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投降條約
網遊:穿越歐陸當主人 作者:奧爾加大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奧地利還是以停戰期限未到而拒絕了教宗大人。
教宗為此表示理解。沒辦法,以後討伐奧斯曼帝國還要看神羅皇帝奧地利的出力。
不過現在教宗還有另一件事要忙。那就是努力解決卡斯蒂利亞,英格蘭和葡萄牙之間的殖民爭端。
本來這件事是輪不到教宗插手的,不過卡斯蒂利亞卻主張讓教宗裁決該事。
教宗不知道卡斯蒂利亞的目的到底是什麽,隻知道這肯定是合理擴張教宗威嚴的活動。
關於殖民地,教宗隻知道這份活利潤很大。成立殖民地宗主國不僅可以獲得來自殖民地的關稅,貿易,陸軍上限等等恐怖的加成。
所以原版遊戲裏像卡斯蒂利亞,葡萄牙和英格蘭這種陸地上沒有什麽威脅的國家通常都會去殖民,因為收益太大了。
關於殖民,隻要有殖民者和足夠的殖民範圍,就可以對地圖上沒被占領的地塊進行殖民。通過一定的殖民率吸引定居者,隻要到達了1000人口就可以將該地區給殖民完成。
而殖民時間各不相同,主要關乎殖民率和移民增長的修正。
殖民率,就是一個月吸引定居者到殖民地的概率,這個概率越高越好,吸引定居者就越快。
移民增長,就是一個月內最大限度可以增加多少人到殖民地。一般來說在原版遊戲裏這個修正更好疊一點,特別是殖民國家就會更有移民增長的修正,所以一般都會比白板國家殖民快。
不過在原版遊戲裏由於殖民收益高風險低,再加上遊戲特色,所以你很可能看見一個在1600年就殖民完整個美洲的西班牙。
同時秉持著你的就是我的的選擇,大部分眼紅ai殖民收益的玩家,可能由於地理位置不好,就會選擇去打ai,並且從他手裏通過一紙條約搶來一整個巴西或者墨西哥。
除此之外更魔幻的是人口因素。殖民定居者從來都不考慮本國人口的因素,隻要有1000人,這塊地就是你的。按這樣來說,擁有整個美洲的西班牙是不是早就把本國國民都弄到美洲去了?
一句話就是p社特色的火星人力和火星錢。
總之就是卡斯蒂利亞希望教宗能夠承認自己在美洲的利益。希望能夠通過部分條約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沒錯,卡斯蒂利亞希望能夠與教宗簽訂《托爾得西裏亞斯條約》來正是確立自己的殖民範圍。
在曆史上,《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於1494年6月7日簽訂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協議。
《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規定,將佛得角以西370裏格處作為兩國勢力的分界線,這條線史稱\"教皇子午線\"。根據這一劃分,分界線以東的土地歸葡萄牙所有,而以西的土地則屬於西班牙。
這正式確立了卡斯蒂利亞的殖民範圍。
而在遊戲裏,這份條約能夠使得教宗承認該國在殖民地的合法權益,並且能夠獲得15的移民增長速度的修正。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在於如果你非法占有了他人殖民地,那麽你就會獲得所有殖民國家和教宗對你的好感度-100,不僅如此,自己在當地的殖民速度將會被減慢,在教廷的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
這些修正對玩家來說就是灑灑水,這份條約完全就是形式的,畢竟你的宿敵也可能殖民你的範圍,給的懲罰也沒有自己搶過來的殖民地收益高。
不過在真人遊戲裏似乎不一樣了,如果做一些事能夠獲得教宗國的首肯,那麽自己不僅能更容易獲得樞機,教廷影響力,還能更高概率提高有利事件的觸發。
殖民也一樣。
如果玩家第一個能提前在一些地區建立5塊地以上的殖民領,那麽玩家將會獲得《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的增強版。
《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
1.教宗將承認該國家在地區殖民地的合法權益,其他國家殖民將會減少50移民增長,5%的殖民率。
2.該國家永久獲得“教宗的宣傳”(移民增長+25,殖民率+10%),隻要該國家在該地區有殖民地該修正就能修正。
3.其他國家以奪取殖民地作為戰爭目標或者以戰爭條約割讓殖民地時,將會扣1點穩定度。
4.全局關稅+10%,(成立的殖民領將默認對宗主國上交10%的收入)隻要該地區有殖民領就永久具有該修正。
可能是為了更高拿捏新成立的殖民領吧,畢竟如何不讓殖民領獨立乖乖聽話是殖民國家首先要考慮的。
對於教宗來說,這個條約給誰簽都無所謂,畢竟自己實際上也管不到別人在新大陸的行為舉止,純粹是拿一些buff更快殖民罷了。
不過卡斯蒂利亞繞過葡萄牙和英格蘭獨自選擇殖民範圍真的好嗎?
