軍直接擊碎。


    “告訴外交官,我們絕對不會讓低地獨立的,並且我還要削弱低地地區的自治權,讓其一部分徹底納入皇帝的直屬領地之下。隻有這樣尼德蘭人才會記得皇帝的威嚴。”


    奧地利大公毫不猶豫的在帝國事變上選擇了1,不僅想要削弱低地地區的自治權,還想要低地的地。


    看到皇帝選擇了以後,大量的一些親近皇帝的國家都跟著皇帝選了1,一些沒有和皇帝有矛盾的國家也緊隨其後。


    這種時候誰也不願意為了別人的利益自己去得罪皇帝。


    看到了幾乎一邊倒的結果,布拉邦特,佛蘭德,海爾雷,盧森堡等等低地國家兩眼一抹黑,他們可是不想觸怒皇帝的啊。


    作為低地地區裏的各個國家,其中不僅有獨立派,有親皇帝派,還有隻想著賺錢的商人派等等,而布拉邦特,佛蘭德,盧森堡都是標準的親皇帝派。


    布拉邦特和佛蘭德不必說,直接與法蘭西接壤,直麵法蘭西的威脅,在海上又有富庶的貿易港口,容易收到英格蘭海軍的掠奪。是天然的親皇帝派,畢竟不靠近皇帝還有誰能維持他們的獨立呢?更不用說他們作為低地國家是裏麵體量最大的,由於瓜分了勃艮第遺產所以自己在帝國內部也過的相當滋潤。


    盧森堡也同理,陸地接壤法蘭西,並且曾經還受到過法蘭西的吞並,對法蘭西可謂是害怕到了骨子裏。而且加上法蘭西不做人的擴張態度,導致盧森堡本人沒有任何安全感。現在突然告訴自己自己居然突然要從帝國內部獨立出去了?


    不管怎麽說,也不管這些國家怎麽想,奧地利大公隻想著一棒子全部打死,這讓低地國家包括親皇帝派也感到十分寒心,紛紛開始了戰爭動員準備麵對奧地利的入侵。


    ……


    在遙遠的新大陸上,法蘭西,英格蘭,甚至卡斯蒂利亞都不約而同收到了來自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探子的消息。


    他們驚奇的發現,原本水泄不通的帝國似乎出現問題了。


    這絕對是一個絕佳的幹涉帝國內政,削弱帝國實力的好機會。隻要有一個借口,或者說隻要一個引路人,就可以以合理的方式介入低地,從裏麵分一杯羹。


    而好巧的是,這個人還真出現了,不僅如此,還是這場帝國事變的始作俑者,意在借用外力來實現尼德蘭地區的統一。


    這個人就是荷蘭國王。


    荷蘭,作為一開局勃艮第的聯統國之一,一直都希望有人幫助自己從勃艮第的暴政中解救出來。比任何人都渴望,倒不是因為怕勃艮第吞並自己,拿自己的錢,而是自己不允許自己那麽做。


    在一開始,荷蘭國王就被係統通知荷蘭已經開啟尼德蘭天選模式。


    尼德蘭天選模式,致力於低地統一。能夠通過更豐富的事件和難度更低的任務進行統一尼德蘭地區,並且能夠在統一後通過更簡單的方法去獲得強力修正。


    也就是說,荷蘭天然就擁有比其他低地國家更強大的野心。從開局一直走到現在,從荷蘭獨立到低地獨立,自己已經為此謀劃了很久。


    通過裁軍和日積月累的金幣爆出大量的輕型戰艦來維護自己的英吉利海峽的貿易,通過假裝與周圍國家交好來降低周圍各國對自己的警惕。


    終於在貿易競爭力達標和外國間諜逐步退出荷蘭後,自己用於完成了“低地的野心”的任務,並且主動觸發了一次帝國事變。


    可以說為此荷蘭準備了40多年。


    而在現在,也如同荷蘭國王所預測的一樣,奧地利大公抵擋不住富饒低地的吸引,選擇了使用武力。


    這樣就可以利用其他低地國家作為堡壘,給自己和其他列強拖延時間,逼迫英格蘭法蘭西等人將目光重新放迴歐洲大陸上。


    而且還是在富饒的低地地區,想必英格蘭和法蘭西是絕對不會拒絕一個這樣完美的插手帝國的機會的。


    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兩個承認自己在尼德蘭地區的統治權還是最重要的。


    之前在完成上一個任務的時候又瞬間刷新了下一個任務——“統一荷蘭”。這個任務要求荷蘭國王在低地地區擁有10塊地,就可以無視行政科技和核心的限製來讓自己強行成立尼德蘭。


