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年的世界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穆魯克屬實是被埃塞俄比亞人給打破防了,不然也不會做出主動割讓土地給奧斯曼以此專心來對付埃塞俄比亞的行為舉止了。
不過話說迴來,反正割讓的不是自己的土地,是自己的附庸敘利亞的。反正這個附庸也明裏暗裏反對自己的意見,要不是因為敘利亞不願意被自己吞並卡了任務,馬穆魯克才不會舍得把半個敘利亞給割出去呢。
總之,馬穆魯克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就這麽草草的結束了。隻能說雞飼料就是雞飼料,逃脫不了宿命。
……
在羅斯人的土地上,西伯利亞的寒風持續吹拂著大批哥薩克軍隊。
從1465年到現在,莫斯科大公國徹底粉碎了遊牧的威脅。
為了吞並喀山,莫斯科大公國組織了一場萬人遠征,跨過了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一舉將在西伯利亞修養的喀山軍隊給打崩了,而喀山也就此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莫斯科大公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莫斯科到薩萊,一個強盛的斯拉夫人的強權國家終於崛起,打破了遊牧和底下王公的束縛,正式打算宣稱屬於斯拉夫人自己的皇位——沙皇。
可是在此期間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
莫斯科大公將目光看向了波羅的海,那裏有自己渴望已久的出海口涅瓦(聖彼得堡),雖然早在1465年就觸發了超事件進行宣戰了諾夫哥羅德,但是由於戰略問題和對諾夫哥羅德的國家現況的分析,導致莫斯科大公國決定先去控製一下西伯利亞,安穩莫斯科周圍的腹地。
免得在進攻諾夫哥羅德的時候兩個遊牧和自己打遊擊戰。
莫斯科大公想的很全麵,如果先進攻諾夫哥羅德,那麽自己柔軟的腹部將會暴露在兩個遊牧國家之下,到時他兩集中兵力從莫斯科後方偷襲,自己的部署就徹底被打爛了。
倒不是莫斯科大公害怕遊牧國家,隻是怕遊牧國家到來引得自己的小弟們臨時反悔,一起宣戰自己打獨立戰爭。到那時莫斯科就完了。
所以莫斯科大公決定先集中兵力解決兩個遊牧國家。梁讚讓小弟去處理,諾夫哥羅德就暫時放置不管。
隻要能粉碎遊牧國家的威脅,那麽即使諾夫哥羅德把自己全境了都沒事。
眾所周知,諾夫哥羅德除了經濟比莫斯科好,其他都不如莫斯科。更不用說現在的莫斯科已經快7級軍科了,而諾夫哥羅德才5級。
按照這樣的方針,莫斯科也順利的擊敗了喀山和諾蓋。
隻不過遊牧國家的騎兵軍隊戰鬥力太強了,要不是自己有超級事件的buff自己能贏很難說。
在懷疑他人的戰鬥力的時候莫斯科大公也為此表示了慶幸。
好在先解決的是遊牧,戰鬥力這麽強。
但是現在,諾蓋汗國的領土已經被哥薩克軍隊給半數占領了,而梁讚也很識趣的臣服於未來的沙皇的統治下,攜帶天兵天將的莫斯科將會卡一下超事件的限時buff,親自到諾夫哥羅德的首都一遊!