教宗麵露難色,之前卡斯蒂利亞就不止一次催促自己快點承認其墨西哥,加利福尼亞,格拉納達,拉普拉塔,秘魯等地的殖民權限了。這難道不是獅子大開口嗎?
教宗一直拖著卡斯蒂利亞,倒不是害怕卡斯蒂利亞在新大陸做大,誰做大都和自己沒關係。
主要是害怕英格蘭和葡萄牙的抱負。畢竟教宗看上去可比聯統了阿拉貢的卡斯蒂利亞好拿捏多了。
由於地理位置的限製,可能他兩無法割教宗的領土,可是其龐大的海軍可不是擺設。
教宗可不認為卡斯蒂利亞會封鎖直布羅陀海峽。
“不管了,愛咋咋滴了吧。”教宗心一橫,反正他兩強的也是海軍,可是卡斯蒂利亞聯統的那不勒斯可是在自己背後啊。
處理完了殖民事宜,教宗繼續去尋找冤大頭一起去發起十字軍東征,痛擊虛弱不堪的奧斯曼帝國。
……
經曆過多年戰爭的奧斯曼似乎已經陷入了頹廢。
從奧斯曼征服拜占庭開始,到安納托利亞戰爭,十字軍戰爭和馬穆魯克反奧斯曼的戰爭,連年的戰爭已經掏空了奧斯曼帝國的財政。
誰知道馬穆魯克正好挑著奧斯曼與十字軍戰爭結束的一瞬間就對自己宣戰了。搞得奧斯曼蘇丹根本無心注意國家的矛盾,隻能拖著疲憊的身軀操控軍隊進行下一場戰爭。
白羊王朝,馬穆魯克,格魯吉亞,阿賈姆還有他們的一眾小弟一起對偉大的奧斯曼帝國發起了征服。
正當奧斯曼蘇丹打算按照保守打法進行引誘包圍網國家的軍隊時,突然發現安納托利亞的邊境上居然一支軍隊都沒有!
迴頭一看,打開了戰爭麵板,發現隻有自己的好盟友黑羊的兵力在極劇減少。
並且沒出現在奧斯曼邊境上的馬穆魯克軍隊和白羊的軍隊居然都在圍城黑羊!
這可讓奧斯曼蘇丹鬆了一口氣,不過他的腦子告訴了自己事情肯定不止這麽簡單。
事實上,雖然馬穆魯克早期主動就開始拉反奧斯曼帝國的包圍網,可是響應號召者卻寥寥無幾。
直到馬穆魯克通過送禮,許諾奧斯曼盟友黑羊的土地才有白羊,阿賈姆和格魯吉亞響應。
而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是奧斯曼被十字軍推進到塞爾維亞的時間點,馬穆魯克就被埃塞俄比亞地區的山地給消耗得人力都不剩了。
沒錯,馬穆魯克並非一直在掛機,而是緊跟奧斯曼的腳步,奧斯曼吃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幹,馬穆魯克就吃阿拉伯和埃塞俄比亞。
不過由於地形和環境問題,馬穆魯克士兵的損耗相當大,大量的埃及士兵根本就吃不到好東西,特別是阿拉伯小國的拚死抵抗和焦土政策,直接讓馬穆魯克後勤爆炸。
雖然後勤不行,但是馬穆魯克還是如願拿下了一眾阿拉伯小國,還拿到了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麥地那。這讓馬穆魯克風頭無量。雖然還剩下埃塞俄比亞地區的戰爭,不過馬穆魯克相信自己已經完全有能力馬上結束戰爭了。
此時正好可以對奧斯曼進行包圍網了,於是馬穆魯克看到白羊,阿賈姆,格魯吉亞等人進了自己才進,想著趁機踩一腳奧斯曼,後麵就宣戰奧斯曼帝國了。(包圍網戰爭隻要加入了,成員一旦宣戰所有人都必須參加。)
想著打算一舉結束埃塞俄比亞地區的戰爭,馬穆魯克軍隊進行了衝鋒。不過由於地形和環境問題,馬穆魯克士兵的損耗相當大,大量的埃及士兵根本就吃不到好東西,特別是埃塞俄比亞小國的拚死抵抗和焦土政策,直接讓馬穆魯克後勤爆炸。
就連不要命的雇傭兵都在占領城市中失去了所有人力,人力被打空到隻剩下編製了。