    也就是說隻要自己能夠暫時獲取10塊地的控製權就可以強行把別人的地給奪過來,把其他國家的統治者變成類似奧地利的王冠領波西米亞和匈牙利一樣,變成特殊的尼德蘭聯省,隻能保有領地所有權,沒有領地控製權和主權。


    也就是說其他國家的統治者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荷蘭國王的操作,自己領土的任何情況都控製不了,隻能通過參加聯省議會來保持自己的存在感。(不會死,相當於隻有一個靈魂在看。)


    這就讓荷蘭國王既高興又苦惱,高興的是任務給的獎勵如此優秀,苦惱的是如何暫時獲取低地國家的控製權。


    想來想去隻能依靠列強的手段。而且還不能是奧地利,畢竟奧地利隻會想著要低地的地,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一直都完不成這個任務了。


    所以荷蘭就想到了英格蘭和法蘭西。通過讓英格蘭和法蘭西介入這次戰爭,吸引奧地利和其他低地小國們的兵力,自己去慢慢占領地塊。


    當然不僅如此,荷蘭國王也考慮到了引狼入室這種可能性,所以打算提前跟這兩國說好,通過轉移貿易競爭力給英格蘭換取其支持,通過畫大餅的方法來讓法蘭西專注佛蘭德和瓦隆尼亞大區,自己專心爆兵貸款打周圍的一些小國家。


    在荷蘭國王的設想裏,自己爆兵能有40多k,通過去借助或者購買英格蘭法蘭西的炮兵來快速攻破城牆,然後踩住地塊,強攻迅速拿下海爾雷,弗裏斯蘭,烏勒支和等國,在加上隨便踩一下布拉邦特的一兩塊地,就可以強行成立尼德蘭了。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奧地利的進攻方向。荷蘭國王害怕奧地利不小心占領自己欽定的地塊,自己就隻能獨自哀嚎了。


    畢竟不可能冒著生命危險去得罪法蘭西來成立尼德蘭,否則以法蘭西的擴張野心,找到機會分分鍾滅了自己。


    總之荷蘭不僅需要法蘭西和英格蘭吸引火力,還需要其對抗奧地利的兵力,防止其推進速度過快占領地塊。


    所以荷蘭才會主動與法蘭西和英格蘭進行交涉,主動帶路給這兩位。


    “我相信貴國是絕對不會放任尼德蘭地區失陷的,對吧?但是畢竟我方需要貴國的幫助,所以我再次懇求貴國能夠將尼德蘭人民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暴政中解放出來,作為迴報,我方做的很有限,隻能不去觸動貴國的勢力範圍,比如佛蘭德和瓦隆尼亞大區等等。”


    荷蘭國王首先按照老樣子畫大餅賄賂法蘭西,就賭其對這兩大區的擴張野心,畢竟法蘭西曾經短暫的擁有過佛蘭德和布拉邦特兩附屬國啊。


    “我們希望貴國能夠派遣兩隊雇傭兵來到我方區域來幫助占領地塊,作為迴報我方將持續轉移貿易競爭力的50%給貴國。”


    荷蘭國王對英格蘭就不是這麽說的了。畢竟英格蘭雖然可以直接幫助自己,但是還是需要看利益的。低地貿易確實很重要,但是也沒有重要到和奧地利撕破臉皮,也可以和奧地利商量嘛。


    反正英格蘭是孤懸海外,拿低地是不可能的,會引起奧地利和法蘭西雙重忌憚,更別說周圍的小國。


    所以荷蘭國王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選擇實際拿出好處給英格蘭,明裏暗裏向英格蘭靠近。


    在他看來,英格蘭國王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自己這麽說是什麽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爾加大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爾加大佐並收藏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