不同於莫斯科大公國的積極備戰,諾夫哥羅德此時卻深陷危機。
在數十年前,自己參加了一場關乎北境局勢的戰爭。原本形勢大好的自己卻因為誤判了形勢而導致自己徹底失去打壓瑞典,與丹麥重修於好的機會。
等到莫斯科宣戰自己的時候,自己居然叫不出一個盟友來幫助自己遏製莫斯科。
諾蓋,喀山作為同對付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家,諾夫哥羅德隻敢用戰爭援助進行支持,而且還是不影響自己收入的情況下才進行支持的。
而自己看到自己的軍科和對麵的軍科,頓時萌生了退意。原本部署在邊境的軍隊也不敢出擊痛擊莫斯科。
自己外交官隻有兩個,一個在莫斯科一個在瑞典。
但自從莫斯科宣戰自己以後自己的外交官情報就受到了屏蔽,看不穿濃厚的戰爭迷霧。這讓諾夫哥羅德愈發害怕莫斯科的軍隊是否在守株待兔。
就這樣,一直僵持著……
現在10年都快過去了,自己也在心驚膽戰之中度過了10年。危機似乎沒有減少,反而還更多更大了。
現在不僅瑞典對波羅的海沿岸有領土要求,丹麥也看不起自己,也希望諾夫哥羅德能保證丹麥在呂貝克和波羅的海的貿易競爭力。
況且該戰爭是1465年左右結束的,停戰期限為10年。顯然,瑞典和丹麥都可以對諾夫哥羅德進行征服行動了。
更不要說旁邊的反莫斯科包圍網已經破碎,原本信誓旦旦對自己保證的莫斯科附庸們現在卻一個個忙於與自己撇清關係,自己的東方邊境已經被威脅很久了。
如果隻是這樣,那諾夫哥羅德還有最後的希望——利沃尼亞騎士團。這個坐擁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領土的天主教騎士團國家無疑是諾夫哥羅德盟友的最好人選。
地理位置上,利沃尼亞騎士團被南邊的波蘭立陶宛威脅,東方的莫斯科大公國,甚至北邊雄心勃勃的瑞典。可謂是諾夫哥羅德的最佳盟友。
可是不知道什麽情況,利沃尼亞騎士團昏招齊出:先是為了迎合當地人主動根據事件或者任務進攻拿下了神聖羅馬帝國帝國的東方邊陲的聖母之地——裏加;後來又在幾年前造好了哥得蘭的宣稱宣戰了哥得蘭,拿下波羅的海的兩個貿易商站;在一開始又跟進諾夫哥羅德,波蘭人的反莫斯科同盟,後來看諾夫哥羅德開打北境戰爭就覬覦其波羅的海的領土。
利沃尼亞騎士團做的事可謂是如數家珍。
先得罪帝國,後得罪教宗,還得罪呂貝克等漢薩同盟,先拿下了波蘭人和瑞典預定的哥得蘭,還反莫斯科,想要諾夫的土地,這直接讓利沃尼亞騎士團變成了小醜,仿佛就和二戰之前的波蘭一樣。
不過波蘭至少表麵上還有英法背書,利沃尼亞騎士團隻有自己的外交了。
不過在這個地方也不是誰都能搞定的,這個地理位置注定被波蘭,瑞典,莫斯科輪流踐踏侮辱,能跳這麽就已經都要說列強慈悲了。
反正在諾夫哥羅德眼裏利沃尼亞騎士團就是個小醜,四處出擊還亂蹦亂跳;而在利沃尼亞騎士團眼裏諾夫哥羅德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惹瑞典,惹丹麥,還惹莫斯科。不過就是把威脅利沃尼亞騎士團的波蘭變成了丹麥而已。
二者本質上沒有區別。
現在唯一的破局可能性就是諾夫哥羅德與利沃尼亞騎士團在一起行動,組成牢不可破的聯盟是上上之策。
諾夫哥羅德很清楚,聯合利沃尼亞可能會在陸地上多了一個波蘭敵人,但是沒辦法。這個反饋是相互的,而目前據外交官從莫斯科大公國傳來的情報來看,莫斯科似乎有意控製在諾蓋的戰爭分數,始終不和談也不進攻,似乎在卡限時buff一起收拾諾夫哥羅德。
這個時刻終於要來了嗎?
諾夫哥羅德看向天空,短暫的閉上了眼睛。
想起了一開局拉包圍網的自己,想起了一開始與丹麥友好合作的自己,想起來了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
還想起了莫斯科就算打滿100的戰爭分數也割不完自己土地的事實……
今之視昔,仿佛泡沫幻影。
畏畏縮縮,停滯不前,這可能就是自己被選中玩諾夫哥羅德的理由吧。
自嘲了一番後,諾夫哥羅德還是決定最後再拚一把。
貸款一直到上限,燒地拿錢,招募所有自己能招募的雇傭兵團,把所有人力都拿去招兵,上士氣顧問,拿信仰守護者提高戰鬥力等等。
加上威望,力量投射,騎士大會等一些雜七雜八的加成士氣才堪堪隻有4.5,還是剛剛勉強的6級軍科。
誰叫自己的統治者是個軍事0蛋呢?