如果隻是麵對一些小國倒是沒什麽,隻是東非之王埃塞俄比亞舉國家之力抗衡馬穆魯克,連帶起來的阿拉伯流亡小國政府都齊心協力,加上數十個外交官的支持叛亂的外交行動使得馬穆魯克軍隊既要平叛又要打擊對方軍隊。
特別是當馬穆魯克軍隊平叛阿拉伯的叛亂時,埃塞俄比亞帶領著已經流亡的軍隊一起對馬穆魯克的核心區域展開掠奪,而當馬穆魯克迴來時隻能看到埃塞俄比亞地塊上的堅固堡壘。
簡直就是把遊擊戰的戰術給玩到精髓了。
而等到馬穆魯克想決戰的時候隻能發現自己沒有壓倒性的兵力能夠有把握戰勝埃塞俄比亞的軍隊了,況且埃塞俄比亞也很聰明,躲在堡壘後麵以逸待勞。
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追擊中,馬穆魯克打空了人力,而雇傭兵團也大部分用來平叛了,馬穆魯克軍隊也就駐紮在埃塞俄比亞門口。
事已至此,馬穆魯克隻能選擇尋求和平停戰。結果對麵的埃塞俄比亞不知道抽了什麽風,以為有奧斯曼和自己一起在和馬穆魯克作戰,居然要求馬穆魯克割讓尼羅河上遊的省份,不然就打到底。
馬穆魯克當然不讓,你都沒占領我的地塊,還想我割地給你,想什麽呢?
於是埃塞俄比亞人就一直騷擾一直四處出擊,時不時拿黃水海軍皮一下。反正就是騷擾。
而在另一邊的奧斯曼見馬穆魯克沒動靜,就試探性的進攻沒有堡壘的城市,雖然由於堡壘的保護機製無法徹底占領,但是這也讓馬穆魯克害怕起來了,也煩惱於遊擊戰。
於是在持久的騷擾下,馬穆魯克的心態終於直接原地爆炸了。
奧斯曼,對不起。我之前確實說過反奧斯曼,可是不是現在啊?要不和談吧。
而包圍網盟友們也不管,阿賈姆還順便打鉤了一下奧斯曼的盟友黑羊,就高高興興的打黑羊去了。
你包圍網打不打得贏奧斯曼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趁機落井下石黑羊,我就不信奧斯曼都這麽虛弱了還會保護你黑羊?
況且還可以割黑羊的地,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阿賈姆本人也不擔心。打過了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打不過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頂著波斯高原的地形來痛打阿賈姆。
阿賈姆就是要趁奧斯曼虛弱的時候拿下平時為虎作倀的黑羊,至於其他人以後怎麽樣,自己完全不關心。
麵對貿然宣戰的阿賈姆,眾人有苦說不出。白羊和格魯吉亞隻能用還能瓜分黑羊領土的理由作為安慰,而馬穆魯克隻能自己吞下苦頭了。
沒辦法,包圍網的眾人都不想直麵無敵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也怕盟友不帶自己玩拋棄自己,隻能選擇一種無聲的抗議方式來表達對奧斯曼的友好。
雖然我和你在交戰,但是我們兩國依然保持著友好關係啊。
於是白羊與奧斯曼的邊境,格魯吉亞與奧斯曼的邊境,都不約而同出現了一片死寂。
而奧斯曼蘇丹看到被圍城的黑羊和死寂的邊境也大概知道了包圍網是什麽樣子了,也保持了這種特色。隻是保持著對馬穆魯克的試探。
不過馬穆魯克似乎是主動想當雞飼料了,居然願意割讓半個敘利亞地區以換取和平。
這讓奧斯曼摸不著頭腦。宣戰的是你,投降的還是你。
……另一邊。
馬穆魯克:埃塞俄比亞給爺死!
教宗為此表示理解。沒辦法,以後討伐奧斯曼帝國還要看神羅皇帝奧地利的出力。
不過現在教宗還有另一件事要忙。那就是努力解決卡斯蒂利亞,英格蘭和葡萄牙之間的殖民爭端。
本來這件事是輪不到教宗插手的,不過卡斯蒂利亞卻主張讓教宗裁決該事。
教宗不知道卡斯蒂利亞的目的到底是什麽,隻知道這肯定是合理擴張教宗威嚴的活動。
關於殖民地,教宗隻知道這份活利潤很大。成立殖民地宗主國不僅可以獲得來自殖民地的關稅,貿易,陸軍上限等等恐怖的加成。
所以原版遊戲裏像卡斯蒂利亞,葡萄牙和英格蘭這種陸地上沒有什麽威脅的國家通常都會去殖民,因為收益太大了。
關於殖民,隻要有殖民者和足夠的殖民範圍,就可以對地圖上沒被占領的地塊進行殖民。通過一定的殖民率吸引定居者,隻要到達了1000人口就可以將該地區給殖民完成。
而殖民時間各不相同,主要關乎殖民率和移民增長的修正。
殖民率,就是一個月吸引定居者到殖民地的概率,這個概率越高越好,吸引定居者就越快。
移民增長,就是一個月內最大限度可以增加多少人到殖民地。一般來說在原版遊戲裏這個修正更好疊一點,特別是殖民國家就會更有移民增長的修正,所以一般都會比白板國家殖民快。
不過在原版遊戲裏由於殖民收益高風險低,再加上遊戲特色,所以你很可能看見一個在1600年就殖民完整個美洲的西班牙。
同時秉持著你的就是我的的選擇,大部分眼紅ai殖民收益的玩家,可能由於地理位置不好,就會選擇去打ai,並且從他手裏通過一紙條約搶來一整個巴西或者墨西哥。
除此之外更魔幻的是人口因素。殖民定居者從來都不考慮本國人口的因素,隻要有1000人,這塊地就是你的。按這樣來說,擁有整個美洲的西班牙是不是早就把本國國民都弄到美洲去了?
一句話就是p社特色的火星人力和火星錢。
總之就是卡斯蒂利亞希望教宗能夠承認自己在美洲的利益。希望能夠通過部分條約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沒錯,卡斯蒂利亞希望能夠與教宗簽訂《托爾得西裏亞斯條約》來正是確立自己的殖民範圍。
在曆史上,《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於1494年6月7日簽訂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協議。
《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規定,將佛得角以西370裏格處作為兩國勢力的分界線,這條線史稱\"教皇子午線\"。根據這一劃分,分界線以東的土地歸葡萄牙所有,而以西的土地則屬於西班牙。
這正式確立了卡斯蒂利亞的殖民範圍。
而在遊戲裏,這份條約能夠使得教宗承認該國在殖民地的合法權益,並且能夠獲得15的移民增長速度的修正。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在於如果你非法占有了他人殖民地,那麽你就會獲得所有殖民國家和教宗對你的好感度-100,不僅如此,自己在當地的殖民速度將會被減慢,在教廷的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
這些修正對玩家來說就是灑灑水,這份條約完全就是形式的,畢竟你的宿敵也可能殖民你的範圍,給的懲罰也沒有自己搶過來的殖民地收益高。
不過在真人遊戲裏似乎不一樣了,如果做一些事能夠獲得教宗國的首肯,那麽自己不僅能更容易獲得樞機,教廷影響力,還能更高概率提高有利事件的觸發。
殖民也一樣。
如果玩家第一個能提前在一些地區建立5塊地以上的殖民領,那麽玩家將會獲得《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的增強版。
《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
1.教宗將承認該國家在地區殖民地的合法權益,其他國家殖民將會減少50移民增長,5%的殖民率。
2.該國家永久獲得“教宗的宣傳”(移民增長+25,殖民率+10%),隻要該國家在該地區有殖民地該修正就能修正。
3.其他國家以奪取殖民地作為戰爭目標或者以戰爭條約割讓殖民地時,將會扣1點穩定度。
4.全局關稅+10%,(成立的殖民領將默認對宗主國上交10%的收入)隻要該地區有殖民領就永久具有該修正。
可能是為了更高拿捏新成立的殖民領吧,畢竟如何不讓殖民領獨立乖乖聽話是殖民國家首先要考慮的。
對於教宗來說,這個條約給誰簽都無所謂,畢竟自己實際上也管不到別人在新大陸的行為舉止,純粹是拿一些buff更快殖民罷了。
不過卡斯蒂利亞繞過葡萄牙和英格蘭獨自選擇殖民範圍真的好嗎?