不過也怪不得別人,是自己又慫又愛玩導致的。
然後理念組也沒什麽好選的了,軍事點不起,其他的也沒啥用。
就這樣,諾夫哥羅德整整湊出來了50k左右的軍隊,遠遠不如已經上百k的莫斯科。
不過即便是這樣,諾夫哥羅德也在最危機的關頭爆發出了驚人的勇氣。
他讓自己的統治者上馬當將軍,將所有的兵能整合的整合在一起,向著前方緩緩走來的哥薩克軍隊發起來了衝擊。
這是諾夫哥羅德最後的衝鋒了。
“……”莫斯科大公沉默的看著眼前不怕損耗,不怕偷襲,勢必要和自己決一死戰的諾夫哥羅德執政官,想張開嘴巴,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保護偉大的沙皇陛下!”莫斯科忠誠的附庸們接連叫喊起來,仿佛自己真的很擔心莫斯科大公的姓命一樣。
“準備草擬條約吧。”莫斯科大公這樣對手下的外交官說到。隨後自己返迴了王宮,做好一下心理準備迎接下一個強勁的挑戰對手。
而自己的幕僚們也在激烈討論,下一個目標究竟是誰。
烏茲別克?立陶宛?瑞典?波蘭或奧斯曼?還是遠東的霸主?
不論如何,在羅斯人的土地上,一個霸權在攘攘升起,全斯拉夫人的統治者,東正教最後的榮光,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莫斯科大公國以強有力的姿態站上歐洲舞台。
可以預見的是,莫斯科將以俄羅斯沙皇國的身份帶上那璀璨的王冠,與四周的列強們一決高下。
……
“他們談及莫斯科大公國的完全勝利,是建立在無數人屍骨上的,《諾夫哥羅德條約》的簽訂直接打開了莫斯科大公的擴張野心,讓這些羅斯王公認識到自己還有更大更多的歐洲利益可以進行索取。想必他們一定是用歐洲人和平相處的方式與我們交流的吧。”
“呸!該死的斯拉夫蠻子!”
在歐洲大陸上有眾多吟遊詩人正在歌頌莫斯科大公的德政,而大部分歐洲國家的人們都對此表示不信任。
建立在擴張野心上成立的國家霸權會放棄他們最原始的傳統嗎?
這是個問題。
“諾夫哥羅德條約嗎?我看看。”在意大利半島舒服種田的托斯卡納也收到了這則消息,不過不同於其他人的辱罵,林天選擇了看戲。
《諾夫哥羅德條約》
1.諾夫哥羅德割讓包括涅瓦等靠近波羅的海的全部領土割讓給莫斯科大公國,由此造成了76的ae。
2.諾夫哥羅德賠款500金幣給莫斯科大公國等陣營。其中莫斯科大公國得到了432。
3.莫斯科大公國要求將停戰期限縮短到5年。
4.諾夫哥羅德宣布無償贈送波羅的海沿岸的主權給莫斯科大公國,即莫斯科大公國獲得被割讓領土的所有1級核心。
“這諾夫怕是已經死了啊。”看完這份條約的林天隻能看出來這種情況,這已經對諾夫哥羅德是死局了吧。
“不過諾夫哥羅德被宣戰還是在10年之前吧,能在莫斯科大公國手下堅持這麽久,也比很多人強了。”
在感歎這份不平等條約其性質惡劣的時候也不忘表揚一下諾夫哥羅德,不像名字一樣是個“懦夫”,至少勇敢的最後體麵的死去。
這也是除了林天外其他大部分國家的所思所想。
“瑞典向諾夫哥羅德宣戰!他們以征服為戰爭借口!”
一條關於諾夫哥羅德的消息又傳來,隻不過依然是壞消息。
“看來瑞典人要奪取諾夫哥羅德最後的領地啊。”林天繼續評論。
說實話,現在的林天已經專注於吃瓜了。幾個外交官頻繁出擊,四處去打聽有關於其他國家興衰的消息,同時也致力於國家種田。
當然,點數暫時是不會拿去種田的,畢竟托斯卡納自己的科技升級很緊張,更不用說理念組了。
不過關於第一個理念組,林天還沒開始選。之前是由於戰爭需要趕科技所以就沒理會,現在和平種田的時候當然要把理念組選出來並且點出來了。
“我看看,究竟是數量好,還是傭兵呢?”
林天首先想的是軍事理念組。
不過話說迴來,反正割讓的不是自己的土地,是自己的附庸敘利亞的。反正這個附庸也明裏暗裏反對自己的意見,要不是因為敘利亞不願意被自己吞並卡了任務,馬穆魯克才不會舍得把半個敘利亞給割出去呢。
總之,馬穆魯克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就這麽草草的結束了。隻能說雞飼料就是雞飼料,逃脫不了宿命。
……
在羅斯人的土地上,西伯利亞的寒風持續吹拂著大批哥薩克軍隊。
從1465年到現在,莫斯科大公國徹底粉碎了遊牧的威脅。
為了吞並喀山,莫斯科大公國組織了一場萬人遠征,跨過了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一舉將在西伯利亞修養的喀山軍隊給打崩了,而喀山也就此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莫斯科大公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莫斯科到薩萊,一個強盛的斯拉夫人的強權國家終於崛起,打破了遊牧和底下王公的束縛,正式打算宣稱屬於斯拉夫人自己的皇位——沙皇。
可是在此期間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
莫斯科大公將目光看向了波羅的海,那裏有自己渴望已久的出海口涅瓦(聖彼得堡),雖然早在1465年就觸發了超事件進行宣戰了諾夫哥羅德,但是由於戰略問題和對諾夫哥羅德的國家現況的分析,導致莫斯科大公國決定先去控製一下西伯利亞,安穩莫斯科周圍的腹地。
免得在進攻諾夫哥羅德的時候兩個遊牧和自己打遊擊戰。
莫斯科大公想的很全麵,如果先進攻諾夫哥羅德,那麽自己柔軟的腹部將會暴露在兩個遊牧國家之下,到時他兩集中兵力從莫斯科後方偷襲,自己的部署就徹底被打爛了。
倒不是莫斯科大公害怕遊牧國家,隻是怕遊牧國家到來引得自己的小弟們臨時反悔,一起宣戰自己打獨立戰爭。到那時莫斯科就完了。
所以莫斯科大公決定先集中兵力解決兩個遊牧國家。梁讚讓小弟去處理,諾夫哥羅德就暫時放置不管。
隻要能粉碎遊牧國家的威脅,那麽即使諾夫哥羅德把自己全境了都沒事。
眾所周知,諾夫哥羅德除了經濟比莫斯科好,其他都不如莫斯科。更不用說現在的莫斯科已經快7級軍科了,而諾夫哥羅德才5級。
按照這樣的方針,莫斯科也順利的擊敗了喀山和諾蓋。
隻不過遊牧國家的騎兵軍隊戰鬥力太強了,要不是自己有超級事件的buff自己能贏很難說。
在懷疑他人的戰鬥力的時候莫斯科大公也為此表示了慶幸。
好在先解決的是遊牧,戰鬥力這麽強。
但是現在,諾蓋汗國的領土已經被哥薩克軍隊給半數占領了,而梁讚也很識趣的臣服於未來的沙皇的統治下,攜帶天兵天將的莫斯科將會卡一下超事件的限時buff,親自到諾夫哥羅德的首都一遊!