教宗麵露難色,之前卡斯蒂利亞就不止一次催促自己快點承認其墨西哥,加利福尼亞,格拉納達,拉普拉塔,秘魯等地的殖民權限了。這難道不是獅子大開口嗎?
教宗一直拖著卡斯蒂利亞,倒不是害怕卡斯蒂利亞在新大陸做大,誰做大都和自己沒關係。
主要是害怕英格蘭和葡萄牙的抱負。畢竟教宗看上去可比聯統了阿拉貢的卡斯蒂利亞好拿捏多了。
由於地理位置的限製,可能他兩無法割教宗的領土,可是其龐大的海軍可不是擺設。
教宗可不認為卡斯蒂利亞會封鎖直布羅陀海峽。
“不管了,愛咋咋滴了吧。”教宗心一橫,反正他兩強的也是海軍,可是卡斯蒂利亞聯統的那不勒斯可是在自己背後啊。
處理完了殖民事宜,教宗繼續去尋找冤大頭一起去發起十字軍東征,痛擊虛弱不堪的奧斯曼帝國。
……
經曆過多年戰爭的奧斯曼似乎已經陷入了頹廢。
從奧斯曼征服拜占庭開始,到安納托利亞戰爭,十字軍戰爭和馬穆魯克反奧斯曼的戰爭,連年的戰爭已經掏空了奧斯曼帝國的財政。
誰知道馬穆魯克正好挑著奧斯曼與十字軍戰爭結束的一瞬間就對自己宣戰了。搞得奧斯曼蘇丹根本無心注意國家的矛盾,隻能拖著疲憊的身軀操控軍隊進行下一場戰爭。
白羊王朝,馬穆魯克,格魯吉亞,阿賈姆還有他們的一眾小弟一起對偉大的奧斯曼帝國發起了征服。
正當奧斯曼蘇丹打算按照保守打法進行引誘包圍網國家的軍隊時,突然發現安納托利亞的邊境上居然一支軍隊都沒有!
迴頭一看,打開了戰爭麵板,發現隻有自己的好盟友黑羊的兵力在極劇減少。
並且沒出現在奧斯曼邊境上的馬穆魯克軍隊和白羊的軍隊居然都在圍城黑羊!
這可讓奧斯曼蘇丹鬆了一口氣,不過他的腦子告訴了自己事情肯定不止這麽簡單。
事實上,雖然馬穆魯克早期主動就開始拉反奧斯曼帝國的包圍網,可是響應號召者卻寥寥無幾。
直到馬穆魯克通過送禮,許諾奧斯曼盟友黑羊的土地才有白羊,阿賈姆和格魯吉亞響應。
而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是奧斯曼被十字軍推進到塞爾維亞的時間點,馬穆魯克就被埃塞俄比亞地區的山地給消耗得人力都不剩了。
沒錯,馬穆魯克並非一直在掛機,而是緊跟奧斯曼的腳步,奧斯曼吃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幹,馬穆魯克就吃阿拉伯和埃塞俄比亞。
不過由於地形和環境問題,馬穆魯克士兵的損耗相當大,大量的埃及士兵根本就吃不到好東西,特別是阿拉伯小國的拚死抵抗和焦土政策,直接讓馬穆魯克後勤爆炸。
雖然後勤不行,但是馬穆魯克還是如願拿下了一眾阿拉伯小國,還拿到了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麥地那。這讓馬穆魯克風頭無量。雖然還剩下埃塞俄比亞地區的戰爭,不過馬穆魯克相信自己已經完全有能力馬上結束戰爭了。
此時正好可以對奧斯曼進行包圍網了,於是馬穆魯克看到白羊,阿賈姆,格魯吉亞等人進了自己才進,想著趁機踩一腳奧斯曼,後麵就宣戰奧斯曼帝國了。(包圍網戰爭隻要加入了,成員一旦宣戰所有人都必須參加。)
想著打算一舉結束埃塞俄比亞地區的戰爭,馬穆魯克軍隊進行了衝鋒。不過由於地形和環境問題,馬穆魯克士兵的損耗相當大,大量的埃及士兵根本就吃不到好東西,特別是埃塞俄比亞小國的拚死抵抗和焦土政策,直接讓馬穆魯克後勤爆炸。
就連不要命的雇傭兵都在占領城市中失去了所有人力,人力被打空到隻剩下編製了。