不同於莫斯科大公國的積極備戰,諾夫哥羅德此時卻深陷危機。
在數十年前,自己參加了一場關乎北境局勢的戰爭。原本形勢大好的自己卻因為誤判了形勢而導致自己徹底失去打壓瑞典,與丹麥重修於好的機會。
等到莫斯科宣戰自己的時候,自己居然叫不出一個盟友來幫助自己遏製莫斯科。
諾蓋,喀山作為同對付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家,諾夫哥羅德隻敢用戰爭援助進行支持,而且還是不影響自己收入的情況下才進行支持的。
而自己看到自己的軍科和對麵的軍科,頓時萌生了退意。原本部署在邊境的軍隊也不敢出擊痛擊莫斯科。
自己外交官隻有兩個,一個在莫斯科一個在瑞典。
但自從莫斯科宣戰自己以後自己的外交官情報就受到了屏蔽,看不穿濃厚的戰爭迷霧。這讓諾夫哥羅德愈發害怕莫斯科的軍隊是否在守株待兔。
就這樣,一直僵持著……
現在10年都快過去了,自己也在心驚膽戰之中度過了10年。危機似乎沒有減少,反而還更多更大了。
現在不僅瑞典對波羅的海沿岸有領土要求,丹麥也看不起自己,也希望諾夫哥羅德能保證丹麥在呂貝克和波羅的海的貿易競爭力。
況且該戰爭是1465年左右結束的,停戰期限為10年。顯然,瑞典和丹麥都可以對諾夫哥羅德進行征服行動了。
更不要說旁邊的反莫斯科包圍網已經破碎,原本信誓旦旦對自己保證的莫斯科附庸們現在卻一個個忙於與自己撇清關係,自己的東方邊境已經被威脅很久了。
如果隻是這樣,那諾夫哥羅德還有最後的希望——利沃尼亞騎士團。這個坐擁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領土的天主教騎士團國家無疑是諾夫哥羅德盟友的最好人選。
地理位置上,利沃尼亞騎士團被南邊的波蘭立陶宛威脅,東方的莫斯科大公國,甚至北邊雄心勃勃的瑞典。可謂是諾夫哥羅德的最佳盟友。
可是不知道什麽情況,利沃尼亞騎士團昏招齊出:先是為了迎合當地人主動根據事件或者任務進攻拿下了神聖羅馬帝國帝國的東方邊陲的聖母之地——裏加;後來又在幾年前造好了哥得蘭的宣稱宣戰了哥得蘭,拿下波羅的海的兩個貿易商站;在一開始又跟進諾夫哥羅德,波蘭人的反莫斯科同盟,後來看諾夫哥羅德開打北境戰爭就覬覦其波羅的海的領土。
利沃尼亞騎士團做的事可謂是如數家珍。
先得罪帝國,後得罪教宗,還得罪呂貝克等漢薩同盟,先拿下了波蘭人和瑞典預定的哥得蘭,還反莫斯科,想要諾夫的土地,這直接讓利沃尼亞騎士團變成了小醜,仿佛就和二戰之前的波蘭一樣。
不過波蘭至少表麵上還有英法背書,利沃尼亞騎士團隻有自己的外交了。
不過在這個地方也不是誰都能搞定的,這個地理位置注定被波蘭,瑞典,莫斯科輪流踐踏侮辱,能跳這麽就已經都要說列強慈悲了。
反正在諾夫哥羅德眼裏利沃尼亞騎士團就是個小醜,四處出擊還亂蹦亂跳;而在利沃尼亞騎士團眼裏諾夫哥羅德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惹瑞典,惹丹麥,還惹莫斯科。不過就是把威脅利沃尼亞騎士團的波蘭變成了丹麥而已。
二者本質上沒有區別。
現在唯一的破局可能性就是諾夫哥羅德與利沃尼亞騎士團在一起行動,組成牢不可破的聯盟是上上之策。
諾夫哥羅德很清楚,聯合利沃尼亞可能會在陸地上多了一個波蘭敵人,但是沒辦法。這個反饋是相互的,而目前據外交官從莫斯科大公國傳來的情報來看,莫斯科似乎有意控製在諾蓋的戰爭分數,始終不和談也不進攻,似乎在卡限時buff一起收拾諾夫哥羅德。
這個時刻終於要來了嗎?
諾夫哥羅德看向天空,短暫的閉上了眼睛。
想起了一開局拉包圍網的自己,想起了一開始與丹麥友好合作的自己,想起來了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
還想起了莫斯科就算打滿100的戰爭分數也割不完自己土地的事實……
今之視昔,仿佛泡沫幻影。
畏畏縮縮,停滯不前,這可能就是自己被選中玩諾夫哥羅德的理由吧。
自嘲了一番後,諾夫哥羅德還是決定最後再拚一把。
貸款一直到上限,燒地拿錢,招募所有自己能招募的雇傭兵團,把所有人力都拿去招兵,上士氣顧問,拿信仰守護者提高戰鬥力等等。
加上威望,力量投射,騎士大會等一些雜七雜八的加成士氣才堪堪隻有4.5,還是剛剛勉強的6級軍科。
誰叫自己的統治者是個軍事0蛋呢?
不過也怪不得別人,是自己又慫又愛玩導致的。
然後理念組也沒什麽好選的了,軍事點不起,其他的也沒啥用。
就這樣,諾夫哥羅德整整湊出來了50k左右的軍隊,遠遠不如已經上百k的莫斯科。
不過即便是這樣,諾夫哥羅德也在最危機的關頭爆發出了驚人的勇氣。
他讓自己的統治者上馬當將軍,將所有的兵能整合的整合在一起,向著前方緩緩走來的哥薩克軍隊發起來了衝擊。
這是諾夫哥羅德最後的衝鋒了。
“……”莫斯科大公沉默的看著眼前不怕損耗,不怕偷襲,勢必要和自己決一死戰的諾夫哥羅德執政官,想張開嘴巴,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保護偉大的沙皇陛下!”莫斯科忠誠的附庸們接連叫喊起來,仿佛自己真的很擔心莫斯科大公的姓命一樣。
“準備草擬條約吧。”莫斯科大公這樣對手下的外交官說到。隨後自己返迴了王宮,做好一下心理準備迎接下一個強勁的挑戰對手。
而自己的幕僚們也在激烈討論,下一個目標究竟是誰。
烏茲別克?立陶宛?瑞典?波蘭或奧斯曼?還是遠東的霸主?
不論如何,在羅斯人的土地上,一個霸權在攘攘升起,全斯拉夫人的統治者,東正教最後的榮光,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莫斯科大公國以強有力的姿態站上歐洲舞台。
可以預見的是,莫斯科將以俄羅斯沙皇國的身份帶上那璀璨的王冠,與四周的列強們一決高下。
……
“他們談及莫斯科大公國的完全勝利,是建立在無數人屍骨上的,《諾夫哥羅德條約》的簽訂直接打開了莫斯科大公的擴張野心,讓這些羅斯王公認識到自己還有更大更多的歐洲利益可以進行索取。想必他們一定是用歐洲人和平相處的方式與我們交流的吧。”
“呸!該死的斯拉夫蠻子!”
在歐洲大陸上有眾多吟遊詩人正在歌頌莫斯科大公的德政,而大部分歐洲國家的人們都對此表示不信任。
建立在擴張野心上成立的國家霸權會放棄他們最原始的傳統嗎?
這是個問題。
“諾夫哥羅德條約嗎?我看看。”在意大利半島舒服種田的托斯卡納也收到了這則消息,不過不同於其他人的辱罵,林天選擇了看戲。
《諾夫哥羅德條約》
1.諾夫哥羅德割讓包括涅瓦等靠近波羅的海的全部領土割讓給莫斯科大公國,由此造成了76的ae。
2.諾夫哥羅德賠款500金幣給莫斯科大公國等陣營。其中莫斯科大公國得到了432。
3.莫斯科大公國要求將停戰期限縮短到5年。
4.諾夫哥羅德宣布無償贈送波羅的海沿岸的主權給莫斯科大公國,即莫斯科大公國獲得被割讓領土的所有1級核心。
“這諾夫怕是已經死了啊。”看完這份條約的林天隻能看出來這種情況,這已經對諾夫哥羅德是死局了吧。
“不過諾夫哥羅德被宣戰還是在10年之前吧,能在莫斯科大公國手下堅持這麽久,也比很多人強了。”
在感歎這份不平等條約其性質惡劣的時候也不忘表揚一下諾夫哥羅德,不像名字一樣是個“懦夫”,至少勇敢的最後體麵的死去。
這也是除了林天外其他大部分國家的所思所想。
“瑞典向諾夫哥羅德宣戰!他們以征服為戰爭借口!”
一條關於諾夫哥羅德的消息又傳來,隻不過依然是壞消息。
“看來瑞典人要奪取諾夫哥羅德最後的領地啊。”林天繼續評論。
說實話,現在的林天已經專注於吃瓜了。幾個外交官頻繁出擊,四處去打聽有關於其他國家興衰的消息,同時也致力於國家種田。
當然,點數暫時是不會拿去種田的,畢竟托斯卡納自己的科技升級很緊張,更不用說理念組了。
不過關於第一個理念組,林天還沒開始選。之前是由於戰爭需要趕科技所以就沒理會,現在和平種田的時候當然要把理念組選出來並且點出來了。
“我看看,究竟是數量好,還是傭兵呢?”
林天首先想的是軍事理念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