如果隻是麵對一些小國倒是沒什麽,隻是東非之王埃塞俄比亞舉國家之力抗衡馬穆魯克,連帶起來的阿拉伯流亡小國政府都齊心協力,加上數十個外交官的支持叛亂的外交行動使得馬穆魯克軍隊既要平叛又要打擊對方軍隊。
特別是當馬穆魯克軍隊平叛阿拉伯的叛亂時,埃塞俄比亞帶領著已經流亡的軍隊一起對馬穆魯克的核心區域展開掠奪,而當馬穆魯克迴來時隻能看到埃塞俄比亞地塊上的堅固堡壘。
簡直就是把遊擊戰的戰術給玩到精髓了。
而等到馬穆魯克想決戰的時候隻能發現自己沒有壓倒性的兵力能夠有把握戰勝埃塞俄比亞的軍隊了,況且埃塞俄比亞也很聰明,躲在堡壘後麵以逸待勞。
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追擊中,馬穆魯克打空了人力,而雇傭兵團也大部分用來平叛了,馬穆魯克軍隊也就駐紮在埃塞俄比亞門口。
事已至此,馬穆魯克隻能選擇尋求和平停戰。結果對麵的埃塞俄比亞不知道抽了什麽風,以為有奧斯曼和自己一起在和馬穆魯克作戰,居然要求馬穆魯克割讓尼羅河上遊的省份,不然就打到底。
馬穆魯克當然不讓,你都沒占領我的地塊,還想我割地給你,想什麽呢?
於是埃塞俄比亞人就一直騷擾一直四處出擊,時不時拿黃水海軍皮一下。反正就是騷擾。
而在另一邊的奧斯曼見馬穆魯克沒動靜,就試探性的進攻沒有堡壘的城市,雖然由於堡壘的保護機製無法徹底占領,但是這也讓馬穆魯克害怕起來了,也煩惱於遊擊戰。
於是在持久的騷擾下,馬穆魯克的心態終於直接原地爆炸了。
奧斯曼,對不起。我之前確實說過反奧斯曼,可是不是現在啊?要不和談吧。
而包圍網盟友們也不管,阿賈姆還順便打鉤了一下奧斯曼的盟友黑羊,就高高興興的打黑羊去了。
你包圍網打不打得贏奧斯曼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趁機落井下石黑羊,我就不信奧斯曼都這麽虛弱了還會保護你黑羊?
況且還可以割黑羊的地,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阿賈姆本人也不擔心。打過了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打不過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頂著波斯高原的地形來痛打阿賈姆。
阿賈姆就是要趁奧斯曼虛弱的時候拿下平時為虎作倀的黑羊,至於其他人以後怎麽樣,自己完全不關心。
麵對貿然宣戰的阿賈姆,眾人有苦說不出。白羊和格魯吉亞隻能用還能瓜分黑羊領土的理由作為安慰,而馬穆魯克隻能自己吞下苦頭了。
沒辦法,包圍網的眾人都不想直麵無敵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也怕盟友不帶自己玩拋棄自己,隻能選擇一種無聲的抗議方式來表達對奧斯曼的友好。
雖然我和你在交戰,但是我們兩國依然保持著友好關係啊。
於是白羊與奧斯曼的邊境,格魯吉亞與奧斯曼的邊境,都不約而同出現了一片死寂。
而奧斯曼蘇丹看到被圍城的黑羊和死寂的邊境也大概知道了包圍網是什麽樣子了,也保持了這種特色。隻是保持著對馬穆魯克的試探。
不過馬穆魯克似乎是主動想當雞飼料了,居然願意割讓半個敘利亞地區以換取和平。
這讓奧斯曼摸不著頭腦。宣戰的是你,投降的還是你。
……另一邊。
馬穆魯克:埃塞俄比亞給爺死!